第33章
“我真的非常高兴《芝加哥》能够得到这样的肯定,当我和哈维谈到这个计划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想过我能成为这部伟大影片的导演,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亲爱的蕾妮、凯瑟琳、理查、奎恩,我爱的大家,我的朋友们,约翰尼、鲍勃、艾坎尔——”罗伯的情绪也很激动,他滔滔不绝地说,“还有在这段路上帮助过我的所有人,约翰,我的人生因为有你而美好,珍妮弗,当我对自己产生怀疑的时候是你鼓励我,让我相信我做得没有错——你说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你告诉我它会改变一切,现在我真的做到了,还有我的父亲母亲,你们对我的支持没有任何人可以比较,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他从制片人手中接过小金人高高举起,然后把它交还给下一个发言的蕾妮,回过身又一次拥抱了珍妮,“亲爱的珍妮弗,我做到了!”
罗伯现在正处于获奖后的激动情绪,对她之前的支持产生‘报偿’念头,想要共享成功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珍妮也被他的情绪感染,露出微笑和他拥抱了几秒,罗伯才移开去感谢别人。——现在,她并不觉得凯瑟琳拉她上台是个坏主意了。
由于这是最后一个奖项,有发言机会的人不少,理查、凯瑟琳和蕾妮,以及一样获得不少提名的典狱长‘妈妈’奎恩,‘洛克希丈夫’约翰·赖利,都可以上前说上两句,当他们在说的时候,站在后头的剧组成员自然也就分享着作品受到肯定的喜悦,不断地互相谈论、拥抱,甚至就连蕾妮·齐薇格,在发言过后都露出笑容,主动来到人群中,上前拥抱珍妮。
虽然蕾妮—珍妮弗之争持续了这么久,但这应该还算是她第一次正面和蕾妮交流,在之前剧组拍摄中,两人没打过照面,而之后的宣传之旅里,蕾妮也是对她视若无睹,即使报纸上把两人的纷争炒上天,蕾妮都完全把她当空气,就算是正面遭遇,她也表现得就好像没看到珍妮这个人。
珍妮露出浅笑,轻轻抱了一下就想起身离开,但蕾妮却没放开,而是亲密地揽着她,和她碰头低语,面上笑意盈盈,“再多说一会,亲爱的,让记者们拍到足够的照片。——我想,这一次应该轮到你来配合我了吧。”
从凯瑟琳过来叫她,罗伯拉手开始,珍妮就知道自己已经卷入了又一场复杂的人际博弈,对凯瑟琳的报复性回击,蕾妮选择了秀亲密作为应招,当然,这也有助于她的团队平息外界的炒作话题。而珍妮这边,除了配合没有第二个选择,毕竟这一场博弈比较特殊,一切都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如果她主动推开蕾妮,或者表现僵硬,蕾妮团队绝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
“替我向维罗妮卡问好。”对于蕾妮暗藏机锋的说话,她也一样有话柄回赠,“我对她印象很深。”
蕾妮上身后倾,松开了对珍妮的拥抱,她露出一个耐人寻味的微笑,使人难以判断她到底对‘维罗妮卡示威事件’知情与否,“还没恭喜你拿到了《加勒比海盗》的花瓶,珍妮弗,希望你能早点和我们这些大孩子一起玩。”
她优雅地贴上来,再度和珍妮行贴面礼,而后才挪到下一个同事那边拥抱庆祝。
在摄像记者疯狂的闪光灯、全场的鼓掌声和大亮的灯光中,第75届奥斯卡颁奖晚会正式结束,由于没有庆祝派对,嘉宾们和普通观众一样,陆续出场回家,整体气氛礼貌而克制,并不像以往一样兴奋狂热,珍妮也一样联系自己的团队,通过员工通道,登上礼车回酒店去卸妆以及开会。
但,还在礼车中,她就发现了一个非常不幸的事实。
茱蒂从华伦天奴商借来的这件礼服,这件稍后脱下就要马上归还的、极为迷人的绸缎外罩黑纱礼服,破了。
作者有话要说:注:1
18—49收视率是广告商最看重的人群,因为18岁以下没钱买,49岁以上不会受广告影响,所以公共台美剧收视率最重要的就是这个数字,而18—49人群也是社会消费、娱乐圈消费的主力军,18—34人群则是核心中的核心,非常受到看重,他们也是最关注八卦的人群。
2
Live
Journal是2001年创办的一个博客社区,一直以来都是追星族的聚集地,会有很多主题社区,比如说你注册一个账户以后就可以发博客,以及加入汤姆·克鲁斯的一个主题社区,进去看帖啊,回复评论啊,就是形式简陋的论坛这样。
3海盗湾是全球最大BT种子下载站……
4我没看过03年奥斯卡,红毯环节都是虚构的,主持人是拉了另外一年的。不过奥斯卡主持人是真的,顺便,最后颁奖的两代父子影帝也是真的,其中迈克尔道格拉斯就是凯瑟琳的丈夫。
5珍妮的礼服可以参照这张图,是华伦天奴2013年的款貌似。
第71章
《加勒比海盗》首映
按照惯例,奥斯卡结束以后的几天或者几周,才是产业链的狂欢开始,各大媒体都会在当晚陆续在奥斯卡官方提供的新闻图片中挑选合适的照片配发新闻,不论是高大上的《综艺》又或者是《好莱坞报道者》,还是相对中层的《人物》,又或者是那些危言耸听骗取销量或点击的小报和网站,都能从奥斯卡中汲取到足够的养分。《综艺》等杂志报道评述今年奖项体现出的评委喜好,《人物》等杂志报道会围绕获奖者做一些近况盘点,而小报、网站关注的就是影星们在颁奖过程发生的趣闻了,当然,也少不了时尚杂志对奥斯卡红毯的盘点和评价。
虽然没有荣幸登上《综艺》和《好莱坞报道者》的封面,但珍妮的曝光量却并不低,除了关于蕾妮—珍妮的明争暗斗新篇章引发了广泛讨论以外,她还被一些网站的时尚板块评选为2003年奥斯卡的红毯三强——虽然碍于名气,她并不是红毯第一美,还有一些大的报刊杂志在战争气氛下也削减了这样的评选,但起码也说明了珍妮现在的人气和关注度。
“今年我们很少看到嚣张的蓬蓬裙以及铺张的大裙摆,几乎所有女星都选择了简单朴素的黑色贴身晚礼服,这让整个奥斯卡几乎变成了一场葬礼,以我愚见,这是不是太形式主义了一些?如果你真的觉得战争迫在眉睫,一切娱乐都该被废止,那么或许你根本就不该来。”时尚专栏作家艾米·斯贝尔已经成为了珍妮的粉丝,在她语调辛辣的专栏文章里,她选出了今年的奥斯卡红毯三强,“哈利·贝瑞的金色连身礼服就是很不错的选择,用色代表了不灭的希望,也许就是这抹颜色才让阿德里安情不自禁地献上长吻。而珍妮弗·杰弗森的黑色薄纱长裙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华伦天奴的低调典雅,金色缀花和真丝衬裙的选用都是一大亮点,和单调乏味的天鹅绒、缎面比,这份飘逸是……”
“……一个严肃夜晚很好的调剂。”玛丽大声地读完了报纸,“我和你说过的,珍妮,艾米爱你,现在大家都爱你。”
“现在大家都把我当成了很好的调剂。”珍妮把几份报纸和杂志丢在桌上,“奥斯卡的报道里,只要和《芝加哥》有关,几乎全都选用了那张配图。”
蕾妮和她的拥抱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足够记者们找到角度拍上许多张,现在广为刊发的一张并不能让珍妮满意,由于角度关系,她的身体被蕾妮遮挡了一大半,脸则被蕾妮的头完全挡住,虽然这张图发遍全国,但得到弘扬的并不是珍妮的任何特质,焦点全在蕾妮身上——虽然落败最佳女主角,凯瑟琳又一定要把珍妮拉上台,但蕾妮并不介意,还主动拥抱她,宽宏大量bhbh。
就连之前一直保持沉默的蕾妮团队,现在也开始向外频繁发声,表明蕾妮从来没有介意过媒体的炒作,她和珍妮的关系很好。——虽然新闻还在热炒,但受益的已经不是珍妮了。
当然,好消息是,受损的也不是她,如今舆论焦点开始分析凯瑟琳的得奖宣言,换了跑道以后,凯瑟琳成功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但在得奖宣言里她只感谢了制片人和导演,对蕾妮只字未提,这一事实引发了广泛猜想,包括之前金球奖被蕾妮力压后的表情,以及领最佳影片奖时一定要把珍妮扯上台的行动,现在都被解读出了别样的含义——两大A—list不合,对于娱乐圈来说看点可要比蕾妮—珍妮弗多得多了,所以现在凯瑟琳是‘心机重’标签缠身,而珍妮,如她所说的,只是这一场Catfight中的调剂而已,甚至连上镜的机会都被蕾妮全部遮挡掉了。
“茱蒂她们也没找到更好的配图,”玛丽同情地说,开始收拾桌面。“蕾妮应该看到摄影区的方位了,她真的是把你每一个上镜的角度都全部挡掉,不是吗?你当时如果能转一圈就好了。”
“那是现场直播,亲爱的,蕾妮已经占了主动,我要是转圈抢镜,现在应该就会和凯瑟琳一起激烈竞争奥斯卡最佳心机女了。”珍妮摆了摆手,她现在倒是把心态调整过来了,“我们已经和蕾妮捆绑了很长一段时间,得到了足够多的好处,现在乘她开始反击凯瑟琳的时机出局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海盗》的首映礼就在下个月,后续也不会缺曝光的话题。”
“啊,乔什……”玛丽说。
珍妮没有和她特别提过合约的事,但玛丽成天跟在她身边,很多事当然也有自己的看法,不过她至少足够成熟,没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下去,讲了一个名字,就转了语调地说着,“茱蒂说下午会打来告诉我们最终结果。”
“那我们先去剧团吧,你来接这个电话就好了,如果是原价的话,就打电话给金(Kim),让他去银行把我的贷款额度变现。”珍妮站起身开始收拾碗碟,玛丽过来帮忙——既然现在她在自己家做饭吃了,玛丽又想减肥,珍妮就多包她一顿午饭,让她和自己吃一个食谱。
“真希望华伦天奴能把那件礼服直接送你……”玛丽嘟囔着说,“茱蒂和他们的公关总监关系那么好。”
衣服坏了,当然直接的做法就是赔,毕竟高定礼服是没有人会去修补的,更何况这种轻纱就是要修补也不可能。玛丽当时发现纱罩破掉以后都快哭了,倒是珍妮确认不可能修复以后反而淡定下来,就算猜疑这可能是蕾妮做的,她也没有证据,反正都到这个地步了,与其苦苦央求华伦天奴方面免掉这件衣服的钱,又或者是当场来个情绪崩溃,还不如给大家都保留一点面子,这样以后再合作也顺畅一些。
“做好全额赔的准备吧。”她平静地说。“除非是华伦天奴先生的好友,否则就算是妮可·基德曼也得付钱,按我们现在的List,可能连打折的资格都没有。”
“但茱蒂——”玛丽不死心。
“茱蒂对这件事不是很在乎。”珍妮说,“你没看出来吗?她多少觉得这有些解气。毕竟如果不是我选择拿凯瑟琳的邀请函,她很可能根本找不到我在哪,当然也就不会拉我上台了。——其实从上台后发生的这些事来看,我和乔什一起出席也许会更好。反正现在的曝光对我也没什么好处,那样还能省下一大笔钱。”
虽然茱蒂没有把情绪表露出来,说一些很low的‘I
told
you’,但珍妮觉得她在这件事上的一些表现还是满明显的,是,媒体现在一直在刊登一张无法让她得利的拥抱照,茱蒂可能也的确是找不到更好的照片可以代替,但这不意味着她不能安排一些‘街拍’,乘势再巩固一下珍妮弗时尚达人的地位。但茱蒂现在并没有在做,当然可能她会有很多理由来解释这件事,但珍妮是感到包括在礼服事件的交涉上,茱蒂都有点晾着她的意思——不是说以后不想再和她合作了,更多的还是在给珍妮立规矩,让她自己感觉到遇到一些分歧的时候自己应该听谁的话。
“但……”玛丽还是有些无法接受,“她是你的PR——”
“帮我省钱可不是她的职责范围。”珍妮说,“算了,十几万,最多二十万,付掉就付掉了,这件事也不要和切萨雷说。”
不是她精神分裂,忽然间不在乎钱,而是比起钱,珍妮更看重团队和谐。当然她可以找切萨雷告状诉苦,让切萨雷为她设法省掉这笔钱,或者干脆借钱给她,但那样那以后她也怎么再和茱蒂合作?切萨雷是她的电影经纪人,借礼服、时尚造型之类的事情根本不归他管,是她和茱蒂的事,连这样的小事都要切萨雷出面,茱蒂以后根本就没法展开工作了。她宁可自己再想方设法抠点钱省着,也不愿意在还没大红的时候就给团队制造出裂痕。
当天下午结束排练以后,玛丽告诉珍妮,“茱蒂刚打来,说华伦天奴的设计团队喜欢你的呈现效果,同意给你折扣,原价15万,你只需要付10万就好了,衣服可以送回去,他们会给你尽量做好修复工作。然后我给金打了电话,金说希望你能和他直接沟通这件事。”
华伦天奴的高定礼服,十五万美元并不算贵,这和成衣系列不同,高级定制光是最基本款的素面长裙都要开个两三万美元,珍妮那件衣服做工复杂,肯定更贵。当然私下你认为一件只能穿一次的衣服值不值那个价是另外一回事,但,既然你想玩时尚圈这个游戏,那就要守规矩,华伦天奴并没有给她乱开价,相反,珍妮还要领他们的情。
“记得提醒我,送回去的时候写一张感谢卡,”珍妮一边和玛丽说一边拨通了金的电话,“金,你找我?”
“珍妮弗,你还记得上次——就是奥斯卡前一周你回来的那一次——和我一起做的财务规划吗?”金说,“当时我和你做了一份计划表,按这个计划,你只需要申请三十万贷款就可以Cover到今年年底?”
珍妮当然对这份计划表记忆犹新,“Yeah,但我记得你和我说银行批准了五十万的额度,我不是还没签贷款协议吗?多贷十万用于华伦天奴的那件衣服,这样不可以吗?”
“过程有点复杂,我直接告诉你计算结果吧。”金那边传来翻动纸张的声音,“由于这份贷款商定的是气球式贷款(见注),而且银行对于DVD收益分成合同的风险估计较高,只认可这份合同担保质押50万,一年期归还。但是你知道,一年后我们肯定是收不到DVD分成的,所以必须办理贷款延期,或者偿还再贷,那你必须要把三十万的利息给付掉——当时我们计算过,以你的收入是可以付出这笔利息的。但现在你贷款四十万以后,每个月的小额还款和到期利息有一个上涨幅度,这样按原来的收支计划,你就付不出来了。所以我建议你一次性贷出五十万,用剩下的十万来Cover多出的利息,以及原来在三十万计划中被勉强削减的开销。”
“OK。”珍妮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答应了。“那这样我还是可以遵循原来的支出计划表花钱吗?”
“对,其余不变,”金说,“不过,珍妮,这意味着你在获得新一笔计划表外收入之前,都不能有计划外的开支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我明白。”珍妮无奈地说,“托尼奖颁奖典礼上,我会很小心的。”
“穿一件厚实一点的礼服吧。”金建议着,“或者尽快接一部新片,虽然你不能马上拿到片酬,但演出合同可以为你申请另一份贷款,那你就会宽松很多了。”
美国人和他们那根深蒂固的提前消费观念啊……珍妮叹了口气,“我看还是借一件厚实点的礼服好了,今年内能开拍新片的希望实在不大。”
由于今年她在六月以前都会非常繁忙,只能执行四个月合同,詹姆斯就获取主动权,把余下两个月合同的执行时间定在了今年的11、12月,这对他炒高票房,带动明年的《芝加哥》出票率是有利的,但对珍妮来说就很吃亏了,她肯定是要等《加勒比海盗》上映后去洽谈新片约才更有利,但一般说来,从洽谈到进组正式拍摄都有三个月的空档,也就是说即使6月马上谈好新片约,9月进组,11月她就要去演音乐剧,这个仓促的拍摄时间对于大制作来说根本就不够用,所以这对她谈一部合适的新片是很大的阻碍。
当然,如果詹姆斯那边肯给与方便,把演出时间调整到暑假的话,珍妮方面会方便很多,但詹姆斯方面已经尽人情,允许珍妮在靠近托尼奖的5—6月缺席演出,也不愿意再次让步,珍妮这里在谈新片约的时候就要吃亏得多了,只能说或者是对方等她到明年再开机,或者就是选拍一些工作时间很短的片子。
总之,很大的可能就是要到明年的这时候珍妮才会有第二笔收入进账,如果谈不到满意的片子,拿到片酬的时间还要再往后计算。在这个财政年内珍妮能指望的就只有银行批复的贷款——本来以为这笔五十万的贷款足够支撑到那时候还有剩了,但现在这样计算下来,也只能说是刚好够花。
既然定下来要全贷,珍妮也就不会哀叹什么,和金又随意聊了几句,确定了下次回洛杉矶的时间,“对,应该在首映式前很久就会回来——还好这一次,参加各地首映式的钱不需要我们出。”
《加勒比海盗》定档在03年7月9日,首映礼则在6月28日洛杉矶的迪士尼乐园度假区举办,但在这之前,珍妮还有一些零碎的工作要做,比如说参加一些后期配音场景的制作,以及拍摄一些宣传海报等等,所以四月末她就会回洛杉矶。
“我想你的人气一定能迎来一个大爆发。”金半开玩笑地说,“但我不知道这对你的财务是不是好消息,按照目前的支出计划,如果你的PR要求你增加购置成衣的预算,这个计划肯定会迎来大崩溃。”
“总体说来,我们还是希望人气能爆发的,不然肯定要一直这样入不敷出下去。”珍妮哈哈笑了几声。
“是的,”金在电话那边顿了一下,“珍妮,这是我的一个私人建议,当然我知道,作为会计师我不该干涉我的客户太多,这不是我的职权范围,但——我知道你是个有危机感的女孩,你喜欢拥有储蓄。”
“我在听。”珍妮也认真了起来。
“如果你想要持续现在的生活方式的话,我建议你下一部影片的片酬尽量要谈到三百万以上,”金说,“三百万才足以保证你能满足一年内日常开销,并且有20%左右的资金可以储蓄或者再投资。如果低于一百五十万,而你又不想负债,那么你就只能考虑改变你的生活方式。”
“哇,金,那你真的是给我设定了一个很大的目标。”珍妮说,但是算了算,她也不能不承认金说得对。“那我们就只能指望《海盗》取得爆发式的成功了——三百万还真的是个很雄伟的目标。”
虽然有信心,《海盗》的票房肯定要爆,但珍妮还真不知道自己的片酬在放映后能叫到多高,当然,翻倍是肯定没问题的,一百万应该也很正常,但是三百万那就得看她的表演口碑如何了。演员的片酬和影片的票房表现有时候是并不挂钩的,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阿凡达》,这部影片创造的票房神话很可能只能被《阿凡达2》打破,但男女主演的身价并没有因此飙升,因为不论是片商还是观众都很清楚,大家看《阿凡达》是冲着特效去的,而不是为了欣赏男女主演的故事,他们不过是卡梅隆用来讲故事的两个道具而已。
而即使是大烂片,只要演员本身人气有提高,得到了观众的喜爱和业界的肯定,也一样能往上叫价,提高自己的普遍身价。珍妮要从三十万翻到三百万的话,就需要观众的认可了。观众喜欢你,你叫价就有人应,观众对你反应平平,那么你下一部最多也就喊到150万。
——虽然有很多复杂的业界规则,但其实好莱坞的Rule
NO.1只有一个:你有观众缘,你能挣来钱,你就有权力叫价,如果没有,你出局。
由于拍摄周期比较长,留给特效制作的时间很短,到现在还没有出成片,珍妮也不知道自己在片中的表现到底如何。毕竟她的表演只是素材,一个差劲的剪辑师很可能会毁了她的一切努力,在这一行,除非你有终剪权,否则从来都没有‘锥在囊中、其锋自见’的神话,操有剪刀的大人物可以把你的精彩表演剪得支离破碎、呆板木讷,也可以用它的妙手把你的碎片表演拼接得灵气四溢,到底能不能喊到三百万,连珍妮都没有太大的信心,必须得看过成片才能有基本预估。毕竟,三百万已经不是随便能叫出的价了,多多少少,也代表了一定的江湖地位,不说高高在上的两千万俱乐部,就是五百万、一千万,都不是你随便能喊出来的,她估算凯拉·奈特莉在演过第一部以后也就是两三百万的身价,而她的资历还要比珍妮厚得多了。
“那就祝你成功了。”金说,珍妮甚至能从他的语气里听出一点压力。“希望这部影片能取得好成绩。”
珍妮感觉得出来金的看法——金认为,如果《海盗》票房平平,珍妮从圈中出局也就是指日可待的事,甚至还可能因此负上数十万美元的债务,毕竟,DVD销售分红也得和票房挂钩,如果票房不好,分红可能连五十万都不到。
如果珍妮不是预知到未来,知道《海盗》只是爆多爆少的问题,她肯定自己的心理压力一定大到爆表,甚至很可能会因为压力过大而有心理障碍,毕竟,这种花费了所有力量去争取一个机会,到最后却可能是回到原点一切重来,甚至还要比之前倒退很多步的压力,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大的考验。最重要的是,就算她还没有灰心丧气,还是愿意去极力争取,但切萨雷却未必还会和以前那样栽培她,为她争取这么好的演出机会了,就是想要再次出演A级制作,她的难度也会比新人都高上不少,好莱坞片商有时候也是很迷信的。如果你主演的电影票房扑街,那下一次大制作他们很可能就不愿意再找你,怕你带来坏运气。真的到了那一步,也就只能放下架子,去电视圈、广告圈混饭吃——这一次出圈以后,想要再回来,那就几乎是绝不可能了。
残酷吗?可这就是好莱坞,每年都有无数的新秀在短暂的风光后就此黯然离场,被所有人遗忘,仅仅只是想要站稳脚跟,混个脸熟,已经需要比大部分人都多的实力和运气。
所以,在上映前的这几个月,珍妮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很有压力,毕竟他们也在珍妮身上投资了不少精力和希望,就连玛丽,她甘愿拿低薪跟在珍妮身边,还不是指望她有朝一日一飞冲天,她也跟着分润一些好处?
就在这样不自觉的低气压中,4月、5月、6月,一路滑了过去,珍妮在4月因为拿到了托尼奖的最佳女主角提名,关注度稳中有升,5月回到洛杉矶开始进行补拍、棚内录音等琐碎工作,同时和乔什一起出席一些造势活动,由于回到了狗仔队的大本营洛杉矶,而且天热,无法用遮脸战术,曝光度顿时剧增,置装费也随之暴涨,再度出现超支危险。
目前已经有一些小品牌提出对她进行赞助,但由于和朱利安时尚理念不合,最终还是由茱蒂婉拒,她依然得心痛地买一线品牌的成衣,并且还不享有折扣。
6月28日一大早,她就赶往迪士尼乐园,为这天晚上的首映礼做准备。这也将是珍妮第一次看到完整样片,虽然之前在配音时她就看到了一些片段,但由于特效处理时间很紧的关系,成品在首映礼之前数天才正式完工,除了约翰尼·德普出席了内部看片会以外,别的演员均未看到过完整成片。
这一次首映礼,珍妮选择的还是华伦天奴的印花小礼服,虽然有上次的损毁事件,但因为她的穿着得到好评,再加上爽快地买下礼服,华伦天奴和珍妮的关系反而有所拉近,这一次商借礼服时,华伦天奴方面就提供了多套服装,给珍妮选择,而非是像第一次那样多了一套扔给她穿。由于珍妮这次人在洛杉矶,和茱蒂、朱利安一起去了门店,华伦天奴方面还特意请出一位副总监来招待她们一行人。
花费一定的时间拍过照,做过简短访问,首映礼的核心毕竟还是‘首映’,来宾们进入了平时用来放映《米奇幻想曲》的剧场内,开始了自己的‘加勒比海盗’之旅。
作者有话要说:注:1我之前忘记说了,实际上海盗拍摄是02年10月—03年3月,为了剧情需要这里做了调整。
2同理还有2003年托尼奖的开奖时间也做了调整。
3气球式贷款就是说,我贷款100元,1年,之前11个月我都还1块钱,剩下89元最后一个月还清,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第72章
珍妮弗的喜剧天分
和《芝加哥》首映一样,《加勒比海盗》的首映礼也请来了全美各地关系良好的影评人,当然,既然是在洛杉矶举办,那么洛杉矶当地的媒体获得的资源自然也最多,除了《洛杉矶时报》的肯尼斯·图兰这样本土影评人以外,还有《帝国》的阿兰·莫里森这样,大本营在英国伦敦,本人常驻好莱坞的外来户,罗杰·艾伯特本人最近在洛杉矶马里布度假,他的大家庭现在就在迪士尼中玩耍,他本人则很乐意地参加了首映,至于搭档理查德·罗佩,则是在芝加哥等待当地的首映礼,或是在电影正式上映后再看了。
虽然是A级制作,但总的说来,这一次评论界的嘉宾没有《芝加哥》的多,如果不是恰好,也很难把罗杰从芝加哥请来,这一现象并不奇怪,因为评论界以及各大票房预测机构都不看好迪士尼的这一次尝试,很多人甚至用疯狂来形容迪士尼的投资,包括首映以前的内部看片会传递的消息也不乐观——虽然严防死守,但还是有一丝风声泄漏了出去,据说看过内部试映的迪士尼高层认为这部片子‘让人迷惑不清,完全不知道说的是一个什么故事’,甚至CEO迈克尔·斯纳在看过样片后直接对在场的约翰尼·德普表示,“我不知道你演的角色到底是个Alcoholic还是Gay,你毁了整个故事。”
虽然这只是业界八卦,甚至只在小范围内流传,也没有哪家八卦小报在自家的报纸上刊登,但很多影评人都听说了这个消息,并且对《加勒比海盗》的表现更加不乐观,不论是导演还是主演,都很难给他们信心,约翰尼·德普当然是个很不错的演员,但鲜有优秀的主流商业片,一直都在混Cult,维宾斯基?他可能是个不错的导演,但也远远称不上优秀,之前的作品在票房上的表现更是只能说差强人意。
罗杰从理性上还是认可这些分析的,但对影评界的另一种风向并不同意——很多人认为选择珍妮弗·杰弗森这个毫无资历的新人做女主演,也表现了摄制组的绝望和疯狂,甚至有人质疑这一次选角背后也许藏了丑闻。而罗杰却是认为选择《加勒比海盗》,对于珍妮弗·杰弗森来说是疯狂的决定,这女孩演技很好,条件也非常优秀,完全可以通过小成本影片和文艺片积攒人气和认知度,《加勒比海盗》这样的大制作如果失败,对于她的前途几乎是毁灭性的,试图一步登天的努力,到最后有很大的可能让她回到百老汇去出演音乐剧,而这就是让人惋惜的损失了。
作为影评人,罗杰和圈内的八卦关系并不紧密,但他也听说过切萨雷·维杰里的名字,今天也正是他亲自带着珍妮弗·杰弗森出席首映礼——虽然避开了媒体的镜头,但这个帅气的年轻人在出场时获得的观众尖叫居然只是逊色于乔什·布兰奇,现在,他正坐在罗杰前排不远处。罗杰打量着他的侧脸,在心中思忖着他的计划到底是什么,维杰里一手捧起了珍妮弗·贝尔,这个值得注意的新人——今年她的《黑夜传说》也将上档,但据说两个人已经分道扬镳。
在珍妮弗·贝尔以后,他又用一年多时间把自己一手挖掘的新人塞到了A级制作的女主演位置上,毫无疑问,他很有能量也很有野心。罗杰对于珍妮弗·杰弗森在这部片中的表现已经不太担心,他现在更好奇的是维杰里会怎么安排珍妮弗的下一部影片,毕竟,每年的大制作总是很有限的,竞争又是如此激烈,即使是维杰里,也不可能保证珍妮弗的每一部戏都是A级制作。
在他的浮想联翩中,影片已经开始,无数火花一闪即逝,在纷飞的火星中,标题出现在人们眼前,很快的,镜头往下沉去,茫茫海雾中出现了一艘古典海船,这个先声夺人的镜头以及毫不回避的勇敢态度,让很多影评人都暗暗点了点头——和一般的观众不同,他们还是很关注这些细节的,起码《海盗》的布景组和特效工作完成得不错。
随着镜头的推进,一个衣着精致的小女孩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她口中哼唱着海盗的歌谣,但很快就遭到了大人的制止,随着对话,大家很快弄清了这群人的身份,这是前去某地赴任的总督和他的女儿,当然还有护送他的舰队上尉等人。
看到年轻的上尉吓唬着年幼的伊丽莎白·斯旺,很多人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片头的对话也大致交代了时代背景,很明显,这不是英国海军和海盗合作无间的十六世纪了,海军和海盗已经势不两立,海盗彻头彻尾是犯罪者的象征。
“诺灵顿上尉,我想你再说下去就会让我的女儿不安了。”总督及时阻止了关于海盗的谈话,但年幼的伊丽莎白却天真地说道,“事实上,我觉得这很吸引人。”
“是啊,这正是我担心的。”总督回了一句。引发了观众们会心的微笑——看起来伊丽莎白的性子一直都很野。
很快,怏怏的伊丽莎白发现了一把流落在海面上的伞,随后是一个漂浮的小男孩,她立刻回头通知大人,因为跑得太急,还踉跄了好几次,显得有几分笨手笨脚,为紧张的气氛添了一些喜感。而影片的气氛也立刻变得紧张,不少水手出现在画面中紧张地救人、拉帆,之后的救上小男孩以及发现着火商船的镜头调度都让人暗中点头——《加勒比海盗》的场面也许没有《泰坦尼克》那么壮观,但特效水平明显也是很不错的,观众可以自然地投入到剧情中,而不会被虚假特效弄得出戏。
“节奏有些缓慢了。”《洛杉矶时报》的肯尼斯变换了一下坐姿,“很老套的开场,镜头信息量很小,无意义的空镜头过多……让我们看看前30分钟如何。”
也许剪辑师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童年场景并没有持续太久,伊丽莎白在问出了小男孩的姓名,以及发现了他身上带着骷髅模样的金币以后,便来到船边若有所思地摩挲着金币。
当她的眼神越过金币望向远处的时候,一艘全黑的海盗船神秘地出现在海雾之中,音乐声也随之一变,气氛立刻就紧张了起来,但就在这时,镜头一转,成年的伊丽莎白·斯旺从梦中惊醒了过来。
一开场就是一个近景眼部大特写,而后镜头才慢慢拉远,在开场三四分钟的平淡剧情以后,伊丽莎白·斯旺的美貌倒是让影院的气氛为之活跃了起来,虽然她是个典型的日耳曼美人,而片子里的身份却是个英国人,但美国观众没有在乎这么多——反正英国皇室还有日耳曼血统,只要人好看,这些都是可以被忽略的。
“嗯,这是个预告片里出现过的镜头,她的确很美。”虽然也看了《芝加哥》,但对于没有去过纽约看音乐剧的肯尼斯来说,珍妮弗的美貌依然足够新鲜,让他沉浸其中,而不是去发现外貌上的缺点。“真是赏心悦目,唔,对于一般观众来说,即使只是看着她也可以度过两小时。”
从梦中惊醒的伊丽莎白想起了往事,她下床拿起烛台,走向桌边,在路上还不小心踢到了小脚趾,痛呼了几声以后,单腿跳着来到桌边,从暗格里取出了金币,一瘸一拐地走到了镜子前。
当她睡醒时,影院内呈现出的是一片敬畏的沉默,而刚才伊丽莎白呼痛的场面虽然没有激起哄堂大笑,但也让观众们发出会心的微笑,感觉对伊丽莎白多了几分亲近感,但现在,伊丽莎白脸上生活化的表情淡去了,她的眼神直勾勾地盯着金币,表情也是一片空洞和漠然,随着配乐的烘托,观众很容易就能感觉到伊丽莎白现在正在受到蛊惑——或者是命运的诱惑,管他的,反正现在这状态不正常。
在这种异样的氛围中,伊丽莎白鬼使神差地将金币挂上了脖子,凝视着镜中的自己,在跳动不定的灯光中,她的面孔也随之阴晴不定,端丽的面容、古典的穿着以及阴暗的光照,繁复的洛可可风格装饰……虽然场内的普通观众无法查知为什么,但他们还是能感觉到这一幕画面有种让人沉迷的美感,甚至在明知导演会很快切掉特写以后,还心生不舍,想要抓紧多看几眼。
“维宾斯基的进步很大啊。”罗杰对于前几分钟感觉平平,但还不到讨厌的地步,倒是这个镜头让他眼前一亮,“场景的明暗、繁简对比都很好,光照也非常舒服自然,整个构图很简洁漂亮,珍妮弗在他的镜头下简直让人移不开眼神……这个镜头为什么没剪入预告片?完全可以列入今年的十大镜头里。如果在《危险情人》里他有这个水平,那部片的票房肯定能再高点的。”
在短暂的特写后,叩门声突兀地打破了这拥有魔力的时刻,“伊丽莎白,你起来了吗?你穿着得体了吗?”
伊丽莎白回到现实以后,惊讶地抓起金币低头打量了一下,显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戴上它,而后又手忙脚乱地披上了晨袍,把金币塞进了衬裙里,同时却发出了非常冷静的回话,“是的,父亲。”
这种矫揉造作的声调,以及声音和画面的对比,第一次在影院中激发了轻轻的笑声——这个伊丽莎白,明显是个很能‘作’,很能‘装’的女孩子。
接下来的一段对话,也验证了观众们的看法,虽然只是很简单的家常对话,无非是一个溺爱的父亲送给女儿来自伦敦的新衣服,顺带暗示她片头出现过的诺灵顿上尉即将晋升为准将,很可能会在今天求婚,但伊丽莎白的变脸绝活还是让观众们看得兴致盎然——在总督转过身的时候,伊丽莎白总是又翻白眼又无声叹气,频繁地做出怪相,表达她对伦敦时尚和诺灵顿准将的不以为然,但当父亲和她面对面时,伊丽莎白就能在转瞬间摆出大家淑女该有的表情,文质彬彬地继续对话,当然,全程她的语气都是极为淑女,说的是标准的上层贵族口音。
“有意思。”罗杰也被这简单的搞笑手法给逗乐了,“这应该还是她的第一个少女角色,但珍妮弗的表现很灵动,这真让人惊讶,看来她不仅仅是擅长少妇犯罪者的角色。”
一直打不起精神的肯尼斯也是轻笑不已,“好吧,这是美人的特权,虽然手法廉价,但维宾斯基胜在找了个不错的演员来演出。”
他并不反感简单的手法,对于商业大片来说,视觉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没有人会奢求深度,能有顺畅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就算是合格了。刚才的手法虽然简单,但一下就把伊丽莎白的人物形象给立起来了。
伊丽莎白在换衣服的时候,侍女敲门禀报,告知总督有客来访,镜头也随之一转,来到了总督宅邸一楼,成年的威尔·特纳以一个仰头打量装饰的形象出现,他的造型也让人眼前一亮——到目前为止,出场的两个重要角色都和海报、预告片一样,男帅女美,造型让人眼前一亮。
看到威尔好奇地掰动了一下灯具,却把一个角掰断了,不知如何是好地来回看着灯柄和灯座时,观众们唇边的笑意也都加深了——看来,《加勒比海盗》有很重的搞笑成分,威尔和伊丽莎白身上都有一定的喜感。
这当然是个好消息,对于一群肮脏的海盗打来打去,不断死人的影片,大家都没有太大的兴趣,肯定都更喜欢看俊男美女耍宝,当然,前提是不太过分,而且剧情抓人。
威尔这一次来,是给总督送打制好的新佩剑,乔什在和总督的对话中,通过表情恰如其分地暗示着观众,虽然总督夸奖的是他的师傅,但他才是这枚佩剑主要的制造者。不过总督看来似乎并不在意,他对威尔好像有些特殊的情绪,望着他的表情也很有戏。
当两人正在对话时,楼梯上传来了脚步声,伊丽莎白在侍女陪护下,仪态万千地缓缓走下楼梯,“啊,威尔。”
此时此刻,她身穿华服,金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绿眼含着神秘的笑意,表情微妙,似笑非笑,整个场景、灯光,都完全表明了导演的意图——这是伊丽莎白的惊艳一刻。
“效果不错,珍妮弗的表现力也很好,这女孩的眼睛很有戏,很明显,她对威尔有意思。”罗杰也勾起了嘴唇,“所以在威尔跟前,她就像是一只孔雀一样神气活现。”
他又一次意识到了维宾斯基对珍妮弗的喜爱,“奇怪,维宾斯基在拍她的时候好像特别有灵感,在他的构图和运镜里,珍妮弗看起来比在《芝加哥》里更美。”
“伊丽莎白,你看起来美极了。”总督大人对女儿热情地夸奖着,但伊丽莎白没有理会父亲,而是在走下楼梯后对威尔露出了亲切的笑意。
“很高兴见到你。”她走到威尔身边,“我昨晚梦到你了。”
威尔显然被她的美貌震慑得有些不知所措,他慌张地说,“关于我?”
总督皱起眉毛,“你觉得这是合适的言辞吗?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被父亲娇惯得不知天高地厚,她只是含笑冲父亲方向投了一瞥,继续专心和威尔谈话,“你还记得我们初遇的那天吗?”
“当然记得,斯旺小姐。”威尔也看了看总督,他看来镇定了不少。
伊丽莎白脸上掠过一丝阴影,她做了个娇生惯养的大小姐常做的不快表情,娇嗔地一扭头,有些盛气凌人地说,“我告诉过你多少次,叫我伊丽莎白?”
她的任性没有惹恼威尔,反而让他眼里多了几丝笑意,“总是要比这一次多一次,斯旺小姐。”
总督明显对女儿的表现有些恼怒,“来吧,我们该走了,戴上你的帽子,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这才把帽子扣到头上,一边为系带打结,一边经过威尔,她的语气冷冰冰的。“那么,再见,特纳先生。”
虽然看起来很像是生了他的气,但走出几步以后,她又回过头来,略带笑意地对着特纳皱起鼻子,做了个鬼脸,尽显娇俏搞怪的一面。
威尔追着总督几人走出了屋子,看着她坐上马车,又是似笑非笑地透过车窗望了自己一眼,这才轻声说,“再见,伊丽莎白。”
虽然只是短短几分钟的对戏,但这几分钟已经让观众眼前一亮,感觉到了关于剧情的很多信息,以及威尔和伊丽莎白的化学反应,由于预告片和海报都没有透露几个主演之间的关系,很多观众已经开始猜测伊丽莎白到底情归何处,是威尔还是目前为止尚未出场的杰克船长。
“乔什的演技比《星战前传2》进步了不少。”虽然仍然对导演不疾不徐的叙事手段感到不耐烦,但肯尼斯还是很肯定乔什、珍妮弗的演技,“刚才这一出戏三个人都演得很好,对话和镜头调度也很有节奏感,最重要的是两个演员的化学反应足够吸引人。”
虽然没有明说,但威尔和伊丽莎白彼此有意,威尔顾忌身份不愿表达,伊丽莎白因此对他有些失望,而总督对于一切心知肚明,这些信息都是通过演员的表演传递到观众脑子里的,他们毫不费劲地就理解了这些人物关系,并且开始期待之后的矛盾了。
此时,镜头又是一转,来到了港口外的航线上,整部戏的主演约翰尼·德普——他饰演的杰克船长就此登场,才一登场,就引发了群众的阵阵笑声——如果说之前观众们都是会心微笑的话,那么浓妆艳抹、打扮出格的杰克船长,却是光外表就已经足够喜感了,而他的船漏水,使得他只能弯腰舀水的场面,也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到滑稽幽默,整部电影的灵魂似乎都在这一刻活跃了起来,观众已经彻底确立了这个概念:这是一部总体符合社会现实的冷幽默无厘头特效大片。
港口吊死的海盗、总督对伊丽莎白和威尔的言行,都表达了这是大致上遵循历史事实的影片内容,而威尔、伊丽莎白和杰克船长的搞笑表现,又说明主角一群人是慌里慌张胡闹型的逗趣人物,而不是苦大仇深的那种传统英雄。
“这很好,比起越来越惨的蜘蛛侠要好得多。”罗杰也对约翰尼的表现给予了认同,“我看到预告片的时候就有感觉,这种欢乐的基调也许会成为影片致胜的关键点,毕竟人们应该已经受够了有着满腹心酸的悲情英雄,是时候搞笑起来了。”
影片已经放映了10分钟,影院的气氛非常不错,观众们都保持了专注——虽然在黑暗中看不清表情,但人们还是能对人群的情绪气氛产生认知的,如果是烂片的话,大概在这时候观众的注意力就会开始涣散了,但到目前为止,罗杰没有感受到这种情绪,反而他开始期待主角三人组之间会擦出什么火花。
他没有失望,观众很容易地就被杰克船长的出场给吸引了注意力,并且随着他和码头官的讨价还价而不断发出轻笑,看到他露出镶金带银的假牙,狡猾地偷走了码头官的钱包,观众们又从鼻子里发出了好笑的喷气——这家伙,看来可不爱吃亏啊。
随着几声威风的吆喝,诺灵顿准将的授勋仪式开始了,虽然是远景,但观众们还是毫不费力地发现了伊丽莎白,毕竟她的美丽姿色在人群中也是鹤立鸡群。在远景中,人们只能看见她在不断地挥动扇子,直到镜头慢慢地拉近,观众们才发现她双颊都布满了红潮,正在高频率地为自己扇风,很明显,她快要被这条伦敦裙子给勒窒息了。
看到伊丽莎白刚对看过来的诺灵顿准将露出鼓励的贤淑微笑,准将一转头又满脸严肃地飞快为自己扇风,观众们都低低地笑了起来:这女孩真是表里不一得可爱。
很快,剧情就在杰克船长和伊丽莎白之间形成了两条线,随着杰克船长轻而易举地把两个皇家海军士兵忽悠得一愣一愣,观众们也是全程或是轻笑或是失笑,而当诺灵顿准将试图向伊丽莎白求婚时,他们更是再也忍耐不住,放开了自己的笑声。
这是一副经过精心安排的画面,诺灵顿准将因为心情激动,所以不断来回徘徊,当他转身时,伊丽莎白总是一副娴静的大家闺秀样子,但当他一背过身去,伊丽莎白就抓狂地猛扇风,很明显,她快要被这件新衣服折腾死了。
“……我说的这个美好的女性,那就是你。”诺灵顿准将对此则一无所觉,他还在继续自己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