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74章

    “嗯?”

    武曌瞬间就意识到了不妙。

    这有点像当初胭脂阁内高阳说推恩令时的场景,她有些似曾相识!

    好消息,推恩乃阳谋,藩王避无可避,坏消息,大乾国力不够,一旦发动推恩令,藩王会反,大乾要灭!

    “好消息是什么?”

    武曌身子挺直,开口问道。

    “好消息是臣正在着手研发燧发枪,一旦研发出来,陛下将得一大神器,可马踏六国,开大乾万世之根基!”

    高阳声音霸气的道。

    武曌丝毫不喜,然后深吸一口气的道,“那坏消息呢?”

    高阳挠挠头道,“坏消息是燧发枪太难,对冶炼技术要求非常高,臣也只懂一星半点,可能得一年半载,或是十年八载,要是再算上改进,炸膛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二十年也说不定……”

    第439章再次预测,高卿,这话可不能乱说

    “二十年?”

    “朕的刀呢?”

    武曌闻言,先是骤然一惊,接着一双眸子便四处的扫视着。

    她才刚幻想高阳所说的画面,大乾骑兵手持真理,骑着高头大马,驰骋在草原上,横扫草原各部。

    巍巍大乾,四海臣服!

    结果高阳来了个二十年搞出来。

    “陛下,万万冷静!”

    “真理之所以为真理,哪能如此轻易诞生,但臣也不是说非得二十年,运气好的话,我大乾冶炼技术突飞猛进,半年也未尝没有这个可能!”

    高阳连忙开口,一双目光盯着武曌。

    这咋还急了呢?

    武曌深吸一口气,她自然是说着玩玩的。

    她敢断定,高阳这混蛋定是故意这样说的,就因为她先前调侃高阳为国争光!

    “燧发枪对朕极为重要,此事朕就交给高卿秘密研发,一旦研发出来,立刻告诉朕。”

    “这算大功一件!”

    武曌挥了挥袖子,找了个石椅坐了下去。

    “是!”

    高阳当即拱手。

    “另外,朕此行还有一件事,赵国大皇子赵玉衡已向朕送上了辞呈,七日后返回赵国,赵缟之计,差不多可以发动了!”

    “现在天气转凉,只有今年将赵缟的价格炒到一个天价,来年赵国的百姓和世家才会疯狂,我大乾才能大肆敛财!”

    武曌说到这,一双凤眸带着强烈的激动。

    郁金香骗局,一计灭一国!

    她大乾针对赵国的毒计,终于到了发动的时候,武曌都隐隐的有些期待起来。

    当高阳亲手操盘,发动赵缟毒计,勾起赵国百姓心底最深处的贪婪,令赵国举国疯狂的时候,那会是怎样一个炼狱之景!

    武曌无法想象,但她却知道,那必定是尸横遍野,遍地哀嚎!

    高阳眼底也浮现出一抹期待,他淡淡的道,“自从陛下旨意一下,现在市面上的赵缟价格已经上涨两成!”

    “臣会找个合适的时机,来推动赵缟的上涨,这种炒作的黑心手段陛下大可放心,臣万分熟悉,一切都在臣的计划之中。”

    武曌神色怪异,眯着眼盯着高阳,“合适的时机?”

    “灭国毒计,自然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这时机的选择自然极为重要。”

    武曌眸子一挑。

    她明白了。

    高情商,时机未到。

    低情商,再坑赵国一笔。

    高阳盯着几人直勾勾看着他的眸子,他开口道,“不过陛下的话,倒是提醒了臣一件事。”

    “天凉了,当小心匈奴前来劫掠,边郡几地,更要小心防范!”

    此话一出,武曌身子一震。

    她骤然坐直了身子,一双凤眸紧紧地盯着高阳的脸。

    高天龙更是双眸陡然锐利起来。

    “高爱卿,你这话是何意思?”

    武曌神色肃然,直接站了起来。

    上次高阳也是预判大战将起,但就是这个猜测,却救了整个大乾,当初朝野上下,谁会预料楚国会忽然撕毁盟约,进攻大乾?

    现在高阳又来?

    高阳摸了摸鼻子,他没想到自已只是随便一句话,几人竟全都满脸严肃,如临大敌的盯着他。

    “陛下,臣就随便说说,这事也不一定发生。”

    武曌凤眸紧盯着高阳,脸上丝毫没有放松。

    “上次高卿也是随便说说,结果没过多久大楚便大军来袭。”

    “高卿在朕心底,可不是一个随便的人!”

    “再说了,高卿饭可以乱吃,但话可不能乱说!”

    高天龙两眼闪过一抹锋锐的道,“阳儿,你是说一到秋冬,匈奴食物匮乏便会想着南下打谷子?”

    高阳视线眺望远方,点了点头。

    “祖父说的不错,对游牧民族而言,他们最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在那鹅毛大雪中,没有食物过冬的漫漫极夜。”

    “秋冬之际,天气渐冷,水草枯黄,战马长时间饿肚子,原本春夏储存的肥膘迅速消耗,饿的瘦骨嶙峋,战力锐减,春天到来,水草肥沃,战马开始大量进食,等到秋冬之时变的膘肥体壮,所以匈奴主动进攻,一般就在秋冬,他们正好掠夺过冬的食物,这时候战力最强!”

    “因为这时候,我大乾的马跑的没有匈奴的快!”

    高天龙点头道,“不错,匈奴抢掠一般就在秋冬,我大乾的战马的确跑的没有匈奴的快。”

    高阳继续道:“至于为何抢劫,这就更简单了,游牧民族只能进行畜牧业,他们需要轻工业以及必备的生活用品,而从资本论的角度来说,交易的成本太高,南下劫掠是他们成本最低的一种。”

    “一能抢女人和粮食等必备物资,二则是草原上的资源本就不多,消耗一些人口也不是坏事。”

    高阳一番话说的很直白,令武曌和上官婉儿连连点头。

    的确如高阳所说,匈奴一般秋冬前来劫掠,大乾若要出击,也是春夏出击。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战马!

    高天龙眼底带着一抹赞叹。

    这臭小子还真懂用兵,但他也没想到,匈奴的劫掠竟也能用资本论来解释。

    这一门学问,当真是高深莫测!

    但高天龙直接出声道,“匈奴与楚国,燕国,以及我大乾接壤,常年盘踞在西域、以及我大乾以北的沙漠,草原,历年来,他们都是随机劫掠!”

    “难道就因为三分之一的可能?恐怕……不是吧?”

    高天龙眯着眼,盯着高阳一张清秀的脸。

    这一点,他不信高阳不知,但既然高阳说了,那这背后也必定有他没看到的东西!

    这一番话也提醒了武曌。

    武曌一双凤眸也盯着高阳。

    高阳十分镇定,缓缓出声道,“原因很简单,因为唇亡齿寒!”

    一句话,勾起了武曌心头的好奇。

    “高阳,你这是何意?”

    “这跟唇亡齿寒有何关系?”

    高阳看着众人,直接开口道,“长安这一战,我大乾大胜,但这一战也暴露了诸多底牌,酒精,手雷,陌刀全都暴露了!”

    “臣绝不是拍陛下的马屁,更不是那样的人,而是自打陛下执政,便勤勤恳恳,大刀阔斧,我大乾朝着欣欣向荣的方向发展,国力注定大增!”

    “但根据资本论中的相对论,敌越强,则我越弱,我越强,则敌越弱,先前献给陛下的女夫子话本再加大兴青楼,就源于这个道理!”

    “提升自已是非常困难的,但若是能削弱对手,那就变相等于我强大了!”

    几人听的一脸沉思。

    这理论虽然怪,但却很有道理!

    武曌脸色难看的道,“高卿是说,匈奴想要提升自已很困难,但却能削弱我大乾,变相变强?”

    第440章风暴将至,楚老汉的摔倒

    高阳点点头,一双眸光带着洞穿一切的光芒,他朝着武曌继续的开口道。

    “不错,大乾若强大,那匈奴就多了一个劲敌,因为他们总之要抢劫,要度过寒冷的冬天,那反正抢楚国,燕国都是一样抢,为何不抢大乾?”

    “相反,大乾本就在崛起,匈奴再去抢楚国和燕国,那就是变相增强大乾,以匈奴的地盘来说,各方稳定才是对他最好的局面,否则一家独大,一旦各方失衡,他也没有好日子过。”

    “而且臣最担心的是,楚国和燕国会暗地里派出使者,前去游说匈奴,甚至是双方和亲,并送去礼物和资源,令他们前来劫掠我大乾!”

    “这便是合纵联盟以来对抗我大乾,所以陛下应当小心为上,后可以连横来破解!”

    “但现在匈奴,多半要对我大乾起想法!”

    嗡!

    伴随着高阳的这一番话,武曌就感觉九天之上猛然吹来一阵飓风,骤然驱散了眼前的迷雾。

    她的拳心攥紧,眼眸震动。

    高阳说的有理,她也知道匈奴是个威胁,但因为匈奴进犯的不仅是大乾一国,所以她也并没有多想。

    但照高阳这样说,匈奴若是要劫掠,大乾将是最好的选择!

    高天龙也脸色难看。

    若是从全局来看,这就仿若牵一发而动全身,长安保卫战是一个巨大的连锁反应,直接影响到了天下局势。

    这暗中的博弈,早已开始!

    高阳笑着道,“不过陛下不必担心,现在天气还有些炎热,匈奴也并非一定会南下打秋谷,除非越来越冷。”

    “合纵之术,也需能人提出,也是不一定的事,臣只是提醒提醒罢了。”

    武曌深吸一口气,出声道,“朕还是早做准备吧!”

    说完,武曌便带着上官婉儿匆匆回宫。

    高天龙则是看向高阳,忍不住的道:“阳儿,匈奴若进攻,你可否预判匈奴有可能的进军路线?”

    “若能提前防备,这对边疆百姓将是一件幸事!”

    他满脸严肃,一脸殷切。

    匈奴一旦大举南下,所到之处,遍地哀嚎,寸草不生,男子和孩子全部杀死,女子全都劫走。

    大乾边疆子民,苦不堪言!

    若能提前预判,多做一些准备,会少死很多很多百姓!

    但这一点,太难了!

    匈奴一向神出鬼没,仗着自已骑兵的机动性,行踪捉摸不定,就连他也难以预判!

    但对高阳,他寄予了厚望。

    这话一出,高阳当即就笑了。

    “孙儿现在念头不通畅,恐怕难以预判,若是念头通畅,那还有一些可能。”

    “念头不通畅?”

    高天龙一脸纳闷。

    这如何能念头通畅?

    但紧接着,高阳就笑容残忍的盯着高长文。

    高长文正打着哈欠,陡然一瞧高阳的眼神,直接虎躯一震,眼睛瞪大。

    他瞬间就慌了。

    “祖父!”

    “你可答应过孙儿的啊!君子一出,什么马都难追啊!”

    高长文满脸紧张的看向高天龙。

    高天龙好奇出声道,“老夫答应你什么了?”

    “你可有证据?”

    闻言,高长文差点眼前一黑。

    他看着步步逼近,还一脸笑意的高阳,感觉天都塌了。

    “兄长……冷静!冷静啊!!”高长文朝后退着。

    “放心,为兄一向以德服人,以礼教人!”

    “绿萝啊,将院角一根叫德,一根叫礼的棍子拿来,本官要用!”

    高长文额头上渗出冷汗,清秀的脸色都变了。

    “兄长,我承认,我并非不小心,而是内心的嫉妒使我面目全非,眼红上官大人的一起泡汤泉!”

    “愚弟错了啊!”

    “……”

    “啊!!”

    高阳是文化人,从不动手,所以只是友好的拿着棍子跟“高长文”讲了讲道理,感动的后者痛哭流涕,深刻认识到了自已的错误。

    接着,他便投身了锻造真理的伟大事业之中。

    以大乾的冶炼技术,锻造真理可谓是任重而道远,但这却是必须突破的一步,冶炼技术是一切工业的根本!

    如此重要的事情,武曌也是令他先放下手上别的事,除了上朝,便专门钻研这件事。

    高阳也是当即表示闭关深造,殚精竭虑,然后就将自已会的冶铁技术,交给了手下工匠,转身就去睡大觉了。

    这不是摸鱼,更不是偷懒,而是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就像矿老板从不干预电影,只选女演员!

    时间一晃而过,五日后。

    清晨。

    大乾长安城,一处偏僻的街道。

    一个头发花白看着约莫七十的老人,正挑着装满青菜的扁担,穿着一双破旧布鞋朝着朱雀大街而去。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