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49章

    高阳一愣。

    紧接着,他便看到福伯的一张老脸咧成一朵菊花。

    福伯拍了拍手。

    从另一侧,王涛和一众厨子端来一盘盘菜。

    “猪腰子汤。”

    “虎鞭汤。”

    “牛鞭烧牛蛋!”

    “爆炒羊枪!”

    “九转大肠。”

    高长文牙更像是咬碎了一般。

    高阳则是嘴角一抽,看向高天龙道,“祖父,这不必吧。”

    高天龙擦了擦嘴,骤然起身。

    “哪那么多的废话,年少不多补补,老了有你后悔的时候。”

    高阳一阵纳闷。

    高天龙今日怎么就像是吃了火药一样,这态度这么冷。

    “老夫有言在先,没有孩子,老夫权当不知道,但若有了孩子,这孩子既是我定国公府的。”

    “那老夫就绝不允许他受委屈。”

    “混小子,你可明白?”

    高天龙目光紧盯着高阳,周身弥漫着一股威严。

    高阳喝了一口虎鞭汤,满脸不在意的道,“一次就中,这几率很小吧?”

    高天龙拂袖道,“最好不是!”

    这时,一名太监匆匆冲入定国公府,他对高阳开口道。

    “传陛下口谕,召户部尚书高阳入宫觐见!”

    随后,太监低声地道,“还请高大人速速随咱家进宫吧,有武林世家惨遭仇杀灭门,百余人被杀……”

    高阳闻言,眼前骤然一亮。

    “武林世家被仇杀灭了门?带上本官的小册子,本官报仇的时机,终于到了!”

    第226章葵花宝典之毒计,彻底疯狂!

    御书房。

    武曌面带冰冷,一身黑色的龙袍,周身充斥着无尽的威严。

    她拿着手上一封封的奏折,越看越是愤怒。

    砰!

    武曌一巴掌拍打在龙案上,凤眸之中满是杀意!

    “这凶手,简直狂妄!”

    上官婉儿见状,一阵出声道,“陛下为何如此震怒?”

    武曌一双凤眸看向上官婉儿,

    眼里带着无尽的戾气。

    “这凶手灭了李家满门也就罢了,居然还敢在墙上留下一行血字,他乃过江龙田野,朝廷要捉拿就捉拿他一人便是!”

    “这算什么?”

    “所谓的江湖义气,凌驾我大乾律法之上?”

    “并且这三年来,江湖中的仇杀,杀人,一年比一年多,简直无法无天!”

    上官婉儿也面带吃惊,脸色变幻。

    纵然是她,也不得不说,这过江龙田野太过狂妄!

    灭了李家满门,居然还敢留下名号!

    这无疑是对朝廷的蔑视,是一种巨大的侮辱!

    “陛下,大理寺寺卿卢文,刑部尚书王一帆求见。”

    太监恭敬的声音传来。

    自从刑部尚书雷云参与了谋反一案被杀后,刑部尚书便由先前被雷云和荣亲王排挤,将其贬至老家的刑部侍郎王一帆顶上。

    这两日才抵达长安,接任刑部尚书一职。

    武曌冷着脸,一挥龙袍道,“传!”

    很快,卢文和王一帆踏入了御书房。

    “臣卢文,拜见陛下!”

    “臣王一帆,拜见陛下!”

    两人见了武曌,齐齐躬身行礼。

    武曌凤眸睥睨,冷冷的道,“朕召你们前来,应当是知晓朕是为了什么吧?”

    王一帆低着身子,小心的道,“陛下可是为了李家满门遭武林高手灭门一案?”

    “凶手胆敢留下名号,刑部和大理寺现在可有线索?”

    武曌冰冷的道。

    这话一出,卢文和王一帆脸色难看下来。

    卢文见状,硬着头皮道,“启奏陛下,这帮江湖中人本就是亡命之徒,居无定所,此凶手将李家灭门后,便不知所踪!”

    “但大理寺正在全面追查!”

    王一帆也紧接着道,“刑部也正在全力追查,定将这凶手拿下,斩首示众,以正我大乾律法之威!”

    武曌一听,心中的怒火更盛。

    “所以整整一夜过去了,现在连凶手的身份信息都没有锁定?”

    听出武曌声音中的怒火,两人一阵不敢说话。

    武曌一双冰冷的凤眸看向两人,眼中不含任何的感情。

    “这过江龙都敢留下名号,若再抓不住,届时整个江湖中人岂不是争先效仿,这是对我大乾律法的挑衅!”

    “七天之内,朕必须看到这过江龙的项上人头!”

    “否则,朕将怪罪你们二人!”

    卢文和王一帆当即连连点头,保证的道。

    “臣遵旨!”

    “臣遵旨!”

    王一帆有些犹豫,但还是开口道,“陛下,当下追捕这过江龙固然是重中之重,但臣觉得这帮江湖中人,也不可忽视!”

    “臣翻阅卷宗,发现近三年来,这帮江湖中人杀人越货一年比一年频繁,此势头若是不加以遏制,必定越发猖獗!”

    “此乃这起恶性灭门事件的根本!”

    武曌多看了王一帆一眼。

    此人虽被打压,但的确是有才之人。

    不过他显然是近期才调回长安,故此才不知道高阳的毒计。

    武曌冰冷的道,“遏制江湖中人一事,朕另有人选,你们二人只需追杀这过江龙,将他变成一条死龙!”

    王一帆瞬间有些懵逼。

    遏制江湖中人,另有人选?

    至于卢文则是嘴角狠狠一抽,想起高阳要对江湖中人报仇的毒计!

    卢文心中感叹,这次怕是谁都挡不住活阎王动手了。

    这时,太监的声音响起。

    “陛下,户部尚书高阳已至殿外!”

    武曌闻言,转而对卢文和王一帆的道,“你们先下去吧。”

    王一帆来到御书房外,他忍不住的对卢文问道。

    “卢大人,陛下说的对江湖中人下手另有人选,你可知道是谁?”

    卢文看了王一帆一眼,毕竟是当朝六部之一的刑部尚书,他还是很客气的。

    “整个大乾,除了定国公府那位活阎王,还能是谁?”

    “而且这遏制江湖中人的毒计,早就有了!”

    卢文直接开口,令王一帆瞬间一愣。

    “活阎王的大名,本官听闻了一些,但这遏制江湖中人的毒计,从何说起?”

    卢文解释道,“王大人有所不知,因为此计并未实施,但乃是户部尚书此前遭到江湖中人刺杀,这才特意搞出来的一条毒计!”

    “此计名为灭根之计,相当之毒辣!”

    “简单来说,就是创造一本功法,将其炒作成江湖第一功法,此功法一出,引得江湖中人争抢,朝廷在暗中推波助澜,一网打尽,到时必定死伤无数,这就能大幅度减弱江湖高手的数量!”

    王一帆眸光一亮,一脸惊叹。

    “高大人真乃奇才,此计甚妙!”

    卢文摇了摇头,目光动容,“这才哪到哪,最狠的是这功法名为葵花宝典,他第一页就写着欲练此功,必先自宫啊!”

    “这些江湖高手,不练则心痒痒,练那就中计了!”

    “什么?”

    王一帆骤然惊了。

    他一双目光瞪大,看向卢文,紧接着看向御书房周遭太监的小腹下三寸。

    一众太监浑身僵硬,想躲又不敢。

    他们只得一张脸上露出僵硬的笑容。

    “嘶!”

    王一帆倒抽一口凉气。

    这时,高阳从远处走来。

    他看到卢文和王一帆,脸上露出一抹和善的笑容。

    紧接着,他从两人身旁直入御书房。

    王一帆沉默片刻道,“卢大人,此计当真?”

    卢文目光幽幽的道,“陛下和三品以上的朝臣,皆是清楚。”

    “上次此计还未实施,但这次陛下震怒,这所谓的过江龙拼命作死,这些江湖中人肯定要倒霉了。”

    “王大人,看着吧,要不了多久,江湖中将多出一大批的公公,但此事陛下嘱咐了,必须保密,否则诛九族……”

    王一帆目光复杂,身子狠狠一颤。

    御书房内。

    高阳目光看向武曌,朗声开口。

    “臣高阳,拜见陛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曌一双目光看向高阳,尤其是看到脸上明显的黑眼圈,凤眸特地的顿了顿。

    随即,她才开口道,“高阳,朕召你前来,你可知为了何事?”

    高阳挺直身子,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他大义凛然的道,“臣已知晓!”

    “臣听闻此事,简直痛心,心口满是愤怒!”

    “那凶手简直是令人发指,连那七岁小孩都不放过!”

    说话间,高阳还用拳心捶了捶胸膛!

    “长安一带,天子脚下,但却发生了如此恶性的灭门惨案,并且还敢留下江湖名号,这是罔顾我大乾律法,无视陛下之威严!”

    “这帮江湖中人,简直叔可忍,婶可忍,我高阳断不可忍!”

    “律法之下,众生平等,岂容他们如此放肆!”

    “臣的小册子带来了,此时时机正好,还请陛下发动这葵花宝典的毒计!”

    第227章天赐良机,死人是没法出来辟谣的

    御书房内。

    高阳的声音不断地回响。

    他还掏出一本小册子,一脸的大义凛然。

    武曌眸光落在高阳身上。

    她从高阳的身上,并未看到多少的愤怒,更多的是发动毒计的狂喜,以及可算逮到这个机会,大仇即将得报的畅快。

    至于七岁小孩惨遭毒手,她都懒得说高阳。

    “高大人,朕怎么从你的脸上更多看到的是要给自已报仇的狂喜?”

    上官婉儿将高阳手中的小册子递上来,武曌随手一翻,目光再次定格在第一页的八个大字。

    欲练此功,必先自宫!

    她嘴角猛然一抽,眼角一跳。

    这高阳,真损!

    高阳听闻武曌的话,他一阵出声,“陛下,您这话就不对了。”

    “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

    “这帮江湖中人,只讲义字当头,无视朝廷律法,臣早就看他们不爽了,大乾要安定,百姓要安居乐业,此风决不能助涨!”

    武曌闻言,目光骤然一凝。

    “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

    “这句话说的好,现在的大乾,真有这股不正之风!”

    武曌喃喃自语,目光悄然变的冷冽。

    高阳接着说道。

    “至于陛下所说的报仇,此乃私心,要不是陛下现在提及,臣在刑部大牢外,酉时一刻三分遭到刺杀的事,臣早就忘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