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但这话居然出自高阳的口中!动辄坑杀,投石机投瘟疫尸体的活阎王,居然要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徐玄机深吸一口气,也觉得今天是见了鬼。
天杀的,这活阎王居然转性了!
这一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出。
直接秒杀了他们!
他深吸一口气道,“本相佩服高员外郎的志向,但现在问题的关键是长安内部空虚,各路援军最少要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待楚军数十万大军一到,如何守城?”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高阳,甚至包括宋礼,崔星河,卢文等人。
政见不同是政见不同,但谁心里都清楚,这种局势之下,要想守住长安城,整个大乾长安,唯有一人可能做到!
那便是高阳!
高阳迎着百官的目光,他看向武曌直接开口道。
“臣自有一些毒辣的妙计,足够楚国大军喝一壶,甚至是……大破楚国十万大军!”
“但请陛下赐臣生杀大权,临时接管长安!”
高阳这句自有一些毒辣的妙计一出,满朝文武的心都踏实了许多。
武曌空落落的心也骤然安稳。
吕震想到高阳所说的兵法,他眼前一亮,“陛下,高员外郎在兵法上,也颇有建树。”
“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策,请陛下恩准!”
秦振国和赵破奴也纷纷站出来支持。
“末将附议!”
“末将附议!”
哪怕是崔星河犹豫片刻,也开口道,“臣也觉得可让高员外郎一试。”
这倒让高阳有些诧异。
但崔星河只是看了一眼高阳,就偏开了目光。
亡国之臣无尊严,那就更别说一展胸中报复,他自是不想输。
武曌看着高阳,几乎没有犹豫。
“从此刻开始,户部员外郎高阳加封兵部尚书衔,统一指挥长安保卫战!”
“另赐尚方宝剑,上斩皇亲国戚,下斩奸佞!”
“凡军令所到之处,朝廷六部,文武百官,包括朕在内,军民一体遵行!”
“违令者,斩!”
一番话落下,百官全都震惊不已。
加封兵部尚书衔,外加赐予生杀大权的尚方宝剑。
高阳可谓是一步登天!
甚至原本的兵部尚书严昊也是脸色一变,但终究没有出声。
百官全都一阵沉默,哪怕是闫征都没提出反对。
武曌的决心,还有高阳的话,这就决定了此战必打!
若要打,那就只有高阳来力挽狂澜了。
他们也好奇高阳的手段。
高阳看向武曌,露出一抹笑容。
这女帝,的确有魄力!
这要是还不放权,那他挖地道都得开跑了。
但现在,还能操作操作。
武曌沉声道,“高阳,现在满朝文武皆为你所用。”
“你可以开始了。”
武曌目光带着期待。
她这次算是豪赌了一次,几乎将希望都压在了高阳身上。
高阳目光看向武曌,接着又看向满朝文武,他深吸一口气道。
“吴王和薛毅反叛,大楚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长安杀来。”
“他们的目的就是杀长安一个措手不及,觉得长安空虚,可一举攻下。”
“但这一点,他们断不可能百分百的肯定。”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眼睛却是可以骗人的。”
“两军对垒,土气为王,若长安城头将土少,则楚军土气高涨,相反,若长安旌旗蔽天,人头攒动,楚军则土气大幅度衰减。”
“所以这第一计,就是虚实结合,壮大声势,以各种手段营造出长安兵多将多,并非空虚的假象!”
一言落下。
武曌眼前一亮。
高天龙和吕震更是眼前一亮。
“两军交战,土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此计不错。”
吕震眼里透着惊喜,但他又很快皱眉道,“但长安带甲之土,不过三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如何营造人头攒动的假象?”
高阳自信回道,“这就涉及到第二计,也是此次守城的核心,长安百姓!”
武曌有些愣住,“百姓?”
“长安虽兵少,仅有三万多人,但长安百姓却有几十上百万人!”
“守城并非大军直接冲杀,百姓亦能发挥出巨大的力量。”
“这几日,可在城中散播谣言,宣称楚军已至长安城不远处,出城便死!而楚军主将乃当世人屠,破城即屠城,屠刀之下,人头滚滚。”
“谣言三人成虎,只有堵死百姓的后路,破釜沉舟,方可激发百姓心中的战意!”
“届时,再以杀敌给银钱为诱惑,甚至陛下亲自出面号召,打出一同守护长安,守护共同家园的口号,百姓眼瞧无路可退,必能激发爱国之心,转化为守城力量!”
“只要能守住,大楚乃孤军深入,拖的时间越久,对我们就越有利!”
众人眸子异彩连连,这几条可行性很大,皆能壮大守城力量!
高阳这玩弄人心,几乎是算准了一切,人若有退路,自不会拼命。
但若是没有退路,这就不一样了。
高阳继续的说道,“但光靠这还不够。”
“巨大的兵力悬殊下,要想赢这一战,还需要借助一些外力!”
“整个长安城内的铁匠,工匠,都是宝贝,另外征调长安城的美酒,黑糖。”
“甚至是各大茅坑的粪便,也有大用。”
“这次,本官会手段其出,让楚国大军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残忍,也请朝堂诸公信本官一次,共渡此次难关!”
高阳目光扫过百官,脸上露出一抹狰狞的笑容。
这抹笑容,令百官胆寒。
既无路可退,那就索性不退了,直接掀桌子了!
第126章长安运转,战争来临的号召
偌大的金銮殿内。
高阳略带狰狞的声音猛然响起,一时间,文武百官全都一脸震惊的看向高阳。
全长安的工匠,铁匠。
还有酒和黑糖。
最离谱的是长安城茅坑内的粪便都有大用。
粪便如何破敌?
百官看向高阳,心里齐齐涌过一个念头,活阎王到底想干什么?
整个金銮殿内,无一人能知道。
甚至武曌和上官婉儿都不清楚。
但她们的脑海中只剩下一个念头,心里也隐隐期待了起来,活阎王要发力了!
崔星河本能的感觉到一股恐惧,虽然他和高阳算是政敌,但他却忽然涌出一股很强烈的直觉。
这一战,伴随着高阳的出手,有了巨大的悬念。
那楚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一时间,大殿沉默,百官无声。
高天龙见状,缓缓站了出来,随着他的出现,百官目光全都看向高天龙。
他沉闷的声音随之响起。
“老夫戎马五十载,一生为大乾出生入死,对老夫而言,长安就是老夫的家,大乾就是老夫的家!”
“这里有老夫的亲人,有老夫为之奉献的一切!”
“现在楚国大军袭来,他们要毁了老夫的家,要让老夫无家可归,老夫……绝不答应!”
“这长安不光是老夫的家,亦是诸公的家,长安若破,陛下乃亡国之君,我等也将成为亡国之臣!”
“吴王勾结楚国,到时把持朝政,必定大换血,诸公又如何能独善其身?”
“纵退往江南,沿途数千里地,楚军一骑双马,多少人能平安躲过一劫?”
一时间,百官沉默。
高天龙的话,直戳他们的心窝子。
高天龙深吸一口气道,“诸公,大势将倾,这场危机,无人能独善其身!”
“高阳乃老夫长孙,谋略,兵法,诸公历历在目,老夫在此,不敢妄言长安一定能守住,但老夫敢保证!”
高天龙顿了顿,那双凌厉、威严的眸子一一扫过百官,带着五十载的峥嵘杀意。
他一字一句的道,“若长安城破,老夫定国公府满门,上下一百三十二人,必死在诸公前面!”
嗡!
伴随着高天龙的这一番话,百官震动。
武曌也是颇为动容。
她也沉声道,“敌军来袭,固然是一场针对我大乾天大的危机,但长安有高员外郎,有万般妙计,只要我大乾上下一心,何惧那楚国十几万大军?”
吕震、赵破奴,秦振国三人对视一眼,然后接连站出来,高声道:“我等愿全力配合高大人守护长安,守护……我们共同的家!”
卢文,王昊沉着脸,彼此对视之下,面带犹豫。
卢文眼神闪烁,站出来道,“敢问高大人,此次守城,有多少的把握!”
高阳面色平静的道,“长安上下一心,以本官心中的手段,九成把握能守住!”
嘶!
九成把握!
以高阳活阎王的名声,这无疑给一些动摇的官员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武曌也是目光落在高阳身上,带着震惊。
“臣宁死不当亡国之臣,愿听高大人调遣!”
一个身份低微却满脸正气的御史站了出来,朗声道。
“臣附议!”
紧接着如潮水一般,声音接连响起。
“臣附议!”
“臣附议!”
一个接一个官员站了出来,他们朝着高阳弯腰行礼。
卢文和王昊震惊的回过头,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饱含热血的面庞。
他们一脸无畏,眼里燃起熊熊火焰。
若有一丝希望,谁愿意当亡国之臣,谁又愿意当吴王和楚国的狗,被史书谩骂?
他们心中的血,还未凉。
百官之中,如高天龙,高峰等人下定决心城破便自刎殉国的臣子,也并不在少数!
当然,水太凉,头皮痒的臣子更是存在。
但在眼下,随着武曌,高阳以及高天龙的出声,主战已成为大势!
中立大臣纷纷倒戈。
活阎王既然没跑,还说有九成希望,那就还能打!
崔星河也站出来,高声道:“臣附议!”
闫征也看了一眼,接连站出来,高声道:“臣附议!”
一时间,武曌笑了。
高阳也笑了。
一个国家的灭亡,绝不是君王被俘,山河破碎,而是这个国家的臣子和百姓骨头硬不硬。
若满朝畏畏缩缩,毫无血性,那百姓只会更加绝望,失了民心,纵然楚军真要屠城,百姓也绝不会奋起反击,那就莫说劣势之下的反攻,纵然是优势,坐拥火药等一众神器,那又如何?
亡国只是时间问题。
但只要民心和血性还在,那这一战就能打!
高阳将目光看向吕震,朗声道:“吕老将军!”
“末将在!”
吕震站出来,朗声道。
“从此刻开始,长安斥候齐出,遍布方圆百里,我大乾必须要掌控楚军的动向!”
“另外,你派出一支大军,坚壁清野,将长安城外的落木,滚石,大肆收集,拿得了就都拿,拿不走就一把火烧了,绝不给楚国留下一丁半点,速度要快!”
“军令一出,即刻封锁长安城,上到王公贵族,下到黎民百姓,不得放一人出城!”
高阳眼里透着杀意。
“若有违抗者,无论身份,一律杀无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