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9章

    武曌脸色骤然阴沉,心里闪过不妙的预感。

    上官婉儿,秦振国,吕震等人则全都将目光看向高阳,心神大骇。

    高阳也是眉头皱起。

    这一天,来的太快了一点。

    一时间,整个御书房都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

    很快,将土推开了御书房的大门,直接对着武曌跪了下来。

    “陛下,紧急军情!”

    “我大乾杨庄一带,出现小股楚国先锋军,后恐有大军来袭!”

    此言一出。

    轰!

    偌大的御书房,陡然陷入无尽的震惊之中。

    吕震目光一变,眼底带着无尽的骇然,他立刻高声道,“绝不可能!”

    “杨庄距离长安不过两百多里地,楚国大军要想到杨庄,除非龙关失守!”

    “但龙关城高墙厚,又有薛毅带着一万天艺军镇守,纵是十万大军来攻,也难以攻破。”

    “你可知传递假军情的后果?”

    吕震面带威严,一张脸上弥漫着无尽的杀意。

    将土急了,他满脸血污,“大将军,属下也百思不得其解,但这军情千真万确!”

    “要不是属下跑的快,早已成为楚军刀下亡魂!”

    “属下怎么死都可以,但军情如火,还请大将军,陛下速速决断啊。”

    一时间,整个御书房寂静无声。

    一众大臣脸色难看,他们本以为八百里加急军情,是边疆起了战事。

    但这也不至于让他们大惊失色,毕竟边疆战争,自古就有,两国争斗,各凭手段。

    但杨庄一带出现楚军,这就很恐怖了。

    两百多里地,若是楚军速度够快,要不了几天,楚国大军就会剑指长安,兵临城下!

    武曌拳心攥紧。

    她也方寸大乱。

    高阳说对了,他的猜测真的成真了,并且大乾还要危险!

    大楚竟神不知鬼不觉,杀过了龙关,换而言之,要不了多久就会杀到长安。

    这几乎杀了她一个措手不及!

    吕震目光看向武曌道,“陛下,这定当是假情报,边疆若有战事,早就八百里加急送到了长安,更别说龙关乃我大乾第一雄关,楚军若打到龙关,我们应该早就得到了消息!”

    “更别说楚军现在已经大举过了龙关。”

    这一番话瞬间引起一阵赞同。

    因为从逻辑上,这件事就绝不可能发生。

    武曌将目光看向高阳,沉声道,“高员外郎,这件事你怎么看?”

    高阳被点名,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高阳抬起双眸,直视武曌,十分肯定的道,“臣觉得,此事是真!”

    “楚国大军已经悄无声息的过了龙关,进入了我大乾腹地,要不了几日,便会兵临城下!”

    随着高阳的一言,吕震的暴脾气瞬间就上来了。

    “小子,这断无可能!”

    “除非那楚国大军是神兵天降,陡然出现在了龙关后,否则我大乾从边疆,再到龙关,为何一点消息都没有传过来?”

    “这作何解释?”

    吕震看向高阳,声若洪钟的响彻大殿。

    高阳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看向武曌道,“陛下可有大乾地图?”

    武曌沉声道,“取地图!”

    上官婉儿将地图拿给高阳,高阳仔细端详后,深深吸了一口气。

    他看向吕震道,“大楚不需要神兵天降,只要龙关薛毅通敌叛变,投降了楚国,他们就能悄无声息的过了龙关。”

    “一旦薛毅叛变,一切都会合理,当楚国大军从平城入我大乾,这条行军路线就必定要过我大乾龙关,同理,边疆军情朝长安传递的时候,也必过龙关!”

    “薛毅扣下了情报,杀了边疆传信的将土,帮着楚国大军掩盖行踪。”

    “这也自然能够解释,楚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过了龙关,从当前局势来看,只有这一种可能。”

    “薛毅叛变,龙关失守!”

    第121章一日之内,三骑入长安,活阎王也没办法?

    话音落下。

    一阵大风席卷,从殿外骤然吹来,吹的吕震身上的甲胄哗啦啦作响。

    他瞪大眼睛,脑海中就像是骤然清明了一般。

    如果真如高阳所说的假设,那一切就都对上了,楚国大军还真能悄无声息的进入大乾腹地。

    秦振国脸色难看的道,“薛毅乃我大乾名将,他为何要反?”

    “这自然因为楚国给的更多。”

    秦振国:“……”

    这理由好有道理。

    高阳继续的道,“但这一切都只是臣的猜测,只是这种可能性很大。”

    “并且算算消息传递的时间,若消息是真的,那大楚大军已经朝着长安而来了,这消息瞒不住的,今日,还会陆续有消息传来。”

    “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陛下必须早做准备。”

    这一番话有理有据,群臣皆是沉默。

    武曌拳心攥紧,接着看向高阳,“高员外郎,你可有退敌之策?”

    武曌虽然很不愿承认,但却本能的觉得,这消息一定是真的。

    这种假消息,没有任何意义。

    但长安近乎毫无准备。

    现在她觉得唯一有可能破敌的,就是高阳这个活阎王了。

    一时间,上官婉儿一双美眸也落在高阳身上,群臣也是齐聚在高阳身上。

    崔星河虽然觉得十分艳羡,但却也低下了高傲的头,即便是他也意识到了情况的紧急。

    龙关薛毅若是真的叛敌,让大楚的大军毫发无伤的过了龙关,这给他们准备的时间就很少很少了。

    高阳直视武曌的双眸道,“陛下,臣敢问长安有多少大军?”

    武曌几乎不假思索的道,“三万人。”

    “并且这三万人,只有一万人算是精锐。”

    一番话落下。

    高阳脸上露出了苦笑之色。

    武曌的话,算是骤然熄灭了他心中的想法。

    “陛下,臣的建议是放弃长安,退往江南一带,等待时机。”

    这一番话落下。

    上官婉儿脸上难掩失望。

    武曌也十分不甘,“就连你都没有退敌之策吗?”

    她拳心攥紧。

    难道她真要退往江南?

    高阳出声道,“现在楚国大军的行踪,还有兵力都无法确定,但如此神速,甚至要奇袭,直奔长安,这必定大部分都是精锐骑兵!”

    “臣保守估计,最低十万大军!”

    “若薛毅真的叛敌,那他的一万天艺军,也将为楚国所用。”

    “并且从利益的角度来看,臣还觉得,叛敌者不光只有薛毅一人。”

    高阳顿了顿,又继续的道。

    “要想和楚国合谋,他的体量还不太够,纵然真的楚国拿下长安,薛毅并无皇家血脉,难以坐稳江山。”

    “幕后,应当还有人。”

    高阳的话,呼之欲出。

    这背后除了薛毅,还有一个权势更大的人,甚至还有皇室血脉。

    天下藩王,有人反叛!

    武曌脸色不禁更难看了。

    高阳的话犹如暴击一般,冲击着她的内心。

    纵然她第一时间提高了警惕,甚至前几日就令长宁军回防长安。

    但终究还是慢了一步。

    高阳叹息道,“如此来看,估计有十五万大军,长安三万人,杯水车薪。”

    “想要守住,等待援军到来,简直难如登天!”

    随着高阳这一番话,整个御书房一阵沉寂,一旦长安沦陷,他们皆是阶下之囚,毫无尊严。

    大理寺寺卿卢文坐不住了,他对武曌开口道,“高员外郎所言,言之有理。”

    “臣赞同暂避锋芒,当退守江南!”

    一时间,几个文臣全都出声附和。

    武曌面带不悦,“现在说这一切还为时过早。”

    “眼下的当务之急,是搞清楚军情的真伪,大楚的兵力!”

    “难道尔等就这般贪生怕死?”

    武曌这一番话落下,再加上的确情报不明,所以卢文和宋礼也只能退下。

    “来人,将长安斥候全都给朕派出去,一骑双马,务必以最快的速度探查一切。”

    “另外,全面封锁消息!”

    很快,早朝散了。

    高阳和高峰沉默着回了定国公府。

    事实上,长安伴随着这名将土的进入,还有这八百里紧急的军情,一股无形的恐慌已经蔓延。

    武曌站在皇宫内,眺望远方,她紧抿着唇,一言不发。

    她在内心祈祷,上天庇佑她一次。

    入夜。

    武曌刚处理完奏折,调动大乾各路兵马,刚要入睡。

    又是一骑冲入皇宫!

    “报!”

    “长安东南方向,两百里以外,发现大股楚国敌军,粗略估计十万人!”

    “还请陛下速速决断!”

    武曌脸色骤然难看。

    两个时辰后。

    又是一骑入长安!

    “报!”

    “八百里加急!”

    “吴王反叛,三万大军和楚军会合,即日抵达长安!”

    武曌闻言,脸色难看。

    十几万的大军,薛毅反叛,吴王反叛,这真的是天要灭他大乾吗?

    这次就连高阳都无能为力。

    她该怎么办,退守江南,还是死战到底!

    武曌一夜未眠,直至天边破晓,露出一抹晨曦。

    这一夜,哪怕是反应再慢点的百姓,也嗅到了风雨欲来的气息。

    长安一些消息灵通的豪门,更是连夜收拾行李,等待城门打开,逃亡江南……

    第122章世家逃窜,这面有毒!

    定国公府。

    高阳听闻消息,立刻赶去内宅。

    这大乾,断不可留!

    但当他见到高天龙的时候,高天龙已身披战甲,满脸肃杀。

    显然,他也一夜未眠!

    当看到高阳,高天龙睁开眼,眼中闪过一股高阳从未有过的峥嵘之气。

    “情况比想象中还要糟糕?”

    高天龙沉声道。

    高阳点头,“一日之内,三道八百里加急,孙儿估计,不但薛毅叛变,大楚最低十万大军!”

    “长安危矣!”

    当听到龙关守将薛毅叛变,大楚最低十万大军进了大乾腹地的时候。

    高天龙的周身弥漫着一股极为浓郁的杀意。

    “这个薛毅,老夫当初就该毙了他!”

    高阳深吸一口气道,“祖父,现在说这些已经没用了,今早赶快跑吧。”

    “敌众我寡,长安还这般空虚,大局已定,神仙难救,我们留的柴火在,不怕没柴烧。”

    “只要孙儿在,去了江南,纵然一贫如洗,孙儿也有信心混的风生水起!”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