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5章

    杜江再次弯腰,拜服道:“下官多谢大人指点。”

    他看着满脸淡定的高阳,彻底服了。

    要知道,这一切在七日之前,高阳就全都预料到了。

    从张贴榜文的那一刻,一切就全都按照高阳的想法再走。

    从外地粮商,百姓的反应,四大粮商的贪婪,再到开仓放粮,戳破粮价的泡沫,以踩踏逼四大粮商卖粮!

    这一切的一切,从七日之前,高阳踏入临江城的那一刻,就全都注定好了。

    定国公府,出了一个了不得的麒麟子。

    杜江内心惊叹。

    上官婉儿也满脸复杂。

    很难想象,这些谋略,竟是那个上了马车就要看自已腿的登徒子所说。

    高阳又继续说道,“为官者,掌一城之百姓,不可计较一人之得失。”

    “这场暴涨暴跌中,必定有破产的商贾,但也有及时收手大赚的商贾,为官者,只需掌握大局。”

    杜江听到这话,知道高阳这是提点自已。

    “下官多谢大人指点!”杜江面带恭敬。

    高阳点了点头,知道杜江是将自已的话听了进去。

    “接下来,按照计划行事,一步一步的来,很快,临江城就会陷入稳定。”

    杜江问道,“大人是说翻修府衙,举办大型赛事?”

    高阳点了点头。

    当看到杜江和上官婉儿不解的眸子,他淡淡开口道,“临江城之危,不仅仅只是粮价暴涨。”

    “其根本原因在于什么?”

    杜江毫不犹豫的道:“暴雨冲田,粮食歉收!”

    “大灾年间,百姓失去了收入来源,这是粮价上涨的根本原因。”

    “所以,降粮价之后,要迫切的解决百姓的收入问题,只有令百姓有钱赚,才能在这场大灾中活下去。”

    “否则对百姓而言,五十文一斗和两百五十文一斗的粮价没有太大的区别,总归是买不起。”

    此话一出,杜江瞳孔骤缩。

    高阳的话直指大灾的本质。

    高粮价的背后,对应的是老百姓根本无法负担。

    最底层的一批百姓,早就身无分文,却又难以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杜江脑海中仿佛有一道精光闪过。

    翻修府衙,举办大型活动,解决大灾的本质!

    杜江的眼中越来越亮,忽然,他身子一怔。

    明白了。

    他一切都明白了。

    “大人有王佐之才,下官佩服,陛下若得大人辅佐,必定开创大乾盛世!”

    高阳笑着道,“杜大人谬赞,本官所作所为,不过只是顺势而为,也不过是出于自保罢了。”

    杜江听出来言外之意,联想到定国公府的处境。

    他的目光稍稍凝重起来。

    “报!”

    “最新消息,钱赵韩林四大粮商彻底撕破脸,钱家家主率先将粮价压至七十文一斗!”

    上官婉儿满脸不可思议。

    这才又过了多久,临江城的粮价就又跌了五文!

    她神色复杂的看向高阳。

    七十文一斗,这可比清水城的八十二文一斗,足足低了十二文!

    高阳起身,拍了拍长袍上的灰尘。

    “临江城粮价已跌,本公子的任务完成了,便返回长安了,剩下的就交给杜大人了。”

    杜江愕然,“高大人这就要走?”

    高阳笑着道,“临江城粮价已成定局,本官留在这,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这是本官给这几日逛过的寺庙方丈写的亲笔信,待到府衙开始翻修,可派人将其送过去。”

    “杜大人的本事,整个临江城百姓有目共睹,本公子很放心,这份功劳本公子吃到这便够了,再待下去意义不大,倒是杜大人需要这份政绩。”

    高阳从怀里拿出几封信递给杜江。

    杜江伸手接过信封,一双眸子感动不已。

    “大人对下官,简直令下官无以为报。”

    高阳笑着道:“举办大型活动,以免三年商税为条件,按照大乾规矩,得陛下点头,本公子回长安,会搞定这件事。”

    “其他以杜大人的本事,本公子很放心。”

    高阳说着又顿了顿,眼神变的严肃,“本公子只有一点提醒杜大人,千万不可因大灾年间,怜悯百姓,便加大工钱,这反倒会弄巧成拙!”

    杜江重重点头,“大人之言,下官字字铭记于心。”

    高阳点头,又伸了个懒腰。

    “那行,临江城的一切就交给杜大人了。”

    杜江震惊,“高大人这么急着走?下官这几日还没好好招待大人,不如再留一晚……”

    上官婉儿也开口道,“陛下并未规定期限。”

    高阳摇摇头道,“算上路上的时间,只怕长安都快炸开了锅,本公子得亲自回去了。”

    高阳一双眸子深邃,令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杜江有些愧疚的道,“都怪下官愚笨,上了两封奏折,这才将高公子置于风口浪尖,下官送一送大人!”

    “劳烦杜大人。”高阳又对绿萝开口:“绿萝,跟随本公子去收拾收拾行李。”

    上官婉儿皱了皱眉,她总感觉哪里不对。

    “……”

    一个时辰后。

    临江城,城门。

    杜江带着临江城县衙大小官员,站在马车一侧。

    高阳坐在马车上,掀开帘子道,“消息传播较慢,这几日还会有外地粮商陆续抵达临江城码头,可将其全部闷杀,逼他们割肉。”

    “但粮价不可一路走低,否则百姓会想着还能更低,中间亦要有所起伏,至于如何调控,本官全都写了下来,杜大人照此去做便是。”

    白师爷等人嘴角抽搐。

    狠!

    太狠了!

    这些想要谋取重利的商贾急匆匆的朝临江城赶来,以为是一座金矿,实则是一个大坑。

    杜江感动不已,“下官拜谢高公子。”

    “这是临江城本地的一些茶叶,还望高公子收下,权当下官聊表谢意。”

    杜江将一个茶叶盒子递给高阳。

    高阳接过盒子,掂了掂重量,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杜大人真是有心了。”

    “山高路远,本官在长安等待杜大人的好消息。”

    杜江站在城门口,望着离去的马车,一阵唏嘘。

    身后,白师爷忍不住的道,“大人,那可是您足足三年的俸禄啊,旁边还有上官大人,这若是被陛下知道了……”

    杜江面色一变,开口道,“什么三年俸禄,那是临江城本地的茶叶!况且本官一身坦荡,从未欺压百姓,又未求高公子办事,纯粹是感激之情。”

    “纵然是女帝知晓,那又如何?”

    杜江猛地拂袖,“本官两次上奏怒斥高公子,以至高公子刚降临江城粮价,就要马不停蹄赶回长安,本官若不聊表谢意,那还是人吗?”

    “回府,本官要三奏女帝!”

    第22章返回长安,风暴即将来临之际!

    马车上。

    上官婉儿掀开帘子,拿出一封信对一个红甲将土说道,“将这封信,以最快的速度传至长安,直达陛下手上。”

    “是!”

    将土接了信,直接策马狂奔。

    上官婉儿放下帘子,正好见到高阳将杜江送的盒子放在了身边。

    上官婉儿英姿飒爽,好笑道,“高公子,临江城茶叶不过一百文一两,又不是什么贵重东西,至于一副紧张兮兮的样子吗?”

    “上官大人这就不懂了,须知心意大过一切。”

    高阳笑了笑,开口说道。

    定国公府百年将门,府中有着诸多大宅,自然不差钱,但同时规矩极多,例银更是极少。

    长安又是大乾的国都,处处都要用钱,更何况自从穿越不是在挨打的路上,就是在奔波的路上。

    这次回到长安,怎么也得享受享受吧?

    毕竟都穿越了,这不去青楼一趟?

    说出去简直让穿越者笑话。

    他送杜江一场大功劳,又背了七天的骂名,来点银子很正常。

    不过这重量,也足以说明杜江是个实在人!

    这心意,他记下了。

    上官婉儿挪开目光,有些好笑。

    但下一秒,她脸色一变,骤然看向高阳身旁沉甸甸的茶叶盒。

    “不……不对!”

    “你这茶叶盒里装的到底是什么?”

    上官婉儿身子逼近,一双锐利的眸子扫视着高阳的脸,“给我看看。”

    高阳避开上官婉儿出声道,“上官大人,山路不稳,马车颠簸,男女授受不亲,还望自重。”

    “你这样靠近本公子,挣扎之中,或者颠簸之中,本公子要是不小心亲到了哪,手摸到了哪,本公子可是会喊出来的!”

    上官婉儿瞪大眼睛,“你还要喊?”

    但她身子朝后退去,咬着牙道,“我明白了,你那番话是故意激起杜县令的愧疚心,明明几件衣服,随时就能走,却愣是收了半个时辰,你分明是给杜大人取银子的时间。”

    “这里面,只怕根本就不是什么茶叶!”

    上官婉儿咬着牙,“高阳,你这是自误,这是当众贿赂!”

    高阳不以为意,很是绿茶的说出了后世一句经典之话,“上官大人,你要这么想,那我也没办法,你觉得是那就是吧。”

    上官婉儿吐血的心都有了,

    “你……”

    这句话,莫名的令人心里一股淤血。

    高阳满脸不在意。

    武曌会在乎这种事?

    不可能的!

    “……”

    两日时间,一闪而过。

    夜幕下。

    长安城门口。

    宋青青带着一众婢女站在城门处,吸引了诸多百姓的目光。

    她身穿一袭绿色长裙,面庞绝美,浑身笼罩着高贵的气息。

    “宋家大小姐未免太美了,听闻宋家和定国公府大公子高阳有婚约,真是便宜了他。”

    “你这是哪里的消息,宋家早就前去定国公府退婚了,这事传遍了整个长安,你不知道?”

    “嘶!我这段时间不在长安,哪里知道这等大事,那宋家大小姐站在这是在等谁?”

    人群之中,一些百姓议论纷纷。

    城外,一辆马车旁,十多个侍卫朝着长安城走来,宋青青迈开步子,前去迎接。

    她的脸上绽放出一抹笑容,而后在马车旁行了一礼,“青青奉父亲大人之命,特地在此迎接!”

    马车掀开,露出一张丰神俊朗的面庞。

    瞬间,围观众人议论纷纷。

    “是崔公子!”

    “据闻崔状元去了清水城,以雷霆手段镇压粮价,短短几日便令清水城粮价从一百文一斗,跌至八十二文一斗!”

    “宋家小姐竟在此迎接,看来宋家和崔氏有意联姻啊!”

    “这是丝毫不顾及定国公府了啊。”

    崔星河下了马车,当看到宋青青后,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宋小姐前来迎接,真是崔某天大的荣幸。”

    宋青青笑着道,“父亲大人已为崔公子设下接风宴,崔伯父也在府上,特为崔公子接风洗尘。”

    崔星河点头,“待崔某上禀女帝陛下,便立刻前去。”

    城门口,两人一起踏入长安城。

    很快,在各方有心人的眼里,崔星河返回长安的消息传遍整个长安。

    将军府。

    王忠哈哈大笑,“崔状元回到长安,明日早朝,纵然是你高天龙也挡不住这朝廷大势!”

    “老夫必参你一本!”

    一时间,长安暗流涌动。

    这些年来,想要定国公府倒下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