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章

    林老浑浊的老眼爆发一股精光,他忍不住的道,“御史大人,此事可会张贴榜文?”

    伴随着林老这话,钱,韩,赵三家的家主纷纷将目光看向高阳。

    他们的眼里同样闪烁着精光。

    张贴榜文,公告全城,那才板上钉钉,否则高阳一变脸,那被坑的就是他们了。

    在座的都是人精,又如何会不谨慎?

    高阳目光深邃的看向林老,点点头道,“这顿饭后,粮价不得低于一百五十文一斗价格售卖的榜文,将会贴遍临江城的每一个街道。”

    林老看向其他三大家,他们心中彻底安定下来。

    今日,一场泼天的富贵降临到他们四大家的身上,这要是不好好把握,简直有愧祖宗打下来的百年基业。

    接下来,一顿饭除了高阳吃的大快朵颐,其他人几乎没怎么动筷子。

    但一些马屁,在林老和三大家主的口中,简直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很快,四大粮商齐齐告辞。

    “林老,这新来的御史打的是什么心思,他竟不令我们降粮价,反而将粮价抬高到一百五十文一斗,这其中会不会有问题?”

    县衙外。

    钱家家主忍不住的说道。

    林老一声冷哼,“老夫活了半辈子,什么架势没见过,还从未见过粮价暴涨,能再跌下去的!”

    “不管这高御史存了什么心思,这都跟我等无关,当下,趁着这大好时机大捞一笔才是。”

    “如此天载难逢的机遇,但凡抓住,家族百年不愁,并且不管临江城乱成什么样子,这都跟我等无关,因为我等遵守的是县衙的意思!”

    “一场泼天富贵就在眼前,尔等若还是犹豫不决,当真是糊涂至极!”

    此言一出,钱家家主连忙赔罪,“林老息怒,只是老朽活了半辈子,从未见过有此等好事,故此有些担忧罢了。”

    “但按照林老所说,这真是一场泼天的富贵。”

    “我钱家唯林老马首是瞻!”

    赵家,韩家两大家主也纷纷说道,“临江城四大家族一直同进同退,林老接下来想怎么做,我等一定跟随。”

    林老听到几人的话,他深邃的目光看向临江城街道上的行人,那双浑浊的老眼爆发出无尽的贪婪。

    “趁着县衙榜文还没有张贴,快速以一百文一斗的价格扫荡临江城市面上的所有粮食!”

    “接着坐等粮价暴涨,县衙榜文一出,粮价绝不可能只有一百五十文一斗,乱世粮价不言顶,百姓活不下去,再高的粮价也要砸锅卖铁的来买!”

    林老的声音带着寒意。

    粮价别说一百五十文一斗,哪怕是突破一百文一斗,临江城都将饿殍遍地,将有数千数万百姓活生生饿死!

    那就更别说一百五十文一斗,甚至更高,只需十天半个月,那将是真正的人间炼狱。

    但不管是林老,还是其他三大粮商,他们全都面无表情,眼底有的只是贪婪!

    百姓死活,与他们有何干系?

    如此乱世,对他们而言,好好抓住机会,大发国难财才是王道!

    临江城,粮价将迎来匪夷所思的暴涨!

    “……”

    县衙内。

    杜江满脸不可置信的看向高阳,“高御史,你真要将粮价不得低于150一斗价格出售的榜文,贴遍整个临江城?”

    杜江满脸怒容,他觉得高阳一定是疯了。

    跟四大粮商这样说也就算了,居然还要张贴榜文,贴遍整个临江城。

    榜文一出,再无转圜余地!

    甚至这个榜文一出,临江县衙将成为众矢之的,百姓愤怒的口水都能喷死他们!

    更何况,他们的目的不是降粮价吗?

    高阳为何要抬高粮价,还是一个天价!

    足足过了半晌,高阳才缓缓看向杜江,“杜大人,按照本官的意思去做。”

    “其他,不是你该问的。”

    高阳目光冷漠。

    杜江浑身发颤,一双眸子死死的盯着高阳,他心里一阵刺痛,女帝一世英名,但为何派了这样一个大言不惭的人前来。

    他知道粮价一百五十文一斗是什么概念吗?

    何不食肉糜!

    这就是何不食肉糜!

    杜江脑海中只剩下这个词,长安城内从小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大人物子弟,又怎会知道普通百姓的疾苦?

    这是临江城的灾难,更是无数百姓的灾难!

    但杜江还想努力努力,因此他是临江城数十万百姓的父母官,他要对得起头上的这顶乌纱帽!

    他一字一句的问道,“大人,您可知这样做的后果?”

    “榜文一出,不出十日半个月,临江城必定是人间炼狱,无数百姓会活生生的饿死,甚至妻离子散,易子而食也未尝不可能!”

    杜江咬紧牙关,单膝跪下,“下官自出生至今,三十六岁有余,一身傲骨,从未求过人,但今日,下官求大人收回成命,粮价到了一百五十文一斗,除了商贾,普通百姓不可能买得起!”

    高阳看着杜江,一双眸子没有丝毫波动。

    他知道,这杜江是个一心为民的父母官,此次回京之后,他也会上奏提拔杜江。

    但临江城想要降粮价,必须按照他说的做。

    县衙隔墙有耳,在没有绝对把握之前,他的意图,决不能说!

    他只能提点一下杜江,“杜大人,想要降粮价,不一定要拼命压低粮价,须知弹簧越是强力镇压,反弹就越恐怖!”

    “七日之后,一切都会好!”

    “本公子不会拿命开玩笑。”

    说完,高阳径直迈步离开县衙。

    吃饱喝足,他还有正事要办。

    当今大乾,遭受暴雨侵袭的可不只有临江城一座城,整个广阳郡一十六城都遭受大灾。

    只是临江城的灾害最为严重。

    牵一发而动全身,注定会有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降粮价只是其一。

    当下让百姓能够在大灾下活下去,甚至是赚到钱,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他该怎么做呢?

    高阳站在府衙内院门口,朝外看去,陷入了思考之中。

    身后,杜江愤怒到浑身颤抖。

    他难以理解!

    他杜江执政十二年,见了太多手段,还从未听过提高粮价能降粮价的手段!

    这就是个自大,且什么都不懂的疯子。

    他一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还没等杜江回过神,只听高阳的声音响起。

    “杜大人,带本官四处看看,本官看这府衙年久失修,过几日等粮价跌了下来,倒是可以翻修翻修。”

    杜江一听,眸光大变。

    百姓都已经活不下去了,这高阳竟然还要大肆翻修府衙?

    这跟鱼肉百姓,有何区别?

    但还没等他开口,高阳便带着绿萝率先走出了府衙。

    “上官大人,您难道真要坐视临江城民不聊生吗?”杜江将最后的希望放在上官婉儿身上。

    上官婉儿乃是女帝身边的大红人,只要上官婉儿出手,这一切还能制止!

    上官婉儿注视着高阳离去的方向,她绝美的脸上出现纠结。

    如果但凡是别人,她上官婉儿绝对会制止。

    但偏偏这人是高阳,他在金銮殿上的戏猴局,完全不按照常理开局。

    高阳是纨绔吗?

    从以往来看,定国公之孙高阳不仅是个纨绔,还是一个十足的混蛋。

    但他的表现却绝不是一个傻子。

    定国公面临的尴尬局面,他应当很清楚。

    上官婉儿绝美的脸上闪过一抹坚定,“女帝陛下有令,临江城大小一切事务,全都交给高公子处置!”

    “但若事态紧急,不可控制,我会出手制止!”

    说完,上官婉儿便也大踏步的离开。

    杜江听完这番话,他痛心的道,“只怕到时候就晚了啊!”

    “此事,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告知陛下,再让他这么胡来,临江城数十万的百姓,可就完了!”

    杜江眼神坚定,朝外喊道,“取我笔墨,本官要连夜上奏,八百里加急弹劾此僚!”

    第12章长安风波,落井下石

    两日后。

    “报!”

    “临江城八百里急报!”

    伴随着一道声音,身披黑甲的侍卫连忙踏入皇宫,紧接着跪着将一份奏折举了起来。

    “临江城?”

    “八百里急报?”

    武曌身穿金黄色的龙袍,凤眸带着睥睨天下的威严,当听到临江城的地名,她的眉头猛然松开。

    “呈上来!”

    武曌放下手中正在批阅的奏折,脸上罕见的挂着一抹笑容。

    临江城,这是高阳的地盘。

    哪怕是几天时间过去了,但当武曌想到金銮殿上,高阳轻描淡写的抛出戏猴局的时候,还是忍不住的震惊。

    这种毒辣的局,出现在将门世家的定国公之孙的身上,太不可思议。

    因此,她十分期待高阳在临江城的手段!

    但当武曌翻开奏折后,她的脸色一变再变。

    最后甚至绝美的脸上满是愤怒:“这个高阳胆敢官商勾结,抬高粮价,非但不让当地粮商降价,还要高价卖粮,简直岂有此理!”

    正当武曌要下令的时候,她又猛然顿了顿。

    “不对!”

    “这高阳不像是庸才,难道是别有用意?”

    武曌眉头皱紧,她万万没想到,这高阳竟然给了她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准确的来说,应当是惊吓。

    她再次看向奏折,目光落在杜江那句高阳大言不惭要七日之内骤降临江城粮价的字符之上。

    “一边要降临江城粮价,一边又将临江城粮价抬到天价,高阳啊高阳,你到底要做什么?”

    “你倒是会给朕找麻烦,”武曌坐在龙椅上,不禁揉了揉眉心。

    明日早朝,并不平静。

    定国公树大招风,这朝中太多人想让他倒下。

    按照大乾规矩,这弹劾,除了一份送到她的御书房,还有一份会送到御史台。

    明日,注定是一场风暴!

    “……”

    翌日,一缕金色的阳光刺破天边织密的乌云,笼罩整个长安。

    大乾皇宫。

    金銮殿。

    武曌高高坐在龙椅之上,她的眉宇冰冷,周身弥漫着一股威严。

    文武百官列于两侧。

    武曌知道,平静的朝堂下暗流涌动。

    “陛下,臣弹劾定国公之子高阳!”

    “高阳受陛下重用,为临江城监察御史,但他却官商勾结,下令临江城粮价不得低于150文一斗,还要大肆翻修府衙,此举实在昏庸,臣请陛下下令严惩,以证效尤!”

    御史台,一个身躯笔直头发花白的老者走上前,他面色铁青,一身正气。

    御史大夫,闫征,为人刚正不阿,但凡有他不顺眼的,上喷天,下喷地,无人敢不喷。

    纵然是先帝病逝,曾留下的三位辅政大臣之一,荣亲王武龙也敢当众弹劾!

    甚至气的荣亲王这两日告病在府,连早朝都不来了。

    随着他的出面,众人脸色也变了。

    闫征弹劾,那基本被弹劾的不死也要脱一层皮。

    高峰瞪大双眼,听到这话如遭重击。

    高阳官商勾结,操控粮价,下令临江城粮价不得低于一百五十文一斗?

    他不是告诉过高阳,要是不行就不要逞能,定国公府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总能保住他。

    高峰脸色变幻。

    百官也在震惊后,陷入了巨大的分歧。

    王忠身穿甲胄,率先出声,“一百五十文一斗,这若是时间一久,那将引起巨大的民愤,甚至是饿殍遍地,人间炼狱!”

    “末将赞同闫大夫之言,请陛下严惩!”

    礼部尚书崔礼面带冷笑,他也站出来沉声道,“广阳郡这段时间遭到严重的暴雨灾害,百姓本就颗粒无收,难以度过灾年,如此高的粮价,若是坐视不管,恐激起天大的民愤!”

    “还请陛下及时出手制止,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一时间,百官附和。

    “臣附议!”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