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怪不得刚才我回来的时候发现御街两旁都拉灯结彩布置起来了。”傅昭宁有点儿奇怪,见萧澜渊过来,就顺便问了一声,“不是说皇上对南瓷古国的态度是不喜欢吗?怎么这次把态度摆得这么好?”
萧澜渊看着她。
她这回了傅家一天,他就觉得王府好像空荡了不少。现在她回来了才正常。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身边有她了。
“南瓷古国这次好像送来了不少东西,诚意满满,皇上估计觉得面子上已经过得去了,当年的一些怨气也消散了吧。”
萧澜渊亲手拿了温热的湿棉布给她擦手。
傅昭宁也下意识接了过来,擦干净手之后,萧澜渊又接了过去。
钟管家在旁边看着,心里只想说,王爷,侍候王妃的事情您干得这么顺手自然,以后改不了了吧?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萧澜渊又说,“这个时候能够助着他从我手里抢东西的人,都是好人。”
宫里,皇上正坐在太后面前。
太后神情有些怏怏的。
“皇上,你刚才说接下来想安排南瓷公主去朝云山避暑再看看那里风光,还要让隽王作陪?”
皇上来跟太后说这件事情,也是想要太后也一起去的,因为只有搬出太后,隽王才不好拒绝。
到时候说是让隽王去陪太后,南瓷公主就是顺便跟着去,隽王能说什么吗?
他要是拒绝太后,那就是不孝。
“母后,您不是说最近几日宫里有些热吗?这个时候朝云山的天气正好,不冷不热的,而且这会儿满山的花都开了,去那里住几天,心情多舒畅啊。至于阿渊,朕这不也是为了他着想吗?”
“为他着想?”太后瞥了他一眼。
皇上会为了隽王着想?
“是啊,母后您忘了?阿渊以往夏季都是待在幽清峰的,他什么时候在京城待过?”
“你说的也对。”
太后愣了一下才想起来。
这些年隽王都是在幽清峰休养,说是京城炎夏的天气他的身体会受不了。
“现在有隽王妃,看来阿渊的身体是比以前好了些,他也没提要回幽清峰了,但朕想着他在京城里待着也不舒服吧,倒不如陪母后您到朝云山避暑去。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太后竟然无言以对。
听起来好像真的是为隽王好啊。
“还有那南瓷公主,这一趟来,肯定不会那么快离开的,千里迢迢,总得待一些日子,毕竟还不知道她来昭国的目的是什么呢。那让她一直待在京城,朕不得时不时应酬几次?”
皇上说得一本正经。
“要是见得多了,到时候真谈起两国之间的事来就不太好开口。我们还什么都不知道,这不就想请母后带着她一起去朝云山,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先探探她的来意。”
太后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皇上看了看她。
“母后,您就当是帮帮朕的忙,朕现在也是头疼得很啊。胡城的事还没解决,大赫那边好像又有些麻烦,还得让人去好好查查,事情太多了,再搅和个南瓷古国,朕不得一个头两个大?”
太后觉得皇上突然间很会说话,这些话说得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和反对。
最后她只能应了下来。
“这样吧,等南瓷公主来了之后,先看看她这一回是要在昭国留多久,到时候哀家再问问她,愿不愿意一起去朝云山看看。”
太后还是留了条后路,“但如果她不愿意去,咱们也不好强求。还有阿渊,咱不得看看他自己的意愿吗?”
太后就是真变了。
皇上心里肯定了这一点。
以前太后明明是不喜欢隽王的,有什么给他添堵的都愿意做,现在就不愿意了。
皇上心中一沉,但面上不显,还是答应了。
“这是当然,朕也不会逼着阿渊啊。”
笑话,才不是呢。
到时候萧澜渊去得也去,不去也得去!皇上这已经是决定了的。
太后到底也不能多说什么。
第425章
公主来了
第二天的傍晚,南瓷公主一行才进了京城。
御街左右都挤满了百姓,他们都对南瓷公主很是好奇,都想看看南瓷公主长得到底是什么样子。
南瓷公主这一行动静很大。
“不是说南瓷古国穷吗?”
有百姓不太明白,看着眼前这浩浩荡荡一行人,目瞪口呆了。
那长长的装满了东西,用绳子勒紧了很多箱子的马车,那高头大马上威风凛凛的侍卫,那扛着的旗上飘荡着甩来甩去的大珍珠大宝石,还有那辆在队伍前面七彩华丽的四方马车。.
那马车是只有四方柱支撑着穹盖,挂着闪着贝壳粉一样光泽的丝绸幕帘,现在都挽起来了,那挽着纱帘的扣子都嵌着很大的珍珠,挂着彩色精致的小贝壳。
一个少女坐在马车上面,梳着与他们昭国不一样的高髻,露出光洁额头,额头上戴着红珊瑚阿卡和珍珠的华丽额饰,一身浅蓝色衣裙,上面也缀满了珍珠。
在她的怀里抱着一只浑身雪白的猫,那猫懒洋洋地,看来的时候一对幽蓝色的眼睛,全身毛发柔软蓬松,毫无杂色,看起来就很珍贵又美貌。
少女脸上戴着珠纱,只能看得出来一双眼睛大而媚,鼻子高挺。
但她脖子细长,双肩圆润,背部削薄,看得出来身子高挑纤细。
“这就是南瓷公主了吧?”
“那当然是了。”
“嘶,虽然没有看清楚南瓷公主的样子,但就这么看,绝对是顶级大美人啊。”
真的,还没看清脸呢,就被迷住了。
这绝对是位大美人。
南瓷公主的马车后面还有好几辆马车,马车上坐着些女子,身穿着艳丽无比的衣裳,打扮得花枝招展的。
因为马车并不是密封的,她们站在上面还在轻轻挥着手臂扭动着腰肢,头上身上的珍珠玉石摇晃在玲珑的身段上,透着一般奢靡的欢乐。
昭国的百姓们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他们都目瞪口呆。
“听说这是南瓷公主带来的一众南瓷舞姬,她们入宫要给皇上皇后跳舞的。”
“这站在车上随便扭扭都这样好看了,去宫里跳得话得多好看啊。”有人感叹着。
又是羡慕皇上的一天。
“听说南瓷公主是来和亲的?那她会不会当贵妃?”
皇上看到南瓷公主这样美貌,会不会自己把她收入后宫啊?
“这可不好说。”反正就是有些期待了呢。
长长的南瓷车队带着一股浓烈的香气,驶过了京城长街。
到了御街中间,南瓷公主举了举手,那些在马车上轻扭的舞姬们纷纷提起一只篮子来,抓着大把大把的七彩小团子朝着左右抛了出来。
那些七彩的小团子跟雨点似的,抛落到人群里。
南瓷公主站起来,说了一句话,然后冲着百姓们挥了挥手。
“这是给昭国百姓们的小礼物,南瓷想跟你们做好朋友,希望昭国的百姓们喜欢南瓷,南瓷也欢迎昭国的百姓们过去经商和游玩。”
南瓷公主这一句话是用昭国话说出来的,虽然带着很奇怪的口音,还说得有点儿嗑嗑绊绊的,但是因为她说得很慢,一个字一个字地说了,所以大家还是能够听得清楚。
街道两旁的百姓们都有些沸腾了。
“南瓷公主竟然会说咱们昭国话!”
“南瓷说欢迎咱们啊?”
“快抢快抢,还有礼物。”
一时间,街道两旁的百姓们都开始激动地抢着那些小团子。有人等不及,又比较好奇,拿到了一个就先查看,发现那个小团子是可以打开的。
有人掏出了里面的东西,发现竟然是一颗光泽度很好的珍珠,顿时惊呆了。
“珍珠,里头是珍珠!”
这些小团子里头竟然是包着珍珠!
虽然不可能是顶级的,但光泽度也很好。昭国京城离海很远很远,珍珠在他们这儿还是卖得很贵的,一颗这么大的珍珠,这样的品质的,至少也能值个上百文。
要是嵌到银簪子上,那这银簪子就一下子变得贵气了。
“老天爷啊!”
“快捡!”
一时间,满大街上的百姓都沸腾了。
所有人都在忙着抢小团子,忙着捡小团子。
在队伍前头的安年听到了后面的喧哗,立即就喊了侍卫过来,“去看看怎么回事。”
他倒是想赶紧接了南瓷公主这一行人进宫去,那就是交差了。
但这队伍行进得也太慢了,走了半天都还在这里。南瓷公主十分磨蹭,本来应该中午就能进城的,愣是给折腾到了这个时候。
现在要是再磨蹭下去,宫门都快要关了,今天还要不要面圣啊?
侍卫过去查看了一下又赶了回来。
“安御史,南瓷公主带来的那些舞姬们都在往街道两旁抛小礼物,说是里头有珍珠,现在街上的百姓们都抢疯了,队伍有些混乱,暂时行进不了。”
抛珍珠?
安年脸一脸。
“舞姬在抛的?”
“对。”
“胡闹!”
安年立即就转身要去找南瓷公主,但是在他旁边的王大郎手快地拽住了他。
“安御史,你这是要干什么?”
“去阻止南瓷的人,要赶紧入宫。”安年皱着眉说。
“哎呀,安御史你这样就不对了啊,你没听到百姓们都在欢呼吗?说明他们非常高兴。”
王大郎劝着他,让他听听队伍后面的声浪。
“你听听,听听,他们多高兴啊,你现在要是过去阻止,你就成了百姓们的仇人了。再说,这南瓷公主有银子,大气,愿意给咱京城百姓们送礼,这不是好事吗?”
安御史瞥了他一眼,简直都不想和这么一个蠢货解释。
“要是今天时辰耽搁了,宫门落下,南瓷公主见不了皇上,你安顿他们这一行人?”
王大郎一滞。
他顿时就有点儿讪讪的,“那安御史去吧。”
去阻止吧,反正真成了百姓们的仇人,他可不管。
安年快步到了后面,果然看到了马车上的那些舞姬还在往左右抛着东西。
百姓们都抢疯了,眼看着有些小团子滚到了马车下,都有不少人要往马车底下钻过去捡。
场面很是混乱。
第426章
都沸腾了
安年看向了那辆华丽马车上的南瓷公主,她抱着那只猫,一手轻轻抚着猫,一边看着周围那些激动混乱的百姓,眼里带着笑意。
好像一个坐在云端看着底下蝼蚁的仙子。
很美,但很有距离感。
再看看那些舞姬,乍一看她们好像是真的一大把一大把抓着七彩小布团在不停地抛,但实际上,她们的手能有多大?抓一把,其实也就四五个。
在把手上的那些东西抛出去之前,她们还都会做几个摆动的舞姿,手是没停,但实际上抛出去的东西是真不多。
就是看起来有那么一种假象,好像抛出去了很多一样。
也就是说,其实她们送出去少许珍珠,就引得满大街的百姓们疯狂争抢,在南瓷公主面前都弯腰低头钻马车马腹下。
这就是昭国京城百姓的风骨。
敢情像是一来就给南瓷公主表演了一场猴戏吧。
南瓷公主隔着一段距离,朝着安年看了过来。
安年清楚地看到她轻轻挑眉。
那就是一个挑衅的神情吧。
要是这个时候他就只是上前呵斥那些舞姬,让她们不许再撒这些礼物了,那估计满京城的百姓都会把矛头对准他了。
安年看到了几个随行护送的侍卫。
这几个侍卫,在这两天里曾经悄然到他身边来,告诉他有什么事可以吩咐他们。
那个时候安年就知道这些人应该是隽王派来的。
现在这几个人也都朝他看了过来。
安年扬声说,“来人,帮着公主把这份情意送出去,不能累坏了千里迢迢赶来的客人!”
那几个侍卫立即齐齐应声,飞身跃起,身姿敏捷地迅速抢过了那几个舞姬手里的篮子,然后飞跃到了旁边屋顶。
这么一来,满街百姓都停了下来,站直抬头,望向了他们。
安年再次扬声说,“篮子里剩下的布团不多了,本官做个主,把这些东西换成药茶,过几天再请官府出面,大家可以前到大药馆排队领喝去暑的药茶一碗。”
天气渐热,最近有不少百姓中暑的。
大药馆那边出了个方子,一贴药茶下去暑气全消,那些滞食的老人孩子也都见效,就是有些贵。
因为确实是好药材。
现在安御史出的这么一个主意,不少百姓们一下子欢呼起来。
除去了刚才的混乱争抢,他们现在发现,很多人都没有抢到礼物啊,还有不少人被撞了,被踩了,还有混乱中被别人挤到了被打了的。
现在稳定下来都不是那么好受。
听到安御史这个主意,那些抢了篮子的侍卫反应也很迅速,立即就把手里的篮子倾侧过来,让人看到里面还剩多少。
这么一看,真没多少!
再抢下去,没多少人能抢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