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44章

    说着,她从袖中掏出一早就准备好的蔽息巾,递给了他。

    “孟大夫或许可以试试这个。”

    孟岐黄看着蔽息巾,眼中闪过一抹疑惑。

    他接过后,低头端详,发现布料间竟然缝入了苍术和艾草。

    药香随着他的动作逸散开来。

    他眉头一挑,“这东西不仅可以防护,里面竟还加了苍术和艾草!”

    “苍术性温,向来有祛湿化浊,艾草也有辟秽解毒的效用。这法子可谓巧妙至极。”

    孟岐黄点点头,他心中暗暗赞叹。

    秦九微和孟岐黄说着话,她虽穿着男装,但举手投足间的气度丝毫未损。

    反而更添一分英姿与妩媚并存的独特风采。

    谢砚礼也是第一次见秦九微这般打扮。

    站在一旁,眼睛不错珠地看向她,怎么也移不开。

    第239章

    秦九微竟然懂得药理!

    看着看着,谢砚礼突然后知后觉。

    他目光凝在秦九微身上,疑惑问道:“夫人,你怎么突然来了?”

    秦九微转眸和他对视,声调温柔,“我实在不放心你,便来看看。”

    谢砚礼蹙眉,“可这里实在是太危险了,我等会派人送你回去。”

    什么事情都没有秦九微的性命要紧。

    秦九微摇了摇头,声音温柔但却十分坚定。

    “夫君,你让我留下吧,我也想帮你一些。”

    上一世,她对这场疫病也是有不少了解的。

    用药和防治,这些都要亲口告诉孟岐黄她才安心。

    这也是她一定要来的原因。

    谢砚礼看着她的水眸,眉头动了下,没有再出声阻拦。

    毕竟……

    他夫人可能真的是神女。

    孟岐黄听到秦九微的话,眼中闪过一抹惊讶。

    没想到这位世子夫人不仅心思周到,还这般有胆识……

    三人一起走出大帐。

    这是秦九微第一次踏足灾民区,所见景象与她的预想完全不同。

    她原以为灾民区必定混乱不堪,充满嘈杂的哭喊。

    但没想到在谢砚礼的妥善安排下,灾民区也可以这样井然有序。

    简易的帐篷一排排整齐地搭立着,火堆在正中燃起,跳动的火光透出暖意。

    御林军在外围维持秩序,定时分发米粥,馒头和清水。

    环境虽然简陋,但让大多数人都有了栖身之地。

    三人朝最外侧走去。

    很快就到了安置病人的大帐。

    帐内气味沉闷,许多病人躺在草席上,额头上敷着湿布,医官们在一旁忙碌着。

    看到谢砚礼进来,他们立刻颔首行礼。

    “世子爷。”

    谢砚礼摆手,示意不用多礼。

    孟岐黄已经上前,蹲下身,开始仔细检查着病患的脉象。

    他眉头紧锁,把过脉后,他拿出随手携带的小刀,直接划破病人的肘结。

    下一瞬,肘结处渗出黑红色的浓稠鲜血。

    孟岐黄随即露出了然的神色。

    他转眸看向神情疑惑的两人,解释道:“这种病是因为毒气入体,毒气逐渐侵蚀骨骼,导致血液不正常凝结,才会从鼻中流出黑血,最后导致骨头坏死。”

    屋中众人越听神情越凝重。

    孟岐黄叹了口气,“我行医这么多年,也只见过一次,到底能不能治好,也只能试试看了……”

    帐中烛火熊熊燃着。

    空气中弥漫着药汤的苦涩气息,带着一股压抑的沉闷感。

    孟岐黄手里拿着一小捧清风藤,眉头紧锁,目光在药材和药方之间不断来回扫着。

    右手抚过放在一旁的龙骨和川断尾,眼底闪过一丝犹豫。

    秦九微站在一旁,察觉到了他的踌躇,轻声问:“孟大夫,是不是有什么不妥?”

    孟岐黄叹了口气,声音略带疲惫。

    “这病比我想象的要复杂,龙骨虽然镇心安神,但用量过重容易滞气,清风藤的化瘀之力虽强,却会导致病患血气不足。我在考虑如何平衡药性的轻重,有些拿不定主意……”

    秦九微在旁边静静听着,目光落在那些草药上,脑中飞快回忆。

    上一世她是看过药方的。

    但她的记性并没有好到看一眼就能全部记住。

    不过还是能想起一些的。

    她咬了咬唇,目光在清风藤、龙骨之间来回扫过。

    这两个药材似乎都是没有的……

    忽然间,她瞥见不远处的一株草药。

    眼睛猛地亮起。

    她想起来了!是雪莲草!

    “孟大夫,”她立刻开口,“若是加入一些雪莲草,是否可以中和燥烈,同时减轻病患体内的毒素积累?”

    孟岐黄闻言一怔,随即眼睛蓦地一亮。

    “没想到夫人竟然懂得药理!用雪莲草确实是妙法!”

    孟岐黄越想越对,神情都不禁有些激动,“这病沉滞,药性调和不易。雪莲草刚好能中和燥烈之性,夫人实在是让孟某钦佩。”

    秦九微见自己没有说错,真的帮上忙了,心情不由一松。

    孟岐黄开始重新调配药草,秦九微见状上前一步,顺手拿起案几上的雪莲草切了起来。

    “孟大夫我来帮您吧。”

    她话音未落,便已经将处理好的药材递了过去。

    孟岐黄接过药材,低头看了一眼,满意地笑道:“夫人动作果然干净利落,真是多谢夫人了。”

    说着,他侧身让出一半的位置,秦九微顺势上前和他一起调配草药剂量。

    两人一前一后配合着,一个挑拣药草,一个处理分量,动作如行云流水般协调。

    谢砚礼站在不远处,看向秦九微的目光越来越复杂。

    相处这么久,他到现在才知道。

    秦九微竟然懂得药理!

    而且她处理药材的动作娴熟,分量精确,显然不是随便摆摆样子。

    烛光映在秦九微认真的脸上,眉眼更显柔美。

    她一边细致地挑选药材,一边与孟岐黄交流着药性,声音轻柔认真。

    谢砚礼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停留在她身上,心中不禁生出几分异样的触动。

    他从未见过这样的秦九微。

    她平时总是不慌不忙,待人从容有礼,而此刻,她眼中满是专注和紧张。

    这样的表情,让她看起来更为生动。

    谢砚礼心头猛地一跳,嘴角微不可察地弯了一下。

    就在此时,帐篷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侍从匆匆走了进来。

    “世子爷,皇上有旨,召您即刻进宫。”

    谢砚礼闻言,目光微微一沉。

    秦九微此时也抬头看向他,看到他眼中的担忧,朝他轻轻点了一下头。

    “夫君你放心,这里有孟大夫和我,不会有事的。”

    谢砚礼点了下头,低声交代了几句,随即快步走出了帐篷。

    帐外的寒风扑面,他快速翻身上马,直奔宫门而去。

    皇宫,含章殿。

    “妹妹你看,这件金簪好看吗?”贤妃慢悠悠地问道。

    檀木托盘上,放着一个雕琢精致的金簪,金簪上饰以点翠,华贵非常。

    金簪旁边放着还放着一把雕花木梳。

    看到那金簪,秦乐安眼睛立刻一亮。

    这木盘已经放到了她面前,秦乐安以为这是贤妃要赏她的,伸手便想要触碰。

    就在指尖即将碰到金簪时,贤妃忽然轻笑一声。

    “妹妹,你小心些,这簪子……可是有毒的。”

    有毒?!

    秦乐安吓得一激灵,手猛地缩了回来。

    她动作仓促,檀木托盘微微晃了一下,险些将金簪摔落在地。

    第240章

    总算是治好了一个

    “娘,娘娘……”秦乐安抬头看着贤妃,脸色煞白。

    连声音都带着颤意,“您……您刚才说什么?有毒?”

    “瞧把你吓的。”贤妃似笑非笑地看着她,慢悠悠道:“也不是什么多复杂的毒法,小手段罢了。”

    她瞥了金簪一眼,“看到这簪子上的点翠了吗?”

    秦乐安不知道她要干嘛,只得脖子僵硬地点了点头。

    贤妃的声音带着得意,“点翠是用翠鸟的羽毛与胶料制成,色泽鲜艳夺目,宫中用的很多。但把毒药和点翠的染料混合在一起,然后点翠到首饰上……”

    她轻笑一声,目光幽幽地看向秦乐安。

    “妹妹你说,这个手段,是不是很特别呢?”

    秦乐安听得目瞪口呆。

    贤妃挑起唇角:“我下的这个毒并不致命,只是会让人虚弱无力,戴得越久,身子越空,最后死了也没人发现。”

    她说得轻描淡写,仿佛不过是在讲一件平常的小事。

    秦乐安却听得浑身冰冷,紧接着她似乎意识到什么,转眸看向旁边的木梳。

    “那这梳子……”

    贤妃挑起眉梢,“当然,它也是有毒的。”

    秦乐安脊背又是一凉。

    “这把梳子在毒液里面浸泡了三年,毒性早已渗透进去。”

    贤妃嘴角的笑意更深,“光看,谁能发现?”

    秦乐安张着嘴,惊得连话都不会说了。

    在秦府时,母亲在后宅说一不二。

    父亲的妾室们基本上都是从丫鬟抬上来的,卖身契都在母亲手里捏着呢。

    可以随时把她们发卖掉,哪里用得着害她们?

    而且父亲薄情寡义,没什么良心,后宅根本没有宠妾,基本上都是宠过一段时间就换了。

    她万万想不到,居然还能这么害人!

    这后宫,真的是……魔窟!

    “娘娘,为何要跟我说这些?”秦乐安抿着唇,小心翼翼地问道,心头瑟缩到不行。

    该不会,是想把这些招数用到她身上吧!

    贤妃看着她这个样子,轻笑了一声。

    她盯着她,慢悠悠开口道:“你说,把这两样东西用到莫青葵身上,会怎么样呢?”

    秦乐安闻言,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抹亮光。

    御书房。

    窗扇外寒风阵阵,殿中炭炉轻燃。

    金丝幔帐旁,高显放下手中的折子,抬眸看向面前长身玉立的男子。

    “砚礼,朕听闻城外的疫病愈发严重,现在灾情控制如何了?”

    谢砚礼拱手,“回皇上,臣已经命人加强封锁城外,并加紧调拨药材与粮食安抚灾民,大夫也调了很多过来,但是这疫病,目前还未有解法。”

    “不过。”谢砚礼顿了下,说话时声音明显轻了不少,“今早孟岐黄到达京城,他正在研制方子,已经有些眉目了。”

    “孟岐黄?”高显眉头蹙起,“这人的名字朕从未听过,他是谁,能治好吗?”

    “孟岐黄是一介江湖游医,但医术很是高明。”

    “臣进宫前,孟大夫和臣的夫人正在研制方子,已经有了很大进展,他的医术很是不错,想来可以肯定没有问题。”

    “你夫人?”高显顿时一怔,“她竟还会看病?”

    谢砚礼点了点头,唇角微微弯起,“臣也是今日才知道的,这孟岐黄也是她让我去寻来的。”

    高显神色变了下,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玉扳指。

    那段回忆仿佛也随着这个名字被勾了出来,他低垂的目光变得幽深。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