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侯夫人却不给她说话的机会,抬手便要吩咐嬷嬷们把她拖下去。秦九微一直静静看着,听到这里时,眉头不由蹙起。
目光在谢思源脸上扫过,见他神色隐隐带着得意,心中立刻涌起一股厌恶。
她上前一步,温声开口,“婆母,思源虽小,但言语之间已然带了侮辱之意,是为不孝。柳儿是他的母亲,若连她都不管教,那以后谁还敢管?”
原本要上前的嬷嬷们此时动作也不由顿住。
秦九微继续道:“我知道婆母疼爱思源,可若是护得太过,反而会害了他。今日骂一句‘蠢’,明日岂不是可以骂得更难听?”
“若每次受到责罚,都跑来寻婆母撑腰,那以后侯府里还有没有规矩?”
她话音落下,屋内众人皆是一静。
侯夫人脸色微变,但心中还是偏向谢思源。
秦九微也不急,继续道:“再者,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若是今日思源骂的是婆母,婆母可还觉得这只是孩子的玩笑话?”
侯夫人冷哼,思源对她最是孝顺,才不会这样!
但不等她开口,就被谢老夫人打断,“九微你说的有理,这话可不能当玩笑话。”
寿宴那天发生的事情,她可还没忘呢。
谢思源这孩子要是继续放任下去,谁知道还能闯出什么祸事来!
“这事就到此为止。”谢老夫人一锤定音,“思源已经挨了一巴掌,也罚跪过了,以后不许再提。”
侯夫人心中不满,但谢老夫人都已经开口,她也不好再说什么。
最后冷冷扫了许柳儿一眼,也摆了摆手。
许柳儿低头行礼,眼底满是感激地看了秦九微一眼。
大嫂真的是太好了!
她何德何能让大嫂这般帮她……
许柳儿忍不住鼻尖一酸。
谢思源见许柳儿居然没有受到惩罚,眼中浮现一抹幽深,很是不甘心。
“今天你们俩一起过来,也正好。”谢老夫人见两人都到齐了,便把刚才和侯夫人商量的事情,如数告诉了两人。
“你们婆母病成这个样子,肯定无法再管家了,这段时间,侯府由九微打理,柳儿你从旁协助。”
谢老夫人的目光落到两人身上。
秦九微闻言,眉头微动,也有些惊讶。
她以为侯夫人生病,管家权会回到谢老夫人手中,再从她跟许柳儿两人中挑一个从旁协助。
没想到就这样直接交到了她们两人手中。
心中波动,但面上仍然温婉平静,秦九微上前行了一礼,声音不疾不徐。
“祖母这样安排是对孙媳的信任,孙媳定会尽心去做。”
谢老夫人见她神色坦然,不卑不亢,眼中浮现一抹满意之色。
“你性子稳妥,做事有分寸,交到你手上,我自然放心。”
比起秦九微的平静,许柳儿却是震惊到不行。
她闻言先是一愣,随即不可置信地抬起头。
让……她协助管家?
她的心跳猛然加快,眼中闪过一抹惊喜,很是受宠若惊。
还以为谢老夫人和侯夫人不会让她碰掌家的事情呢。
没想到……许柳儿唇角微弯,祖母给了她这么好的机会,她定会好好跟着大嫂学的!
她也连忙行了一礼,“孙媳谨遵祖母吩咐,一定会尽心尽力。”
谢思源一旁冷笑。
让他这个蠢母亲管家,真是疯了!
侯夫人心中不满,但还是不情不愿地交出了家中的对牌钥匙。
不过就是暂由秦九微掌管罢了,等她养好身子,这侯府还是她的!
钥匙一交,管家的事情便定下了。
随即,一箱箱的账本被陆续送往清澜院,府中管事们也纷纷前来听命。
秦九微端坐在主位,随手翻开一本账册,目光缓缓扫过账目明细。
几名管事屏息静立,屋内寂静得落针可闻。
良久,她蓦地合上账本,发出“啪”的一声清响。
她扫了众人一眼,语气平静带着冷意,“诸位都在侯府多年了,管着府中大小事务,对侯府的事,远比我这个新掌家的人清楚。”
“夫人病中,我代为掌家一段时间,时间虽短,但也不容轻慢。”
秦九微目光微沉,缓缓扫过堂下众人,声音不疾不徐:“侯府的规矩,不是摆设。”
“管事者,当以府中事务为重,而不是中饱私囊,拉帮结派,甚至欺上瞒下。”
她掌管过后宫,知道这管家,最难的地方其实这些管事们。
他们在侯府待了多年,早已各有盘根错节的人脉,有的依附主子,有的更是主子的远房亲戚。
他们仗着资历老、门路多,私下里形成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若不及时立威,他们便会认为她是个好拿捏的,从此阳奉阴违。
她话音刚落,堂中便是一片死寂。
几名管事低垂着头,额角渗出冷汗,不敢与她对视。
忽然,秦九微轻笑一声,眼底寒意稍敛,语调变得柔和。
“当然,我也不是不讲情理之人。府中上下皆是自家人,只要尽心做事,我自然不会苛责。”
几名管事偷偷抬眼,看着秦九微含笑的面容,心绪复杂。
这少夫人,果然不是个简单的……
秦九微将他们的神色收归眼底,继续道:“账册我会亲自查阅,三日之内,若有遗漏错漏,最好尽快补上。”
众人纷纷低头称是,躬身退下。
管事们走后,秦九微把屋中闲杂侍女也一同屏退,只留了最亲近的三个人。
“小姐,怎么样?账本有问题吗?”宋嬷嬷出声问道。
刚才小姐看了半天账本,但训话时,却没有提半分账本的事情,实在是奇怪。
“有问题,但不重要。”秦九微慢悠悠端起手边的茶水喝了一口。
宋嬷嬷:?
第222章
耳根瞬间染上淡淡的绯色
宋嬷嬷怔了一下,还未出声,小荷已经耐不住性子,当即问道:“小姐,这是为何?”
南南站在一旁,也轻轻歪着脑袋,眼中满是疑惑。
有问题,自然是要及时改才对,怎么会不重要呢?
秦九微的目光在她们脸上扫过,见她们这满脸疑惑的模样,轻笑一声。
“我不过是代为管家,侯府可没真正交到我手上。等侯夫人病好了,这管家权还是要交回去的。”
“现在处理那些陈年积病,对我不光没有好处,反而还会带来很多麻烦。”
她语气淡淡,神色更是毫无波澜。
她随手拿起一本账本,语气带着几分意味深长:“这管家,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她要大刀阔斧地整改吗?不至于。
侯府盘根错节,侯夫人这些年在府中经营多年,不是她病了一场,权力就能被轻易剥夺的。
况且,这府中的管事不止有侯夫人的人,还有不少是侯爷的偏远旁支,亦或是老夫人那边的亲戚。
这些关系错综复杂,盘根交错,牵一发而动全身。
若是她耀武扬威地大改府中规矩,只会惹得整个侯府都对她心生不满。
何必做那吃力不讨好的事?她可不是来当包青天的。
“那现在就我们就不管了吗?”小荷听明白了,但更疑惑了。
“当然不可以。”秦九微摇了下头,“若是什么都不做,在侯爷,老夫人那里也是说不过去的。”
她眉头轻动,“最好是可以抓到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既不会得罪人,也不会显得我无用……”
夜逐渐深了。
烛火映在雕花窗棂上,摇曳出朦胧的光影。
秦九微坐在书案前,认真核对着府中的收支。
究竟要怎么管,可以慢慢筹划。
但这账目,她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
好在她前世成日看账,现在做这些倒不难,只是需要费些时间。
谢砚礼进来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幕。
秦九微坐在桌前,灯影在她白皙的侧颜上投下淡淡阴影,眉眼间透着沉静。
他还是第一次见到秦九微看一样东西这般认真。
竟然连他进来都没有发觉。
谢砚礼悄无声息地走到她身后,俯身发现她居然是在看账本,不由低哑轻笑。
“夫人今天刚刚掌家,就已经这般上心了,当真是有侯府主母的样子了。”
谢砚礼修长的手指忽地搭在她肩上,似是不经意地揉了揉,嗓音低沉:“夫人实在是辛苦。”
秦九微哪里不知道他什么意思。
他转个身,她都知道他想干嘛。
秦九微轻轻推开他的手,嗔道:“世子爷政务繁忙,哪里有闲心理会这些家中庶务?”
谢砚礼轻笑,蓦地俯身靠近,唇几乎贴着她的耳廓。
气息暧昧地拂过她的肌肤:“可若是我不忙呢?”
秦九微一顿,耳根瞬间染上淡淡的绯色。
她想避开,却发现谢砚礼的大掌已经扣住了她的腰。
掌心的温度透过薄薄的布料,炽热得让人不自在。
秦九微轻轻喘息,压下心底的羞恼,抬眼瞪了他一眼。
“你若是再胡闹,就去书房歇着。”
她账本可还没看完呢!
谢砚礼眼底笑意更深,懒洋洋地抬手捏了捏她的下巴,带着几分宠溺:“罢了,不逗你。”
这段时间除了她来葵水,两人就没停过。
也是该歇一歇了,不然真把她累坏了可怎么好。
谢砚礼神色微敛,忽地便正经起来,低声道:“今天倒有个好消息要跟你说,孟岐黄的事情有了线索。”
“真的?”秦九微眼睛瞬间一亮,“在哪?”
“西南。”谢砚礼缓缓道,“已经有人寻到了他的踪迹,最多十日,便能将人带回京城。”
“真是太好了,多谢夫君。”秦九微轻轻点头,唇角扬起一抹笑。
提到孟岐黄,她不由想起另一件重要的事,忍不住出声开口。
“夫君,你近日务必要留意一下江南水患。”
前世京城动乱,起因正是因为江南水患,导致大量灾民涌入京城,引发了疫病,无数人因此丧生。
这也是她现在最担心的事情。
谢砚礼也没多问,知道肯定又是秦九微昨晚梦到了什么。
他温声解释起来:“江南水患的事情我知道,朝廷已经派人去了,派的还是我最信任的人,绝对不会贪污。”
秦九微没有回答,抿着唇努力回想。
前世江南水患出现问题,好像确实不是因为贪污……
“夫人所说的是什么,能不能说得更具体一点?”
秦九微:……
她也想具体点,但她是真的不知道啊!
宫中当时也正闹着疫病,她也没有派人去查这事,当时只想着保命。
见她说不出来,谢砚礼不由轻笑出声。
之前秦九微每次梦到什么,说的时候都是信誓旦旦,十分笃定。
还是第一次见她这般说不清楚。
谢砚礼伸手捏了下她的脸。
“你放心,明天我便去让人探查一下,看看江南水灾究竟处理得如何。”
有了他这句话,秦九微悬着的心才慢慢落下。
翌日,文渊阁。
烛火摇曳,映出谢砚礼沉静深邃的眉眼。
他忽地抬眸,看向面前的张青,“江南水灾,赈灾可还顺利?”
“回世子爷,下官正要禀报此事。”张青低头拱手,声音透着一丝凝重。
“官员们已全力安置灾民,粮草、药物陆续送往各处。但近日天寒骤冷,灾民的房屋修建受到极大影响,百姓流离失所者,仍有不少。”
谢砚礼薄唇紧抿,果然和九微说的一样。
江南水灾,果然出事了。
他指尖轻轻叩击桌案,声音沉稳:“既然天寒,那就因势利导。”
谢砚礼抬眸,声音沉稳果决:“传令江南地方官,暂缓砖瓦房重建,先搭建临时暖棚,竹木为架,内铺稻草棉毡,确保百姓不至受冻。
“再调集江南布商,限三日内筹齐棉衣、棉被分发灾民。”
张青顿时一震,但很快脸上出现为难之色:“但若商贾推诿……”
谢砚礼冷笑,眸色锋利,缓缓吐出一句话。
“那就让他们权衡,是捐棉衣划算,还是等我派人去查账更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