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江云宴全占。消息又进来一条。
【看这么久?好看吗?】
沈清宁不敢抬头看他颤抖着手回消息:【我还有事,先回家了,你回去的路上注意安全。】
消息发出去转身逃似的走了。
江云宴一直目送她身影消失,才开车离开。
沈清宁进家门,沈清静正说要回方家拿东西。
以沈建章和邱忆云的意思,方家晦气,那些东西不要了,以后需要什么买什么,就当重获新生了。
沈清静在方家这些年,之前的东西要么被崔秀芬抢走,要么被方志鹏卖掉,除了一点衣服真就没什么了。
她也没打算分方家的财产。
方志鹏就算有钱,来源也不清白,非法所得会被充公。
她要回去是为了拿书。
那是学校的东西。
还没辞职,她得站好最后一班岗。
现在方志鹏在局子里,崔秀芬在医院。
的确是过去拿东西的最好时候。
沈清宁开车陪沈清静过去。
崔秀芬平日里好吃懒做,喜欢打牌。
家里都是沈清静打扫。
沈清静只在娘家住了两天,家就已经乱的不成样子。
开门便从里头窜出来一股子酸臭味。
是臭袜子臭鞋混合了榴莲的味道。
崔秀芬喜欢吃榴莲,每个月都要吃几次。
估计昨天刚吃,加上没开窗散味,所以屋里味道很重。
餐桌上碗筷没洗,就在那里放着,现在天气温度很高,上头苍蝇乱飞。
望着眼前场景,沈清静眉头拧成了疙瘩:“宁宁,里头太臭了,你先在外边等着,我去收拾东西,很快就出来。”
沈清宁实在受不了那个味道,手捂着鼻子说:“姐,你有事叫我,我就站门口。”
“嗯。”
沈清静屏住呼吸往自己屋里走去。
沈清宁没关门,只是站在距离门不远的楼梯口,这样也好在姐姐遇到事情第一时间过去帮她。
当然,家里已经没人,她觉得还是挺安全的。
下一秒,屋内传来受到惊吓的尖叫。
第111章
消失的记忆
沈清宁从包里拿出匕首冲进去。
虽然方志鹏进局子了,但不敢掉以轻心,所以来的时候随身携带了防身的武器,以备不时之需。
方志鹏这边还有个打光棍的叔叔叫方强。
他一般不过来,但就怕有万一,沈清静不想再和方家人有牵扯,所以想拿了东西赶紧走。
到卧室门口,什么都没想直接推开了门。
没想到方强正赤着身子躺在床上睡觉。
方志鹏喜欢男人,被女人看到身子感觉脏,所以从不会在沈清静面前这样,就连换衣服都是背着的。
沈清静开门看到赤身裸体的老男人,是既恶心又害怕,所以才叫了起来。
沈清宁握着匕首进房间的时候,方强正对着沈清静笑。
呲着嘴,一口的大黄牙。
沈清宁的眼脏了。
但还是忍着恶心,双手握着匕首指着他说:“我不管你是谁,赶紧穿上衣服离开这里。”
“妹妹,他是方志鹏的叔叔方强。”
沈清宁不认识,沈清静介绍给她听。
沈清宁明白了,手中匕首依旧指着他:“赶紧穿衣服,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方强以为沈清静是自己来的,所以看到她后心里生了别的心思。
平时也会花钱找女人。
但他没钱,只能找几十一次的老女人。
嫩的还没尝过什么味道。
沈清宁生得一副花容月貌,比起沈清静来更是要胜出几分。
然而此刻,她手中紧握着一把锋利的匕首,寒光闪闪,使得方强心中刚刚涌起的那些猥琐念头瞬间消散无踪。
只见方强脸色苍白地举起双手,做出投降的姿势,嘴里哆哆嗦嗦地说道:“好好好,我马上穿,马上穿……”
“你最好给我老实点,别想着耍什么花样!这大门可是开着呢,如果被我发现你不规矩,我们就喊人,把周围的邻居都招来,让他们看看你是什么德行。”沈清宁一脸严肃地警告。
这里是一个老小区,居住的大多都是些老年人。
这些老人家平日里不用上班,几乎整天都待在家里。
只要她们喊,附近的人家很快就会过来。
想到此处,方强不禁打了个寒颤,赶忙连连点头,表示自己绝对不敢乱来。
随后,沈清宁与沈清静一同走出房间,留下方强独自在屋里穿衣服。
大约两分钟的样子,他从屋里出来。
沈清宁让沈清静进去收拾东西,她留在外边和方强谈谈。
崔秀芬不是善茬。
她没做违法犯罪的事情,没法关起来。
像她那种惯会死缠烂打的人,以后怕少不了找家里麻烦,不仅如此还会成为离婚路上的绊脚石。
之前沈清宁还在想该怎么解决这件事。
现在遇到了方强,顿时有了主意。
“方叔,您身体还好吗?”
方强望着沈清静手里的匕首说:“多谢挂念,我身体挺好的,话说回来,我还认识你外公呢,他是好人,可惜死的太惨了,被人硬生生捅了十几刀啊。”
沈清宁心头一惊:“您说什么?我外公被人捅刀?怎么可能?他是病死的,您认错了吧?”
“我怎么可能认错,我以前在南方打工的时候他借过我十块钱,你外公是不是住在平安巷附近?”
方强言之凿凿,可沈清宁对外公的记忆很模糊,甚至竟然不记得他家在哪儿。
但是平安巷听过,孟征以前问过,是不是去过那里。
她脑子里没印象,所以说没去过。
江云宴说的那件事她也没印象。
难不成自己真丢了些记忆?
沈清宁想的头疼。
现在不是对这些东西刨根问底的时候。
她收回思绪,对方强道:“叔叔,我记忆不太好,忘了很多事儿,咱们别说这个了,方家现在就您一个男丁了,以后还要靠您撑着,一定要保重身体,该吃吃该喝喝,千万不要亏待自己。”
方强头一扬,有些自豪说:“那肯定啊,不瞒你说,这房子还有我一半呢。”
“哦?强叔,这话怎么说?”
“说来话长,当初老大想买房,钱不够,那时候我做生意手里有点钱,就借了他三万。”
“二十多年前的三万啊,放现在至少值三十万吧?十年前我找了个媳妇儿,彩礼要三万,我哥已经不在,找崔秀芬要,这老东西不认了,一分钱不还,我的婚事也吹了,就一直单身到现在。”
“嘶!强叔您真不容易,这崔秀芬也够不是东西的,怎么能借钱不还呢?要不然您把家里东西卖卖?看能卖多少是多少,至少不是全亏。”
沈清宁商量着给方强出主意。
“我才不卖东西,方志鹏在的时候我不敢过来,他现在没了,家里就剩下崔秀芬这个老太婆,我一点不带怕的,既然这房子有我的钱,我以后就住在这里不走了。”
方强说话,沈清宁心里盘算。
方家的门锁没被破坏,以崔秀芬的性子绝不会把钥匙给他,这里是三楼,所以方强肯定是爬楼翻窗进来的。
刚才沈清静开门后就把钥匙给了沈清宁。
沈清宁低头看了眼手中的钥匙,打断方强的话:“叔叔,我姐要和方志鹏离婚了,以后不会再回来,麻烦您帮我把钥匙代交给崔阿姨。”
沈清宁把钥匙给方强,沈清静收拾好东西从屋里出来。
沈清宁别过头没再和方强说话对沈清静道:“姐,你胳膊不舒服,东西给我。”
她收拾了一行李箱的东西,拉着的确有点费劲儿。
沈清静把行李箱给沈清宁。
两人离开。
沈清静在屋里收拾的时候听到了沈清宁和方强的谈话。
回家的路上,沈清静问她。
“妹妹,你明知道方强对房子图谋不轨,为什么还要把钥匙给他?你就不怕他占为己有?”
沈清宁笑笑:“他是方志鹏的亲叔叔,把钥匙给他合情合理,至于他拿着钥匙做什么和我没关系,我也管不到。”
和方强聊了那么会儿,沈清宁发现他是个话多的。
所以刚才把钥匙给他后,没再给他说话的机会。
以免以后他和崔秀芬真有什么,她也能撇清关系。
沈清静恍然大悟:“妹妹,你是不是在借刀杀人?”
沈清宁淡然望着前方:“我哪有那么聪明,只是单纯的想让他帮忙转交钥匙罢了。”
有些事不管在谁面前都不能明说。
方强有了房子的钥匙,以后崔秀芬不会安生。
有他缠着,崔秀芬就腾不出功夫来沈家闹了。
说起方强,沈清宁想起和他的谈话。
实在无法判断方强说的那些话究竟是真是假。
沈清宁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决定向沈清静求证一下。
“姐,咱外公家是哪里的来着?”
第112章
让秘密永藏
听到妹妹的问题后,沈清静那原本平静的脸刹那间失去了所有血色,变得苍白如纸。
过了片刻,她迅速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微微侧过头,目光温柔而又略带疑惑地看向沈清宁,用尽量平静的语气柔声反问道:“宁宁,你怎么突然想起问这个了?
沈清宁在开车,她望着前方眨了眨眼如实回答:“我今天我和方强聊天的时候,他提起了外公,他说外公是特别好的人,借过他钱,还说外公住在南方的平安巷,我不记得了外公住在哪儿了,他是住在平安巷吗?”
沈清静拳头一点点收紧:“除了这个,他还对你说什么了吗?”
“他说外公不是因病去世,而是被人杀害,身体被人捅了十几刀,可我对外公的记忆非常模糊,好多东西都想不起来,所以问问你,到底怎么回事儿?”
听完妹妹的话,沈清静拳头再次收紧,指甲掐进了肉里都浑然不觉。
她想起妈妈以前叮嘱的话。
外公的死因任何人都不许在沈清宁面前提起,就当这件事从未发生过。
沈清静眼中闪过一抹痛苦之色,她咬了咬唇,故作镇定地说:“宁宁,你别听那个方强胡说八道!他那样说,不过是看你拿着匕首,想故意引起你的注意,好和你套近乎罢了,再说了,外公的死因他一个外人怎么可能比咱们还清楚?”
“外公都已经走了这么多年了,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我们不要再提了好不好?”
沈清静说着顿了顿,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似的,连忙转移话题道:“哦对了,说到开花店这件事,我觉得咱们这儿恐怕不太合适。你看,咱们这里老年人居多,他们平时都比较节省,不舍得花钱。”
方强这种人看上去的确不靠谱,还真有可能为和她拉关系故意说那些不着四六的话。
沈清宁没再问和外公有关的事情,顺着沈清静的话讲。
“不在这边开,咱们去市里,当然你也可以跟我去帝都开店。”
听到帝都二字,沈清宁发现姐姐眼睛明显一亮。
她从出生到上大学都在容城。
沈清宁如果不是遇到季川,和他去了帝都。
最后估计也会和姐姐一样,毕业后在家附近找份儿工作,然后结婚生子。
因为父母不想他们远嫁。
母亲便是远嫁,遇到的婆婆不行,好在老公疼。
但身边也就他一个亲人。
好朋友都在南方。
遇到事除了找自己老公商量,便找不到别人。
她受过的苦,不想让两个女儿再受。
沈清宁印象里母亲对她说的最多的话便是:你老公欺负了你,下午你老爸和你老妈的巴掌没呼到你老公的脸上,这就叫远嫁。
但是姐姐不是远嫁,过得日子也不好。
所以也不是所有远嫁不行,还是要看人。
沈清宁觉得姐姐心里应该也很想去看看外边的世界。
她提议:“姐,要不然你跟我去帝都吧?”
沈清静脸上露出几分期待还有几分担忧。
沈清宁知道姐姐在期待什么,也知道她在担忧什么。
“姐,你想和我去帝都,但是又放不下爸妈对吧?”
沈清宁全都说对了。
沈清静点头:“父母在不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