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她十分意外:“父王和我父皇的关系这么好的吗?”燕潇然回答:“我幼时有记忆,先帝在世时,经常微服来燕王府。”
他长师折月两岁,先帝驾崩时,他已经有记忆了。
师折月轻轻叹息了一声:“原来如此。”
燕潇然看着她欲言又止,她轻笑一声:“你不用这样看着我。”
“我从小在道观长大,和我母妃没有感情,她做下的事情,顶多惹我生气,却绝不会让我伤心。”
“我待人的原则很简单,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
“至于亲缘这种东西,我并不在乎。”
燕潇然看了她一眼,少女清秀的眉眼里透着洒脱。
阳光照在她的身上,她的皮肤几近透明,脸上微微透着红,她整个人既明媚又清雅,让人挪不开眼。
师折月感觉到他的目光,扭头看向他,他想扭头看向别处,又觉得这样的行为有些欲盖弥彰,索性继续看她。
她有些好奇地问他:“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燕潇然半敛了眸光,纤长黑浓的睫毛半覆,遮住了眼底的情绪。
他淡声道:“从你嫁进燕王府的那一刻起,不管是祖母还是母亲,都把你当成是王府的晚辈。”
“你在这个世上,不止你母亲一个亲人,整个燕王府都是你的亲人。”
师折月有听到这话愣了一下,笑着问他:“你也把我当成是你的亲人吗?”
燕潇然垂在袖袍下的手不自觉地握了握,他想起那天她无意中亲上他的事情,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挠过。
他暗暗调整情绪,偷偷地吸了一口气,然后看向她,一脸平静地道:“是的。”
当然,这些都建立在她不是那夜睡了他的那个女子的事情上。
在那件事情没有查清楚之前,他会把她当成是大嫂,尊她,敬她,护她。
那些不该有的心思,他都会深深地压在心底。
若她就是那夜的那个女子……
他心里有些乱,还没有想好要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师折月觉得他此时有些怪怪的,但是他的脸上却没有半点情绪
,只是她的直觉。
她看向他,他虽然有极为可怕的武力值,但是他整体五官的长相,其实是偏书生气的。
今日他穿了一件白色的锦袍,更衬得他气质儒雅,翩然有若谪仙。
她在心里暗骂自己不是人,当年被三师父一坑一激竟就对这样一个人下手了,真的是罪孽深重。
她轻咳一声道:“我也很喜欢燕王府,喜欢祖母和母妃,喜欢年年和岁岁,也喜欢知夏和秀儿。”
“有你们做我的亲人,我很开心!”
燕潇然听她把王府所有人的名字都数了一遍,却并没提到他。
他知道她这是为了避嫌,他们男女有别,喜欢这个字眼说出来后,容易生出误会来。
只是他知道归知道,听她这么说,心里却不受控制的有些失落。
他的面上却不露分毫,表情极为浅淡:“走吧,回家吧!”
师折月笑着答应,却在看到路边有卖点心的,立即跑过去要了一份。
她不算是那种稳重的人,因为早夭的命格,她一直信奉的是及时行乐,所以她每天都是开心心的。
燕潇然看着她这副嘴角不自觉的微微上扬,却见她在身上摸了一遍后,表情有些古怪。
她有些尴尬地扭头看着他:“三弟,你带银子了吗?我……今天出门的时候有些匆忙,忘记带银子了。”
燕潇然的嘴角抽了抽,取出一块碎银子替她付了。
师折月立即将她买的点心分出一块给他:“多谢,我回头还你哈!”
燕潇然看着递到他面前的点心,又看了她一眼,她直接抓过他的手塞进他的掌心:“你试试,可好吃了!”
那点心是京中十分常见的白玉糕,好在做的还算用心。
他不太喜欢吃甜食,王府家教极严,这样在街头买点心,一边走一边吃的事情是不被允许的。
只是他见她吃得十分香甜,他便也动了想试一下的念头。
师折月瞪着一双亮晶晶的眼睛看着他,她嘴里吃着点心,有些含糊不清地道:“快次,很好次嗒。”
燕潇然又看了一眼掌心的白玉糕,咬了一小口。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心理作用,这一口下去,没有他记忆中甜得发腻的味道,反而清香可口。
师折月问他:“是不是很好吃?”
燕潇然点头,师折月便又分了他一块。
两人便一边吃一边往王府的方向走。
燕王府离皇宫并不算远,他们走走停停,一刻钟后,便回到了王府。
他们进宫,老太君颇为担心,便在门口等着。
师折月一看见她,就往她的手里也塞了一块白玉糕。
她笑眯眯地道:“祖母,这点心很好吃,我和三弟都很喜欢。”
老太君有些意外,她记得燕潇然并不喜欢吃甜点,甜点里他最讨厌的就是白玉糕。
她看向燕潇然:“是吗?”
燕潇然觉得有些不自在,直接跟她说今天宫里发生的事情:“皇上对我在皇陵遇袭的事情,看起来十分震怒。”
“他让韦大人彻查此事,让我不必在王陵边守孝。”
“看这情况,应该不会再对燕王府赶尽杀绝。”
老太君轻松了一口气:“话虽如此,但是我们还是要谨慎行事。”
“在王陵守孝的事情,你是怎么回的?”
第55章
一脉相承
燕潇然回答:“我在他提议的时候就领旨谢恩了。“
老太君轻点了一下头道:“你做得好。”
“燕王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你确实应该表现的吓破了胆子。”
“你可以和那些杀手杀得你死我活,却不能表现的太有谋略和胆识。”
“正常来讲,你需要在你父王陵前至少守够七七四十九天,你没守够,虽情有可原,却也算是不孝。”
“依着京中的标准,这件事情以后会被权贵们取笑。”
“孙儿知道。”燕潇然淡声道:“这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把柄,日后会被人拿来说事。”
“如今的燕王府,需要给京中的人一些无关紧要的把柄,让他们觉得我吓破了胆。”
老太君听到他的话后轻轻叹息了一声:“这个度你得把握好。”
“既不能锋芒毕露,又不能让人觉得能欺到王府的头上来。”
“你是燕王府唯一的男丁,你要立不起来,家里的女眷就会被人欺辱。”
燕潇然郑重地道:“祖母放心,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就不会让人欺辱燕王府。”
老太君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往后的日子还很长,苦了你了。”
燕潇然沉声道:“孙儿苟活于世,不但要撑起燕王府,还要为父王和兄弟们报仇。”
老太君听到这话,心里十分难过。
自燕王去后,燕潇然一夜长大,这段时间他承受了多少,老太君再清楚不过。
她轻声道:“好。”
老太君又扭头问师折月:“公主今日在宫里可受了委屈?”
师折月摇头:“没有,相反,皇后娘娘还送了我不少药材。”
“这些药材对我没什么用,但是却都是上佳的药材,也许以后能应急。”
老太君轻轻叹息了一声:“皇后有心了。”
师折月问老太君:“这些东西我是不是不该收?”
老太君微微一笑:“皇后送给你的,收下便是。”
师折月听到老太君的评价便知道皇后人品应该还行。
她便又说了自己对云太妃的猜测,最后总结:“她很关心三弟被人刺杀的事情。”
“这件事情有些反常,我怀疑她是为宁国公府打探的。”
说到宁国公府,老太君的表情便冷了下来:“宁国公对燕王府的永安军一直极感兴趣。”
“王爷和他有些旧怨,这一次王府出事,就属他最落井下石。”
“我这两天收到消息,宁国公府和陆府近来往来密切。”
“锦娘那天见完她陆家那两口子后,就下定决心不要孩子离开王府。”
“我怀疑是宁国公府对陆府许诺了什么,才会让她那么执着。”
师折月问道:“祖母觉得父王出事,和宁国公府有关?”
老太君点头:“就算宁国公不是主谋,也一定参与了这件事。”
“他们会这样做,估计是不想锦娘生下那个孩子。”
燕王府人丁凋零,合府上下都盼着陆锦娘能生下那个孩子。
只是陆锦娘铁了心不愿意生,王府也不能强求。
师折月轻骂了一句:“真的一脉相承的阴毒无耻。”
老太君和燕潇然齐刷刷朝她看了过来,她意识到她好像连自己一并骂了。
她略有些尴尬,轻咳一声道:“我和他们不能算一脉,毕竟我自小在道观长大,早和他们没关系了。”
老太君失笑:“公主说得是。”
师折月知道韦应还奉旨查燕潇然被围杀之事,那一夜的尸体全部被人处理干净,他短时间内查不出所以然来。
幕后之人,一定把首尾全处理干净了。
昭明帝让他去查这事,代表着他的态度,那些背地里做手脚的人,暂时不敢轻举妄动。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燕王府应该会相对安全。
老太君以守孝的名义关起了王府的大门,派人和王府走得近的人家都传了消息,不参与任何聚会。
这事是他们之前商量好的,现在正式执行,断了外面窥探的目光。
这事却也给外面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一些编排燕王府的素材,说他们胆小如鼠。
对于这些说法,老太君并没有放在心上。
师折月则一直观察她手里的红线,她发现那条红线十分邪门。
自从她上次无意中亲过燕潇然之后,红线往后退了不少,但是接下来的日子每天都会长一点。
长的速度比之前快了不少,这事让她十分忧心。
她深深地觉得那条红线太过任性,却又因为这线和她的性命攸关,她又不得不重视。
在她亲过燕潇然后的第七天,那条红线就长到了亲他时的长度。
师折月颇为头疼,按这光景,她是不是还得想办法再亲燕潇然一回?
上次她是因为为他化掉煞气才亲了他,好歹有个理由。
可是这一次她找什么理由去亲他?
不说两年前的事情,单说现在两人的身份:
她是世子妃,是他的嫂子,她没事去亲他,这……
虽然说老太君早就给了她放妻书,她算不得是世子妃,但是她毕竟是顶着这个身份在燕王府。
她可不想像云太妃那样……
她心里着实烦闷,她到底要怎样才能彻底破除早夭的命格?
她还没有想到解决的法子,王府里便又来了客人:赵诗婉。
老太君关了王府的大门不与外人往来,赵府的人却是个例外。
赵雨村在燕王出殡那日到王府里大闹着要退婚,赵诗婉此时找上门来,老太君不得不见。
师折月对赵家父女感觉不算好,所以她听到这个消息便匆匆赶了过去。
她过去的时候,老太君正在花厅里和一个女子说话。
那女子听到脚步声回头,师折月只觉得眼前一亮。
这是师折月第一次见到赵诗婉。
赵诗婉人如其名,气质温婉大方,满身的书卷气。
她的模样也十分出众,柳叶眉下一双有若秋水的杏眼,鼻梁挺直,唇形精致,是个难得的美人。
她这样温温柔柔地坐在那里,和那天大闹灵堂的赵雨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师折月轻掀了一下眉,她是真没想到燕潇然居然会有这么一个美貌的未婚妻。
第56章
他未婚妻
老太君对师折月轻轻招了一下手,介绍道:“这是折月公主。”
赵诗婉站起来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见过公主。”
师折月自从到回京后,顶着公主的名头,却很少有人会这么恭敬的向她行礼。
她笑道:“赵姑娘今日是为退婚之事来的吗?”
赵诗婉对着老太君和燕王妃施了个礼,轻声道:“上次王爷出殡,我本来想过来的。”
“父亲说我是女儿家不宜抛头露面,他来王府送王爷最后一程便好。”
“我却不知道他当日竟在王府闹了那么一出,我在这里向老太君和王妃赔个不是。”
老太君和燕王妃看向她,都没有说话。
她又接着道:“我今日不是来王府退婚的,而是来商议后续的婚事。”
“我知三公子要为王爷守孝三年,我愿意等上三年。”
她这句话一说出口,老太君和燕王妃都有些意外。
毕竟上次赵雨村在燕王府闹得相当难看,所有人都觉得赵府肯定会退婚。
师折月问:“敢问这事,赵姑娘经过令尊的同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