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44章

    刘秀英天天的睡不着觉。

    她是真担心,慕宁是她最小的孩子,她当然希望她能够一飞冲天。

    可是这个孩子的性格又是让她最担心的那一种,太过于张扬,也太过于无畏。

    有些人把这种性格定义为年少轻狂,其实慕宁只是纯粹的自信。

    如果她连这个关卡都过不去,她趁早别跟死神作对了,回去洗洗睡吧。

    刘秀英可不知道慕宁是怎么想的,她就是一个平凡的母亲,希望自己的儿女都好。

    有时候刘秀英睡不着觉,就会一巴掌把慕建平拍醒。

    “咱闺女应该没问题吧?我觉得她没问题。脑袋瓜那么聪明,都能开学习班了,那么多知青把她当成老师,她自己脑袋的东西肯定不少,一定能考上,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慕建平其实也睡不着。

    他一直觉得慕宁能行,可是没考完,谁也不知道具体情况怎么样。

    听到自己妻子的嘟嘟囔囔,慕建平笃定地说:“肯定能考上,你就别担心了。”

    俩人就跟哄自个儿似的,说完了还是觉得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紧张感。

    实在是没办法,有考生的家庭跟没考生的区别就在这里。

    其实慕家新和庄秀秀也要考,但慕建平和刘秀英每次一想到慕宁,就把他们的三儿子跟三儿媳妇忘到一边去了。

    慕宁太耀眼了,每次看到慕宁,他们就想不起其他事来了。

    在忐忑下,终于迎来了这一天。

    慕宁一早上就跟大队的其他人坐上了车,前往考点。

    其实好多人都挺紧张的,但一见到慕宁的笑脸,那种紧张感不自觉地就消失了。

    她太过淡定了,她一淡定,就让那些紧张的人觉得他们真是没出息。

    慕宁这么淡定,他们作为她的学生,那可不能给她丢脸。

    慕宁在车上又做了一番动员,总而言之怎么热血怎么说,怎么能够激发斗志怎么说。

    最后她又提醒他们带好东西,千万不要因为遗失了材料,而错过了这次机会。

    下了车,她跟他们挥了挥手,各自去各自的考点。

    顾子言急匆匆地跑过来,对慕宁说了一句:“加油!”

    慕宁笑了笑:“好,你也加油。”

    顾子言目光灼灼,他想着,我一定会加油,我一定会跟你考进一所大学。

    真正考试时,大家脑内的其他想法都被屏蔽掉了,他们的面前只有试题。

    考完了以后,慕宁浑身轻松,回去先吃了两个肉包子。

    刘秀英急得跟什么似的:“考的怎么样?题都做完了?”

    一家人明明在吃饭,却偷偷都支起了耳朵。

    第1435章

    年代白月光(81)

    慕宁故意不回答,而是竖起大拇指,夸起了刘秀英做的肉包子。

    “妈,你这肉包子做的可真好,要不是我去考试,你是不是这辈子都舍不得给我做个肉包子?”

    刘秀英有时候真不想打慕宁,就生了这么一个女儿,要是打傻了怎么办?可是她那张嘴啊,她不打她都觉得对不起她。

    “给你做个肉包子,我还欠着你了,你再给我说一句?”

    慕宁连忙求饶:“好好好,我不说了,哎呀,真好吃啊。”

    看她吃的香,家里人也不好意思再问她了,刚才那话都被她打断了,说不定考得不好,不想让人知道呢。

    刘秀英心里更是有一张鼓在敲,她又忍不住问:“刚才我跟你说的你听到了没?你到底考得怎么样?你别给我转移话题!”

    “听到了听到了,考的挺好的,你就等好消息呗,你要是不相信我的实力,你相信谁呀?你说以后谁能给你养老,肯定是我。”

    刘秀英忍不住一下子就笑了。

    慕宁说考的挺好的,她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慕宁主动说要给她养老,她挺高兴的。

    虽然这年头都流行女儿是嫁出去的人,泼出去的水,但她可没那么想。

    她觉得慕宁永远都是闺女,慕宁作为一个女儿能想着给她养老,刘秀英心里高兴坏了。

    慕建平看到老婆发问有效果了,他又忍不住问了慕宁好几个问题。

    “试卷填上名字了吗?检查了吗?有没有错漏的地方?有没有意外会让你的名字被别人顶替?”

    慕建平作为一个大队长,他平日里见过太多肮脏的东西了。

    他是真怕慕宁发挥的挺好,被别人给故意使坏,那可怎么办?

    慕宁又咬了一口肉包子,对他说:“爸,你就放心吧,他们要是敢这么做,你就看着,到时候谁也救不了他们。”

    慕宁说话时好像会有杀气,家里人被她给震慑住了。

    但他们知道,这事要真像慕建平说的那样,那慕宁一辈子可就要被毁了。

    考大学是改变命运的机会,谁把这次机会抢走了,那不就是把一个人的命给害了吗?

    很快慕宁就把包子吃完了,她对慕建平说:“爸,你说的这件事提醒我了,我要先去公社那边,跟他们通气。要是真出现这种问题,那真是丢人现眼。我要去写几篇文章,给大家提个醒,可不能够松懈。害了人的一生,那不就是在损自己的阴德吗?”

    慕建平心里也是为在为这件事愁的慌。

    没办法,到了这个岁数,他见过的事太多了。

    要是慕宁遇到这种事,其实他有办法帮慕宁把公道给讨回来,其他人那不一定了。

    要是真遇上没权没势的,被人给恶意顶替了,这一辈子就真完了。

    慕宁有这个心思,他作为父亲自然大力支持。

    全家人全都表现出来了一致的认同。

    他们都觉得慕宁有这个义务为这件事做好工作,虽然他们觉得相关部门应该提高警惕了,但是慕宁努力一把,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这个年头,没有良心的人有可能在短期内混得比有良心的人还要好。

    但是报应来的越晚,对受害人的影响就越大。

    还不如从一开始就杜绝恶事的发生。

    慕宁很快就收拾收拾去公社了。

    这次回来以后,家里人共同送了慕宁一件礼物。

    有时候亲情还是挺能打动人的。

    慕宁的成绩还没出来呢,家里人就一起给她凑了一辆自行车的钱。

    至于自行车票,是远在四九城的二哥给她弄来的票。

    他们夫妻两个人在那边生活的挺不错的,一想到自己小妹在这边考大学,还要来回在公社奔波,他们就主动给她淘了一张自行车票。

    回来以后,看到那辆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自行车。

    慕宁真是有点忍不住了,家里人对她也太好了。

    主要是这家人都没有坏心思,是真心实意想对她好。

    怪不得原主总放不下家人,这么好的家人,因为她一时昏了头,到最后变成那个样子,作为女儿,作为妹妹,心情怎么能够好得起来,怎么可能没有愧疚之心。

    慕宁坐在自己的车上,对大家打招呼:“好了,我要骑着这辆车去办事了,等我到公社了,一定把咱家给我合力买一辆自行车的事传得所有人都知道。我还要写一篇文章,夸赞一下我亲爱的家人。”

    “你可别写!”

    刘秀英忍不住起鸡皮疙瘩。

    他们还以为慕宁能说出什么正经的话来呢,这没两句,又开始飘起来了。

    一辆自行车的钱,其实他们夫妻也能负担,但慕宁的大哥二哥三哥都要给慕宁一点回报,他们没办法,就接受了。

    这年头哪有用文章夸赞家人的,就好像是他们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他们做父母的脸皮薄,受不了。

    而且就是一辆自行车,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慕宁就是跟他们开个玩笑,她当然不会在这个时机写这样一篇文章。

    但等到后来,她在写回忆录时,专门用了一定的篇幅描述了家里人对她的爱。

    家里其实表面上体面,但养孩子,吃饭,花了不少钱。

    她这个小妹妹每天懒懒散散,要不然就出去玩,要不然就带着孩子疯跑,没有对家里做出什么贡献。

    但他们出于对她最真挚的爱,给她买了这样一辆自行车。

    她是村里人第一个拥有自行车的女孩子。

    在那个时候,甚至都没出高考成绩,家里人并不知道她考得怎么样,他们只是觉得慕宁需要这样一辆自行车,就给她买了。

    不需要作为嘉奖,也没有任何附加的条件,只是她需要,就给她买了。

    这就是家里人对她最真诚、也最亲近的爱护。

    如果没有这样的家人做后盾,她后来又怎么能够走得那么顺利呢?

    家人是她永远的避风港。

    后来她的回忆录被很多人,他们同样为这份亲情感动。

    当然,在这个时候,慕宁还没有那么厉害,她只是对家里人开了个玩笑,随后就骑着自行车走了。

    第1435章

    年代白月光(82)

    看她骑着自行车,在村头唠嗑的一群人都忍不住抬起头来。

    慕宁现在早就变成了全大队的名人,或者说全公社的名人。

    十里八乡没有她那么能干的,刚开始大家都觉得她太不安分了,要不然搞这个,要不然搞那个,现在大家都恨不得她搞得越厉害越好。

    因为她搞得越热闹,他们能获得钱的机会就越多。

    再小肚鸡肠的人,也知道谁能给他们带来利益。

    大家实实在在得到了慕宁的好处,对待慕宁自然都露出了笑脸。

    他们最清楚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什么样的人。

    看到她骑了自行车,好多人都兴冲冲的问:“慕宁,这是你爸新买的自行车吗?给你大哥买的还是三哥买的?”

    她二哥去读工农兵大学的事,他们自然都知道。

    慕宁笑着对他们说:“是家里人专门给我买的,不是别人。”

    这话一说出来,好多人都露出了惊讶的神情。

    不为别的,自行车在这个年代比现代的小汽车还要珍贵。

    至少到现在的农村,家里有车的,不是少数。

    可在那个时候的农村,有自行车的,那可以在村子里横着走。

    在这个女孩子被骂赔钱货的年代里,慕宁的家里人竟然给她买了一辆自行车,专门给她一个人买的,这可真是个大新闻。

    不到一顿饭的时间,这件事就从村头谈到了村尾。

    整个大队的人都知道了,慕宁家里人有多么宠她。

    为了她,竟然买了一辆自行车!

    好多人羡慕,也有好多人有点酸。

    凭什么她就能获得那么多的爱呢?

    尤其是那些天生看不上女孩子的,极端的连饭都不想吃。

    但他们在心里嘀咕,却不敢在慕宁家人面前说一句。

    不为别的,那家人没有一个好惹的。

    唯一一个好惹的二儿媳妇,还被她男人带去四九城了。

    现在这一家人就是铜墙铁壁,谁都没法招惹。

    不敢在他们的面前说,但他们敢在邻居的耳朵旁边嚼舌根。

    “这慕宁也真是,家里人送她她就要了吗?她一个女娃子要自行车干什么,村里好多男娃都没有呢。”

    这些爱嚼舌根的人,其实就是想找认同感。

    他们希望从邻居的嘴里得到跟他们一样的想法,比如慕宁不配,慕宁太过于大小姐做派,她不能够跟男孩相提并论,这车子还不如早点还给她爸,让她爸办事用。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平日里讨论一个人会得到应和的,他们这下子却得到了孤立。

    那些被叫过去说坏话的邻居都不咸不淡。

    “慕宁家里人疼她,爱买什么买什么,跟你有什么关系,花你一分钱了?”

    “你说别人人家不找你,你说慕宁你就不怕刘秀英待会儿把你家门给砸破。”

    “大婶子你还是闭上嘴吧,你看你这个人呀,你儿子这不是还在竞选工人吗?你非要在这个节骨眼上说慕宁坏话,脑子不好使,还是不转弯儿?”

    “他三叔,你多大年纪了,还说小辈的事儿,你自己不给你家里人买一辆自行车,怎么好意思管人家自行车用在谁身上,用在谁身上,也不会用在你身上!”

    …………

    这群人本来是想找共鸣,没想到被平白无故骂了一顿。

    而且他们还不只是被一个人骂,是一群人。

    这群人委屈极了,憋的难受,也不知道跟谁说了。

    他们有点害怕这些人了,说点悄悄话儿,大家随便唠唠嗑,怎么他们还反被骂了?

    有眼睛的人就觉得这些人是真傻,慕宁眼看着就要一飞冲天了,你说人家坏话有什么用啊?这不是在给自己找麻烦吗?

    但他们不想说出来,这种为了一辆自行车说坏话的人,注定没什么大出息。

    他们不乐意劝告,没必要,看热闹更精彩。

    有好事者立即把这件事告诉了刘秀英。

    刘秀英本来就想着要杀鸡儆猴,这刀都递到门上了,她要是不接住,那可真是对不起她泼辣的名声。

    于是毫无疑问,嚼舌根的那几家全都被刘秀英一一问候了,而且她直接表示以后再也不跟他们来往,他们要是去选工人什么的,她不会给他们说好话。

    其实刘秀英自己心里清楚,她说好话一点用都没有,因为慕宁根本就不听她的,她一向都公正。

    但这群在背后嚼舌根的人肯定是没长什么好心眼儿的,在他们眼里,大家能胜任都是走关系。

    刘秀英一说不为他们说好话了,大家就有点慌了。

    他们不就是说了几句吗?至于吗?

    刘秀英表示就这样,他们说出的话,就得为自己的话付出代价。

    而且刘秀英一放出孤立他们那些人的信号,本来还想争工人名额的那些家庭就自动远离了这些人。

    谁也比不上他们的前途更重要,他们又没有那么高的文化水平,考不上大学,当工人就是唯一的出路。

    谁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孙子,一辈子种地。

    村里的风波,慕宁自然是不知道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