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所以慕如月才过来,问慕宁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他们大队现在认字的人不少了,但是认字是一方面,量跟不上,你认字了,可能理解能力也不太行。
慕明月这种上过高中又一直在坚持学习的人,学习能力和各方面的领悟能力是一定要高于他们的。
她没有考虑过别的,就是想好好帮帮慕宁的忙,慕宁是为了他们大队的人着想,慕如月自然是想要让慕宁轻松一些。
听完了她的想法,慕宁觉得这女主可真是太可爱了。
慕宁对慕如月露出了一个很是亲近的表情,这个表情让慕如月脸一下子就通红了。
“你的心意我领了,但现在你就先好好帮大队的人扫盲吧。目前还没事儿,但到时候有需要你忙的地方,你千万不要以为我这就放过你了。”
慕如月一听到慕宁还真找她有事,怎么可能松懈,她立马保证:“好好好,到时候你找我,我一定会帮你,你就放心吧。”
慕宁这才满意地笑了笑。
厂子很快就批下来了,公社的人来了好几趟。
建一个厂子可不是小事,这个厂是在村里建的,那更是意义重大。
在村子里建厂可不比公社那边,他们要为整个公社的人负责,就不可能任由慕宁他们自己操作,总归要派人来看看的。
而且慕宁猜的还真不错,其他大队得知慕宁他们大队竟然要建厂子后,就像是一瓶醋打翻了,那个酸啊,酸的不行了。
凭什么只有慕宁他们能建啊,他们不能建吗?
大家都是一样的大队,谁比谁强多少啊。
机会给他们了,那些人真是越想越不服气。
他们集体组织了一下,就去公社那边闹事了。
一群人愁眉苦脸,话里话外都让公社那边给他们一个交代。
谁不想带着自己大队的人致富啊,天天穷的就差卖血了,他们也想让大队往好的方向走,那不是没有机会吗。
之前大家在一条线上还好说,可要是别人比他们进步,而且是连他们都没有想象到的角度,他们就不乐意了。
在他们大队那边建厂,这不就是在走后门吗?
他们可不觉得像慕建平那样的人,能做出什么大事儿来。
对于这些人的到来,公社那边早就做好了准备。
慕宁来的时候就跟他们说过了,其他大队肯定会呼吁不公平,会不满,毕竟人家想建厂,但厂子偏偏建在了慕宁他们大队。
他们不满是正常的,为了让他们的不满有个发泄的地方,慕宁特意留下了几本厚厚的资料。
上面的字十分的工整,全都是一张一张用古老的印刷机器印出来的。
“你们既然已经来了,那就看看人家那边的大队为了促成这件事付出的努力。开厂子的前瞻性和未来的规划,以后要赚多少利润,都是他们一笔一笔写下来的,这都不能耍赖。”
“他们以后要是完不成指标,厂子我们还会收回去,而且他们还得自负盈亏。”
“你以为他们建厂就是嘴皮子上下一动,就建成的?我们肯定是考虑很多因素的。别以为大家都像你们一样,只会打自己的小九九。”
被领导那边骂了一顿,这些人还是非常的不高兴。
他们看到策划案,其实已经没话说了。
这东西写的太板正了,太深奥了,他们根本就看不懂里边是什么。
那些专业的数据,他们看着就跟蚊香一样,整个人就是一个字:懵!
文盲就是这样。
但那又怎么样呢?胡搅蛮缠是每个人必备的一项技术。
既然公社不吃他们这一套,大家就商量了一下,跟着公社那边的人,组团来到了慕宁他们大队。
他们就一个念头:看看这个大队到底是有什么样的条件,能建一个厂子。
如果这个大队里边有一些人做的不太好,比如说搞一些乱七八糟的动作啊,他们会帮忙向公社那边汇报一下的。
既然厂子的策划做得这么好,那建在哪个大队都行啊,凭什么就只能是这个大队呢?
只要他们抓住了慕宁他们大队的把柄,把对方给踢下去,那厂子不就是他们的了吗?
他们的阴谋不算是阴谋了,直接摆在了明面上,就是来抓他们的小辫子,一定要让他们大队滚下台,自己上台。
慕宁和大队委的其他干部开会讨论了好几天,他们务必要表现出最好的精神风貌,让这群人知难而退。
“一块骨头一群狗抢,最强壮也最厉害的那只狗才能吃到肉。”
虽然慕建平这个比喻不太恰当,但大家都明白,一定要做到最好,做到万无一失。
可是意外比那群人来的还要快。
第1425章
年代白月光(72)
慕宁写的文章被省里的报纸刊登了。
作为一个优秀的进步青年,慕宁认为她写文章还是可以的,所以她没有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不管是公社,县里,还是省里征稿,慕宁都会投。
这年头能上报纸,才能够被人们熟知,才有机会为村里人谋利,这都是一条线上的活动。
既然她生在一个农村里,没有办法拥有那么大的能力,那就得尽自己所能为自己奠定资本。
慕宁的付出自然是有回报的,她的能力很强,她歌颂祖国,歌颂劳动人民,歌颂伟大的工农阶级。
每次她写的东西都十分言之有物,公社里的人看了都爱不释手,等发到县里面,更是被大家给争相。
这次她被省里看到的文章,写的就是大队全体人员为了实现理想努力前进的事迹。
她在里面写到了他们大队要建厂的事,也写到了他们大队努力学习、摆脱文盲的帽子的事,还写了他们大队的男人们勤劳勇敢照顾家庭的故事。
这些事都是时代主流在歌颂的,既迎合了口味,又有一定的宣传意义,所以省里立即刊登出来了。
而慕宁的名字更是被很多人熟知。
当报纸传回他们公社,正好一群其他大队的人正在慕宁他们大队里挑三拣四。
公社的人来他们大队报喜,正好把这群人的嘴给堵上了。
省里的报纸都刊登了慕宁的文章,这可不是一般的荣誉。
整个大队都沸腾了。
慕宁就是一个小学毕业的女青年,没想到那么厉害,竟然被省里的人都看到了,这不就是文曲星下凡吗?
他一下子就成了全大队的骄傲。
慕建平看上去容光焕发,好像年轻了好几岁。
刘秀英和王妙禾出去说话嗓门都大了。
家里出了一个这么厉害的人,他们家长高兴。
而且在他们的眼里,慕宁给自己争来的东西,比起他们这些做父母的背后托着获得的意义更加的重大。
他们没有帮上慕宁什么忙,慕宁就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那样的荣耀,作为父母要是不激动,那才怪呢。
慕建平算是绷得住的,毕竟他前面三个儿子也给他带来了不少好消息,但慕宁给他的感觉还是不一样。
这孩子,他总感觉以后肯定要比她三个哥哥还要厉害。
也许是精神层面的厉害吧,她三个哥哥其实性格都挺简单的,而慕宁一直让人摸不透。
那不管怎么样,家里的小孩厉害,慕建平心里面就高兴。
其他大队一看到慕宁连报纸都登上了,这个厂子自然就不可能建在他们大队里了,他们再想说点什么,也不敢说了。
人家慕宁是个笔杆子,要是在文章里写了不该写的,让领导看到他们这些大队不配合,对他们问责,那可就麻烦了。
这年头谁都怕惹事儿,有心理阴影。
所以慕宁上报的连锁反应就这么简简单单地把这些大队的闹事给消灭了。
其他人都在为慕宁上报纸高兴,慕宁反倒是那个最平淡的。
她只是安排着别人立即把厂子给建起来,不要再招惹那么多的是非。
有些东西只有自己放进兜里,那才是本事,这什么还没有呢,吹嘘出一些名声来,没有实打实做事更让人高兴。
慕宁正忙活着,公社和县里的都来人了,说是让慕宁去上班。
她的文章写的那么好,在一个农村里能做出什么事来,那还不如人尽其用,给她安排一个职务,去蹲办公室。
这可真是一件好事儿啊,刘秀英都高兴坏了。
而慕建平心里担心慕宁不配合,专门把她叫出来说了一顿。
“这可不是小事儿,我之前问你的时候,那是咱们私下里聊。现在公社和县里都来人了,人家直接让你去,你别给我再拖后腿,你这要是拖后腿,就是故意跟领导对着干,你爸可保不了你。”
慕建平恨不得拍桌子把事件的严重性跟慕宁说清楚。
他是真怕了这个闺女了,懒是真懒,勤快也是真勤快,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时候,还真就是一个大麻烦。
“爸,你看你急的,我这还没说什么呢,你自己就想出那么多事来。我是觉得吧,我去蹲办公室也行,但这边的事我肯定得时时来看着,所以我不会去县里,在公社上就挺好。”
“到时候公社有什么福利,我率先给咱们大队申请一下,或者给你通风报信,咱们公社上有人,比其他人就多了几分机会。”
慕建平心里是这么想的,但他没想到慕宁就这么直白的说出来了。
好像他们大队是关系户一样。
他冷哼了一声,没说话。
反正慕宁看出他的心思来了,父女二人对视了一眼,这件事就算是达成了一致。
慕宁要去公社上班的消息,很快就被大队的人都知道了。
这下子没人再敢在私下里说慕宁现在还是一个无业游民了。
人家就是直接被派到公社里去了,听说县里那边也让她去上班,但因为县里那边太远了,慕宁来回得四个小时,去不了,这才选择了公社。
得多厉害的人才能够让县里都派人来让她去上班啊,慕宁的形象越加的高大。
更多的人考虑到了实际。
慕宁已经是公社上正经的上班人了,那么他们是不是应该好好考虑考虑,给慕宁介绍一个好对象了?
之前是觉得慕宁只在村子里晃悠,给她介绍也介绍不了好的。
人家条件好的,肯定想要找条件好的。
不是说了吗?门当户对。
工人想找工人,要不是有缺陷的工人,谁都不会想去农村里找人。
从这个角度来讲,慕宁现在够格了,要是有机会真说不定去了县里,那她就更加优秀了。
趁着这个时机,要是能跟她结婚,那可真是娶了个好老婆。
当然,怕慕宁不乐意,给她介绍的媒人介绍的对象质量是一个也比一个好。
可是好有什么用呢?慕宁一个都没看中。
刘秀英愁的真是不行了。
她每次跟慕宁说这件事,慕宁就告诉她,她要准备高考,没空谈恋爱,更没空谈对象,要不是怀了孩子,那更是一孕傻三年。
第1427章
年代白月光(73)
都要去公社里上班了,还要准备高考,刘秀英根本就不知道这个高考有什么魔力。
她觉得自己闺女已经很厉害了,没人像她闺女那么能,所以她要是结婚了,有个孩子,她这个当妈的就算是愿望了结了。
可是慕宁非要让她天天担心她,就是不点头。
“你这孩子非要气死我是不是?”
慕宁正在收拾行李,听到刘秀英的话,忍不住搂着她妈说:“妈,你看看,你这不就是冤枉我了吗?”
“你不想想,我现在在公社里,还算是起步阶段,能嫁到什么好人家啊,我要是以后升职了,我的对象给我拖后腿该怎么办?你不是不知道,他们给我介绍的充其量就是公社上的人,能有多大的出息。”
“我这个人眼界高,一定要选个最好的。”
刘秀英忍不住嘟囔:“眼界高是一回事,你以后成老姑娘了,我看谁要。之前人家徐同志给你写过信,你都不回,你非把我气死算了。”
刘秀英之前是觉得有徐同志作为一个备用选项,还能不着急。
可是徐同志给她写了那么多信,她一封都不回,明显不给人面子。
人家要是一时间想不开,跟别人在一起了,那该怎么办啊?
男人的心最是容易变,刘秀英可看了不少男的抛弃妻子的故事,她真怕慕宁遇到那样的。
可慕宁呢,给她选个老实的,她觉得人家没出息,给她选个不老实的,她就会说人家以后可能会找小三。
家庭条件好的,工作也安排妥当的,她就说人家可能是个妈宝男,到时候两口子办事,可能他妈还在门口听着。
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她就说那种人家里的极品亲戚多,说不定以后生不出男孩来,要被逼着吃毒药……
总而言之,她就是有各种各样的不满意。
刘秀英最后懒得管了。
她能说什么呢?她闺女比谁都能!
在她闺女的眼里,男的都不行,她也不知道她要找什么样的,找天仙吧!
就在刘秀英的埋怨下,慕宁去公社上班了。
去公社上班的日子还是挺平稳的,慕宁最擅长的就是把别人的人发展成自己人。
没多久她就在办公室里混的如鱼得水,好多人都忘记了刚开始针对她的岁月了,只觉得慕宁风趣,幽默,长得好,而且会来事儿。
慕宁顿顿吃饭能请则请,真是没见过这么好的人了。
而且他们布置的任务,她全额完成。
之前他们公社在县里是数不着的,写文章的能力挺一般,因为笔杆子其实就是一个初中毕业的人,他写风花雪月挺好,写一些正经的文章,就没那么突出了。
可是公社里的水平就这样,要是想找个更好的,找不到啊。
慕宁来了,的确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刚开始那个笔杆子心情特别的不好,总觉得慕宁抢了他的官,但是慕宁,她是不会搭理的。
能力见真章。
一个比不过她的男的,怎么好意思在那里喳喳呼呼,像是得了神经病一样。
既然比不过她,那就少说废话。
那个写文章的男人的人缘一直都不太好,因为他总觉得全世界都没他厉害。
他杵在这个位置上,就是辱没了人才。
慕宁来了以后,他彻底坐了冷板凳,领导不看他心有多高,只看他笔下的文章有多好,慕宁比他写的好了几百倍,是个人都知道怎么选。
虽然他的职务没有变,但他这边彻底是没有什么工作了。
他平时就整理整理材料,别的时候就是天天发愣。
机会都给慕宁了。
慕宁的名字在省领导那边被记住了,公社的人不用她用谁。
谁都知道公社出名有多难,慕宁好不容易在领导那边有了一点印象,那自然是要把她的文章好好往那边送一送,让领导记住他们公社,多给他们一些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