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放榜的那条街是全京城最热闹的一条街,越国开启科举才几年,好多人对科举热情极高。可以说整条街上全都是人,慕宁的诉说,让那些要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读书人们,气到脸色铁青,恨不得立即赶往陈国,为自家公主讨回公道!
好好一个公主被嫁到了陈国,竟然被另外一个公主连同陈国人一同谋害了,回到本国还得偷偷摸摸,竟然还是一路上风尘仆仆躲避着追杀回来的,可真是奇耻大辱!
一时间民意沸腾!
没多久,皇宫就派人来接慕宁了。
没人能想到慕宁不进宫,反而破釜沉舟,把她被谋杀的事在整个京城先宣扬了一遍。
老皇帝想堵也堵不住了,他当时听到旁人的描述,直接把一套上好的琉璃杯给摔碎了。
在他的眼中,沈清寒是他最疼爱的女儿,若是可以,他乐意给她最好的。
谁让她的母亲是他一直魂牵梦绕的女子。
慕宁被谋害了,找他主持公道也就罢了,可竟然把沈清寒的事传得沸沸扬扬!
她不仅传了,还拿出了证据,是铁证如山的证据,谁都狡辩不了。
老皇帝一时间真是恨不得慕宁直接死了算了。
本来这个女儿就是为了和亲生的,没给越国带来几分回报也就算了,还掀起了轩然大波!
他强忍着一肚子的怒气,又没法对慕宁施展。
他作为皇帝,并非毫无软肋,如今他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去见阎王爷,他跟孟国皇帝相同,也想留点好名声。
被谋杀的女儿回来,他要是还咄咄逼人,史官会怎么写,不言而喻。
于是老皇帝只能强忍着对慕宁的厌恶,仔细询问了她在陈国京城里所遭遇的一切。
待慕宁说完后,他沉默了。
沈清寒他未曾见过,但画像他是亲眼所见的。
那个女儿与她的娘亲足足像了八九分,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就是因为这个,老皇帝才会偏疼她,甚至不惜让自己最器重的儿子把她接回来。
儿子不成事也就算了,谁想到沈清寒做事也那么不利落。
她的一块贴身的玉佩竟然被慕宁给拿了个正着。
所谓的证据就是慕宁乱编的,只要她跟慕南辰串通好了,老皇帝说什么都不重要。
而且沈星寒没法不认,她以为自己的手脚很干净,其实留下了很多的书信。
她不肯认罪,那些书信和那些手下也能替她认。
慕宁倒是挺好奇老皇帝的态度。
被另外一个女儿谋杀的可怜孩子回来了,老皇帝对她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就罢了,字里行间还要求她宽恕沈清寒,说她不是故意的。
怪不得这老皇帝的儿子女儿都盼着他快点结束,糊涂起来还真挺要命的。
应付皇帝,慕宁没有耍花招,她就是哭。
她受了委屈,为什么不哭?
她一见到老皇帝就拼命哭,哭得眼睛都肿了,哭得帕子都湿了,她见到大臣们也哭,见到那些宫女太监们都哭。
所有人都知道慕宁受了天大的委屈,还不是一般的委屈!
第857章
太子妃白月光(30)
作为越国之主,原主的父亲,也就是这位老皇帝,要是不替女儿主持公道,不说那些朝臣们不放过他,就是民间的唾沫都能把他淹死。
花容月貌的女儿被嫁到他国去受罪也就算了,毕竟这是在保证两国的安定。
可她过的是什么日子?
一个在陈国长大的,还女扮男装去参加科举的公主,跟其他陈国人谋划着把越国的人给杀了。
不就是吃里扒外?
他们不承认这个公主的存在,他们要求老皇帝严惩沈清寒,并且找陈国讨个公道。
若是做不到的话,老皇帝估计又要被唾骂,谁让这件事闹得太大了呢?
越国的民风本来就彪悍。
慕宁这一招就是釜底抽薪。
到如今读书人嘴里的话题还是慕宁被谋杀回国的事。
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慕宁这边的事还没有搞定,那边陈国就传来了消息。
他们特意送来了信函,说是他们替老皇帝找回了流落多年的女儿。
慕宁病逝了,他们为了能够延续两国的情谊,那个女儿又对太子痴心,就直接把她留在了陈国,大婚由陈国来全程主持。
老皇帝若是之前看到这一封书信,并不会有太多的不满。
慕宁的死活他没放在眼里,要是他最喜爱的那个女儿想留在陈国,他也不会反对。
可惜,这不就全都白搭了吗?
陈国的谎言被戳破了。
这封书信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明明是皇帝自己看的,却在民间传的很广。
好多人都认为陈国太过于无耻!
要是放任他们那么做,说不定他们有一天还真会蹬鼻子上脸,敲开越国的大门。
好多人都叫嚣着让越国给陈国一点颜色瞧瞧。
谁让他们珍贵的公主在那边受尽了委屈!
陈国的使臣来这边也是有些忐忑的。
近日里陈国京城乱成了一锅粥,太子妃无端无故病故了。
太子竟然连妻子的头七都没过,就公然跟另外一个人成双入对。
那个人竟然还是状元郎。
状元郎是女的已经不是最惊爆的消息了,最惊爆的消息是,她竟然是越国的公主。
这些事吸引了京城人所有的注意。
而陈国皇帝的安排不出所料。
他果真是同意沈清寒跟太子成亲,毕竟只要有一个越国公主留在这里就行,他需要的是一个纽带,只要有合适的人选来充当这个纽带,别的人死了也就死了,老皇帝并没有放在眼里。
也许老皇帝欣赏慕宁在京城里搞出来的那些事业,可欣赏远远比不过真正的利益。
这封信的来临,变成了慕宁被欺负的佐证。
没看到上面不都说了吗,在他们陈国人眼里,慕宁已经死了,而且是病死的。
一个公主死的不明不白,竟然连调查都没有,被盖棺定论为病死,显然其中有诈。
读书人更是群情激昂,恨不得亲身去往陈国为慕宁讨回公道。
慕宁表示她可真是神机妙算,赶在陈国人来之前,把一切都披露出来了。
这次陈国吃不了兜着走,慕宁的处境也安全的很。
老皇帝即便内心十分厌烦慕宁,恨不得她真的出了什么事被杀了,可百姓们却十分同情慕宁,她民间的名声很好。
应该拿陈国怎么办,大臣们还得商议,但安排慕宁是皇帝的事,他得做给百姓们看。
老皇帝捏着鼻子,把原本给沈清寒准备的府宅赐给了慕宁。
那是他挖空心思在京城里找到的最好的一处宅子,专门下旨意找最精巧的工匠给修的。
没想到便宜了慕宁。
可没办法,慕宁在别人眼中可是受尽了委屈,若是他作为生身父亲还不好好待她,真是死了都要被骂。
然而慕宁刚开始推辞了一下。
她表示她想在宫中好好陪陪老皇帝,反正她也无处可去了,更不想再嫁人了,作为一个流落在外回归的公主,她没有别的想法,只想好好地孝敬父亲。
老皇帝表示他根本就不想慕宁伺候他,恨不得这个女儿立即滚出他的视线。
于是他好劝歹劝,不仅把那座府宅给了慕宁,还有黄金万两,各类绫罗绸缎,就连良田都有一百亩。
实际上,若是慕宁没有出去联姻,她所分得的财产可不止这一点。
慕宁想要什么,就直接说了。
“父皇,您之前也说过了,您亏欠了儿臣,那您给儿臣这点利益又够干什么呢?接下来儿臣是要为自己做打算的,您不让儿臣孝敬,那儿臣就得为自己忙活了。其他兄弟姐妹分了多少您就得给儿臣多少,否则儿臣一定会闹的。”
慕宁模仿了原主的性情。
原主之前对老皇帝就是这么个态度,又傻又愣,有什么就说什么,老皇帝几次被她气出个好歹,这次老皇帝同样如此。
他本来想随随便便把慕宁给打发了,没想到慕宁还如此的厚脸皮,看到慕宁一脸的无畏,非要田地,老皇帝烦不胜烦,最终还是应了她的要求,按照分给其他皇子皇女的封地,分给了慕宁。
慕宁手上有了那么多的田地,又有一座精美的宅子,就消停多了。
因为她知道,自己该点的火已经点完了,接下来就看看老皇帝愿不愿意替她出马了。
当然,他不愿意不打紧了,只要百姓们愿意,他再反对又有什么用呢?
果然没过几天,老臣们就在御书房里商量出来了具体的计划。
如今慕南辰还在那边,他可是越国的太子,他们要想对越国发难,也不能够不考虑他。
可沈清寒连同陈国人差点把他们的公主给害死了,要是就这么过去了,那也是万万不能。
那些老臣们左说一句右说一句,最终,打算借力打力,让陈国处置沈清寒。
越国会先告诉陈国,慕宁在他们这边,接着指认沈清寒的罪行,让陈国的人自己想想该怎么办。
他们会效仿慕宁,先把沈清寒谋杀慕宁的事传开,再让陈国帮他们处置。
一个杀人者,陈国还想让她变成太子妃,要是慕宁没死的消息一传开,可想而知他们会怎么丢人。
第858章
太子妃白月光(31)
不得不说,那些老臣们还真的挺腹黑的。
他们这一招借力打力会造成什么效果,慕宁特想看热闹。
但目前她正住在老皇帝特意给她安排的宅子里,还有一大群下人伺候着,她不能够表现的那么明显,总得乖乖做个公主给老皇帝看看。
慕宁掐指一算,按照原著的剧情,这个越国的老皇帝倒是活不了太久了,也就一两个月的功夫就得驾崩,该忙活起来的还是得忙活起来。
表面上慕宁一回到越国好像无依无靠,但有了祁云夜的关系网,就好办多了。
慕宁暗自安排的人,也在悄无声息地往这边赶,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慕宁想要继位,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她是作为一个受害者回到越国来的,不管是谁都得给她几分薄面,原主的那些兄弟姐妹,都过来看过她。
慕宁在老皇帝面前怎么装傻充愣,在那些兄弟姐妹面前是一模一样。
原本慕宁的母妃早就去世,她又到了年纪被定去和亲,其实她的处境跟沈清寒那种从小在陈国长大的没什么区别。
都是只剩下一个空空的头衔。
这样的人好拿捏,那些兄弟姐妹为了更快获得民心,倒是对慕宁格外的殷勤,一个比一个会送礼,隔三差五就要找她去参加宴会。
他们比着来,今天这个跟慕宁走的近了,明天那个一定要找回场子。
反正在他们眼中慕宁没有危险性。
短短半月功夫,慕宁就变成了那些人的座上宾。
对于这一点,老皇帝自然是看到了的。
他清楚他的那些儿女到底是什么货色,若不是慕宁博取了民众的同情,这些人可不会对慕宁有那么好的脸色。
不过这些小事,他们怎么交往,老皇帝是不会插手的。
他是老了,但还没有老得傻到不成样子。
慕宁一直在装小白花,看她除了一个侍从什么都没有,很多事他们都不防着她。
慕宁亲身获得的情报可比那些需要日夜盯着才获得的情报准确多了。
这些人对慕宁抛去了橄榄枝,慕宁认为,要是不送他们一份大礼,就对不起他们的用心。
其实根本就不需要费多少功夫。
只要拿捏住了这些人的痒处和痛处,知道他们渴求的和忌惮的是什么,挑拨他们易如反掌。
慕宁随意在其他皇子面前说了几句另外的皇子皇女的事,就会让他们的心里产生无数个念头。
再随意使个招数,他们就打成一片。
慕宁可不想脏了自己的手,他们自相残杀就是她最想看到的结果。
幸好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原主的这几个兄弟姐妹,为了争权夺利,获得皇位,没有一个人手上是干净的,害命杀人之事没有一个不沾的。
之前是他们以为自己做的隐蔽,还能装出个好人模样。
可一挑拨,他们就完了。
他们互相猜忌,都认为对方的手里有他们不知道的把柄。
猜忌后就要动手,打不过的就去找老皇帝告状,让反正我好不了,你也好不了。
他们所置办下的那些私密的产业和田地,也被暗自揭露到了老皇帝的面前。
老皇帝直接气的吐了血。
而那些兄弟姐妹都认为是别人举报的。
一时间又打成了一团。
等老皇帝再醒过来,那群人全都被贬成了庶民,失去了继承权。
老皇帝可以允许儿女们有私心,但他们置办的那些田地,养的那些兵马,都在证明,若是有了机会,他的头可能都要被他的儿女给砍下来。
任何一个掌权者都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如此一来,慕宁的手上一滴血都没沾,那群人就直接落马了。
他们成为庶人后,死的死的,伤的伤,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慕宁对他们不会有任何的同情。
草菅人命的人,又怎么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而且他们对于原主也是坏的很,罪有应得罢了。
老皇帝一口气把那些皇子皇女全都发落,着实是让京城中人风声鹤唳了一段时间。
那些臣子也未曾想到,他们身边的那些官员,表面上人模人样,只对老皇帝效忠,实则早就找好了下一任主子,甚至谋划了一段时间了。
他们的主子都不行了,更不用说这些臣子。
老皇帝在气头上,把这些人该贬的贬,该杀的杀,一时间那些大臣们大气都不敢出。
百姓们也害怕。
老皇帝对于亲生的子女都毫不留情,他们这些普通的老百姓,那更是如同草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