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一盏茶的功夫,宫女们就通传闻司溟到了。留在这地方的人都是慕宁的心腹,他们不会对公主夜会其他男人有任何的想法。
闻司溟一路畅通无阻,一直到正堂,看到端坐在那里,笑盈盈望着他的慕宁,心里的怒火如同燎原。
“你找我来是想干什么?”
慕宁抿了一口茶,看着死死盯着她的闻司溟,只说了两个字:“跪下。”
闻司溟的脸色铁青,原本在两个人的关系里,他是占据主导地位的。
慕宁做什么都得听他的,也不敢违逆他。
可前不久他被打晕过去,一下就变了。
他脑袋被人打破,身上也被人插了口子,被人找到时已经是气息奄奄。
等他养好了伤就发现,在他印象里,那个可以任由他拿捏的所谓的妾室,已经变成了真正的公主,入住了皇宫。
他心中的愤怒立马沸腾!
加上顾灼光和周游安对他的责备,以及这些日子民间传播的真公主的美名,闻司溟心头的怒火越来越盛。
他没有预料到的是,皇帝竟然还专门找了人,告诉他,慕宁在这里住过的痕迹要全部抹去,她只能是最尊贵的公主。
闻司溟处心积虑谋划了这么久,就是要把慕宁困到别院里,圣旨一下来,他的算盘一下子就空了。
所有的筹划都变成了竹篮打水。
闻司溟不恨才怪!
好不容易找到了机会,派死士过来,还被慕宁给抓住了,甚至发现了那死士的身份。
闻司溟得知消息以后,恨意简直快要隐藏不住了。
尤其是在慕宁说出跪下这两个字后,闻司溟的杀意燃烧到了顶峰!
“你当了公主,是不是忘记了当时是怎么对我曲意逢迎的了?”
闻司溟微眯了一下眼睛,冷笑开口。
他还没反应过来,一个重重的耳光落到了他的脸上,他直接被打出了血。
他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看向慕宁:“你会武功?”
慕宁朝着他笑:“我会的东西可多着呢,不过我最擅长的,就是杀人。”
闻司溟身上的寒凉气息更浓,他打量了一下四周,发现空无一人之后,心头猛地出现了杀念。
可惜下一秒,他就挨了慕宁一下,随即重重地踩到脚底下。
慕宁专门踩他的脸,面对着他快要凝成实质的杀意,她笑的却是格外的欢:“被你从前最看不起的人踩脸的感觉怎么样?”
慕宁一边问着,一边用力。
闻司溟就像是一条垂死挣扎的鱼,他想要逃出慕宁的掣肘,发现他竟使不上一分力气。
他心里隐隐震惊,脑子里无数念头闪过。
如果慕宁隐藏了实力,那她的目的是什么?
不知道过了多久,慕宁总算松开了脚。
闻司溟重重的咳嗽起来,半边铁青的脸在滴血,上面有个非常明显的鞋印。
“交出五十万两银子,我不暴露你的身份,并把另外一半蛊虫还给你。”慕宁不跟他废话,提出了条件。
闻司溟以为他听错了:“你要五十万两,你是觉得自己配吗?”
慕宁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桌子,看着他的眼神里明显有笑意,可却又让人觉得寒凉入骨:“不是我配不配,还是你愿不愿意拿这些银子,换你的颜面。今晚上的事要是闹到陛下面前,你的心上人一定会知道,她若是知道了,就猜到你是为了她而来。于是她又得替你为我赔不是,甚至还要遭受我的羞辱。而这一切,都是你带来的。”
第135章
公主白月光(11)
听到这里,闻司溟维持不住脸上的平静了,他的脸控制不住的扭曲,想到一切扯到皇帝面前,自己的心上人要对这个女人低三下四地道歉,他的手猛地攥紧!
“所以嘛,我说这些银子为的是买你的颜面,让一个女人替你道歉,还是你喜欢的女人,要是我,可丢不起这个人。”
闻司溟死死地盯着慕宁,眼神快要把她千刀万剐了。
慕宁脸色如常,仿佛看不懂他的眼神,只伸出了一只嫩生生的手:“银票拿来,你走。”
闻司溟跟慕宁短暂的交锋,就已经知道,在这里击杀她的可能性几乎是渺茫的。
他原本以为自己的武艺算是高强,并不会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但现在……他僵硬着手从怀里掏出来五张银票,每张十万两,递给了慕宁。
慕宁数了数,脸上的笑容变得灿烂:“多谢世子。东西和人我一并交给你,怎么处置,随你的便。”
闻司溟对着她缓缓开口:“慕宁,你的命,你最好守好。”
慕宁眨了眨眼睛:“我肯定会长命百岁,活得比你长。”
闻司溟头也不回地走出去,将手下一刀斩了,夺回了那东西,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而慕宁伸了个懒腰,睡到大天亮。
第二天,陈公公就来宣布圣旨了。
皇帝是个说到做到的人,即便为慕宁争取一个官职,跟大臣们唇枪舌战了一上午,他还是为慕宁争取来了。
在大臣们的眼里,这就是明乾公主心血来潮搞出来的事。
女子当官,成何体统!
幸好在皇帝的讲述里,慕宁当的只是一个闲官,即便凌驾在六部之上,也要按照律法行事。
她一个小女子懂什么律法?归根结底这就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职。
慕宁笑着接了圣旨,全府上下都喜气洋洋的。
大臣们回家,自然是传起了这件事,一个公主不在深闺里养着,非要出来做官,而皇帝还允许了,这对父女可真是把江山当成儿戏。
可他们只能在背地里说三道四,谁敢公开说一个字,谁不知道皇帝的铁血手段。
于是就这样,慕宁这个官就顺利地当上了。
刚开始大臣们还是有点忐忑的,生怕这公主搞出什么幺蛾子,毁坏了官场的秩序。
但他们发现这公主真就是为了过一把瘾才当的这个官,什么都不做,这个官职本就是流动着的,也不需要每日去点卯。她每天只在自己的府里过日子,当跟没当好像没什么区别。
渐渐地大家就放下了戒心,权当这个官职不存在。
可没想到就在大家快要把慕宁忽略掉时,她突然开始动作了。
这一日天朗气晴,大理寺的官员将刑部发上来的案件审了一遍,正要归家,却远远看着一辆装扮极为华贵的马车,停在了府衙门前。
从马车上下来的是一个长着神仙般容颜的女子,即便她穿的是便装,但这种天姿国色,实在是让人一眼惊艳。
来往的百姓不由自主地停住了脚步,看向了她,直到听到宫女称慕宁为公主,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她就是真公主!
这位真公主,竟是一个倾国倾城般的美人儿!
面对着百姓们的夸赞,慕宁只微微颔首,随即在百姓们诧异的目光下,踏进了大理寺的门。
官员们得知这个消息,自然准备好了。
但当亲眼看到慕宁的绝色,这种让满室生辉的美貌,他们还是愣神了好一会儿。
“拜见公主。”
年近五旬的大理寺卿率着他身后的官员,朝着慕宁行礼。
“诸位请起,本宫今日可不是什么公主,只是皇上封的一个官罢了。本宫来这里,是想看一看诸位今日审的案子,可否有什么不妥。这天下急需安定,冤假错案可是不能有的。”
大家面面相觑,没想到这公主头一回上任,到了他们这里。
再怎么说,这位的身份也跟他们不一样,即便心中对女子有诸多的偏见,他们表面上还是一副恭顺,大理寺卿亲自把今日的案子放在了慕宁的面前。
慕宁直接挥了挥手,让他们各自去忙,不要理她,她只是熟悉一下这官场环境,不必如此郑重。
大家又怎么敢真把她放在一旁不管,他们手上有再多的工作也只能停下来,看看慕宁到底要干什么。
慕宁信手翻着那些已经处理好的案卷,表情带着漫不经心。
看她翻得那么快,很多人心中更是不屑。
皇帝真是喜欢乱点谱,让这样的女子当官有什么用,能造福百姓吗?
就在大家以为她翻完了,这事也就过去了,这一尊大佛会回去时,慕宁却抽出了一份案宗:“这案子看上去还挺奇怪的。”
大家一看,这是最近轰动京城的一件案子。
天下第一富商李宣明之妻王氏在家中无辜被害。查遍府里所有人,却找不出真凶来。
王氏在经商上颇有头脑,李家能变成天下第一富商,王氏功不可没。
李宣明与他的妻子感情甚笃,两人被称为神仙眷侣,妻子无辜被害,他更是连吐几口鲜血,卧床不起。
刑部专门派人去侦查,最终确定了目标,那是李宣明的一个贴身丫鬟,她嫉妒王氏无子还受敬重,便起了杀心。
大理寺的人复核了一遍,发现人证物证俱在,这案子也就结了。
未曾想,慕宁竟还看到了这种案子。
大理寺卿摸了摸自己的胡须,上前讲述了一番这案子的来龙去脉,慕宁频频点头,仿佛听戏本子一样听得入迷。
却在大家以为这事过去时,她又重新笑着开口:“那姓李的商人可曾再娶?”
其他官员脸上露出了感慨,跟慕宁说起这李宣明与妻子伉俪情深,将那些上前说媒的媒人都赶了出去,表示今后不会再娶。
民间都在感叹他的情真意切。
慕宁仿佛也被他的真情感动了:“择日不如撞日,今日既然我看到了这一桩案子,那就是缘分。诸位应该不急着回家吧,跟我一起去李府走一趟?”
第137章
公主白月光(12)
大家心中叫苦不迭,表面却不敢露出半分犹疑之色,于是一群人只能跟着慕宁,去往李府的方向。
不知道这公主是怎么想的,即便如今民风开放,也鲜少有女子敢在大庭广众之下随意行走的。
然而这公主面纱不戴,马车不坐,还走在了最前面,一路上引来了无数观瞻的目光。
她长得的确是太美,无数人为她驻足,并且口口相传,围观她的人越来越多。
看她走进了李府,大家还一脸的惊诧,直到宫女解释着,说是公主被李姓商人的真情感动,要亲自去看看这人的面容,百姓们才理解了。
这段日子,李先明为缅怀亡妻,决定终身不娶的事,早就传遍了大街小巷。
民间一直在传着李宣明的美名,如此好的丈夫,天底下都难找。
官员们木着一张脸走进去,然而出来时,脸色却完完全全变了个模样。
这次不仅仅是他们出来了,后面竟然还绑着李宣明。
他披头散发,形容狼狈,不复当时儒雅商人的模样。
百姓们纷纷吃惊,不知道这是在做什么。
而慕宁已经一声令下,直接要押着李宣明去往刑场。
如此干脆利落地行事,实属罕见。
百姓们都在纳罕,跟着慕宁朝刑场走去。
慕宁这次上了马车,不理会别人的问询。
而与此同时,正在刑部当值的顾灼光,得知了这个消息。
他是今年的新科状元,按理来说应该入翰林院,但由于能力出众,又有家族助力,皇帝急需新鲜的血液注入朝堂,就把他安排到了刑部。
在外人眼里他是才华横溢的状元郎,在刑部,他只是一个末等的官员。
王氏的案子是他抢来的,更是他一手办成的。
这案子办得漂亮,赢得了其他官员的不少赞许。
而如今听到公主绑了李宣明,似乎是案子另有隐情,顾灼光再也坐不住了,绷着一张脸就朝着刑场所在的方向去。
然而更让他想不到的是,他到了刑场才知道,公主只是抄了近路,她把李宣明押回了大理寺。
跑空了一趟,顾灼光脸色越加的阴沉,他本来长得是一张温润如玉的脸,一绷起来还是有些吓人的,旁边的小厮不敢跟他说话。
直到进入大理寺,顾灼光依旧没能缓下心里的那口气,他只觉得慕宁在胡闹,这案子看似蹊跷,但他早已理清楚了其中的来龙去脉,将真正的罪魁祸首缉拿归案了。
这并不是多么难的事,可为何慕宁非要节外生枝?难不成是因为……想到那件事,顾灼光表情越发的冷酷。
他一踏进大理寺的门,就有不少人注意到了。
当今的状元郎长着一张俊美无比的脸,又有皇帝的器重,他将来的前途如何,大家都悉数在心。
顾灼光眼神藏着探究,看向众人,企图从他们的表情里得到蛛丝马迹,他们只拍了拍他的肩膀,露出了一丝苦笑。
顾灼光心里有些不安,但还是走进了大理寺专门审问犯人的地方。
他来的时候已经不早了,那姓李的已经签字画押,脸色苍白,抖如筛糠,一副再也不复之前的张扬。
顾灼光心里一冷,他朝着慕宁行礼:“拜见公主。”
“哦?状元郎来这里是干什么?”慕宁笑问。
即便他已在刑部当官,但很多人称呼他为状元郎,这称呼倒也没有什么失礼的地方。
顾灼光沉沉对着她说道:“王氏的案子是由微臣一手经办的,听说公主将李宣明绑了过来,微臣就赶过来的。公主若是对这案子有任何不解之处,微臣愿为公主答疑解惑。”
慕宁却懒懒地打了一哈欠,指了指已签字画押的诉状:“不必了,这案子水落石出了,那丫鬟并非凶手,是这姓李的栽赃嫁祸。他贪图王氏的财产,又无法从她那里讨得账本,就挺而走险,利用了丫鬟,杀了发妻。”
顾灼光听得眉头一跳,他对自己的断案能力十分自负,拱了拱手说道:“微臣斗胆问一句,公主是明察秋毫,还是屈打成招?”
听到这里,旁边的官员都倒吸一口冷气,这顾灼光怎么回事啊?他们这些官员都在这里了,要是公主屈打成招,他们能什么都不说吗?
慕宁笑了,有些惊奇的问道:“状元郎何出此言?”
“启禀公主,微臣将这案子调查了数月,未曾发现是李姓商人的任何作案嫌疑,您去了李府一趟,就将他定为了犯人,臣不解。”
顾灼光掀起长袍,跪了下去。
面对着这种以退为进的招数,慕宁声音带了几分亲近:“状元郎有所不知,你只看到了那王氏身上有一道致命伤痕,却不知道你找出来的那丫鬟埋葬在花园里的凶器,不过是李宣明的李代桃僵之计。那丫鬟刺王氏的那一刀,伤口不算深,王氏那时还活着,她还攀爬了数十米。而另外一人出现,用相同的匕首同样的角度刺进她的胸口,这才让她命丧黄泉。这把匕首你没找到也正常,李宣明丧天良,将匕首藏进了佛像。若非本宫意外发觉佛像的异常,还真抓不住这个真凶。”
慕宁话里没有任何责怪的意思,可这话里话外都在讲述顾灼光的失职。
顾灼光看向李宣明,发现他未曾否认一句,心口猛的一跳,脸色逐渐黯淡。
他将诉状看了一遍,脸色更是如同白纸。
那匕首和伤痕吻合,他又如何能够想到还有另外一把一模一样的呢?
他更想不到姓李的竟然不顾多年的夫妻情谊,对发妻痛下杀手!
他的脑子里乱成了一团,表面却不动声色。
“其他的,大理寺卿你去跟状元郎讲清楚吧,我一来就撞上了这一桩冤假错案,你们大理寺可真是要整顿一下了。”
慕宁这一说,大理寺的人分分钟落下了冷汗。
谁能料到公主如此明察秋毫,一眼就发觉了关键,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找到了真正的凶手。
而这件事太过戏剧性,很快就传播开来,大家痛骂李宣明畜生,盛赞慕宁的断案能力。
而风波过后的某天夜里,慕宁不请自去了隔壁那座深宅,她还没摸进帐,就被一只手掐住了脖子,男人声音如玉石相碰,好听却渗着冷意:“你是谁?”
第138章
公主白月光(14)
故意露出了一个破绽,让自己被对方抓住的慕宁,缓缓露出一个笑容:“我是采花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