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王秘书心领神会,当即掏出纸笔:“我马上拟合同!”职工都跟厂子签了三年到十年不等的聘用合同,期间除非是重大过失,否则厂里不得解聘职工。现在正好借机把这批没有任何忠诚度的职工给解雇了。
职工们却对自己失去了一份多好的工作而毫无察觉,只觉得反正厂子黄了,不干就不干了呗,等王秘书拟好合同,一个个都过来依次按指印。
公安见温宁都不追究了,自然不会再抓人。
“温同志,那我们先回去了。”钟队开口道。
温宁面带微笑:“谢谢您特地跑一趟,麻烦了。”
“哪里的事,为人民服务有什么好辛苦的。”钟队挥挥手,上车走了。
等钟队离开,温宁脑子里忽然闪过一点什么,她前几天总觉得小孩中毒的症状似曾相识,但一直没想起来在哪里看过,此刻忽然就想起来了!
第432章
谁是凶手
温宁想起来了!
她知道那些小孩中的是什么毒了!
“王秘书,送我去医院!快!”温宁激动地催促王秘书。
“温厂长,你确定现在要去医院?那些家属不会放过我们,我怕……”王秘书担忧道。
温宁摇头:“管不了那么多,我知道怎么给那些小孩解毒了!咱们先过去!”
早点解毒,孩子们就少受点苦!
“那快上车!”王秘书听到温宁能解毒,瞬间精神振奋,摸出车钥匙准备去开车。
陆耀紧跟在温宁身后,三个人上车,车子朝医院驶去。
半路上,车子路过商店,温宁让王秘书停车,“我下去买点解毒用的东西。”
“二哥,你跟我一起。”温宁叫上陆耀,两人进了商店,温宁逛了一圈副食柜台,温宁都没看到自己想买的东西。
她着急地拉着一个营业员问:“同志,这哪儿有卖牛奶的?瓶装或者袋装都行。我买得比较多。”
“买牛奶啊”,营业员打量着她,“我们这儿没有,你得上奶站去买,不过这个点,奶站都要关门了吧。”
温宁礼貌追问:“请问奶站在哪儿?”
营业员给她报了个地址,温宁道谢,拉着陆耀走了。
陆耀好奇道:“嫂子,解毒用牛奶就行了吗?”
温宁:“牛奶只是其中一种解毒剂。”
两人回到车上,温宁把营业员说的地址告诉王秘书,“快,去这里。”
王秘书不敢耽误,快速启动车子,终于赶在关门的那个点到了奶站。
温宁运气好,奶站今天剩了好几桶奶,温宁大手笔地全部包了,顺带还买了玻璃瓶来分装,一瓶鲜牛奶加玻璃瓶,挤奶工帮忙把包装好的牛奶给运到小轿车后备箱。
看到温宁买这么多牛奶,王秘书心里好奇,但又不敢问,怕耽误时间。
硬是憋着这个好奇到了医院。
等他跟着温宁和陆耀到了医生办公室的时候,他终于知道了牛奶的用途。
只听温宁对医生道:“孩子们应该是铊中毒,我之前在乡下听一个知青说起过,摄入含铊的化合物后,通常会引起周身疼痛、皮肤溃烂、脱发、头痛、精神不安、手足颤动。含铊化合物不常见,从孩子们的症状来看,摄入量应该不算太多,还可以治疗。”
温宁不是在乡下听到的,而是后世看到过铊中毒的新闻,这种毒很是罕见,因此很容易被误诊。
医生也是第一次听这种毒,简直闻所未闻:“那温同志,这种毒如何治疗?”
温宁指了指身后王秘书和陆耀搬进来的牛奶:“用1%碘化钠溶液洗胃,然后再饮用大量的牛奶消化道内的铊尽快排出。”
现在医生也没有别的治疗方法,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好,那我让人赶紧准备碘化钠溶液!”
很快,护士就准备好了碘化钠溶液,然后把牛奶放上推车,一起推到病房。
温宁没有跟过去,怕家属看到她情绪激动,影响治疗,所以她跟陆耀、王秘书在医生办公室等。
医生和护士推着推车过去,正好病房有几个小孩症状发作,又开始喊痛,这次医生没有注射止疼药,而是按照温宁说的办法,先想办法给孩子洗胃,紧接着等孩子状态稍微恢复一些,让家属给孩子喂牛奶。
一个小时过去,原本还嚷嚷着疼痛的孩子症状渐渐缓解了。
“果然是铊中毒!温同志的解毒方法有效!”医生和护士激动地对视。
等了一周时间,孩子终于有救,家属们脸上也有了笑容:“啊!我家孩子不疼了!不用止疼药也不疼了!”
护士把剩下的牛奶分发给家属们,叮嘱道:“大家继续给孩子喂牛奶,尽量让孩子把肠胃里面的铊都排出来。”
“谢谢你们,这么多天辛苦你们了。”家属们跟护士和医生道谢。
温宁这段时间做的事,护士和医生都看在眼里,真心想替她说几句好话:“你们该谢的不是我们,是温宁同志,是她找到毒素,提供的解毒方法,这些牛奶也是她无偿提供的。”
“还有这段时间你们住院产生的费用,不是一笔小数目,全部是温同志承担的,她做到这个份上,足以说明中性笔芯是被人恶意投毒,她也是受害者,还请你们明辨是非,不要再迁怒到温同志和文具厂身上。”
“对,要不是她的话,我们医生恐怕一辈子都查不出孩子体内的毒素,铊如果在体内长时间不排出,孩子以后得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都会慢慢损坏,很可能瘫痪甚至变成活死人。”
听到这种可能的后果,家属们都吓得倒吸一口凉气,还好自家孩子的毒解了,不然一辈子就毁了。
有了护士和医生帮温宁说话,加上现在孩子的毒解了,家属们后知后觉,也有些想明白了。
“有一说一,阳光文具厂在这件事上还是挺有责任感的。”
“是啊,还赔偿我们每家误工费,我们十几家人呢,每家每天五块的误工费,一天就近百块,一周都快小一千了,这还没算住院费,在这件事上,确实做得很不错。”
“对,说起来温同志也挺惨的,白赔了这么多钱,厂子也被公安封了,当初还吃了那么多笔芯自证清白,还差点被我们打……”
“最该死的是背后下毒的人,简直太恶毒了,一边给孩子们下铊毒,残害祖国花朵,一边还嫁祸给阳光文具厂,要不是温同志找到毒素,孩子们还不知道要被折磨多久,咱们这次一定不能放过背后下毒的人!”
“对!一定要把背后的人揪出来!”
之前大家有多怨恨温宁,现在就有多怨恨背后下毒的人,之前孩子中毒身体不适,也没法问话,现在解毒后精神渐渐恢复,家属们便开始自发盘问起自家孩子,想弄清楚当初到底是怎么误食笔芯的。
温宁没有在医院久留,送完牛奶之后,她便和陆耀还有王秘书离开,直奔公安局。
现在该是找出凶手的时候了!
第433章
凶手浮现
公安局内。
“公安同志,我真不知道你们要我交代什么?我承认我是跟那几个阳光文具厂的职工说过,我想高价购买制笔设备,但我也没让他们去偷啊,他们干了违法的事,跟我没关系。”
韩卫民面不改色心不跳,姿态从容地往审讯椅上一靠。
钟队着急破案,心里压力其实很大,但看到嫌犯这从容表情,心中莫名窝火,提高声音道:“需要我提醒你吗,你和阳光文具厂存在直接竞争关系,你们厂是中毒事件最大的受益者,你又是厂长,有充足的作案动机。”
韩卫民淡淡一笑:“那就请你们拿出证据来。没有证据,24小时内必须放人,钟队这点不用我提醒吧?”
钟队收紧拳头,只能用最老套的审讯方式:“近期你有没有去过市委家属院和附近的单位家属院?”
韩卫民:“没有。”
“那你最近一周都在哪里,在干什么。”
韩卫民:“不是在厂里就是回家,偶尔去外面吃饭或者商店买东西。”
回答听不出什么破绽,钟队皱眉。
审了一个小时,问的都是常规问题,而且又没有证据,最后钟队只好无奈道:“行了,签个字,走吧。”
韩卫民不紧不慢地起身,扫了一眼笔录上的内容,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临走朝钟队扯了扯嘴角,慢悠悠道:“下次抓人前还是先找证据,别做无用功,浪费彼此时间。”
韩卫民大摇大摆地走了。
旁边公安干警小声嘀咕:“不就是个制笔厂厂长,不知道嚣张什么!”
钟队脸色难看:“心虚的人才叫得最大声,他越嚣张,越有问题,他的嫌疑还没排除,你们继续盯着。”
他前脚刚走,温宁和陆耀便来了公安局。
“钟队,我有重要线索要提供。”
钟队正对案情一筹莫展,闻言立刻紧张道:“什么线索?”
温宁:“导致孩子们中毒的物质清楚了,是铊,刚刚我去医院让医生按铊中毒的治疗方式帮孩子们解毒,毒解了,间接验证了我的推测没错。”
“铊?”钟队根本没听过这种东西,“你是怎么发现是铊引起的毒发?”
温宁:“以前在乡下偶然听一个知青提到过。铊这种物质并不常见,能接触到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你们按这个方向排查,相信很快会有结果。”
下乡知青里头不少知识分子,知道这种事情不奇怪,钟队点头:“好,我现在让人去查。”
温宁道:“钟队,医院那边的家属大部分已经办理了出院手续,后续定期检查就行,那我们厂的吴厂长可以放出来了吗?厂子是不是也能解封了?”
家属不闹事,就不用扣留文具厂的人作为交代,钟队道:“可以,我去请示梁局。”
陆进扬跟梁局打过招,放人的事很快就走完流程,温宁把吴厂长接了回去。
办完这事,温宁跟吴厂长交代了几句,便和陆耀返回首都。
温宁的线索给案子带来了新的突破点,钟队又信心满满地吩咐下面的人去排查全市内能够接触到铊的人。
铊这种元素并不单独存在,而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比如铊盐,一般为无色、无味的结晶,溶于水后形成亚铊化物。
很快,就有人回来汇报:“钟队,目前卫市只有一家化工厂有铊盐这种物质。而且能直接接触到铊盐的,只有三个职工,我们把人都带回来了。”
“好,现在马上分别审问这三个人。”钟队又来了精神,饭都顾不上吃,马上进审讯室。
结果再一次让他失望。
这三个人不仅没有作案动机,而且化工厂实验室的铊盐用量有严格登记管理制度,现存的铊盐量和登记册上实验使用的量完全一致,这就说明,厂里的铊盐没有用于实验外,也就是说,笔芯里的铊不是来源于化工厂。
“这就奇了怪了,那下毒的铊是从哪里来的?难不成这事儿是外省的人过来干的?”钟队眉头紧蹙,抬手摩挲下巴。
但外省的人来卫市,当天来回还好,停留的话必须要有介绍信,更何况是进市委大院里头犯案,所以这个犯案的人,肯定就在卫市内,大概率就是卫市人!
案子再次陷入僵局,但钟队没有停滞不前,而是想起医院那边出院的小孩,现在小孩身体恢复,可以再次尝试询问那些小孩,看看有没有新发现。
说走就走,钟队去医院找中毒小孩了。
到医院门口,正要往住院部那边拐,没曾想碰到了韩卫民。
韩卫民背上背着个10岁左右的小孩,脸色焦急,他媳妇儿夏秀丽跟在旁边。
“韩厂长,又见面了。”钟队拦住韩卫民,打量着他脸上神情,“孩子这是生病了?”
韩卫民神色不耐:“麻烦钟队让开,我着急给孩子看病。”
儿子韩壮突然高烧不退,还上吐下泻,韩卫民吓得赶紧带孩子来医院。
钟队难得看他跟审讯室的状态完全不一样,好奇打量了几秒,还是侧身让开。
就在韩卫民背着孩子往前迈了一步的时候,另一边有个中毒小孩的家属也背着孩子往医院外面走,擦身而过的瞬间,韩卫民陡然加快脚步,而出院小孩那边忽然出声:“韩壮壮,你骗人!吃墨水根本不会变聪明!”
这话一出,韩卫民和中毒小孩的家属齐齐脸色一变。
不远处的钟队和手下同事面色亦是大变。
吃笔芯!
反应过来,钟队几人立刻折返,公安拦住韩卫民,钟队则走到中毒小孩身边:“小朋友,吃笔芯是怎么回事?”
那小孩语气委屈道:“韩壮壮骗人,说吃墨水就能长知识,变聪明,可是我吸完一根笔芯,不仅没能变聪明,还生病了……”
听完这话,小孩家属震惊又愤怒地看向韩卫民那边:“是你!我儿子中毒是你家儿子害的!”
“公安同志,快把这家人抓起来!他们是投毒案的凶手!”
韩卫民面红耳赤:“你别血口喷人!我儿子不是凶手!”
夏秀丽也开口反驳:“我儿子那么小,怎么可能投毒!”
第434章
临门一脚
韩壮壮被韩卫民两口子紧紧护在身后。
“把孩子放下来,我们要问话。”钟队语气严厉,目光紧盯着韩卫民两口子。
“公安同志,我儿子发着高烧呢,你们要问话也等他病好了行不行?”夏秀丽恳求道。
钟队长板着脸:“只是问几句话而已,发高烧不影响。”
韩卫民放下孩子,韩壮壮看到穿警服的人,整个人不受控制地哆嗦,韩卫民安抚道:“儿子,别怕,公安叔叔就是问个话,问完就好了。”
夏秀丽拍着儿子肩膀:“乖儿子,爸爸妈妈都陪着你。”
“我不要!我不要问话!”韩壮壮忽然大哭起来,一边脚踢手舞,一边哭嚎。
“钟队,你看我儿子不舒服,要不让他状态好了再问话。”韩卫民无可奈何地摊手。
钟队看着哭闹的浑小子,点了几个公安跟着:“带他们去看病,看完病,三个人都押回警局。”
几个公安跟着韩卫民走了。
钟队看向中毒小孩家属:“你们先别激动,我现在去找其他小孩家属了解情况。”
家属也很配合:“好的钟队,孩子干坏事八成是家长唆使的,你们千万别放过韩家两口子!”
不用家属说,钟队也不会放过韩卫民两口子。
送走家属,钟队继续去找剩下的小孩了解情况。
这一问,还真问出点东西,吸笔芯的小孩都听说了吸墨水可以变聪明这个言论,而且还说这事是秘密,不能告诉别人,告诉别人就变不聪明了,所以这些小孩都是偷偷吸的笔芯。
至于中性笔的来源,追溯到源头,是从一个在家属院外路过的叔叔手里买的,对方说低价处理,卖给小孩们只要一毛一支,小朋友们图便宜,全都在对方那里买了笔。
现在的情况是,韩壮壮散播吃笔芯的谣言,但笔芯却不是从韩壮壮手里流出来的,这样的话,就没有直接证据可以指证韩卫民两口子是投毒的人。
晚上,韩卫民一家三口被带回警局分开审问。
韩壮壮交代,吃笔芯变聪明这个事,是自己爹教的。
韩卫民却道:“我就是跟孩子开个玩笑,谁能想到他会把这事告诉同学?!”
夏秀丽则表示:“我不知情,我什么都不知道。”
钟队只好从韩壮壮身上突破,结果审了半天,孩子也没露出什么破绽,到底是个小孩,公安们都倾向于认定他没有伪装,事实应该就是他交代的那样。
韩卫民和夏秀丽那边也没什么进展。
出了审讯室,几个参与审讯的同事在一起开会:
“我敢肯定韩卫民就是投毒案的主谋!丫真能伪装!死活撬不开嘴!”
“关键得揪住把中性笔卖给小孩的那个男人,还有这个铊,他们从哪里搞来的。”
铊属于管制化工原料,一般人都接触不到。
而整个卫市,只有一家化工厂有,可化工厂的铊存量没有外泄。
“钟队,您怎么看?”
钟队听着队友们讨论,一直没说话,韩卫民心理素质太好,怎么都审不出来,夏秀丽对案子应该不知情,否则也不会演得这么镇静,钟队思索着,手指轻点桌面道:“先查韩卫民的亲属关系,看看有没有什么亲戚朋友在化工厂工作,有可能接触到铊。”
吩咐完队友,钟队起身,准备给温宁打个电话。
铊中毒是温宁发现的,兴许这次她又能提供一些新的破案线索。
第435章
如果我让她消失呢?
京市。
温宁接到钟队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