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首都这么多中学,高考生有几万人,叶巧不敢想象温宁这个书继续卖下去会挣多少钱,但应该用不了多久就能当上万元户了!算清楚账,叶巧心里那个酸,五脏六腑都跟在醋里泡过一样。
她紧了紧后槽牙,几分酸溜溜地问秦峰:“那参考书真有那么好用?”
秦峰点点头:“挺好用的,我看了几页,各种知识点归纳总结得不错,也有配合的例题讲解,对成绩提升应该很有帮助,真是活该她挣钱。”
叶巧撇嘴道:“那大家都买这个参考书,人人成绩都提升,竞争不就更激烈了吗?你想啊,以前600多分能考首都的大学,现在大家都能考600多,大学的录取线肯定也水涨船高。所以你们买参考书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秦峰愣了愣,还真没往这方面想过,跟着叶巧的话细细思索一番,忽然发现还真是这么回事。
叶巧观察着秦峰的表情,心中得意,又对他道:“我听你妈说秦茹成绩跟你差不多,本来你看了参考书,成绩提升,高考肯定比她考得好,现在她也有参考书可以看,你们俩高考还真说不准谁考得好。”
秦峰妈向来看不上秦茹家,家里吃饭,每次都拿秦茹家当话题,彰显自己的优越感,久而久之,秦峰也觉得秦茹一家都是废物,还经常欺负秦茹,如果高考秦茹比他考得好,上了更好的大学,那他和他妈岂不是要被狠狠打脸?
一想到这种可能,秦峰那脆弱的自尊心就受不了。
叶巧看他那一脸难以接受的表情,悄无声息地勾了勾唇。
晚饭时候,饭桌上的话题不知怎么又扯到了参考书上。
秦峰妈李凤梅特得意地显摆她有多舍得给儿子的学习花钱,八十块的书说买就买,叶巧却接话道,“二婶,有参考书真不一定是好事儿。”
“怎么说?”李凤梅表情一顿,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
叶巧放下筷子,一副认真分析的表情:
“参考书只会让竞争越来越激烈。你想啊,你费了多大劲才把小峰送进八中,享受最好的教育,参考书一推出,相当于把学习秘籍全部公开,那大家都照着秘籍学,好学校和差学校的学生之间,差距不就缩小了吗?到时候差学校的学生也能考高分,学校优势就没了。”
“而且同一个学校的同学,以前成绩没有小峰好,可通过参考书提升,最后成绩很可能超过小峰。那小峰面对的竞争不就又增加了?”
叶巧这番话把李凤梅给说得目瞪口呆,妈呀,那咋办呀?
叶巧看破一切的摇头感叹:“到时候温宁挣得盆满钵满,受苦的还是小峰这样的学生,为了考个大学,拼个你死我活的。”
秦峰刚才也被叶巧洗过脑,赞同道:
“妈,堂嫂说得对,以前高考600分能考大学,要是现在人人都能考600分,那大学分数线肯定也水涨船高,说不定要考700分才能上大学,考大学的难度更大了!”
李凤梅觉得:“那也不是人人都舍得花八十块买参考书吧?”
八十块钱呐,好几个月的工资,就是她也不是一下拿出来,买的时候也犹豫过。
叶巧笑道:“那不一定呀,你看三婶,砸锅卖铁都要送秦茹妹妹去念书,而且有的学生不一定非要买,借也行,或者有人白送也可以。”
李凤梅还是觉得不是所有人都舍得花这个钱,而且能买得起参考书的人是少数,至于白送:“怎么可能会有人白送呀!”
说到这,叶巧瞥了眼一直默不吭声的秦茹,秦峰也在看秦茹。
等晚上回家,李凤梅才从自己儿子嘴里知道了秦茹白得参考书的事。
一想到秦茹这样的贫困生也能用上参考书,她心里顿时不平衡起来。
再想到叶巧和自己儿子的话,不会到时候秦茹真比自己儿子多考几十分吧?
那自己在秦家的脸往哪儿搁呀?
李凤梅没想到,第二天,更让她焦虑的事发生了。
她在家属院听到单位同事聚在一起讨论参考书,竖着耳朵听了一嘴,便听到对方说:
“哎呀,你们都去买那个状元秘籍,我儿子看了觉得真的有用,好多老师没讲明白的问题,他回来结合参考书一看,一下就懂了。不愧是状元秘籍,八十块钱花得真值!”
“我女儿也说好用,她有个朋友在101中上学,据说,今年101中考上大学的人数仅次于四中和八中,靠的就是那个状元分享的学习笔记。要知道,以前101中可是全市垫底的学校啊!”
“真的吗?!这么神奇?那我也赶紧给我女儿买一套,再穷不能穷教育,为了孩子能考个好大学,拼了!”
“对,等孩子考上好大学分配到好单位,八十块也就是两个月工资的事儿,这么一算,八十块花得也挺值的。”
“……”
听着大家的议论,李凤梅心里不可抑制地焦虑起来。
没想到还真被叶巧那丫头说中了,个个学生都开始买状元秘籍来学习,到时候成绩大幅提升,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自己儿子想考个好大学就更难了!
除非,这个参考书只有少数人拥有,竞争压力就不会那么大。
不行,不能只有她一个人焦虑,李凤梅很快把叶巧给她分析的话到处传播,还专挑家属院那些尖子生的家长。
搁后世,她这种就叫贩卖焦虑。
别说,焦虑这种东西,沾上就跟病毒一样,很快便疯狂传播开。
不少尖子生都是奔着华清和燕大去的,再次也去个财大和人大,这些顶尖大学的录取名额是有限的,尖子生之间的竞争已经很大了。
现在又多了一批靠着参考书拼命往尖子生队伍挤的中等生,可想而知竞争会激烈到什么程度。
一时间,不少尖子生家长都有些忧心忡忡。
没想到,马上他们的担心就被验证了。
周末八中自己的老师出了一套数学卷子,最后一道大题不少尖子生都不会解,但班上一个一直数学成绩平平无奇的同学说自己解了出来。
尖子生们当然不信了。
他们讨论了好久都没能解出来,一个中等生轻松就解出来了?
怎么可能?!
尖子生们放下骄傲,主动跟那个同学请教,没想到那个同学反手就掏出状元秘籍数学版,指着上面一道例题道:“这个跟卷子上的题目是一个意思,只不过把已知条件调换了一下。”
然后就在众目睽睽之下,一步一步丝滑地把那道大题给解了出来。
尖子生们恍然大悟。
紧接着便油然而生一种危机感——
一个中等生就看了几天状元秘籍,居然能解出他们都解不出的题。
那如果所有中等生都照参考书学习呢?
到高考的时候,会成长到什么程度?
是不是分数会赶上甚至超过他们?
尖子生们沉默了。
温宁还不知道,因为她的参考书,那些好学校的尖子生已经开始陷入焦虑了。
人总是会对未知的东西恐惧。
实际上,参考书只是辅助学习的工具而已,后世大大小小上千种类的参考书,也不见得人人都变学霸呀?
决定学习成绩的因素很多,智商、老师的教学水平、自身的努力程度、学习资源还有考试时候的临场发挥水平……总之光靠几本参考书就想成绩飞升,不太可能。
可是这些道理,被恐慌笼罩的学生和家长不明白。
隔天。
温宁和陆耀照例在学校门口摆摊卖书,加印的1200本参考书现在已经卖了800多本,再卖两天,估计就能全部卖完。
结果今天两人刚把自行车往学校门口一停,校门口看门的大爷就提着笤帚出来赶人了,一边挥舞笤帚,一边嚷嚷:“去去去,学校门口不准摆摊!赶紧走!”
陆耀好声好气地道:“老大爷,我们前几天也在这里摆,您也没赶啊,怎么今天开始赶人了?”
而且到饭点的时候,也会有卖吃食的小贩背个背篓或者推板车过来做生意,怎么不赶他们呢?
看门大爷头一扬,拽得二五八万似地冲陆耀嚷:“哪儿来那么多问题,说了不让摆就不让摆,赶紧滚!”
温宁以为是大爷看他们生意红火,想占点什么便宜,塞了包烟给陆耀,示意他拿去贿赂贿赂大爷。
结果大爷不仅没收,还义正言辞地拒绝:“滚犊子!别想拿这些糖衣炮弹腐蚀我,以后也不许来我们校门口摆摊,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说着大爷板着脸朝两人挥舞手里的扫把,威胁意味十足。
温宁一看这大爷蛮不讲理的难缠样,惹上了只怕生事,想了想,跟陆耀商量道:“要不咱们挪到马路对面,这样大爷也管不到我们。”
陆耀赞同,两人一起把自行车推到马路对面,刚支上摊,没想到大爷又气汹汹地杀到马路对面来了:“诶我说你们两个听不懂话是不是?我们学校附近都不让摆,麻溜地给我滚,不然我就叫保卫科的人过来,把你们书都给没收了!”
陆耀不服道:“大爷,马路对面已经不是学校地盘了,你没有权利让我们挪走!”
温宁勾了勾唇,站出来道:“这位大爷,是上面出了什么相关规定不让摆摊吗?您给我们看一眼文件,我们立刻就搬。”
上面当然没有规定,纯粹是大爷收了别人的好处,专门来赶他们的。
看门大爷一副我的规矩就是规矩的样子,下巴一抬:“不走是吧!行!”
撂下话,大爷就把手里的笤帚举起来,呼呼地往温宁的书摊上挥,哗啦哗啦,摊子上垒得整整齐齐地书瞬间就被笤帚扫到了地上,洁白封页沾上不少灰渍。
大爷穿着布鞋的脚踩到书堆里,一脚一本,不少书瞬间印上了两个灰灰的脚印。
温宁和陆耀气红了眼。
“你干什么!”陆耀当即就要伸手去抢大爷手里的笤帚,手还没伸出去,温宁一把拉住他,朝他摇摇头。
这大爷一看就不是个讲理的,只怕还没动手,就会躺地上碰瓷儿,现在只能跟他动嘴,不能动手。
一看陆耀和温宁不敢跟他动手,大爷顿时气焰嚣张起来,一点不怵地朝两人挑衅地瞪了瞪眼睛,接着开始挥舞笤帚,把地上的书到处扫。
不能动手,但也不能白挨欺负,温宁直接对陆耀道:“咱们报公安,就说有人抢劫,这些书加起来价值上千了,应该够判个八年十年的。”
温宁本意是威胁大爷,想让对方知难而退。
谁曾想,听到这话,那大爷当即把笤帚一扔,直接躺地上扶着脑袋哎哟哎哟的嚎起来,“救命啊!两小年轻欺负我这看门老头子了!”
“我好心扫地,他们嫌我妨碍他们做生意,竟狠心把我给推倒!”
温宁眼皮抽抽跳了两下,得,预料的场景果然发生了。
第246章
二合一()
看门大爷往地上一趟,再扯着嗓子一嚎,周围的做生意的商贩还有路人迅速朝这边聚拢,将温宁、陆耀还有大爷给围在中间。
有人一看,这不是八中看门的王大爷吗?
怎么躺地上了?
“大爷,咋回事儿呀?谁欺负你了?”
王大爷抚了抚自己胸口,虚弱地咳了两声,然后抬手指着陆耀和温宁,便开始编起瞎话来:
“我寻思校门口扫地的环卫工今儿没来,地上又脏,就拿着笤帚想把附近扫扫,结果笤帚不小心把这俩小年轻的书摊给碰乱了,那男同志就狠狠推了我一把,把我给推地上了!”
围观群众一听这话,再看大爷四仰八叉地躺在地上,起都起不来,顿时便同情起大爷来,开始谴责温宁和陆耀:
“瞧着人模狗样的两年轻人,怎么干的事儿这么缺德呢?人家王大爷扫地碍着你们什么了?”
“不就是碰乱你们的书吗,多大个事儿啊,捡起来不就得了,非得动手推人,老师没教过你们尊老爱幼啊!”
“欺负老年人算什么本事!”
“这种人品还卖书呢,听说书还是他们自己编写的,可别把学生给看坏了!”说话的是常年在学校对面做生意的商贩,这些天看着温宁两人卖书火爆,挣了不少钱,很是眼红。
旁边另一个商贩站出来指着陆耀:“我还在电视上见过他,是什么今年高考第二名,学习是好,没想到道德品格这么败坏,居然对老人动手。”
一般人都会自动代入弱者,听到这些话,本来还在观望谁是谁非的路人,全都站到老大爷那边,看向温宁和陆耀的目光带着谴责。
温宁没想到大爷挺会带节奏的,几句话就把是非黑白给颠倒了,不得不对众人解释一遍:
“事情不是这样的,这大爷在说谎。我和我二哥本来在校门口摆摊,结果莫名其妙遭到这位大爷驱赶,说学校门口不让摆摊,我们就搬到马路对面,谁知道这位大爷拿着笤帚又来驱赶我们,我们要求他出示不许摆摊的规定文件,他便拿笤帚把我们摊子给掀了,我说要报公安,他自己心虚了,就往地上一趟,想碰瓷儿栽赃我们。”
“你胡说!分明是你们先推的我!”听到温宁的话,王大爷抖着嘴唇嚷起来。
陆耀不甘示弱地吼回去:“你才在睁眼说瞎话,倚老卖老、胡搅蛮缠!”
两边僵持不下,围观群众一时也不清楚谁是谁非,就在此时,人群外传来一道厉喝——
“怎么回事?”
“都围在这里干什么?”
众人转头一看,认出来人:“王校长?!”
“王校长来了!”
人群自动让开一条路,让王校长进来。
王校长沉着脸走到包围圈中央,身边还带着两个牛高马大的保卫科同志。
地上的大爷一看,顿时底气便足了起来,“王校长,你来得正好,这俩书贩天天在我们学校门口卖书,害得学生聚集,门口拥堵,今天我让两人别堵在校门口卖书了,两人不仅不听,还趁我扫地的时候把我给推倒了。”
“哎哟,你看我这老腰,动都动不了,起不来了……”
“别演了,明明是你自己躺地上,我们碰都没碰你一下!”陆耀愤怒道。
“居然是你们。”王校长眯了眯眼睛,认出来温宁和陆耀。
一看到两人,他就血往脸上涌,想起当初高考成绩公布,本来还以为学校能出个高考第二名,结果就因为两人鸡飞蛋打。
温宁也认出这位校长来,印象里他就是笑面虎,插班前笑眯眯地说只要能跟得走进度就能插班,结果自己去学校试听一节课后,对方就不认账了。
正想着,便听那王校长道:“你们两个一个高考状元,一个高考榜眼,居然欺负一个看门大爷动手,这事儿性质极其恶劣,我绝对要追究到底!”
“你去报公安,让公安过来查。”王校长吩咐旁边保卫科的同志,心里已经盘算好,到时候这两学生落下案底儿,即使高考成绩考得好,也没有大学敢录取,之前有多受追捧,之后就有多被唾弃!
保卫科同志麻溜地挤出人群,往派出所奔去。学校附近就有派出所,报个公安也就是几分钟的事儿。
另一个保卫科同志长期跟在校长身边,顿时也琢磨出校长的意思,是想把事情闹大,正好他侄儿是报社记者,今天说在这边跑新闻来着……想到这儿,这个保卫科同志也偷偷溜出人群,赶紧去找自己侄儿。
温宁和陆耀本来就打算报公安,看到保卫科的人去了,也不着急,气定神闲地等着公安过来,反正黑的白不了,白的黑不了。
而王大爷还躺在地上,有人上前扶他,他摆摆手,一副要等着公安过来主持公道的样子。
反正现在有自家侄儿给自己主持公道,他啥也不用怕。
王大爷之所以能在八中看门,就是因为跟王校长的关系,他是王校长的二大爷。
公安过来得很快,一起过来的还有带着照相机的报社记者。
刚刚在路上,保卫科的人已经把情况跟公安反映过,所以公安同志一到现场,就指着温宁和陆耀批评起来:
“你们怎么回事,怎么能对老大爷动手!人家一把年纪经得起你们这么推嘛?!”
地上的王大爷适时地扶着腰呻吟两声:
“哎哟哎哟,痛死我了……我的老腰要断了,不过是不小心碰倒了他们的书,就狠心把我给推倒,要不是我老头命大,这么一摔非得摔死不可……”
温宁和陆耀正打算开口说明情况,王校长瞥到挂相机的记者,赶紧抢过话:
“公安同志,记者同志,这两位同学就是咱们今年的高考状元和榜眼,当街推倒老人还不承认,这种道德品质败坏的学生,根本没有资格成为全市学生的榜样!”
记者一听,顿时便眼睛一亮,这个月高考一直是群众热议的话题,可高考状元的独家采访新闻是对家报社报道的,他正愁这个月没有比采访高考状元关注度更高的议题呢,现在不就送上门了吗?
高考状元和榜眼居然当街推倒老人,成绩虽好,却品德败坏,这反差感,想想都觉得刺激,有话题度!
记者来了兴致,赶紧掏出笔和本,准备记录。
“公安同志,事情不是这样的……”温宁终于抢到说话的机会,一口气把情况解释了一遍。这王校长太鸡贼了,一来就抢占先机,让公安和记者先入为主,认为她和陆耀推了人。
听到她解释完,公安顿了顿,一下无法判断谁是谁非,转头看向围观群众:“有没有目击者看到两方争执的过程?”
围观群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先吱声。
王校长扫了人群里几个在校门口开店的老板,沉声道:“你们不用怕,公安和记者都在这里,看到什么就大胆说出来。”
长期在学校门口做生意的商贩都知道王大爷是校长亲戚,他们租的店面也是学校的,平时正愁没机会跟校长维护关系呢,一听王校长这话,赶紧道:
“公安同志,我可以作证!那、那个男同学推搡了王大爷,王大爷一下就倒到地上了。”
“公安同志,我、我也看到了!”
“我们都看到了!”
几个开店的老板沆瀣一气,睁着眼睛说瞎话。
“公安同志、记者同志,你们听见了吧”,两个保卫科的人见状,立刻在旁边开始带节奏,一脸鄙夷地指着温宁和陆耀,“这两人不仅推人还撒谎,啧啧,这人品,不知道怎么考上状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