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温宁道:“这个就叫思维导图学习法,所有的学科都可以按这个方式来学习,把零散的知识点变成一个体系记忆在脑海里,更能融会贯通。”温宁只带着大家学了一个部分的内容,剩下的就让大家自己去看教材,然后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知识点整理出来,有不懂的再问她。
温宁也有自己的功课需要学习。
她理科、语文和英语不错,但其他的文科不太行,尤其是历史,这个时代跟后世只是相似,但历史背景并不一样,很多时间和事件都要重新记忆。
现在没有分文理科,所有的科目高考都会考,所以温宁还要花时间去搞定文科。
一个下午的时间,温宁在座位上看书,前后左右的同学也在学习,氛围一下浓厚起来,搞得后面打牌和看连环画的同学都有点紧张,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怎么大家都开始学习了?
而且能学懂吗?
原本无心学习的那批同学开始好奇了,问了埋头苦学的同学,对方把温宁讲的东西给传授了一遍,无心学习的同学发现,好像也不是很难,可以试试。
学习兴趣萌芽了,接着便慢慢开始加入到这批埋头苦学的同学之中。
然后一传十,十传二十。
打那天开始,高三一班的同学突然就开始对学习有兴趣了。
也还是有爱打牌的同学,但二缺一,凑不起来了,干脆也被带着拿起课本。
学完数学,学物理,接着又是化学……各个学科都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来梳理,不懂的地方就去问温宁,她人美声甜还贼耐心,大家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了。
尤其是男同学。
但很快就被陆耀给挡了回去,“来来来,有不懂的问我。”
“别打扰我大嫂学习!”
陆耀变成了温宁的同桌,天天跟她同进同出。
温宁由着他宣誓主权,顺便也帮着抓抓陆耀的学习。
为什么说学习要有氛围,班级要有风气,就是这样,跟灰指甲似的,一个传染两,时间久了,大家都开始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
101中高三只有三个班,很快这种风气也传到了隔壁两个班。
各科老师一进教室,发现大部分人都拿着纸笔埋头苦写,时不时的还翻开教材看两眼。
往常后排打牌看小人书的也收敛不少。
老师们惊讶得下巴快掉地上了,咋了这是,全部转性了?
时间飞逝。
距离下个月的全区摸底考只有一周的时间。
原本101的同学们对考试一点都不上心,但经过这大半个月时间的学习,居然开始对考试期待起来,想着正好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
区里的其他学校压根没把101的学生放在眼里,更是等着看温宁的笑话。
陆二叔知道后,心情十分不美妙,看温宁的笑话,不就是看他的笑话。
真是……
他都能想象得出,摸底考试成绩出来,那几个校长背地要怎么嘲讽他。
陆二婶气愤道:“那丫头真是我们家的克星,大哥大嫂是不是脑子出问题了?居然让陆耀也跟着她一块儿去101中学折腾,就不怕陆耀过去跟那群街溜子学坏了,染些坏毛病,以后有大哥大嫂后悔的时候!”
第201章
考试
摸底考前一周。
温宁班上的同学对各科知识点梳理得差不多了。
现在那些公式定理就像长在他们脑子里一样,随时调用。
而且因为是自己归纳总结的,不懂的地方又及时请教,以前落下的几乎补齐了。
剩下的,就是不断在各种题目中去运用这些公式定理。
也就是题海战术。
这个年代没有参考书,更没有什么题库可以刷,能做的只有课本上的例题。
例题数量不多,大家又刚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浑身都是力量,很快就把书上的例题都刷完了。
温宁看大家劲头很足,把陆进扬的笔记本拿了出来。
笔记本上的题目难度比教材大,而且题型非常经典,温宁之前没仔细看,现在认真翻开,觉得这个笔记简直堪比参考书。
陆耀现在是温宁的同桌,看到温宁手里的本子,觉得有点眼熟:“大嫂,这本子……是不是我哥给你的?”
温宁停下翻页的动作,如常道:“是呀,怎么了?”
陆耀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摇头道:“我哥这心呀,偏到太平洋了,大嫂,你不知道,以前我上学那会儿,问我哥借这笔记看,他死活不答应,说什么学习没有捷径,自己归纳总结印象才深刻,简直一套一套的,结果现在……”
敢情那一套压根就是针对他的,对嫂子那叫一个乐于助人。
“啧啧。”陆耀再次感叹。
温宁大方地把笔记本推给他:“喏,你拿去看。”
陆耀摆摆手:“算了,我可不敢看。”
温宁道:“你大哥特意拿出来让我跟同学分享的,看吧。”
陆耀这才接过来翻了几页,嘀咕道:“我哥不愧是季老师的亲传弟子,这些题型我见都没见过。”
“季老师是谁?”温宁从来没听陆进扬提过。
陆耀道:“季老师以前是华清大学的教授,物理和数学专业都教,还参加过多个军事项目研发,我外祖家跟季家算是世交吧,我哥的理科学习都是季老师启蒙的,不过后来——”
陆耀压低声音,“季老师因为某些事被逼得拖家带口避走国外,当初走的时候,就是我哥去送的。等风波过了,我哥还托在外交部工作的朋友在国外打听过,但至今都没有任何关于季老师的消息传回来,也不知道当初到底有没有顺利到国外,还是半路出什么事……”
温宁听得唏嘘,“但愿平安吧。二哥,笔记你先看吧,我复习一下历史和地理。”
“嫂子,你这么一说,我历史也没背呢”,陆耀道也刚想起,“我得赶紧用你教的学习方法把历史事件都梳理一遍。”
陆耀干劲十足的开始复习。
温宁看着笔记本上的题目,想跟班上的同学分享,但只有一本笔记,马上就是摸底考了,每个人都抄一遍太浪费时间。
想了想,温宁把班上的同学都召集起来,对大家道:“同学们,我手里有一本前辈留给我的数理化学习笔记,上面的例题非常典型,但是马上要考试了,大家互相传看或者抄下来太浪费时间,我可以联系印刷厂,把笔记本上的内容都印下来,不过印刷的费用需要大家自行承担,有意愿的同学可以来我这里登记。”
她话音一落,立刻就有好几个同学举手:“温同学,我要一本!”
“加我一个!”
“我也要报名!”
“……”
这个时代能读到高三的同学,基本家庭条件不会太差,至少不会是那种揭不开锅的,很快,超过半数的同学都举手了,温宁画了个表格,让他们把名字登记上去,然后去找印刷厂谈价格。
至于其他班级的同学,温宁暂时没时间考虑,先紧着自己班的吧,等这次摸底考试完了,再让老师问问要不要给其他班的同学也分享这个资料。
之前在文工团,温宁就经常去印刷厂印材料,跟厂里管这块的主任很熟。
这次私下去找对方办事儿,温宁其实心里有点没底,一来印刷的材料少,二来以前人家认文工团这个单位,现在她不在文工团了,不知道人家还卖不卖这个面子。
温宁原本以为要磨一番嘴皮子,还得送点东西,结果没想到,一见面,那主任比之前看见她还热情,听她说明来意,马上豪爽应下:
“温同志,你就在这儿等我,我马上让工人先印你这批材料,其他的订单都往后排。”
温宁欣喜道:“那我替我们全班同学谢谢您了,大家都等着这批材料复习,您这样实在太仗义了。”
“哎呀温同志你可别这么说,是我要感谢你才对!”主任反而一脸感激的看着温宁,
“我儿子伍大壮跟你同班,这段时间回家天天把你挂嘴边,说你教他们班同学那个什么学习方法特别有效果,还说你带着他们学习,还帮他们解答问题,这么多年,我没见我家大壮回家看过书,嘿,这大半个月这小子每天回家看到晚上十二点过,我不叫他睡觉,他估计要熬通宵。”
“你是不知道我这老父亲的心有多欣慰!真谢谢你温同志,以后你要印什么东西,尽管来找我,我给你安排!”
温宁是真没想到今天来印刷厂还有这种待遇,既然这样,这个关系她当然要维护好,多个人脉多条路,她微笑道:“主任您太客气了,关键还是伍同学自己有学习的心,他挺聪明,要是继续这样认真学习,高考完全没问题。”
哪个家长不希望听别人夸自己孩子聪明?
温宁这么一说,主任更是屁颠屁颠跑去安排。
半个小时的时间,材料就印好了。
主任表示:“温同志,我让人给你送学校去,你一个女同志拎着太沉了。”
温宁还以为今天即使谈妥,也得至少后天才能拿到印刷的材料,没想到这么快,她笑容更灿烂了:“伍主任您太客气了,回头我一定告诉全班同学,得记着您的好。”
伍主任嘴角飞扬,挥挥手:“嗨呀,这有什么,捎带手的事儿。”
第202章
齐聚
温宁领着帮忙送材料的同志回学校,把材料分发给订了的同学。
大家拿到材料,又开始埋头研究起来。
终于到摸底考那天。
考试一共考八门,跟后世不太一样,没有文理分科,所有科目都要考。
而且分数也不一样,这里是数学、语文、英语100分满分,理综250分,文综250分,总分八百分。
因为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摸底考,市里和区里都要排名,所有学校相当重视。
考试没有分考场,在本校考。
考试铃响,101的同学们拿起笔开始作答。
文科靠背,需要花费的时间多,这段时间大家把功夫放在数理化上,文综的科目就有些松懈,不少知识点没来得及背,看着试卷上那些送分的题,只能眼睁睁地空着。
监考老师本来还以为大家这段时间努力了,至少卷子能填个七八成吧,兴许学校排名不会垫底,结果收卷的时候一看,一片一片的空白到处都是。
顿时就死心了。
看来这次还是垫底。
同学们也是垂头丧气。
结果到理综考试,大家拿到试卷,感觉就完全不同了。
一看题目,脑子里就自动蹦出温宁说过的话:读完题,先想想这道题要考什么。
清楚题目背后的考点,然后从脑子里调取相关的公式和定理,再稍微思考推论,很快就解出答案。
顺利解完一题,自信心瞬间提升,接着往后做,越做越顺。
越做脑瓜子越灵通。
交卷的时候,一个个喜气洋洋,卷子上能写的都写了,不会答的题,也会写两个公式上去,万一能得分呢?
高考迫在眉睫,这次摸底考只是看看大家的水平,顺便给高考出题的老师一些参考。
考完试,大家没有松懈,想到文综科目还差了一大截,回来后便继续开始看书。
温宁和陆耀也投入紧张的学习中。
对于温宁来说,历史、政治还有地理相当于是从头学过,她脑瓜子再灵光,也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背书。
摸底考试的成绩在考完第三天出来了。
成绩没有先给学生公布,而是送到教育司的统计办,随即教育司领导通知各学校校长过去开会,在会议上宣布这次摸底考试的情况。
教育司会议室。
四中、八中还有几所学校的校长们谈笑风生,组团边寒暄边往会议室走,这几所学校在全区甚至全市都是名列前茅,平日之间也是互相抱团,不怎么带别的学校玩。
陆二叔正好出办公室倒茶杯里的茶渣,跟几个校长碰了个正着。
四中校长笑容满面道:“陆主任,忙呢?”
陆二叔点点头,“过来开会呀?”
四中校长嗯了声,八中校长接话道:“陆主任,你侄媳妇儿这次摸底考试成绩怎么样?看了成绩没有?”
旁边几个学校的校长也面带微笑的看着陆二叔,只不过那笑里都多了几分意味深长。
陆二叔尴尬地扯扯嘴角:“我工作忙,还没时间关心她成绩。”
四中校长道:“正好我们现在去会议室,会上就要出各学校的成绩统计表,要不一起去看看?”
陆二叔正了正手里的茶杯,连忙道:“不了,我还有点工作要忙,你们快去开会吧,到时间了。”
说完便转身往自己办公室走。
几个校长互相对视一眼,脸上皆是戏谑的笑容。
看来陆主任也要脸,知道自己侄媳妇成绩差,压根就不敢去看成绩,不然到时候看到那个位数的成绩,脸都不知道往哪里搁。
几个校长走到会议室落座。
其他学校的校长走过来找几人攀谈。
101中学的刘校长也来了,不过没什么人搭理,一个人坐在会议室最后一排的角落。
很快,教育司的同志便把这次考试成绩的统计表分发了下来。
统计表最左边一栏,写着全市中学的名字,名字排行是按这次摸底考成绩来排的,就跟奥运会排名一样。
满分是800分,划的重点本科线是680分,一般本科线是580分,大专线是480分。
打头的是四中,一共252名学生,过重本线的有52人,一般本科线的有180人,剩下的都过了大专线。
八中排在第二,各数据比四中略低一些。
四中和八中的校长看到自己名次后,皆是放松一笑,自己学校的成绩,完全在意料之中。
看完自己学校的成绩,便开始关注别的学校。
四中校长想起温宁的学校,直接往表格最后几排扫,去看101中学的数据。
历来101中学不是倒数第一就是第二,反正是垫底。
结果视线定格在最后一排,发现:咦,排最后的是98中,不是101中学。
奇了怪了!
接着视线往上扫,排倒数第二的学校,也不是101中学,四中校长心里有点小诧异,拉了拉旁边八中的校长,八中校长也在找101中学的名次,两个校长对视一眼,眼里都有惊讶。
八中校长小声道:“反正都是倒数,前后浮动个几名也正常。”
四中校长赞同地点头。
两个人的视线又从倒数第二的位置往上移,结果一连倒数十所学校里头都没发现101中学的名字。
怎么回事?
难不成这次101中学没参加考试?
不可能啊!
一共38所中学,两个人不信邪地开始从正数的顺序往后看。
当看到排名第十的位置时,两个人目光皆是一顿,瞳孔紧缩,不可置信地盯着看了好几秒——
确定是101中学的名字!
怎么可能?!
怎么会!
101中居然从倒数窜到了第十名!
飞升了20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