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温宁心里有数:“好,您别着急,我这就上楼写两个菜谱给您。”张婶呵呵一笑:“好嘞。”
温宁抬步要走,张婶又叫住她:“对了小温,婶子给你说个事儿,明天要来的客人是你秦阿姨的手帕交,她女儿也要来,那姑娘啊,性格骄纵跋扈,在大院里头出了名的不好惹,你明天尽量避着她点。”
“我知道了,谢谢婶子提醒。”温宁点点头,上楼。
其实不用张婶提醒,她也知道明天要来的是谁,还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大事。
只是这一次,她不会重走原主的老路。
温宁给张婶写完菜谱就上床休息了。
不知道为什么,她躺下后,脑子里就开始轮番播放跟陆进扬相处的画面。
一会儿是他今天甩车门离开。
一会儿又是两人看电影。
一会儿又变成他给她买裙子。
飞行大队。
陆进扬躺在床上,心里还有余火在燃烧。
他性子冷傲,做不出死缠烂打的行为,也不会勉强人,所以听到那句“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的时候,他的尊严让他选择离开。
既然不可能,那就尽早掐断一切苗头。
他不可能跟女人低头。
强迫自己清空大脑,进入了梦乡。
只是梦里——
第22章
梦里花落知多少
只是梦里——
女人一头乌压压的青丝微微盘起,脸蛋雪白娇艳,沾了露似的迷蒙水眸望着他,眼尾还带着勾人的妩媚,鲜红的唇瓣微张,开口的却全是什么两人不合适,不可能在一起的话。
看着她张张合合的小红唇,不断吐出气人的话,陆进扬下颌紧绷,恨不能给她把嘴堵上。他唇角冷硬地挑了下,接着便一把将她抵到墙上,照着那小嘴就吻了下去。
女人象征性地呜咽了两声,接着就闭起眼睛,仰起小脸,嗯声不断地承受着他的掠夺,小手下意识地环上他的腰,不断挑衅地往下点火……
啪嗒,陆进扬听见皮带扣打开的声音。
他头皮倏然一紧,那股一直压抑着的气从下腹猛地窜了上来,彻底疯了!
后面就一发不可收拾。
半夜,陆进扬打着手电筒站在盥洗室的水池前,望着床单上那一大块斑驳,眉头紧拧,唇角绷成了一条直线。
看了几秒,最后还是冷着脸打开了水龙头。
陆家。
今天是个周末,陆振国军区有事,不分工作日还是周末,照例吃完早饭就出门了。
叶巧知道今天有客人来,抢着在厨房帮忙。
温宁懒得陪她演戏,觉得与其在陆家天天跟保姆抢饭碗,不如赶紧找到自力更生的办法。
吃完早饭帮着收拾完餐桌,温宁就赶紧上楼回房间,开始构思要投稿的作品。
说到这里,温宁无比庆幸自己穿书前跟着室友们一起报了个考公班,行测申论的各个知识点、素材翻来覆去的背诵和练习,天天都泡在学习强国app里面,对红色历史倒背如流。
现在只需要适当了解了解时下的局势和社会关注点,就能下笔如有神。
楼下厨房,叶巧扮勤快也扮得如火如荼。
“婶子,我看家里还有一块儿腊肉,不如中午我来炒个腊肉菜花吧?那是我家乡菜,我拿手。”
张婶昨晚上就安排好了中午的菜,听到这话,摆手道:“哎呀小叶,你去歇着吧,厨房有我就够了,不用你操心。”
叶巧当没听见,自顾拉开冰箱门,看了一眼里面的菜:“那您中午打算做什么呀,我帮您打下手。”
张婶眉头微蹙,心道这丫头真是勤快过头了,都说了不用她弄,还要抢着做,张婶不太情愿地把中午要做的菜说了一遍。
叶巧点点头,从簸箕里拿了一包蒜出来,“那我先剥蒜。”
张婶懒得管她,愿意干就干呗。叶巧扒完两头蒜,又从菜篮子里挑了一颗洋葱,冲洗干净表面的泥土,放到菜板上切。
一手拿刀一手切洋葱,余光忽然瞥到厨房门口一抹衣角,她抬手揉了下眼睛,朝张婶开口:“张婶,您去歇着吧,我来就好。”
张婶都懒得搭理这话,丫头不是傻就是坏,自己一个保姆不干活去客厅歇着,让她一个主人家认的干女儿给全家做饭,那还像话嘛?
除非自个儿不想干了。
张婶心里正暗暗嘀咕呢,便听到厨房门口传来秦兰的声音:“小叶,你来客厅休息吧,一早上起来就见你在厨房忙活。”
听到这话,张婶摘菜的手一顿,早饭明明是自己做的,那丫头不过在旁边端了下盘子,出锅时候盛了下菜,怎么就成了她在厨房忙活一早上了?
张婶不太服气地瞟了旁边的叶巧一眼,就看到她眼睛眨巴眨巴,然后抬起一只胳膊,用胳膊肘揉了两下眼睛,道:“没事儿秦阿姨,我干习惯了,不累。”
“是不是辣到眼睛了?阿姨看看。”秦兰走上前,关心地查看着她的眼睛。
叶巧努力睁着眼睛让秦兰看,不过眼泪还是坚持不住地从眼眶滑落。
辣成这样了还要切,秦兰将她手里的刀拿开,对张婶说,“你来弄吧”,然后拉着叶巧胳膊把她往客厅带,“快坐下休息会儿,成天就没见你歇过,你来家里又不是来干活的。”
秦兰随口这么一说,张婶却听进去了,不知道为什么,她感觉自己心窝子像被人打了一拳似的,眼睛也酸酸涩涩的,揉了两把眼睛,又继续低头干活。
温宁写完初稿下楼,拿着搪瓷杯进厨房接水,刚踏进来就发现张婶面色不对,一看就是受委屈的模样。
她端着杯子走到张婶旁边,亲昵地拍了拍张婶肩膀,关切道。
张婶转身见是她,不好意思在个小辈面前流露情绪,只故作坚强的道:“我没事,切洋葱呢,有点辣眼睛。”
温宁自然看得出张婶是在强颜欢笑,不过既然张婶不愿意多说,她也没多问,接完水,又问了问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张婶摇头,温宁就端着杯子到客厅了。
秦兰和叶巧坐在沙发上,正聊天。
见到温宁过来,秦兰朝她招招手:“小温,你来得正好,过来坐。”
温宁把杯子放到茶几上,然后挨着秦兰坐下,秦兰欢喜地拉着她的手,道:“我刚还跟小叶聊呢,问她以后有什么打算,正好阿姨也问问你,我听你陆叔叔说你只念到了小学毕业,以后想继续念书还是想早点参加工作?”
听到这个问题,温宁立刻回想起原书剧情。
秦兰会这么问,是因为这个时候,陆振国手里有个去工农兵大学进修的名额,但是家里有两个干女儿,把名额给谁,都会伤害另一个的感情,两个人十分为难,这才有秦兰找两人谈心,询问两人对将来的打算。
结果原主表示想嫁人,而叶巧表示想继续念书,陆家便打算把名额给叶巧,没想到原主知道后,反悔了,还在家里闹了起来,也想要读书的名额,最后叶巧主动把名额让给了原主,赢得了陆家人的好感。
事后陆家觉得亏欠她,便给她介绍了一个工作,而两年之后,高考恢复,陆家还帮叶巧找老师补习,帮她考上了首都大学。
这个推荐名额,可以说是原主和叶巧之间人生的分水岭,从此一个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一个拿的是贬值后的工农兵大学文凭,往后人生的差距自然越拉越大。
温宁回过神,这一次,她没有像原主一样说想早点嫁人,而是道:“阿姨,我想早点参加工作。”
秦兰有些诧异:“你真的不想继续念书吗?”
温宁点头。
秦兰脸上有一闪而过的轻松,吸了口气,正色道:“其实你陆叔叔手里有个去工农兵大学进修的名额,但名额只有一个,我们正愁不知道怎么分配这个名额,所以才来问问你们的意见。”
说着,秦兰试探性地看了眼温宁和叶巧,在等两人的反应,等她们主动表态。
趁着叶巧要开口之前,温宁抢先道:“秦阿姨,这个名额就给叶巧姐吧,我还是想早点参加工作。”
这一次,叶巧没跟温宁抢,整个人安静如鸡的坐在那里。
秦兰听到温宁表态,心里的石头落地,有人主动放弃,比两个人都争抢的局面要强。
秦兰面带欣慰笑容,转头看向温宁,“那行,正好刚才小叶也说想继续念书,那这个名额就先给小叶。你放心,以后你陆叔叔还会尽力争取多的名额,到时候你要想去念书也可以。”
“还有,阿姨最近也会帮你留意有没有合适的工作,不过找工作这种事,得碰机会,即使是我们这样的家庭,也不是想安排谁就安排谁,这点希望你能理解。”
温宁乖巧的点头,很上进地道:“我明白的阿姨,找工作这事儿,我自己也会努力,我今天路过文工团,就听她们说宣传科有个干事职位要公开招考,我想去报名。我知道,你们帮我找工作,也得搭人情和面子,你们已经很照顾我了,我不想让你们还因为工作的事儿替我操心。”
一番设身处地的话加上真诚的表情,秦兰差点落泪了,这丫头也太懂事了!
当即就拉着温宁的手表示:“你放心,阿姨肯定会帮你挑一个好工作。不过你要想考文工团宣传科也可以,正好今天你蒋阿姨来家里做客,她大姑子就是宣传科的副主任,回头我让她帮你打听打听。”
说曹操曹操到。
蒋静母女挽着胳膊进来了。
周怡一见到秦兰,便先娇声打了个招呼:“秦阿姨!”
“哎,快过来坐。”秦兰起身招呼,回头叫张婶送两杯水过来。
等周怡和蒋静坐下,张婶端着水过来,把水杯放在茶几上,秦兰指了指茶几上的水,又把果盘往两人面前推了推,“来,喝点水,吃吃水果。”
周怡连水都顾不上喝,先问道:“秦阿姨,今天周末,进扬哥回来了吗?”
秦兰摇摇头:“没呢,那小子最近都待在基地。”
周怡面上闪过一丝失落,这才捧着水杯喝了一口。
等喝完水,秦兰开口向两人介绍了温宁和叶巧。
蒋静打量着温宁和叶巧,眼中闪过意外,都说这俩丫头是乡下来的,没想到长得倒完全不像是乡下的,尤其那个姓温的,那长相整个大院都挑不出一个来。
也不知道秦兰是给自个儿认闺女还是挑儿媳妇?
心里想着,面上蒋静还是笑着道:“大院都传遍了,说你有福气,认了两个长得特漂亮懂事儿的干闺女,今个儿一瞧,还真是这样,怎么样,养女儿的感觉不错吧?”
秦兰笑着附和。
周怡心里的想法也跟她妈一样。
她知道陆家要认两个干女儿还要接到家里常住时,心里就挺膈应的。她打小就喜欢陆进扬,平时也只是偶尔能来陆家串串门,结果咧,那什么干女儿居然直接住在陆家。
她妈安慰她,说两都是乡下来的,陆进扬不可能看得上,她心里多少好受些,可今天看到两人的长相,尤其是其中一个,那长得她一个女的都挑不出一点毛病来,她这心里又开始膈应了。
不仅膈应,还生起强烈的危机感。
周怡捧着水杯,脸色有些僵硬。
秦兰心思都在温宁找工作身上,也没注意母女俩的反应,很快把话题引到文工团的工作上:
“阿静,听说文工团宣传科有个干事的职位空缺,要公开招考,我们家小温想去试试,你大姑子不正好就是宣传科的吗,能不能帮忙打听一下,帮孩子给划划考试重点。”
听到这话,蒋静眼中飞快闪过一丝错愕,这个职位,可是她女儿周怡瞄上的,大姑子正好是宣传科的副主任,说这事儿十拿九稳,只要周怡走走考试的过场就行,没想到温宁也看上了?
很快蒋静神情恢复正常,道:“你算是问对人了,昨晚我大姑子来我家吃饭,刚跟我说到这个职位招考的事儿。我跟你说,盯着这位置的人可不少,要不上面也不会怕一碗水端不平搞什么公开考试。”
“要我说,你还是给小温找个别的工作,这个职位不好弄,要求特别高,又要会画画又要会写文章,还要会拍照片,就是高中毕业的人也搞不定。”
后面的话蒋静没有明说,但是温宁还是从她那眼神里藏出了一点嘲讽,好像在说:高中毕业生都搞不定,那乡下来的丫头更不可能搞定。
其实温宁把这事告诉秦兰,并不是想靠陆家走后门。公开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的话,论实力,她有自信百分百能拿第一。
可面试的分数不一样,太主观,完全看考官的个人态度,这里面可以做的手脚和门道就多了去了。
她不走后门,但防不了别人不走后门,最好就是让考官知道,她也是有后台的,有靠山的,打分的时候多少顾忌着点。
她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只能交给天意。
秦兰才知道这个职位要求这么高:“其实考不考得上都没关系,就当去积累经验了,我也会帮小温留意别的工作机会。”
温宁点点头,没有就这事儿再多说,脸上也没有失落的表情。
蒋静有点意外地看了她一眼,没想到她这么沉得住气,想到什么,道:“其实我觉得小温现在的重点不在于找工作,而是趁年轻找个好对象,你看我们家周怡,十八的时候让她相亲她不去,现在二十三了,上门说媒的人都少了。”
第23章
出事了
温宁是服了,一个叶巧,一个蒋静,个个都催她赶紧找对象结婚,也不知道是安的什么心。
温宁不想再坐着听这些事,借口去厨房帮忙,起身离开。
叶巧一见她去厨房,也赶紧跟过去,生怕被抢了功似的。
望了眼两人的背影,秦兰回头跟蒋静感叹:“其实小温才十八岁,找对象的事不着急,她在老家的时候,就是因为被人看上要逼着她嫁,她妈才求上振国,把人给送我们家来的。而且小温自己也说想先工作,我还是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
蒋静之前不知道温宁进陆家的原因,现在知道了,捂着嘴小声八卦道:“谁逼着她嫁呀?是不是惹上什么地痞流氓了?”
秦兰摇头:“这个我也不清楚,小温妈是托以前的老战友跟振国说的。”
蒋静感叹:“你也太善良了,她妈就这么一说,你们家就答应认她当干女儿,谁知道是不是看上你家条件,故意把女儿送过来的,就算不是看上你家,也是想借你家当跳板,想攀高枝。”
秦兰之前也这么想过,但看到温宁之后,想法就改变了:“小温那长相就低嫁不了,哪怕门当户对的都不行,结了婚也护不住,就得嫁给有权有势,条件好的。别说,我要是她妈,我也会做出一样的选择。”
蒋静一脸你太单纯的表情看着秦兰:“就怕呀,你把人家当干女儿,人家把你当冤大头,她那张脸在乡下长到18岁,你觉得没人打她主意?说不定……身子早就被那什么了,不是黄花大闺女了。这些年乡下有多乱你知道不,前段时间我还听说有漂亮女知青被那啥。”
蒋静眼神隐晦。
秦兰一想到某种可能,心就突突直跳:“不会吧,小温跟她妈和继父生活在一起,她继父好像还是村民兵连的队长,不至于被别人欺负了去。”
蒋静轻笑一声,又抓住了重点:“既然她继父是民兵连队长了,那怎么还护不住她非得送你们家来呢?这不前后矛盾吗?我看她和她妈都居心叵测,你们家进扬和陆耀一表人才,还是小心点吧,尤其是进扬,别着了她的道。”
听了好友的话,秦兰脑子里下意识想象自己大儿子和温宁站在一起的画面,一个硬,一个软,好像还挺般配的。如果她儿子真喜欢上温宁,她肯定不反对。
关键就是她儿子完全无心处对象,也不想成家,上门说媒的人很多,有几个姑娘当真优秀,奈何她儿子连相看都不去相看,再拖几年都三十岁了。
蒋静察言观色,看到秦兰的表情不像是在提防温宁,倒像是在考虑她当儿媳妇的可能,心里顿时不舒坦了,想了想,开口道:“你知道赵姐家娶的那儿媳妇吗?”
秦兰思绪被拉了回来,点点头:“知道啊,听说是他儿子在下乡时候认识的,怎么了?”
蒋静一言难尽地叹了口气:“别提了,赵姐现在头疼着呢,那新媳妇是他儿子下乡那个公社的村民,长相确实是千里挑一,听说是附近几个村出了名的漂亮,把赵姐儿子迷得死去活来,铁了心要娶,最后娶回家你猜怎么着?”
“怎么着?”秦兰好奇的睁大眼睛。
蒋静道:“怎么着,赵姐心疼儿子,找关系要了个回城名额,还给儿媳妇在首都也找了个工作,刚好就在文工团歌舞队。结果,女方家里经常打着看望女儿的旗号来首都,一来就是三五个人,一年来了三次,一次不待个一两月绝不回去。关键还经常上赵家吃拿揩要,明明白白的打秋风。”
“这还不算,女方家居然还要求赵家帮忙给妹妹和哥哥在首都找个工作,说以后也想定居在这里,一家人有个照应,你说离谱不离谱?赵姐不帮忙,小两口就闹矛盾,赵姐儿子没办法,只能让赵姐想办法,这哪里是娶儿媳妇,这是娶了一窝祖宗回家!”
秦兰也被震惊了,连连摇头:“这女方家都是些什么人呐,也太不要脸了。”
蒋静一脸劝诫地看着她:“所以啊,前车之鉴,你可别走赵姐的老路。”
秦兰沉默地点点头,算了,还是给儿子找个门当户对的姑娘吧。
厨房内。
叶巧趁张婶上厕所的功夫,成功抢到了锅铲,自告奋勇要炒最后一个菜。
她拿着锅铲,在温宁看不见的角度,唇角得意地勾了勾,只要她炒了这个菜,一会儿就能在客人面前表现,秦阿姨就会更喜欢她。
她自诩自己厨艺不错,一边翻炒着锅里的菜,脑子已经在开始幻想,一会儿桌上大家夸她的画面。
张婶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阵地失守,叶巧后背对着张婶,听到脚步声,生怕张婶过来夺锅铲,赶紧拿着一旁的酱油瓶子往里面倒,然后看也没看地翻炒两下就把菜盛了起来。
张婶无奈地撇了下嘴巴,一看时间差不多到饭点,便抱着碗筷出去摆饭桌。
厨房没人了,温宁才快速抓过刚才的酱油瓶子,跟另一个一模一样的瓶子互换了位置。
桌上的菜摆好了,秦兰招呼着蒋静和周怡坐下吃饭。
陆耀刚从外头打球回来,正好赶上吃饭的时候,洗完手坐下。
“蒋阿姨,周怡姐姐。”陆耀跟两人打了个招呼。
蒋静笑着道:“好久不见,小耀是不是又长高一截,现在得有185了吧?”
陆耀保持着八颗牙的标准微笑,秦兰在一旁回答:“正好185,比他哥矮了2公分。”
蒋静点头:“再长两年就追上进扬了。”
“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长”,秦兰感叹,拿起手边的筷子,招呼,“来,吃饭吃饭,别客气啊。”
蒋静拿起筷子,看着一桌子菜,伸手夹了离她最近的菜,尝了一口后,表情惊讶地道:“这虾味道好特别,酸酸辣辣的,好开胃!”
秦兰夹了一个尝过后,点点头,确实开胃,而且一点海鲜的腥味都没有,她赞赏地看向张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