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冷潇望着齐白杏,道:“你不是太子的人,死后也不会是太子的鬼,这样的话不要再说,你不愿意离开东宫,我不会勉强你,但这是我最后一次问你,等以后你想离开的时候,就没有资格跟我谈条件了。”“太子妃,”齐白杏咬了咬唇,抬起头直视着冷潇,竟似有几分挑衅,“感情的事,怎能谈条件?我心里有太子殿下,便他一辈子不看我一眼,我也跟着他。”
洪凌凌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如今她做了决定便是局外人,听了齐白杏的话,觉得这个傻女人大概以为太子和太子妃感情出了问题,想着说这番深情的话传到太子的耳中去,太子便会为她感动。
愚蠢。
“妾身已做了决定,一切静候太子妃的佳音。”她说完,起身告退而出。
再听下去,她只怕是要当场揭穿齐白杏了,揭穿了齐白杏,便给了太子妃杖杀齐白杏的借口,她不想让太子妃得逞。
殊不知她刚出了斩月居,就听到太子妃淡淡的话语传来,“你该跟着的人不是太子,你做过什么事情,我心里清楚,你心里也清楚,出去吧。”
齐白杏大受惊吓,“太子妃这话是什么意思?妾身不明白。”
“不明白?你是真要我说出来么?”冷潇语气带着几分嘲弄,“不说,是给你留面子。”
齐白杏心底恐慌至极,但想着那事如此隐秘,并无其他人在场,她不可能知道的。
不过是拿话来忽悠她。
第740章
丢不丢人
所以,她抬头道:“不明白,还请太子妃明示,免得叫人猜忌妾身做过些什么事……”
冷潇打断她的话,“光明殿外的杨柳岸,躺在那个地方,不冷吗?”
齐白杏脸色全白,眼神躲闪再也不敢直视冷潇,这事她是如何知道的?
外头的洪凌凌冷笑了一声,真是丢人。
但是冷笑过后,满心的苦涩,太子妃知道她做了这些伤风败俗的事,竟然还愿意放她离去,这名正言顺地赐死,也是没有人会说一句的。
由此可见,太子妃从来就没把她们看做是对手,她甚至都没把她们放在心上。
觉得自己这一年,也不知道忙活了什么,实在是心灰意冷。
她略一定神,大步而去。
齐白杏在殿里终究是缓缓地跪下了,哭着道:“太子妃,妾身是没有办法的,妾身不能离宫的,求太子妃饶了妾身。”
“不是不能,是不想。”冷潇扬扬手,也不想跟她说话了,“你出去吧。”
“求太子妃饶了妾身。”齐白杏以为冷潇要降罪赐死她,哭着求饶。
“你不用我饶,我不会对你怎么样,至于你以后如何,会有人安排的,那不是我的事了。”
齐白杏抬起头,泪眼透着狂喜,“妾身叩谢太子妃,感激太子妃大恩。”
她不敢再留,急忙便告退而去。
阿佩和冷潇对望了一眼,都不想就此事发表任何的意见,讨论都不想讨论一句。
当东宫没有这个人吧,反正她也留不久了。
皇帝就算要把她留在身边,也不会有任何的名分。
果然,翌日她为洪凌凌求了封县主的懿旨,同时圣旨也下了,说齐良娣无德不贤,于皇后灵前失言,犯下大不敬之罪,逐出宫去。
前来宣旨的便是小光子。
齐白杏听了这道旨意,如五雷轰顶,身子颤抖得无法自拟,“不,不,不可能的。”
小光子上前一步,压着声音道:“良娣,接旨吧,你只有离开东宫,才能以新的身份回到皇上的身边。”
这一句话,让齐白杏的心稍稍地安定了些,但依旧是惶恐不安。
因为她无法确定离开东宫之后,皇上是否会安排她进宫。
只是,圣旨已下,齐白杏甚至连哀求的余地都没有,只能在小光子和禁军的盯视下,收拾东西离宫去。
洪凌凌与她同一天离宫,但是洪凌凌被封县主之位,是娘家轿子仪仗队接送回去的,一路敲锣打鼓的,有晋封的尊荣而无弃妇的可怜。
齐白杏也有人接,是筱侧妃派了一顶小轿子把她灰溜溜地接到了一所客栈安置下来。
筱侧妃到傍晚便来找她,让她稍安勿躁,过几天便可进宫去了。
有筱侧妃的保证,齐白杏才算是真的放心,一直缠着筱侧妃问皇上会封她为妃吗?
“你能陪在皇上的身边,封妃不是迟早的事吗?”筱侧妃算是回答了她的问题,却又没回答,总之,王爷的目的是要她留在宫里头,只要皇上让她侍寝,就会沉迷于她的身体,至于妃位,或者是尊尊,这些都不在王爷的考虑范畴。
齐白杏却以为自己一定可以封妃,或许是身体给了皇上,所以她此刻心里想的竟然也是皇上,而不是太子殿下。
其实皇上挺好的,沉稳成熟,有帝王威严,却也不失俊逸。
第741章
东宫的人几乎都被抓了
东宫这边,几乎遭受了灭顶打击,小朝廷的臣子几乎全部被抓,以肃贪为由,全部送到了皇宫的别院去。
如此对外宣称,并非关押,只是调查,东宫的人也很明白,只要南宫翼天到时候乖乖地去守陵,这些人自然就会放出来。
如果他不去,则是置这些人的生死于不顾,如此的话也失去了他们的支持。
一个不曾立稳阵脚的太子,最需要就是臣子的支持,因为他们各自成派系,一人支持,则背后是一派在支持。
而不断有人被抓走之后,南宫翼天并未做过什么,仿佛是束手无策一般。
皇帝觉得是时候给他提个醒了,只要他愿意乖乖地守陵,乖乖地当这个太子,自然不会再有针对东宫的一系列打击。
所以,他命人把南宫翼天传到御书房。
父子两人,已经许久没有坐在一起说话,以前他们会偶尔坐下来吃茶喝酒,讨论朝中的事。
可如今皇帝见他面容生疏地坐在一旁,心里头隐隐地痛了痛,便是到了这个时候,他心里始终还是疼爱这个儿子的。
可惜是他不知足,偏又被女人所迷惑,才会做出忤逆君父的事情来。
“这三年,你在你母后的陵前好好反思一下,朕与你皇祖母都对你寄以厚望,希望你不要再行偏颇之事。”
南宫翼天没做声,神情漠然,他做不到虚以委蛇,也没必要了。
看到他的态度,皇帝刚升起的一丝怜悯也随即烟消云散,恼怒地道:“你非得这么倔?非得继续要吃苦头才行?”
南宫翼天抬起头望了他一眼,唇角似是嘲弄,只依旧没说话。
皇帝一拍桌子,“你不要以为朕真的不舍惩治你,你这个态度,是有半分知错的样子吗?”
“我何错之有?”南宫翼天反问。
皇帝一怔,眼底顿生阴霾和失望,“看来,你还是没受到教训,还心存怨怼,朕白白疼你一场了。”
“疼我?儿臣谢过父皇的疼爱。”
声音,充满了讽刺。
皇帝传他过来的时候,本以为他多少知道怕了,毕竟抓了东宫的人,他独力难支理应知道识时务些,结果,他竟是这般阴阳怪气的态度。
皇帝失望至极,也不想与他再说任何话,怒道:“滚出去!”
南宫翼天面无表情地站起来,转身便走了出去,看都没看皇帝一眼,这般目中无人的态度,让皇帝气得心梗。
他当即打定主意,若三年之后还是这个态度,便废了。
愤怒过后,渐渐地冷静,不禁想起了那晚光明殿外的杨柳岸,东宫良娣?
小光子于身边伺候,见皇上忽然神情凝了凝,似有些回味的样子,心里便有数了,上前道:“皇上,奴才有一事禀报,太子妃已经遵旨,把东宫的良媛和良娣送了出宫,还了她们的自由。”
“如此迫不及待?”皇帝不由得摇头,“太子妃的妄为,已经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如此容不下人,实在叫人失望。”
他仿佛浑然忘记是自己下旨授意的。
或许因为卸了东宫的势力,如今皇帝反而没有太厌恶冷潇了,只是依旧觉得她性子不够包容,狭隘嫉妒,实非贤妇。
“皇上,齐良娣出宫之后无处可去,听闻如今住在客栈里,实在可怜啊。”小光子轻声道。
皇帝抬了眸子,淡淡地道:“把她暗中接回宫中,留在朕身边伺候吧,给她换个身份。”
“那皇上是封她为……”
皇帝淡冷地道:“在朕身边伺候便可。”
第742章
以宫女身份入宫
齐白杏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豁出去得到的只是一个宫女身份,没有身份,就算可以留在皇上的身边,又有什么用?
她对着筱侧妃哭闹,死活不愿意以宫女的身份进宫去。
她放弃太子妃开出的优渥条件,不是为了当宫女的。
筱侧妃也厌烦了她的哭哭啼啼,怒斥道:“那不过是暂时的,皇上能为你费这番周章,是要名正言顺地把你留在身边,你若把皇上伺候好了,还愁不能封妃吗?”
齐白杏不傻,换个身份进宫,大可以先封在后宫里头,为什么要留在身边当个伺候的宫女?如此低贱的身份,日后便得了恩宠封了妃,宫女的身份永远都摆脱不了。
但是,眼下她还有什么路可以走?跟筱侧妃闹一下,只是她的心有不甘。
最终,她还是乖乖地跟着小光子进宫去,以宫女的身份伺候着皇帝。
其实,事情也如她所料的那样,皇帝很眷恋她的身体,但仅此这样,看她的眼神,也充满了嫌弃,没有一丝的爱怜。
齐白杏的事,冷潇是全知道的,对于这个人,她已经不想说什么了,她是甘心当棋子的。
而南宫翼天一切也筹谋妥当了,只等母后出殡那日。
他必须等母后的灵柩出城,才可以行动,否则一旦没能迅速取胜,进入僵持状态,母后的遗体也会被糟蹋。
他已经没有办法以人的思维方式去看待某些人。
皇太后那边,已经悄然布局,宫里的人她还是能掌握一部分的。
南宫翼天从没跟她说过什么,但是敏锐如她,早就察觉了,所以才会悄无声息地做准备的事。
南宫翼天也知道,皇祖母绝对不会帮任何一方,她只是自保,不管哪一方胜利,她也有实力站出来,护着失败一方的性命。
这是皇室里父子反目,同室操戈,最难受的人应该是她老人家。
南宫翼天纵然是有太多的迫不得已,但对着皇祖母时,依旧是心中有愧,不敢去见她,只请明无道多陪伴着她。
明无道来东宫的时候,也有告知皇太后的情况,她肯定很伤心很愤怒,但她没有责怪太子。
皇帝那边,自然知道太子不甘心,但是想着把他的人都关押起来了,且兵权虽没全部收回,但他不可能动用到两大营的兵士去攻打皇宫,而他的府兵和青龙卫,禁军自可抵挡。
但皇帝总认为,太子走不出这一步。
那晚被吓之后,他有了心魔,总觉得皇后在盯着他,所以他如今晚上必须要齐白杏陪床,在床上辛劳过后,把所有的力气用尽,才可以入睡。
但梦里依旧不安稳。
对于林天奇提出要继续打击太子的计划,他一点都不重视,甚至是有些厌烦,只让他设阵法阻止恶鬼来跟他索命。
林天奇看他的状态,知道他持续这样下去,迟早是没用的,还不如彻底地投了晋王。
林天奇也命人盯着东宫,但东宫最近平静得很,底下的人被抓了大半,只有牧之,闵大人等在活动,可盯了好久也没什么异常情况。
在他所盯不到的地方,蜀王与无极已经在迅速行动,把南宫翼天制定的计划推行下去,如今万事俱备,只等东风。
终于,到了皇后出殡当日,南宫翼天送灵柩出城,百官也跟着前往相送到城门,皇陵在北安山上,距离京城有三四天的路程。
也有数名官员与南宫翼天一同送皇后的棺椁到北安山,基本都是礼部的官员,其余便是禁军和东宫府兵。
第743章
出殡
在出殡的前一天,南宫翼天和冷潇在斩月居的廊下坐了许久,执着手,却没说一句话。
明日本应是孩子们的满月之宴,本应喜气洋洋,热热闹闹,可如今满宫的挂白,到处都是一片哀伤沉郁的气息。
到晚上,他们相拥而睡,也是没说什么话,直到出发的时候,她才为他穿上孝服,抚着他的脸颊,轻轻地说了一句,“等你回来。”
他抱着她,在她耳边许诺,“放心,我一定会回来的。”
皇后出殡,许多百姓在街道两侧相送,皇后这些年也挺得人心,贤名在外,甚得敬重。
哀戚的气氛,充斥着整个京城。
抵达城门之后,相送的官员大部分留下,其余的随着队伍前往北安山。
出了城之后,气氛就变了,官道上没什么人行走,仿佛早就被肃清了。
禁军队伍策马走在前头,南宫翼天居中,身侧是青龙卫,阿佩今日没跟随出来,留在东宫。
除了阿佩之外,青龙卫很多都留在了东宫,这一场硬仗,青龙卫的责任只是保护好太子妃和皇孙。
晋王也在送殡队伍中,策马走在南宫翼天的身后,他眼底有破釜沉舟之意,只等队伍抵达驿站,便可动手。
因为,他只送到驿站便要回京,城中早就布局好,只等着这边诛杀了南宫翼天,便可率人攻入皇城。
而到时候,灵修完成任务之后也会带人攻皇城,等大事一成,拿下灵修,对外宣称东宫谋反,他是前来救驾的,如此皇位便是他囊中之物了。
而这一次,他暂时交给了二弟项王,项王这些年为他笼络了许多人,能力和忠心都是可信的。
傍晚时候,大队伍抵达了驿站。
驿站是早就接到了通知,所以早早准备好,住在驿馆里的人被提前送走,门口挂上了白灯笼,停灵的空地也收拾出来。
晋王送达此处之后,便去跟太子道别。
南宫翼天仿似吃惊,“你不送到北安山吗?”
晋王道:“为兄送到此处就好,父皇这些日子伤心过度,已经病倒,为兄要回去侍疾。”
随行官员对晋王此举很不理解,嫡母出殡哪里有儿子不送的道理?项王是染病在身,不能下地,这可以原谅,但晋王都送到驿馆了,此去北安山的路途也不算特别遥远,几日便可来回,怎也不送?
而且就算皇上伤心过度,他晋王既不是大夫也不是太医,他回去又能如何?
官员纷纷劝说,希望晋王能送到北安山,这才不会落个不孝的罪名。
晋王一句都听不进去,冷冷地道:“不孝?父皇有疾在身,本王不能在身侧伺候,这才是不孝,至于母后安葬事宜,有诸位大人和太子,本王十分放心。”
南宫翼天扬手,冷道:“诸位大人也不必劝了,他若不想去便不去,勉强来的孝顺,母后想必也不稀罕。”
晋王看着他,道:“太子要这么想,本王也没法子,皇太后年迈经受不起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父皇也痛失结发之妻,这都是人间大痛,怎能只顾去了的人,不顾活着的人?你们纵然说本王不孝,本王也要回去陪伴两位老人家。”
说完,晋王不顾官员们失望的眼神,策马便离开了驿馆。
第744章
各方筹谋
看到这一幕变故,官员们的心情不知道怎么形容。
因着皇后不大受宠,这些年晋王也不怎么孝顺皇后,如今人都走了,只差这几日的路程,也不送到北安山,实在让人寒心。
不过,仔细想想也都明白,太子离京守陵,且东宫大部分人被抓,如今正是他讨好君心的时候,怎会理会死去的人?自然是守在陛下身边谋得重用才是要紧事。
大家纷纷上前安慰太子,这些礼部和内府大小的官员,对于朝局上的斗争不算敏感,心里有数的那几人,都默不作声的。
禁军里大部分早就投靠了晋王,所以他们并未参与,只是在外头布防,或许视察周边的环境,看看有无埋伏。
这里一切平静,策马视察过方圆五里,都没发现东宫的埋伏,自然,晋王的埋伏早就安置妥当。
灵修带着晋王府的府兵在外二里地埋伏,而后面还有一拨人,是晋王高价招来的高手,这些人才是伏杀南宫翼天的主力。
而东宫却没有任何人在附近,就算打起来南宫翼天发出信号求救,等人都凉透了,也不会有救兵来到。
禁军中,就算有观望派,如今都已经坚定要站在晋王这边了,东宫实在是毫无胜算。
晋王此刻策马回去,却在半道上停下来,等巡视的人过来禀报。
到了亥时左右,禁军策马前来,道:“王爷,已经查过附近方圆五里,未见东宫埋伏。”
晋王闻言,不禁露出了胜利之色,“没有灵修的青龙卫,果然是不堪一击,自然,南宫翼天太骄傲自信了,竟然没带多少青龙卫在身边,都留在东宫保护冷潇那个疯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