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大家喜出望外,急忙站起来往殿外看去。果然便见阿佩走在前头,她身后是一张四人抬着的贵妃椅,老太太便坐在贵妃椅上,舒舒服服地走进来。
太子妃走在右侧,进了宫门便先大步上来。
众人忙出去行礼。
第559章
可算团聚
冷潇道:“不要多礼了,快进去坐下。”
大家平身退开,让禁军抬老夫人进来。
冷潇叫人去把她房中的贵妃椅搬出来,替换好皇太后的贵妃椅,让禁军送回去。
冷潇亲自对他们表示了感谢,禁军们受宠若惊,拱手告退。
闵家的人先问过老太太,看她是否有不适。
老太太脸色较之入宫时候要好一些,冷潇道:“皇太后给她老人家熬了千年人参汤,人参固本培元,能缓解心疾和呼吸不适。”
“太后隆恩!”闵相说了一句,握住老妻的手,瞧她的脸色,确实比方才红润多了。
老夫却抓住冷潇的手,泪水涌出,“方才在穆慈宫,许多话不方便说,也不方便问,孩子,这些年,苦了你啊。”
冷潇笑着安慰,“外祖母,我不苦,这几年过得还好。”
她瞧了大家一眼,轻声道:“你们才是真的受苦了。”
这句话,带着哽咽,大家想起了这几年流放在外的苦况辛酸,想起那失去的家人,心头不免悲戚。
抽泣声渐起。
得知太子妃并未有薄情功利,他们才敢表现自己心里真正的脆弱。
天恩和斯年依偎在冷潇的身边,瞧着忽然就哭起来的亲人,有些惶然。
闵相见状道:“好了,难得团聚一次,哭什么哭?再大的苦难已经过去,往后的日子只要苦心经营,总会好起来的,不许哭,看把皇孙和大公子吓着了。”
众人忙拭泪,看向天恩和斯年,对着他们露出了笑脸。
冷潇对孩子们道:“去,给太姥姥磕头。”
老夫人挣扎着要坐直一些,看着两个孩子一同上前去对她跪下磕头,她忙说:“不行,不能磕头,快起来,没这规矩。”
在这宫里,君臣分明。
冷潇却执意让他们磕头,“斩月居里,没有那些规矩。”
老夫人看着两个孩子,激动得很,“长得真好,长得真好,是有福气的孩子。”
斯年和天恩觉得太姥姥好虚弱的样子,很是担心,斯年奶声奶气地道:“太姥姥,您要听话,要乖乖吃药,吃药才能好,我也吃药,我吃药都不哭的,等您身体好了,我和哥哥就去找您玩儿。”
老夫人心疼得要紧,泪水夺眶而出,“太姥姥听话,会乖乖吃药,会快些好起来等着皇孙来找我玩儿。”
“那我奖励您糖果儿。”斯年在袖袋里头找了一下,拿出一粒山楂糖果放在老夫人的手中,“这是我吃药的奖励,我藏着没舍得吃,您回头喝完药,便吃这个,嘴巴里就没有药的苦味了,但您要漱口啊,娘亲说吃了这个糖果,要漱口,不然牙齿会掉光光的。”
老夫人握住这糖果,想着这么小的孩子,终日要服药,心里好痛好痛,难受得鼻子都不通气了,“好,太姥姥多谢皇孙,皇孙真乖,太姥姥太稀罕你们了。”
“我很听话的。”斯年回头瞧了娘亲一眼,“娘,您快告诉太姥姥,我是不是很听话?”
冷潇笑着道:“是,很听话。”
斯年得了娘亲的夸奖,一张脸都笑出花来了,大家也跟着笑,笑着笑着,又偷偷地抹眼泪。
第560章
让老太太住在东宫
冷潇叫朱嬷嬷和徐奶娘把孩子送去书斋上课,有些话孩子在场,不便说。
带走孩子之后,闵相便想和冷潇说些体己话。
但冷潇却开始给外祖母检查,问症。
大夫是随行进宫来的,在侧厅里喝茶吃点心,冷潇让阿佩请他过来,问一下治疗的情况,用过什么药。
大夫说老夫人有心疾,肺不好,咳嗽,咳血,怀疑是痨症。
冷潇叫人设下屏风,拉起帷幕,只准许文竹文兰进来。
大家虽然觉得奇怪,但想着或许是要打开衣裳检查,便也就没问,只在外头等着。
冷潇打开医药系统为祖母检测,发现祖母确有心疾,肺气肿,不是痨症。
“是否总呼吸不过来,气喘,气促?”
老夫人是躺在贵妃榻上,文竹轻轻摁住她的肩膀,不许她起身,只能任由检查,听得太子妃问病症,她说:“是的,呼吸不过来,胸口疼,手臂疼,麻木。”
“她今日咳血了。”二舅妈在外头说了一声。
“咳血不多,是吗?”冷潇问道。
“不多,伴随痰咳出来的一点。”
冷潇道:“不碍事,是咳嗽时间太久导致的。”
咳伤气管了。
“咳血都不要紧吗?”外头有人问。
“不要紧。”冷潇宽慰着他们,这病虽是严重,但不至于没救的地步,“是要治疗一段日子,慢慢地就会好起来的。”
听得太子妃说会好起来,大家也不敢相信,毕竟,这一路上基本就是硬撑过来的,但凡少点意志力,人就去了。
想着她是宽慰老太太,大家也便没说什么。
冷潇关闭医药系统,叫人撤了帷幕,对闵相道:“外祖母先留在宫里住几日,我慢慢地给她调养一下,等情况好转了再送出宫去,如何?”
闵相犹豫,“这……这怕不是太好吧?”
大舅闵瑞涵也道:“太子妃,母亲留在东宫,多有不便啊。”
大家的担忧不是多余的,因为老太太可以留在宫里头,他们却不能,若老太太出了什么情况,身边没有子孙陪伴,无法尽孝。
而且,人在宫里走的,也会给太子妃添麻烦。
冷潇看着闵瑞涵,“大舅舅,你请放心,她在宫里绝对不会出什么问题,等她出宫去的那天,我保证她是可以走出去。”
闵瑞涵听她这么有信心,都保证了,若母亲能走出去,那就太好了。
闵瑞风却道:“太子妃,这不可的,还是送回府中去放心一些,你若有药,便多给一些带出去,发病的时候能用上。”
冷潇知道他们的担忧,心头斟酌想了一番说辞,道:“其实外祖母的病没有你们想得这么严重,我每日为她施针,疏通经脉便能缓解一定程度的呼吸困难,她最严重的是心疾,心疾这病说难治,也不算难,但若是好治,也是有讲究的,需要用千年人参的汤汁做药引,而东宫里是没有真正的千年人参,外边买的也不足千年,只有皇太后那边有,只要我跟她说胎动不安,她就会命人熬好参汤送过来,但这参汤我自己是喝不上的,太补了,正好可以给外祖母做药引用,而且,我需要根据她病情的变化来调整药量,我出不了宫,她也无旨不得入宫,就算能入宫,来回奔波也够呛,还不如直接在我这里住上几日,过几日太子也回来了,一切就方便许多。”
第561章
想当兵的少年
大家听她这样说,仿佛说真有把握治好老太太,心里不禁便生出希望来。
但大家不敢做主,遂看着闵相。
闵相自然是盼着老妻能活着,可如果一旦有什么事,会连累东宫。
他看向老妻,问道:“你觉得呢?”
老夫人望着他,“我自然是想留下来的,我舍不得走,但如果你们觉得我留在东宫是有什么隐患,那我是不能留下。”
“没有隐患!”冷潇马上道。
闵相想了想,道:“那就留下几日,若有什么变……就是不便的地方,再送回去。”
老夫人微微颌首,高兴地笑了,“好,听你的,我留下。”
她看着冷潇,眉目里极为温柔。
冷潇也冲她笑,这老太太笑起来,眉目慈祥,是她期盼已久的那种长辈温柔。
她其实挺感激原主,虽然刚来到的时候,面对的是这样一个破烂局面,但是,最后却收获了爱情和亲情。
未来的日子依旧充满不确定性,但冷潇愿意为之奋斗。
闵瑞风见老太太都同意了,也就不做声。
冷潇看向他,轻轻地唤了一声,“三舅。”
闵瑞风抬起头来,道:“大家都同意了,母亲也想留在这里,我没意见。”
闵翰墨忽然上前跪在了冷潇的面前。
冷潇看着这个少年,十三四的模样,皮肤黝黑,长得却十分壮实,脸颊上有些汗斑,可见是常年辛劳,发配到那边的辛苦,从少年的脸上便能寻到痕迹。
她认得这个孩子,在原主的记忆里是有的,闵翰墨,三舅舅的孩子。
“起来,都是自家人,行这么大的礼做什么?”
闵翰墨道:“翰墨叩谢殿下和表姐,把我们一家从边城救回来。”
冷潇伸手拉了他一把,“起来,这是我该做的。”
闵翰墨站了起来,但显然这少年有心事,看着冷潇便欲言又止,
冷潇问道:“你如今回京,也该重新回书院去念书了,打算什么时候去?”
闵翰墨道:“回表姐的话,如今还没有确定,但念书肯定是要念书的,除了念书,我还要习武。”
“好,学武也好。”冷潇从他眼底看出了学武的执念,遭受过那样的折磨,他或许认为学武才能真正地保护好家人。
闵翰墨问道:“表姐,我能求您一件事吗?”
“你说。”
大家都看着他,这小子有什么事要求太子妃?进宫之前没听他说过啊,是老三叫他求的?大家看向闵瑞风,却见他也一脸的疑惑。
闵翰墨道:“表姐,等殿下回来,能否请殿下带我到军中去?我想在军中历练一下。”
“不行!”
不等冷潇回答,闵瑞风便当即反对,沉下了脸来,“你去军中做什么?你才多大啊?”
“父亲,过了年我便十四了,当年殿下便是十四岁到军中去的,殿下能做的事,我也能做。”
闵瑞风厉声斥道:“闭嘴,你是什么人?怎能与殿下相提并论?而且,军中也不会收你这么年少的人。”
少年一向听父亲的话,但这一次却十分倔强,“反正儿子以后就是要从军的,如果到时候殿下觉得我年少,我便等到十六岁再去。”
第562章
要知道那么清楚做什么
闵瑞风气得脸色都变了,“简直胡闹,你好好念书就行,当什么兵啊?你以为当兵这么简单吗?”
“儿子就是想从军,想保家卫国。”少年说。
“你懂什么是保家卫国吗?你过来,看我不抽死你。”闵瑞风的暴脾气又来了,伸手便抓儿子过来,往他头上脸上扇了两巴掌。
少年也不躲,任由父亲打骂,神情还是十分倔强的。
大家着急,忙劝说不要吵,但都是叫闵翰墨不要惹他父亲生气,闵瑞风的脾气大家也都知道的,如今是动不动就暴躁。
闵瑞风哪里听劝?又连续劈了两巴掌下去,骂道:“你敢去,便把你逐出家门。”
闵相喝了一声,“够了,丢不丢人?当这里是什么地方啊?这里是东宫。”
闵瑞风闭了嘴,只是脸色依旧铁青着。
冷潇没出声说什么,虽然她欣赏闵翰墨有抱负,但始终年少,或许只是一时上头了。
所以,她也没答应闵翰墨,只是吩咐阿佩,先送老夫人回殿中睡一会儿,她这么半躺着不好受。
老夫人如今高兴,也不想听他们吵来吵去的影响心情,阿佩便把她背了回去,由文竹文兰伺候汤药。
闵家的人在东宫里吃了午膳,皇后知道他们来了,派人送来一些赏赐。
齐姑姑亲自带人送过来的,众人谢恩。
齐姑姑道:“皇后娘娘本想让大家过去说说话,但奈何她头痛发作,不便会客,说是等下回有机会了再请诸位过去吃茶。”
大家自是要问候一番皇后的头痛,不过心里都是明白的,闵家流放归来且能官复原职,进宫来与太子妃团聚,如果皇后娘娘和太子妃的关系好,自然也是要传闵家的女眷过去说说话,接受她们的请安。
但只派人送了些赏赐来,可见只是尽了一份礼数,维持面子上的事。
等齐姑姑走后,大舅舅闵瑞涵瞧着冷潇说:“你在宫里头,日子怕也是不好过的,你自己要万事小心啊。”
冷潇知晓他是真心为她好,便应道:“我知道的,大舅舅放心。”
大家也知晓她如今的处境,不免担忧的。
闵瑞风忍不住问道:“冷镇桓真是你杀的吗?是你杀的,为什么皇太后和皇上都这么不待见你?你杀了冷镇桓,是为朝廷立功了啊。”
“你给我闭嘴!”
闵相喝了一声,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闵瑞风方才和儿子吵了两句,如今心里头还有气,想着闵家这些年的艰辛,死的回不来,能回来的谁不带着一身的伤病?
所以他也犯倔了,道:“父亲,有什么不能说的?冷镇桓害得我们一家颠沛流离,吃尽了口头,他到底是怎么死的,我们总得知道吧,父亲难道您不想知道吗?”
闵相怒道:“人死了就行,有必要知道吗?你一再纠缠这个问题,不就是想知道他死得痛苦不痛苦吗?你要潇儿怎么回答你?你要揭她的伤疤吗?”
“杀冷镇桓,有什么伤疤的?这是大快人心的事。”闵瑞风偏执起来,是没了理智的,尤其他对冷镇桓恨之入骨,总觉得人人都要这么恨他才对。
如果可以的话,他就希望手刃冷镇桓,千刀万剐,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第563章
也没什么不能说的
“你怎就那么……”闵相气得想打他耳光,但见到他拧巴的样子,再看他的双腿,那举起的手又缓缓地放下,“倔吧,你走不出去,苦的是你自己。”
闵瑞风露出一个比哭更难看的笑,眼底溢出痛苦的泪水,“苦有什么打紧的?最惨的是有人连苦都吃不上了,人都不在了,尸骨都没能找回来。”
听得这话,气氛一派的愁云惨淡,那些在边城丢了性命的人,回不来了,这是闵家人永远的痛。
这种痛无法抚平,因为甚至都没能为死去的人好好敛葬。
这份悲伤在别人面前或许能隐藏起来,但在冷潇的面前,他们没有这个必要。
因为往日的冷潇只是他们的晚辈,但今日她是高高在上的太子妃,是他们的支撑,是他们可以遮风挡雨的大树。
但是,这想法是和闵相的想法背道而驰的,闵相是希望闵家能成为太子妃的后盾,成为她遮风挡雨的大树。
所以,他看着这群儿孙,心里很是焦灼,也很是失望,他们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斗志,莫说成为太子妃的后盾,只怕还会反过来成为太子妃的负累。
他沉沉地叹了一口气,忍下了苛责的话,不想把闵家如今的弱点暴露在太子妃的面前,怕她刚觉得有亲人的支持,回头却变成了一堆的负累。
但冷潇心里是有数的,每个人脸上所流露出来的神情,几乎都是凄楚惶然的。
他们对朝廷官场失去了信心,对当权者失去了信心。
她沉默了一下之后,道:“冷镇桓是被烧死的。”
回忆纷至沓来,那对她来说,不算是一段惨痛的回忆,惨痛的是杀了冷镇桓之后,她不得不离开南宫翼天和小龟蛋。
众人愕然地看着她,她愿意说?
“潇儿,不必说。”闵相眸子沉痛。
“三舅舅说得对,没什么不能说的。”冷潇端着一杯茶,思绪回到了那日。
闵瑞风问道:“是不是如外界所言,他让你去杀太子,你杀了,但他承诺你的事没有兑现,所以你是阿离他?”
冷潇看着他,“不是,杀他也一时激愤,或者临时起意,我是有预谋的,有周全的计划。”
众人听得心头一震,这符合他们所希望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