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8章

    掬月急道:“殿下,这……”她心说,怎么会嫌弃呢?

    秦珩拉着掬月的手,轻声道:“姑姑好好照顾自己。”

    她原本打算在高家多待一会儿,陪掬月姑姑说说话,再叮嘱高屠夫父子好好对待掬月姑姑。但是高光宗似是不大欢迎他们的到来,而皇兄好像也没有多大的兴趣。

    正说着,高屠户高声喊着“杨大姐,家里来客人了?”推开了门。

    一眼看到院中几人,高屠户微微一愣:“哎呀,姑娘过来了?”他看看秦珩的装扮,再看看秦珣,摸了摸头,忽然想到了什么:“姑娘成亲了?”他搓了搓手,笑道:“好,很好。给姑娘道个喜吧!”

    秦珩看见他,脸上溢出了笑意:“高姑父。”

    秦珣亦他颔首致意:“高姑父。”

    高屠户嘿嘿笑了两声,环顾四周,问掬月:“圆姐儿呢?又到哪儿偷懒去了?我带了块肉回来,今儿姑娘来了,添个菜。”

    “出去买茶叶去了。”掬月说着,伸手去接高屠户手里的肉。然而刚一靠近,闻到那血腥味,她就一阵干呕。

    “姑姑。”秦珩一惊,忙轻捶其后背,帮其顺气。

    “不碍事不碍事……”掬月连连摆手。

    高屠户嘿嘿一笑,有些得意地对秦珩道:“姑娘不知道呢,你姑姑这不是害病,这是害喜。不用担心。”

    秦珩轻笑:“啊呀,那要恭喜高姑父了。”

    她能看出来,高屠夫是真正的欢喜开心。

    掬月停止了干呕,她面颊发红,嗔道:“你真是的,姑娘已经知道了。”她冲高屠户使个眼色:“你想添菜,自己做去。我跟姑娘说会儿话。”

    “诶。”高屠户也不恼,嘿嘿一笑,“等会儿阿志回来了,教阿志先陪着侄女婿。我这就去下厨。”

    他拎着肉,摇头晃脑哼着小曲儿就往厨房走。

    掬月笑笑:“让你们看笑话了,他就是这样。”

    “没有,不笑话,高姑父挺好的。”秦珩轻声道。

    秦珣亦道:“是挺不错。”很明显掬月是低嫁了,不过这个高屠户看着对掬月倒还好。——至少比他儿子好很多。

    “嗯。”掬月脸上露出了笑容,低声道,“虽说粗鲁了一些,心是好的。”想起一些往事,她目露怀念之色:“也是命。”

    她在宫里时,从没想过她将来会是这样的生活。如今的日子虽说与她想象中相差甚远,但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等那个圆圆脸的圆姐儿买了茶叶回来,高屠户已经将饭菜做好了。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高屠户极力邀请他们留下用饭,然而掬月却不敢强求。她只拿眼睛看着秦珩,含笑道:“吃一些再走吧。”

    秦珩点头之后,秦珣自然没反对。

    饭菜摆好以后,高光宗才自书房走了出来。

    圆姐儿打了饭菜去招待秦珣带的几个侍从,其余等人都在一起用饭。

    一看见秦珣等人,高光宗的神色就更难看了。高屠户在同秦珣搭话,如同一个普通的长辈一般问他家住哪里,做什么营生,兄弟几人等等。

    秦珣从小到大很少有这种经历,他觉得有趣,能答的就都答了。

    高光宗简单吃了一点,就放下了碗筷,面无表情:“我吃饱了,你们继续。”

    他起身离开,高屠户有些不解:“阿志,你……”

    家里来了客人,他不招待也就罢了,还阴阳怪气的,摆脸子给谁看?

    高屠户冲秦珣歉然一笑:“他不懂事,你别见怪。”

    秦珣只是一笑,并不在意。

    高屠户虽然不知道秦珣是什么身份,但看其衣饰气度也隐约能猜出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既为小杨姑娘有此佳婿而欢喜,又欣喜于高家也能有这样的远亲。他初时还有些期待,希望儿子能同这位秦三公子交好,多认识点人,多积累些人脉。可是他的儿子不大争气,根本就懒怠跟人说话。

    秦珣同秦珩离开高家时,高光宗也没出面,只高屠户夫妇将他们送到了门口。

    待他们走后,高光宗才自书房走出,问道:“走了?”

    掬月瞧了他一眼,轻轻叹了口气:“走了。”她动了动唇,有那么一瞬间,她生出一种将那两人身份挑明的冲动。但很快她又压了下去。

    告诉了他,除了吓到他,并没有什么用。

    高屠户将儿子拉了过去,小声数落:“阿志,你怎么回事?今日客人在呢……”

    高光宗有些许不耐:“没事,就是身体有点不舒服。爹,你问了半天,问出他是干什么的了吗?”

    他到现在还不知道那人究竟是什么身份。

    “唔。”高屠户一噎,仔细回想了一下,还真没问出来。他咳嗽了一声,掩饰自己的尴尬,又道:“不说这个,你的性子得改一改。还有你对你杨姨,也得好一些。她也不容易,而且你也知道,她在宫里还认识贵人……”

    “我知道,我知道……”高光宗不胜其烦,轻轻摆了摆手。

    他初时以为大杨氏只是宫里放出来的大龄宫女,也不知道什么缘故,三十来岁才放了出来,又做了他的继母。是以他对其没什么好感。还是后来相处的时日久了,她在他心里的印象才渐渐好转。新帝登基后,她竟能被数次召进宫去,也是让人称奇。

    高光宗心头忽的闪过一个念头,不等他看明白,就又消失不见了。

    晚间他躺在床上,白天的场景如同画一般一幕一幕浮上他的心头。明艳照人的小杨氏做了妇人打扮,站在另一个男人身边,语笑嫣然。

    他只觉得心里头说不出的憋闷。

    真是,太让人讨厌了。

    她嫁给谁不好,竟然嫁给那个人!

    是了,她说那个人姓秦,排行第三,长他两岁。

    他忽然激灵灵打了个寒颤,猛地坐直了身体。

    第104章

    行刺

    据他所知,

    京城里头,确实有个长他两岁的秦三公子,

    但那人却是当今皇帝。

    他恍惚记得当初前太子被废时,他曾经提起现在的皇帝当时的晋王,称其极有可能是阴险毒辣之人。当时小杨氏的反应……

    不,不,

    不,

    一定是他想多了。

    不可能的。

    秦是大姓,姓秦的排行第三,且长他两岁的人,

    不知道有多少。再说,他们不过是普通人家,

    又怎么可能与皇帝有牵扯?

    想太多,

    想太多……

    高光宗这般自我安慰,但因为心里存着事儿,他翻来覆去一直睡不着。直到天快亮,

    他才勉强闭了会儿眼。

    次日一大早,

    他就去找掬月,

    劈头就问:“杨姨,

    那个秦三到底是什么人?!”

    掬月微微一怔,

    笑道:“怎么了?他是什么人,

    你昨日不是都知道了么?”

    高光宗胸膛剧烈起伏,他紧紧盯着掬月,一字一字道:“他姓秦,

    排行第三,比我年长两岁。上个月成的亲,又跟杨姨是旧识。他到底是谁?”

    见儿子这般激动,高屠户也有些意外,他笑了笑:“昨儿让你去招待他,跟他说话,你不去。现在自己在这儿乱猜。真想知道,下次他来了,你问问不就行了?”

    高光宗不看自己的父亲,而是继续盯着掬月,伸手指了指上面:“他不是……吧?”

    掬月略一迟疑,没有说话。

    “杨姨!”高光宗提高了声音。他心中正焦急,可是大杨氏却对他爱理不理。

    掬月深吸了一口气,她听得出高光宗的紧张。她轻叹一声,低声道:“瑶瑶姓孟。”

    “瑶瑶是谁?”高光宗下意识问。然而不过是一瞬间,他就明白过来。原来他以为的“小杨氏”并不姓杨么?她的名字叫瑶瑶?

    孟,她竟然姓孟!今上上个月大婚,娶的就是武安侯的女儿,那武安侯名叫孟越,他的女儿自然是姓孟了。

    姓秦,排行第三,长他两岁,上个月成亲,妻子姓孟,又是宫人旧识……

    所有的线索都在昭示着同一个可能。

    他脸色苍白,身子微微一晃,几乎站立不稳。

    掬月看着他,目中有同情,亦有怜悯。她轻声道:“我只能说这么多了。”

    高屠户尚不知他们两人在说什么,他也好奇地问:“瑶瑶是谁?你那侄女小名儿叫瑶瑶?她怎么没跟着你姓杨?”

    掬月白了他一眼,低声道:“别管那么多。”

    高光宗怔怔的,父亲和继母的话,他几乎已经听不到了。他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她竟然姓孟。

    大杨氏只简单说了两三句,可是差不多算是告诉了他,他们两人的身份。

    高光宗动了动唇,一时反倒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太荒唐了,太匪夷所思了!怎么会这样?

    有那么一瞬间,他很想直白地问大杨氏,问个一清二楚。但是犹豫了一下,他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问出来又能怎么样呢?

    还不如就这么装作什么都不清楚。

    高光宗闭了闭眼,缓缓吸了口气,一字一字道:“我今天有点事,先去书肆,就不吃饭了。”

    他冲父亲和继母点了点头,起身离去。

    掬月摇摇头,轻轻叹息。她心说,他知道了也好,这样以后至少对待皇上和殿下的态度会好一些。昨日他实在是太失礼了。

    但同时她又隐隐有些不安。毕竟看皇上和殿下的意思,似乎并无意泄露身份。她转念一想,这也不能怪她泄露,毕竟是阿志自己猜出来的。

    高屠户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问妻子:“你们方才说什么呢?”

    笑了一笑,掬月摇头:“没什么。对了,这个月底阿志就要过生辰了。咱们上次给他看的那个姑娘,到底怎么样了?”

    提到此事,高屠户果然来了精神,他皱眉道:“我瞧着姑娘挺好,阿志死活不点头,也不知道这小子都在想什么。”

    “你有没有问过他,想要什么样的姑娘?”

    高屠户微愣之后,摇头:“问过,他不肯说,问急了,只说想找个投缘的。谁知道去哪里找投缘的?”

    他提到此事,脸上闪过一丝烦躁。

    掬月倒是一笑,轻轻摇头,换了话题:“说来也巧,阿志的生辰跟皇上的万寿节是同一日呢。”

    “是吗?那倒是真的挺巧。”高屠户随口道。

    掬月笑笑,没再说话。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隐约觉得阿志对皇上有敌意,连带着对殿下也有不好的情绪。

    六月二十九是皇帝的万寿节,按说这是新帝登基后,第一个万寿节,合该大办才是。但是年轻的皇帝对此似乎兴致缺缺,表示不愿劳民伤财,简单办一下就行。

    皇帝这么表态了,又态度坚决,旁人自不好再说什么。

    到得六月二十九日,秦珩自己在章华宫小厨房试着做了一碗面并几样小菜。——虽说是皇后娘娘亲自下厨,但在她进厨房之前,早有人准备好了她所需要的一切。她真正要做的并不算多。

    “哥哥,你尝一尝。”秦珩满脸笑容,将她做好的食物往皇兄面前推,“尝尝。”

    想了一想,她又翻出了荷包,小心翼翼递给皇兄:“呶,给你,祝你事事如意。”

    秦珣不细看荷包,接过后本欲直接纳入袖中,略一思忖,又改了主意:“帮我戴上。”

    “哦。”秦珩点头,果然上前帮他把荷包坠在他腰间,打量了一番,方道,“很好,好看。”

    秦珣挑眉:“自己做的,自己夸好看?”

    “不是,我是夸哥哥长的好看。”秦珩下意识反驳。

    秦珣微怔,继而轻笑着摇头。他俯身在她耳边,低声道:“你更好看。”

    他心说,相貌美丑对他而言并不要紧,而且作为男子,被人夸赞好看,并不是什么值得人高兴的事情。但若是她喜欢看到“好看”的他,那似乎也不错。

    按宫里的规矩,生辰当日原该向长辈行礼问好。然而秦珣如今活着的长辈,只余下了太皇太后寇氏一人。他也就只见了寇氏。

    太皇太后今日精神不错,留秦珣说了好一会儿话,直到她略有些倦了,才挥挥手,让秦珣自去忙碌。

    秦珣自己的万寿节不甚在意,但是对于八月份太皇太后寇氏的千秋节,他却下令大办。

    本朝以孝治天下,皇帝对自己节俭,却对皇祖母大方,获得朝中上下一致夸赞。

    然而寇太后却拒绝了皇帝的提议:“不用太麻烦了。”

    偏巧睿王上书,请求皇帝立其长子秦琛为世子。——睿王秦渭去年成亲,王妃宋氏于今年三月份生下一个男婴。

    这是睿王膝下的第一个孩子,他自然爱若珍宝。这孩子不满一岁,他就上书请求立为世子。

    秦珣一笑,当即允了。他想了一想,去寿全宫见太皇太后,委婉提起皇叔:“皇祖母寿辰,可有想见之人?”

    他心说,太皇太后上次与睿王见面还是数年以前。

    太皇太后转佛珠的动作微微一停,缓缓抬眸:“皇帝何出此言?”

    她神色平静,一双眼睛如古井一般毫无波澜,静静地看着秦珣。

    秦珣忽然觉得有点没意思起来。他收敛了笑意:“皇叔上书请求立琛儿为世子,皇祖母不想见见他们?”

    他说这话时,看着太皇太后,不想错过对方的神情变化。

    然而太皇太后只是轻轻一笑,继而又垂下了双眸:“他们有他们的路,哀家见他们做什么?有这样的时候,不如多念两遍经文。”

    秦珣微愕,很快他恢复了常态,笑道:“如此说来,是朕多事了。”他又闲闲说了两句,便借口有公务在身,离开了寿全宫。

    ——他曾动过念头,想让太皇太后与儿子共享天伦之乐。但是很明显,太皇太后自己并没有这样的打算。

    若说太皇太后留恋后宫,想安享富贵,那明显又不是。——寇太后这些年的生活跟富贵沾不上边。而且她一心向佛,分明是不在乎这些身外之物的。

    秦珣有些不能理解,信佛真能教人的母子情分变淡吗?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多年不见也无丝毫思念之情?

    不过在太皇太后明确告诉他“无想见之人”后,他也不再多想此事。——老太太自己还不急呢,他急什么?

    太皇太后寿辰,秦珩作为皇后,算是第一次张罗这样的事情。她自小在宫中长大,宫里一些暗地里的规则,她也很清楚,又有秦珣分给她的能干宫人,她真正忙碌起来,也不算太棘手。

    夜里秦珣也曾问她:“累不累?要不找几个宫人去做?或者那几个闲着的老太妃……”

    “不累不累。”秦珩连连摇头,粲然一笑,“这些小事,我还是能做好的。”

    她这个皇后比起先前的陶皇后已经轻松很多了,岂能事事都推让出去?再说她自己闲着也是闲着。

    秦珣点头,犹不放心:“太皇太后的千秋节,以前年年办,有旧例可循。若觉得累,就交给别人去做。”

    秦珩轻笑:“知道了,知道了。”

    对啊,她也知道有旧例可循。既是有旧例,他又担心什么?

    秦珩琢磨着去岁太皇太后寿辰,有人混在舞姬里行刺,致使太皇太后受伤,又有了后面一系列事情。今年太皇太后的千秋节,歌舞什么的,可以省去了。——这一点,想必太皇太后也同意。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