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3章

    距离远,他听不清他们说的什么,可是看两人的情形,他就忍不住心头窝火。

    他好不容易认回女儿,皇帝就要抢走。大婚前这段日子,皇帝还要常常来,霸着他女儿。从小到大还没够么?

    武安侯深吸一口气,重重咳嗽一声,同时动了动手杖,使其与地面相触,发出“笃笃”声。

    他这边的声响,惊动了那两人。

    秦珩看见父亲,脸上一热,迅速抽回了手,后退两步,站在秦珣一尺开外的地方。她动了动微乱的头发,正色道:“哥哥,爹爹找你有事,你们慢慢聊,我先回去。”

    离开之前,她没忘了再福一福。

    从父亲身边经过时,秦珩低着头,走得飞快,似乎这样就能让她脸颊的热度降低一些。

    她先前也曾与皇兄举止亲昵,但那都是在人后。如今被自己亲爹看到,她脸上总归是有些挂不住。

    武安侯见她羞窘,心里更觉憋闷窝火。

    被人打扰,秦珣有些不快,但打扰之人是他师父,是瑶瑶的父亲,他也不能多说什么,只轻笑:“师父有事?”

    “皇上到寒舍来,怎么也不跟臣打声招呼?”武安侯哑声道,“怠慢了皇上,臣真是失礼。”

    “哦,师父太客气。”秦珣挑眉,“朕前来是想见瑶瑶。已经见到了她,师父又怎么能算是失礼呢?”

    武安侯一噎,皱眉:“皇上这样做,未免不合规矩。”

    “合与不合,又无外人知晓。再说,规矩也是人定的。”秦珣不以为然,“师父好好照顾瑶瑶,朕先回宫了。”

    他说着就此离去。

    他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其实也只是想见她一面。以前都在宫里时还不觉得怎样,如今她住在侯府,他一日不见她,都会想念。

    ——细细算来,他们从小到大分开的时候并不多。不真正娶了她,他到底是不能完全放心。

    幸喜大婚定在五月,他不需要等太久。

    但是五月的婚期对武安侯来说,却是太早了。

    满打满算,女儿只在家里住两个月,父女相聚的日子也太少了些。武安侯不舍得女儿出嫁,但是面对钦天监和礼部共同商定的婚期也表示无可奈何。——早些便早些吧,只要是吉日就好。

    武安侯打算在女儿的嫁妆上下功夫,他教人开了库房,亲自去挑选,恨不得将自己所有的东西都给女儿。然而礼部的沈大人却告诉他,皇后娘娘的嫁妆,由朝廷负责。

    “两姓嫁娶,确实需要彩礼和嫁妆,皇家也不例外。”那个胖胖的沈大人微微顿了一顿,笑呵呵道,“只是皇帝娶皇后和寻常人家还不一样。侯爷心疼女儿,置办的嫁妆,肯定是一等一的好,不过,可能不大适合摆在宫里头。”

    武安侯微怔:“还有这样的道理?”他心中不满:“难道我给女儿置办嫁妆都不行?”

    “行倒也行,只是会有些不便。”沈大人看其神色,知道其心中不快,他也不恼,自己摸了一本册子出来,哗啦啦翻了数页,递到武安侯面前,“侯爷请看。确实有这么一条,不是下官骗你。”

    武安侯瞥了一眼,心中郁气未散。

    什么道理?女儿嫁到宫里去?他连嫁妆都不能给?!

    沈大人笑道,“侯爷也别恼,侯爷若是执意要置办,那下官就先问一问皇上的意思。”

    武安侯拱了拱手:“有劳沈大人了。”

    沈大人摆了摆手:“不敢当不敢当。”他圆胖的脸上挤出一些笑意来:“老国丈不必生气。这事问问皇上就行。实不相瞒,咱们也是按着旧例办事。这么多年了,皇帝娶皇后,还是头一遭。”

    武安侯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沈大人说的是。”

    沈大人说话算数,果然将此事禀报给了皇帝,说明武安侯想为未来的皇后置办嫁妆一事,他又有些苦恼:“皇上,孟侯爷父心拳拳,可惜典籍上有规定。皇后的娘家是不用置办嫁妆的。”

    秦珣有些诧异,他略一沉吟:“那就不让他置办,他若有心,以后贴补就是。”

    ——不过他自己私心里,觉得完全没必要。瑶瑶自小在宫里长大,以后也会长住宫中。他的就是她的,孟师傅没必要再特意置办嫁妆。孟师傅出门,名下也没多少产业。可以说,武安侯府可以置办的嫁妆并不多,而且武安侯府也需要继续生活下去。

    沈大人点头称是,他又想起一事,小心问道:“皇上真的要在章华宫拜天地、行大礼?这不大妥当吧?”

    “没什么不妥的,爱卿莫非不知道,朕的寝宫就在章华宫?”

    “可是皇后娘娘……”沈大人有些懵。皇后是该住在凤仪宫的吧?

    秦珣眼眸半阖:“皇后娘娘的寝宫也在章华宫,有什么不对吗?”

    他声音不大,但威仪有度,眉眼之间自有一种慑人之势。

    沈大人沉默了,好半晌,才嗫嚅:“这,这不合……”他话未说完,目光就撞进了皇帝的视线里。

    年轻的帝王面无表情看着他。

    沈大人暗暗吞了吞唾沫,点头:“皇上说的是,没什么不对。”

    “还有别的事吗?”皇帝神色淡淡。

    “没有,臣告退了。”沈大人忙道,他施了一礼,小心退了出去。

    退出殿后,沈大人轻叹一口气,缓缓摇了摇头。他想起礼部一些官员私底下的议论,心说,大家果真没说错,皇上真是看重齐王,连大婚都定在齐王旧日的宫殿,还把此处作为寝宫。这情意,不可谓不深厚。

    可惜齐王死得早,若是齐王还活着,还不知道有多受宠呢。

    为了皇帝大婚一事,礼部上上下下忙碌异常,终于在婚期到来之前,准备妥当。

    五月二十八日,秦珩早早起床,沐浴梳妆。她的新娘装扮与寻常新娘的不大一样,因为是皇后,早有人叮嘱过,务必要端庄。发髻要端庄大方,又要能戴好凤冠。

    秦珩耐着性子,任人摆弄。待梳妆好,她发觉她几乎要不认得镜中人了。

    她感觉镜子里头戴凤冠的她,要比她实际年纪大好几岁。她一时竟有些慌:她这样打扮,也不知皇兄能不能认出她来?

    然而她身后的梳头娘子等人口中俱是称赞不已。

    梳妆好,秦珩静静等着。今日侯府嫁女,且是嫁到宫里去。武安侯府一直很热闹。秦珩在房内,忽然听到一阵鼓乐声,知道是迎娶的队伍来了。

    她心跳不由地一阵加速。她深吸了一口气,对自己说:“慌什么?反正你已经很熟悉了。”

    她之前熟记杜姑姑给的册子,试演之际,从未出过差错。

    外边,鼓乐声渐停,迎亲使者高声宣读了诏书后,侍卫们就将皇后礼舆抬入了侯府,再由太监抬到后院,在所谓的“吉利方位”停放。

    秦珩耐心等着,到了及时,才着皇后礼服,戴凤冠霞帔出了房门,接受皇后金册金宝。

    这中间的礼仪规矩,她记得极熟,是以半点差错都不曾出。

    接受了皇后金册后,她才在侍者的搀扶下登舆。

    皇后銮驾从武安侯府出发,浩浩荡荡向皇宫而去。

    尽管秦珩提前早早熟悉了大婚当日的所有程序步骤,可仍是心生紧张。

    她就这样嫁给他了?以后,他们就不再是兄妹,而是夫妻?他们就要这样一辈子不再分离。

    思及此,她心里几多欢喜,几多茫然。

    她这般胡思乱想着,不知不觉,队伍已经从皇宫正门进了宫。

    隐约听得夹道有宫人内监欢呼庆祝,秦珩深吸一口气,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

    在大婚前几日,秦珩已经知道,因为皇兄的坚持,他们的大婚要在章华宫举行。想到要在自己从小长大的地方同皇兄拜天地行大礼,她莫名有种期待与紧张交织的怪异感。

    在章华宫,她看到了一身红的皇兄。他眉眼含笑,唇角轻扬,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秦珩心里一热,悄然移开了目光,一颗心噗通噗通直跳,稀里糊涂根据礼部官员的要求,同皇兄拜天地、行大礼。再之后,就被送进了“洞房”。

    她事前得知,皇帝皇后大婚,也是要有进洞房的,只是习俗与民间不同。原本他们该把行礼的宫殿当做“洞房”,但因为皇兄坚持要在章华宫,他们的“洞房”就成了章华宫内殿。

    章华宫是秦珩最熟悉的地方,可今日,她似乎有些不大认得章华宫了。

    今天的章华宫里红光映辉,喜气盈盈,宫里显然被特意装饰过,以红色为主。秦珩一抬头,就能看到一片红。

    床还是她熟悉的床,只是床帐已经换成了百子千孙帐,床头还挂着大红缎绣龙凤双喜的床幔。

    随处可见的红,教秦珩微微一怔,隐约想起一点梦中的情形。她再深想,却想不起来了,只记得铺天盖地的红。

    进入洞房以后,皇帝皇后祭拜神灵。

    西窗下,放了一张桌子,桌上放着种种食物。两人各种食物俱尝一次。——杜姑姑告诉过秦珩,这是夫妻两人共吃一锅饭,荣辱与共的意思。

    待所有食物尝一遍,秦珩已经没有丝毫饥饿感了。

    “皇上,娘娘,该合卺礼了。”俏丽的宫人小蝶轻声提醒。

    她也是秦珩的熟人,秦珩看见她,心下更安,轻轻点一点头:“嗯。”

    皇家的合卺礼和民间大同小异。早有宫人呈上了特制的青玉合卺杯,分呈给皇帝皇后。

    秦珩见那雕刻着龙凤花纹的青玉合卺杯高约两寸左右,里面盛满了美酒。她闻到阵阵酒香,不由微怔。

    杜姑姑交代过,她这杯,她需要抿一口后交给皇兄,由皇兄喝尽。而皇兄那杯,同样是他喝一小口,剩下的都由她喝。

    也就是说,她需要满饮一杯。

    会不会太多了一些?

    她素来酒量不好,若是洞房花烛夜喝醉,闹了笑话,那多不好。

    秦珣见她迟疑,略一思忖,就猜中了她的心思。他轻笑,佯作不知。他浅啜一口,递向秦珩。

    秦珩看看杯子里的酒,再看一眼皇兄,心说罢了,一辈子就这么一遭。既然合卺酒吉利,那就喝。她接过杯子,一仰脖,喝了干净。紧接着,她端起了另一杯,自己浅浅喝了一口,递给对面的秦珣。

    秦珣轻笑,接过来,一饮而尽。

    “合卺礼成。”司礼女官高声道。

    秦珩悄然松了一口气,还好,她意识还清醒。

    若在寻常百姓家,合卺之后,就该是共寝了。然而本朝皇帝大婚,与老百姓到底是不一样的。

    司礼女官神情严肃:“皇后娘娘暂且歇息,还请皇上先移驾偏殿。”

    秦珣微觉惊讶:“还有事?”

    他心说,合卺礼后,不就该洞房花烛了么?

    “是。”司礼女官轻声道,“皇上别急,还有最后一件事。”

    秦珣笑笑,他今日大婚,自然是希望一切完美。既然还有一样,那就坚持到底好了。反正夜很长,也不急在一时。他起身前去偏殿时,忍不住又看了瑶瑶一眼,见她面颊晕红,他心中一荡,有些期许,有些不舍。

    秦珣走出内殿,就看到了守在殿外的阿武。

    阿武今日一身崭新的衣衫,格外精神。他先冲秦珣行了一礼,大声道:“恭喜皇上。”继而又降低了声音:“皇上随阿武来。”

    秦珣见他神秘,笑问:“还有什么事?”

    “回皇上,这是礼部的沈大人刚刚从典籍中找到的。说是皇上洞房之前,还有一个步骤,就是需要拜一拜欢喜佛。”阿武笑道,“欢喜佛,皇上知道吧?也不需要真的拜,说是轻轻摸一下就成。能保佑皇上和娘娘子孙绵延……”

    第99章

    洞房

    “欢喜佛?”秦珣脚步微顿,

    嘴角抽了一抽,“这是什么规矩?”

    他对欢喜佛并不陌生。少年时期就听说过,

    后来陶皇后命人教导他们人事,他当时还曾和瑶瑶一起接受指导。怎么如今大婚还与欢喜佛有关?

    “皇上,

    沈大人刚翻到的,说是有大作用,也有大妙处。”阿武一脸正色,

    “皇上,

    那么多礼节都过来了,

    也不差这一下,是不是?”

    而且,他还听沈大人讲道,这欢喜佛有助于皇上的洞房花烛。想到沈大人的话,阿武不禁微微眯起眼睛,不着痕迹地打量了皇上一眼。以前没见皇上近过女色,

    还是看一看吧。

    秦珣轻轻“唔”了一声,

    不为别的,

    只为那一句“那么多礼节都过来了,也不差这一下”。

    早有人把欢喜佛移进了章华宫的偏殿。烛光摇曳,按下机括后,欢喜佛“吱吱”响动,变换出各种姿势。

    那些久远的记忆纷纷涌上心头,秦珣只觉得一阵口干舌燥,手心潮热。根据阿武所说,

    他飞快摸了一下佛身,收回手,快步走出偏殿。

    “皇上?”

    “好了。”秦珣面无表情,目光沉沉。

    “这就好了?”阿武奇道。看皇上的神色,并不像是……他目光一闪,看见了秦珣耳根的红意。阿武忽然灵光闪过,咳嗽了一声。他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请皇上移驾洞房。”

    秦珣“嗯”了一声,向布置好的“洞房”而去。

    阿武跟随着,一直到殿外,他才停下脚步,想了一想,磕磕巴巴道:“给皇上道喜。希望皇上……希望皇上……春宵苦短,皇上多珍重。”

    秦珣眼眸半阖,漫不经心应了一声,不再理会阿武,大步走了进去。

    ——方才秦珣被请去偏殿,就有宫人禀报秦珩,说是热水已经备好,恭请娘娘沐浴。

    秦珩在宫女的帮助下卸掉凤冠,除去面上妆容,前去沐浴更衣。

    水温合适,袅袅的热气让她不免有些许恍惚。大婚、洞房、沐浴、共寝……不管是哪一个词,在心头闪过,都让她面红耳赤、心跳加快。

    要跟皇兄洞房花烛啊……

    想到这儿她不免有些发怔,不知道是不是酒意袭来的缘故,她竟有些晕晕乎乎的。

    直到水温微凉,她才从纷乱的思绪中惊醒过来,抹掉脸上的水花,出浴换上干净的寝衣。

    这红色寝衣是宫人提前备好的。或许是因为五月二十八,正是盛夏的缘故,这寝衣颇为轻薄。她穿在身上,行走之间,雪肌在红纱下若隐若现。

    秦珩的脸腾地红了,轻声道:“换一身吧,不要这个了。”

    真是,明明之前杜姑姑告诉她,皇后娘娘要端庄大方,怎么寝衣备成了这般模样。

    她刚要吩咐小蝶去另取一套寝衣,然而一抬头却不见了小蝶的身影,只看见皇兄正一步一步向她走来。

    红烛摇曳,秦珣眼眸幽深迷离:“瑶瑶……”

    “啊?”随处可见的红教秦珩身体有些发软发烫,她胡乱应了一声,“哥哥,我,我换身衣裳……”

    她转身就躲,却不知该躲往何处。

    她刚行两步,就被身后的人一把抱进了怀里。

    “哥哥!”秦珩下意识低呼,一颗心几乎要跳出胸腔来。

    “为什么要换衣裳?你穿红色好看啊。”秦珣的声音略微有些喑哑,他将怀里的人拦腰抱起,一步一步向床榻走去。

    秦珩双手搂上他的脖颈。红纱轻褪,露出一截手臂。她深吸一口气,又迅速垂下了手:“哥哥……”

    这个时候,她不知道该说什么,似乎这样轻唤他,能让她自己安心许多。

    大红色的绣着龙凤呈祥的帐子被揭开。

    秦珣小心地把怀里的人放在床上,在她唇角吻了一吻,声音低哑:“等我一会儿,我先去沐浴。”

    秦珩轻轻“呀”了一声,也不知道是该点头还是摇头。还没等她做出反应,他就起身离去了。

    直到他的背影消失不见,秦珩才后知后觉醒悟过来,她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脸颊,努力使自己保持清醒。但饶是如此,她仍是无法避免心慌意乱,不知所措。

    大婚前,杜姑姑除却大婚的礼仪,又特意塞给了一本册子,还面容严肃教导她,该如何伺候君主。

    可是,她现在想想,好像都没什么用啊。她盯着案上燃烧着的儿臂粗细的龙凤喜烛,紧张不安。——虽然说杜姑姑说的每一个字她都记得。

    没过多久,皇兄就换了寝衣出现在她面前。

    他的额发仍有湿意,同样的大红寝衣,看着比她的要厚上一些。

    秦珣一走进来,就看到他的瑶瑶,一身大红寝衣,长发披背,干净的小脸白里透红。她坐在床上,没穿鞋袜,两只白嫩的脚无意识地一荡一荡。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