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2章

    老三再有其他举动,那就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蜀王殿下的举动虽然都在暗处,但也瞒不过有心人的眼睛。

    太子秦璋试图阻止,没能成功后,委婉与父皇提起了此事。他轻声道:“宫中守卫是否有变?”

    皇帝只瞧了他一眼,淡淡地道:“这事儿你不用管。”

    璋儿既然想做个仁君,那他这做父亲的,就索性再好心一点,把这些不仁不义的事情都先给担下来。

    父皇的回答教太子暗惊,他认真道:“宫中守卫关系到父皇安危,父皇不要大意。”

    皇帝放下手里的笔,看着自己的儿子。

    ——秦璋与他容貌相似,气质迥异。皇帝有时也遗憾这个儿子性情不像自己。或许是自小就是储君,后来又学习儒术,一直被教导宽厚仁善,使得这个孩子仁德有余,果敢不足。

    皇帝扬眉:“那你倒是说说,该如何处置?”不等儿子回答,他就继续问道:“你会对他出手吗?这种事情先下手为强。”

    太子沉默了一瞬,施了一礼,答道:“他若安分,我自然不会为难于他。可他若真做了什么……”他眼神黯了黯,续道:“古人云,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这话用在这里也是一样,虽不得已,终要一用。”

    他心善,但也有自己的原则底线,并不会一味的纵容。他也有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不争是因为他知道那迟早是属于他的,他没必要去做出种种丑态来。

    皇帝见他声音不大,但是态度坚决,勉强还算满意。伸手按了按太子的肩头,皇帝提气道:“你要记得,你将来会是一国之君,不可太过仁善了。”

    太子低头称是。

    从父皇这里出来,已经是半个时辰以后了。太子秦璋按了按眉心,试图缓解疲惫。近来他正事繁忙。——父皇将不少奏折都交予他批阅。

    母后也不知怎么了,最近一段时间心神不宁,常要他前去议事。

    他刚行两步,凤仪宫的高公公就出现在他面前:“殿下,皇后娘娘要您去凤仪宫一趟。”

    “孤知道了。”太子点头,微微一笑,“麻烦高公公带路。”

    到得凤仪宫后,陶皇后屏退众人,直接问儿子:“璋儿,你父皇有没有说什么?”

    太子不解,但还是笑了笑:“嗯?父皇只说了一些朝事。”看见母亲眉目间的焦灼,他心里一软,安慰道:“母后不用多想。父皇这次让大皇兄与大皇嫂操办皇祖母寿宴,也是不想母后太劳累了……”他顿了一顿:“父皇并没有其他深意。”

    他想,即便父皇真有深意,也不是针对母后的。但不知怎么回事,母后总疑心父皇是针对她,是他们母子失宠的表现。

    在他记忆中,母后一向端庄自持,极少失态。然而自从父皇病后,母后眉眼间就常见焦灼了。

    他想,大概母后是太担心父皇了吧。

    陶皇后摆了摆手:“母后不是要说这件事。”她迟疑了一下,方道:“这件事本宫想通了,也就不想了。现在想的是另一桩事。”

    “敢问母后所思何事?”

    “你与晋王秦珣关系不错吧?”陶皇后看着儿子,“你知不知道他为什么不同意那桩婚事?”

    “哪桩婚事?”太子一怔,继而明白过来,“是,他与表妹?”

    他隐约听说过,父皇母后商议,想要三皇弟秦珣娶了陶家表妹为妻。一则陶表妹想嫁少年将军,二则这桩婚事可以将晋王与陶家、与东宫绑在一起……

    但这婚事到底没了下文。

    见母后点头,太子笑了,微微摇头:“母后,陶表妹虽好,却不是三皇弟中意的类型。”他思考了一下措辞,委婉说道:“三弟大约是想娶温柔贤惠的姑娘,表妹,表妹过于活泼了一些……”

    他隐约记得这是数年前,秦珣说过的话。那时是在大皇兄的婚礼上,三弟隐隐有了醉意,旁人问及想娶什么样的妻子时,尚是少年的秦珣略一思忖,答了一句:“温柔贤惠吧。”

    这么多年,也不知变了没有。

    心念一转,太子神色微变,想到住在晋王府的那个瑶瑶姑娘,活泼单纯。他想,也许不是这个原因。

    他摇头,不是。三弟将瑶瑶姑娘留在府里,是因为她的容貌酷似四弟,未必是男女之情。

    “珣儿明年就十九了,他再不娶妻,旁人都要说本宫这个母后不慈了。你父皇原本还想着此事,近来也不再提及。”陶皇后叹了口气,“他那边没个准话,筑儿也不好再议亲啊。”

    太子饮了口茶:“孩儿明白母后的意思了,改日见了三弟,会问一句。”

    其实他觉得完全没必要。既然没了下文,那就是不成了。陶表妹该议亲就议亲,还能因为这事儿终身不嫁了?

    但是他并没有把这话讲给母后听。他前不久问过太医院的太医,母后近来的种种“反常”都算正常。据说是妇人到了一定年龄,都会有这么一个阶段。顺着来就行了,莫让其太过劳累。

    想要晋王娶陶筑?太子轻轻摇头,恐怕有点难度。

    他比陶筑年长不少,跟这个小表妹接触不多,但小表妹的一些传闻,他还是听说过的。性子急,脾气大,喜好舞枪弄棒,想嫁个少年将军……

    莫说三弟,他自己也不愿意娶。

    他觉得太子妃他的阿玉就挺好的,当然,像瑶瑶姑娘那样的也不错。

    八月初八,晋王府来了客人。

    工部侍郎杜子清衣衫整齐,郑重拜访。

    彼时秦珣不在家中,他刚一回府,阿武便迎了上来:“殿下!有客人!那个杜侍郎又来了!”

    阿武记得杜侍郎是工部侍郎,而已逝的四殿下也曾在工部任职。算起来,这人是四殿下的旧同僚了。

    这人来访,殿下肯定是要见的。

    果真,他看见自家殿下冷眸微眯,变了脸色:“知道了。”

    秦珣今日收到贾四张的回信。贾四张在回信里,大篇幅讲述了自己的艰难与不易,但到底是如秦珣所期待的那般,送上了柳瑶瑶的户籍。

    柳瑶瑶,河东人氏,父母双亡,先后曾住河东、太平县等地。

    当初收到晋王殿下的来信,贾四张深思熟虑了许久。晋王殿下为何要他帮忙给那位柳姑娘办户籍呢?难道柳姑娘原本没有户籍吗?

    他念头转了几转,恍然大悟。他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贾四张啊贾四张,你可真傻。怎么可能原本没户籍,只有可能是原本的户籍拿不出手嘛!”

    那柳姑娘是谁,是陈聪献给晋王殿下的。能被献给达官贵人的姑娘,又能是什么好出身?乐户?家奴?歌姬……

    反正不管怎样,总归不是什么好身份就是了。这种出身,再得宠,日后在晋王府,也只能是个稍微得宠些的侍妾,连个名分都捞不着。

    而据他那几天的观察,晋王殿下很看重这位柳姑娘。多半是柳姑娘现下得宠,一撒娇卖乖,想要个良家身份,以后在晋王府的后院里,也好有个不错的前程。晋王殿下美色当前,自然也就应了,转而来找他贾四张办成此事。

    此事说难也难,说易也容易。贾四张很快办好,教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不管怎么说,当日晋王剿灭虎脊山匪盗,庇护一方百姓。

    如今晋王想任性一次,他能帮忙,那便帮忙吧。

    ——秦珣今日在兵部,看到贾四张送来的瑶瑶的户籍时,心情甚好。他竟没想到贾四张此人办事这么快!

    嗯,此事先不要告诉瑶瑶。这户籍他先收着,将来总有用得上的时候。

    秦珣急匆匆回府,没想到刚一进门,就听说杜子清来了。他对杜子清没什么好印象,更衣后才去相见。

    他刚踏足厅堂,原本端端正正坐着的杜子清便站了起来:“王爷。”

    “你坐。”秦珣指了指椅子,自己也坐下,“杜大人光临寒舍,有何指教?”

    杜子清咳嗽一声,从怀中取出薄薄一沓纸。他行至秦珣面前,恭敬呈上:“请王爷过目。”

    “这是——什么?”秦珣挑眉,粗略看过。

    然而他越看越惊,也越看越快。翻到后面,他冷笑一声,微微眯起了眼,冷声问:“不知道杜大人此举何意?”

    杜子清给他看的什么?自家的家产吗?什么店铺、房产、良田、金银、珍珠宝贝……莫不是杜子清觉得自己富甲天下,想来他这个王爷面前炫耀一番?

    还有杜子清自己的年龄性情喜好。什么意思?

    杜子清脸上浮起一抹笑意,他轻声说道:“上回是子清冒昧,不怪王爷拒绝。子清回去后,细细思忖了一番,又请教家中长者,自知诚意不够。所以,这回,我,是带着诚意来的。”他无视晋王殿下的神色,继续说道:“上次王爷说的几个问题,下官也考虑过了。我的答案是,那些都不算问题。”

    “哦?”秦珣勾了勾唇角,唇畔扬起极淡的笑意,但那笑意却未曾到达眼底,“不算问题?”

    这人是来提亲的?上回被拒,竟然还要再来一回?真是好胆色!

    杜子清正色道:“是的,那些都不算问题。这世间有不少夫妻,成亲之前,连面都不曾见过。更别说相互了解了。那些成亲以后慢慢认识的,照样能相敬如宾,夫妻恩爱。”

    他口口声声的“夫妻”、“成亲”,刺得秦珣心口发痛。

    却见杜子清笑了一笑:“当然,王爷说的也有道理。所以,下官这次把自己的一些情况都写了下来,方便姑娘了解。王爷如果不介意的话,可否告知……”

    “本王不同意。”秦珣冷眸微眯,打断了杜子清的话。

    第58章

    真像

    “那姑娘的一些情况,

    也好让下官……”杜子清的话戛然而止。他怔怔地看着晋王,一脸错愕,

    疑心自己听错了,

    “王爷说什么?”

    秦珣方才那句“本王不同意”说出口后,心头的酸涩、疼痛减轻了不少。看着惊讶的杜子清,

    他心里莫名有了一丝快意。把玩着手里的茶杯,他勾了勾唇,

    一字一字续道:“本王说,

    这桩婚事,

    本王不同意。”

    杜子清眨了眨眼眼睛,慌乱一闪而过,

    很快被笃定和坚持所取代。他认真道:“王爷是嫌下官诚意不够么?那也没什么……”

    他这人最是有耐心。上次被拒后,他回府请教了府里的几个老仆人,清点家产,

    自忖准备充足,

    才再次上门。

    “什么诚意?”秦珣冷眸微眯。分明是贼心!

    杜子清拱了拱手,

    并不气馁:“可否请王爷告知原因,

    下官是哪里做的不好么?”难道不是因为诚意不够?

    他态度异常诚恳,

    秦珣原本对他有满肚子意见,

    此刻一时半会儿竟也说不出来。秦珣哂笑:“那你倒是说说,

    为什么要来上门……提亲?”

    杜子清心想,

    这个问题上次晋王问过他,莫不是他上次回答的不合晋王心意?他想了想,认真答道:“因为,

    她是个好姑娘,下官相信,她将来也会是个好妻子,好母亲。”

    秦珣微眯起眼,好妻子?好母亲?那也不是你杜子清的!他面无表情:“你只知道她是个好姑娘?那你知不知道她长什么样子?她喜欢什么胭脂水粉?她喜欢什么颜色?喜欢看什么书?”

    “这……下官不知。”杜子清老实摇头,忽的双目一亮,“还请王爷赐教。”

    秦珣眼中刚浮起的笑意瞬间消散。

    杜子清后知后觉意识到自己可能说错了话,他试探着道:“王爷,下官父母早亡,也没长辈指点。上门提亲也是头一次,不懂规矩,可能有哪里做得不好。还请王爷指出来。”他顿了一顿,又问:“王爷可否告知下官拒绝的缘由,也好让下官明白。”

    他是真的莫名其妙,上回确实是他冲动冒失了,这一次他带着满腔诚意而来。即使是不同意,也总得让他死个清楚明白,给他一个努力的方向,他好下次改正,不是吗?

    秦珣心头莫名烦躁,又隐有怒火。他素来欣赏执著坚韧之人,可现在看着傻愣愣的一个劲儿问缘由的杜子清,就像是看到一块甩不掉的狗皮膏药一般。他扯了扯嘴角:“缘由?好,本王这就告诉你缘由。”

    杜子清忙做洗耳恭听状:“请王爷赐教。”他心说哪里不足,须得好好记下,下次坚决不犯。

    年轻英俊的晋王精致的眉眼微微上扬着,似笑非笑,黑眸中隐隐有光华流转。

    不知道为什么,杜子清心里忽然生出一种不妙的预感来。

    他听到晋王轻笑一声,压低了声音:“本王不同意,是因为她是本王未来的王妃。这个缘由,够不够?”

    杜子清猛然睁大了眼睛:“王……王妃?”

    秦珣双目微敛,说瑶瑶是未来的王妃,主要还是为了打消杜子清的念头,但是真说出口后,他心里反而多了一丝澄明,接下来也顺了许多:“如果不是未来王妃,她又岂会在王府久住?”

    杜子清没想到竟是这个缘由,他呆愣了半晌,继而面红耳赤:“竟是这样么?她,她不是王爷的亲戚?”

    秦珣只笑了一笑,意味深长。

    亲戚么?大约是吧。反正他已经想好了,若将来证据充足,瑶瑶果真跟他没关系,那他就娶了她,如同梦中的她所说的那样,他们长长久久地在一起。若瑶瑶真是他妹妹,他们依然会在一起,只是不做夫妻罢了。

    但不管怎样,眼前这个杜子清都不该试图插进他们中间。

    她,她竟是晋王殿下未来的王妃么?杜子清心头一阵失落,尴尬而狼狈。他勉强施了一礼:“是下官冒昧了,还望王爷恕罪。”

    他匆匆告辞离去,那一沓薄纸也忘了带走。

    站在晋王府外,杜子清心中酸涩难忍,怎么会是未来的王妃呢?他活了二十三年,第一次想娶一个姑娘,竟然是晋王未来的王妃么?

    他一路耿耿于怀,直到快到家时,他才忽然想起一事。不对啊,若真是未来王妃,又怎会住在晋王府?名分未定,皇家行事也会这般没规矩么?

    杜子清心里难得清明起来。他想,多半是晋王殿下在哄他。可是,晋王为什么偏偏用这个理由来哄他呢?

    他细细想了想,隐约有点不好受。可能晋王殿下的话半真半假吧。

    杜子清走后,秦珣便将他留下的几张薄纸撕了个粉碎,这就想娶瑶瑶?他坐了一会儿,一杯冷茶入肚,怒气并未全消。

    想了一想,他起身去找瑶瑶。

    他方才问杜子清,瑶瑶喜欢什么胭脂水粉?喜欢什么颜色?喜欢什么书?问倒了杜子清,可对于这些问题,他自己心里也没有确切的答案。

    瑶瑶的模样,永远是他心里最美好的模样。

    秦珣看见她时,她正坐在院子里头,一手持针,一手拿线,神情怔忪,不知在想些什么。他咳嗽了一声。

    秦珩立马清醒过来,放下针线,站起身,笑容明媚:“哥哥,你来了。”

    点点阳光洒在她脸上,格外耀眼,秦珣心中一热,轻轻“嗯”了一声。她见到他,永远都这么欢喜。

    “做什么呢?”

    “学针线。”秦珩随口答道。

    “挺好。做一会儿歇一歇,莫累坏了。”秦珣一本正经,只是唇角勾起了轻微的弧度。嗯,她在想着给他做荷包的事情。尽管进度慢了一些。

    秦珩愣了愣,笑道:“我知道的。”她又不傻,还能做针线累着自己?

    秦珣看见她,心情颇佳:“走,里面说话。”

    秦珩住的房间,宽敞明亮,布局又好。倒上茶,两人相对而坐。——对秦珩而言,这都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皇兄几乎每日都要往她这儿坐坐,从一刻钟到一个时辰不等,她也已经习惯了。

    “瑶瑶今年就要十六了。”秦珣慢悠悠道,“去年你及笄时,不在京城,今年十六岁,要不要补回来?”

    秦珩脸上一热,去年不在京城,是因为她假死躲在了太平县。这是她惹怒皇兄的头等大事,能不提尽量不提。她笑一笑,仿若无事:“不必不必,太麻烦了。”

    “不麻烦。”秦珣摇头,“怎么会麻烦?”他微微眯了眯眼:“及笄以后,就能许亲了。不知道瑶瑶想嫁什么样的郎嗯?”秦珩一怔。她很少想到这个问题,也就是还在太平县时,她隐约萌生过嫁人的想法。那时她看了几本话本子,想着她若一世隐姓埋名的话,兴许就是嫁个书生……

    现在么?她连户籍都没有,嫁人的事情,自然也无从谈起。若是皇兄给她办了户籍,那她的亲事多半也是掌握在他手里……万一她说的类型,不是他中意的,那可就很不妙了。而且前几次,皇兄还提过,姑娘家不应该把“嫁人”挂在嘴上。

    她想,嫁人也就是那么回事儿。若真能一生安稳,那不嫁人也无所谓。

    她定了定神,有些害羞,有些认真:“没有想嫁的。我没想嫁人。”

    “不嫁人怎么成?”秦珣皱眉,心里却不由自主地生出喜意来,“不嫁人让我养你一辈子?”

    秦珩心说,你可以不养的,只要我有了户籍就成。当初在太平县,我百般恳求你不要带我回京,你就是不肯同意。如果我留在太平县,又哪里需要你养了?我可是攒了不少私房钱的。

    她心里些许不平之气,然而她很清楚,这话是万万说不得的。于是,她有点委屈,又有点愤懑的样子,粉面含嗔,水眸晶灿:“哥哥不肯养,那便教我自生自灭就是了。”

    “胡闹!”秦珣皱眉轻斥,“什么自生自灭?”他轻轻摇了摇头,“我怎么会不管你?”

    他是要管她一辈子的。

    今日试探,瑶瑶的反应让他极为满意。她没有想嫁的人,也愿意一直留在他身边。倘若将来证据确凿,他想,她肯定不会反对嫁给他。——或许初时会别扭、不愿意,但她想明白后,就会欣然接受了。

    没有人比他们更亲近。

    秦珩笑了:“我就知道,哥哥对我最好了。哥哥,上次我说的户籍的事情?”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