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1章

    马车停得急,秦珩一时不察,身体前倾。她瞬间清醒过来,心中暗叫不好,这回可要跌倒了,说不定还要摔出车厢去。

    她竭力使自己稳住身形,与此同时,她的手被人拉住,柔软的腰肢也被完全禁锢住。

    她确实是好端端的,没跌倒也没掉下去。但是眼下的情况好像并不比那好到哪儿去。

    她一惊,急忙回头:“哥哥……”

    声音中充满了惊恐与不安。

    几乎是一瞬间,秦珣就松开了她。他神色如常:“没事吧?”

    “我……我没事。”秦珩低下头,耳朵发烫,她深吸一口气,默念两遍,“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方才,好尴尬啊。

    秦珣轻嗤一声:“你念佛干什么?感谢你没掉下去?”

    “王爷没事吧?”车夫在外面高声问道,“路上有些小故障,惊扰了王爷。王爷莫怪。”

    秦珣沉声道:“无碍,继续前进。”

    “王爷,没法儿前进。”车夫接话道。

    秦珣诧异,掀开了车帘。宽阔的道路中间,横了一辆马车,那马车大概出了问题。几个戴冪篱的女子站在马车边。

    他冷眸微眯,看清那是定方伯家的马车。定方伯是陶皇后的娘家二哥,定方伯家离此地可不近,他家的马车怎么会停在这里?

    “咱们先等会儿看看,不行就改道。”秦珣低声吩咐马车。

    “好嘞。”

    秦珩神色早恢复了正常,她偏了头问:“外头出事了?”

    “没事,一辆马车坏了,很快就能修好。”秦珣随口答道。

    但是很显然事情不像他想的那样简单。

    晋王府的马车刚停下没多久,忽然一个清脆的声音问道:“敢问可是晋王府的马车?”

    一个头戴冪篱衣饰华贵的女子快步走至马车前。

    车夫手里的马鞭抖了一抖,如实回答:“是晋王府的马车,不知小姐是……”

    “这可真是找对人了。我是定方伯府的小姐。我今日外出访亲,马车出了故障,恐不能行。”陶小姐的声音里充满了喜意,“马车里是晋王么?”

    车夫回头看看纹丝不动的车帘,点了点头:“是。”

    “王爷,能跟你商量件事吗?”陶小姐又走近了几步,“王爷能不能先把我送回府中?然后王爷再自行回去?”

    她声音清脆,又离得近,秦珣在马车里自然听得一清二楚。他略一沉吟,回道:“原来是陶小姐。送你回去也没什么,只是本王车中尚有女眷,恐不大妥当。此地离寒舍不远,步行也不过半刻钟的路程。不如遣人去寒舍再赶一辆马车,专程送小姐回去,岂不更加方便?”

    “这……”陶小姐语气中难掩失望。

    秦珣连下车都不曾,又道:“劳烦小姐稍等片刻。”

    “……好吧。”

    车夫不等秦珣吩咐,便扬起马鞭绕道而行。

    秦珩在车里,将这一切听得清清楚楚。她小声问:“是那个陶小姐?”

    她问的含糊,秦珣却听得明白。他点了点头:“对,大概是那个陶小姐。”

    定方伯只有一个女儿。

    说起来这位陶小姐在京城,还颇有些名气。

    “送她回去也没什么,她在路上……”秦珩轻声道。

    “不是不管她,是等会儿再说。”秦珣想起什么,双眉一拧,“先把你送回去。再说,我这般送她回去,不大合适。”

    这一日到底还是他们先回王府后,秦珣教车夫原路返回,去送那位陶小姐回去。

    然而,车夫没多久就回来了,禀告秦珣,说是定方伯府的马车已经不见了,大约是马车修好,已然回去了。

    秦珣只点了点头,表示知晓。这事,很快就被他抛到了脑后。

    直到十多天后,皇帝召他进宫,一派慈爱的样子,说起他该娶妻了。

    秦珣心头一跳,娶妻?他少年时期,倒也曾动过娶妻的念头,想过自己的妻子一定要贤惠美貌又聪颖,要如何如何。

    但是近来,他好像很少在想起这方面的事情了。

    如今父皇问起,他只答了一句:“孩儿尚无娶妻之念。”

    “怎么?你莫不是要说,‘边境未平,何以家为’?”皇帝戏谑道,“十八了,不小了。今年定下,教礼部好好准备,等成亲也到明年了。以前没有娶妻的念头,现在也可以有了。”

    秦珣心头有些茫然,他现下确实不曾想着娶妻。萦绕在他心头的,是朝中大事,是边境安危,是瑶瑶的身世秘密,娶妻生子,对啊,娶妻生子,他怎地忘了娶妻生子?

    如果他要娶妻,他该娶个什么样的姑娘?

    端庄贤惠的?温柔沉静的?或者是……

    皇帝下场的凤目微微眯起,看儿子的神色有些不对,他笑了一笑:“朕心里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想来你也会满意……”

    “谁?”秦珣心中一凛,忙道,“不知父皇指的是哪家姑娘。”

    “说起来,她是你的表妹,你也不算陌生的。”皇帝哈哈一笑,“我儿可还记得你陶家舅舅的女儿?”

    秦珣先是一怔,陶家表妹?

    “定方伯膝下有一爱女,与你年纪相当,美貌贤惠,跟我儿极为相配。朕有意为你们指婚,想先听一听你的意思……”

    秦珣心神一震:“陶小姐?”他回想起那日在街上的场景,心头莫名有种怪异感,他摇了摇头:“如果父皇是问儿臣的意思。那儿臣的意思是:儿臣不愿。”

    第57章

    拒绝

    “你说——什么?”皇帝唇畔刚刚扬起的笑意凝固了,

    “你再说一遍!”

    他口中说着要问问儿子的意见,

    可他自己心里早就有了答案。历来儿女婚事,

    无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更何况他还是九五之尊。在他看来,

    这桩婚事,秦珣根本不可能拒绝。

    秦珣抬头,

    眉宇之间毫无惧色:“父皇问儿臣的意思,儿臣的意思就是不愿。”他深吸一口气,不等皇帝发难,就又续道:“父皇好意,

    儿臣心领了,只是儿臣如今还未生出婚配的心思。请父皇恕罪。”

    “你是不想娶妻?还是——不想娶陶家小姐为妻?”皇帝狭长的凤目微微眯起。

    “儿臣还不想……”

    皇帝打断了秦珣的话:“你是不想娶陶家小姐吧?朕听闻,

    你此次剿匪回来,

    带了一个女人……”

    秦珣心头一跳:“父皇……”

    “你因为那个女人,在外逗留多日才回京。如今还要为了她拒了朕指的亲事?”皇帝面无表情道,

    “朕倒想知道,那是个什么样的女人了。”

    秦珣心头有种莫名的怪异感,

    他心知父皇肯定是误会了,但他真的不好解释。他只能道:“不是父皇想的那样……”

    “你前几日带她去见孟爱卿,是什么意思?想抬一抬她的身份?”皇帝语带不屑,“你若真舍不得她,随便给她个侍妾的名分就是。关起门来,想怎么宠就怎么宠。你的王妃,必须是出身名门的女子!”

    秦珣不能认同,

    瑶瑶的身份尊贵,又怎么能只做一个侍妾?他思绪一转,不由地心中一凛,:秦珣啊秦珣,你的重点错了!不是侍妾不侍妾的问题,父皇的话不妥,是因为瑶瑶是你妹妹!

    见儿子神色难看,皇帝只当是说中了他的心事,冷然道:“怎么?难道你还真想像睿王那样,教朝廷内外看笑话?!”

    睿王秦渭娶了一个寡妇,皇帝觉得好笑,又有些快意。但是,当自己儿子也要娶一个家世平平的女子时,他难以忍受,坚决不许。

    “儿臣并无此意。”秦珣抬头,“父皇问儿臣的意思,儿臣的意思就是不想娶陶家小姐,请父皇莫怪。”

    皇帝沉吟:“若朕非要你娶呢?”

    秦珣沉默半晌,就在皇帝以为他会以沉默相对时,他轻声道:“父皇是明君,也是慈父,自然不会为难儿臣。”

    “哈!”皇帝冷笑,“倒是朕为难你了……”

    “儿臣不敢。”秦珣低头请罪。——他曾经想过,他们这种人,其实娶妻娶谁都一样,即使那人不如他所想的贤惠聪颖,婚后也能慢慢教。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此刻他内心深处不愿意接受父皇的指婚。他并不想破坏当前的生活,也不想王府里猛然多出一个人来。

    皇帝慢慢眯起眼,打量着这个儿子。

    他以前很少注意到老三。四个儿子里,秦琚居长,秦璋是嫡。他重视老二,提防老大,对老三老四着实感情很淡。老三跟着孟越习武,后又去疆场厮杀,再后来剿灭虎脊山匪盗。他清楚此子有几分本事,可以成为太子的臂膀,才开始高看其几眼。对老三的婚事,他想的也是最好能教老三对太子更加忠心。

    却不想,老三竟然拒绝了。

    皇帝摆了摆手,面无表情:“你先下去,再好好想想。”老三不笨,一个女人和皇帝太子的信任,孰轻孰重,想必他能分得清。

    “儿臣告退。”

    秦珣离开皇宫,轻舒了一口气,他明白皇帝为何希望他娶陶小姐,无非就是因为她是太子的表妹,父皇是想将他和太子彻底绑在一起。

    太子仁善,他愿意追随太子,但是他想这亲事完全没必要。他若娶陶小姐,也不过是多一层姻亲,还能重过原本的手足兄弟?

    别说他眼下没想娶妻,即使真想娶,也不会是陶小姐这种的。他要娶的女子,他要娶的女子……

    他缓缓合上了眼睛,心头一片茫然。

    过了好一会儿,他心里忽然浮现一个念头:也不知瑶瑶这会儿在做什么。

    此刻秦珩正对着镜子发愁。她一手拿了簪子,一手举着菱花铜镜,犹豫着要不要用簪子挑了耳后的胭脂痣。

    她的丫鬟一个在门外,一个在窗下,各自忙碌。

    秦珩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她放下了镜子,轻轻叹一口气。

    帘子响动,身后一阵脚步声,她也不回头,直接问:“小蝶,你说我……”

    “什么?”皇兄低沉醇厚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秦珩一怔,站起身来,果见秦珣站在她面前,面容英俊,身姿挺拔。她笑一笑:“哥哥回来了?”

    她说话间,才留意到丫鬟已然退了出去。

    秦珩给兄长倒了茶:“尝一尝。”

    没看茶杯,秦珣挑眉:“你方才在做什么?”他从宫里回来,直接就来了她这儿,连衣衫都未换。

    “唉……”听他询问,秦珩面露苦恼之色,她撩起头发,指了指自己耳后的胭脂痣,“还不是这个?我在想着,要怎么消了它。”

    虽说连着见了两个故人,都没人认出她,可她心里还是不安。万一有谁指着这个胭脂痣,说是证据呢。

    随着撩发的动作,她露出一段白皙美好的脖颈,莹润光洁,白若凝脂。秦珣只瞧了一眼,不敢多看,飞速移开了目光。他皱眉,轻声斥道:“以后不要这样!”

    “怎样?”秦珩有些懵。是因均为她要消了痣么?她不明白皇兄为什么这么大反应,只“哦”了一声,“不这样了。”

    秦珣端起茶杯,猛饮了一大口:“我先回去了,你好生待着。”

    他匆匆忙忙离去,直到他走后好久,秦珩才想起来一件事。皇兄的生辰就在六月底,今年他十八岁,也不知道她能做点什么。

    秦珩左思右想,皇兄是皇子,是王爷,金银珠宝,名声地位,什么都不缺,她若要送他生辰贺礼,必得用些心思。

    而她这个人,最是不吝啬花心思的。

    早年在宫里,她想与皇兄交好,可没少费心神。不过她如今恢复女儿身,应该跟以往有差别才是。

    秦珩自己写了一幅字,又悄悄问丫鬟:“小蝶,王爷下个月过寿,你说我送些什么好?”

    小蝶呆了一呆,试探着问:“荷包?香囊?腰带?亲手下厨做的小菜?亲自缝的衣衫?”

    她一下子给出这么多选择,秦珩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所以,重点还是在亲手上。

    都可以试试,会哪个就送哪个吧,反正心意最重要。

    晋王殿下的生辰在六月底,记得他生辰的不止秦珩一人。在东宫,太子也与太子妃提起了此事:“下个月就是三弟的生辰了……”

    丁如玉默默一算,心底微惊,那晋王的年纪可不算小了!

    太子轻叹一声:“他的亲事,该有着落了。”他隐隐听说父皇有意将陶家表妹指给三弟,而三弟似乎不大愿意。

    对此事,他惊讶之余,竟又觉得是在情理之中。三弟向来有想法,而且晋王府还有个瑶瑶姑娘。

    丁如玉鼻子一酸,轻声道:“快了吧,上次母后跟我说话……”

    “说起了三弟的亲事?”太子饶有兴致地问。

    “不是。”丁如玉摇头,“母后想将薛家表妹给殿下做良娣,不知道殿下……”

    太子刚听到薛家表妹,讶然,不是陶家表妹吗?到听得做良娣,他不觉一怔:“什么?”

    再看妻子,眼圈已经红了。

    “是妾身无能,未能为殿下诞育子嗣,妾身愿与薛家表妹一起……”丁如玉说到这里,眼前一阵眩晕,身子一软,竟往下倒去。

    太子神情大变:“阿玉!阿玉!”他忙一把将妻子打横抱起,高声道:“快!传太医!传太医!”

    东宫传唤,太医来的很及时。

    望闻问切后,太医抬手,回禀太子:“殿下——”

    “太子妃怎样?”太子眉心的焦灼遮掩不住。

    “恭喜太子,恭喜太子妃。”老太医满面笑容,“太子妃是有喜了……”

    “有喜?”太子双目骤然一亮,不可置信地看着老太医,“你方才说什么?太子妃……有喜了?”

    “回殿下,是的。”老太医笑笑,“虽然月份尚浅,但是确实是有了身孕。只是……”

    “只是怎样?”

    老太医道:“只是需要当心一些,切莫动了胎气。太子妃娘娘这一胎,不算安稳。”

    太子点头,眉眼间难掩喜色:“嗯,孤省得。”

    他心间充满了喜悦,阿玉有孕了,他们有孩子了!他知道成亲两年多,尤其是这一年,阿玉虽然不说,但是心里一直为无子的事情而发愁不安。如今阿玉有孕了,不管是男是女,想必她都会安心一些吧。

    他认真记下老太医的叮嘱,又亲自看着老太医写下安胎的药方,教人送老太医离开。

    丁如玉隐约听见了几句,心里惊喜无限。有孕了?她真的有孕了?她轻轻抚上自己的小腹,这里真的有了一个孩子?

    她默默闭上了眼睛。

    太子妃有孕的消息是太子亲自告诉父皇母后的。他尽量平静地道:“阿玉有了身孕,这是东宫的第一个孩子。”

    “太子妃有孕?”皇帝皇后俱是一喜。毕竟子嗣是大事,东宫成亲两年,没有子嗣,已是皇后的一桩心病。

    皇后眼圈儿一红,难以置信:“真的?”

    “千真万确。”太子含笑点头。

    皇后喜极而泣:“真是祖宗保佑。”她曾经以为太子不可能有嫡嗣了呢。没有人知道她此刻有多欢喜,多庆幸。她定了定神,柔声道:“太子妃有孕,是喜事,可以让丁夫人进宫陪陪她。太子身边,也得有人照顾,是不是?”

    她说着看向皇帝,见后者点了点头,她又笑道:“东宫里头,得再添几个人了,也省得冷清。”

    太子神色微微一变:“太医说,阿玉这一胎不大安稳,需要多多注意,不宜情绪有太多波动,最忌大喜大悲……此刻添人,不妥。”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