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章

    皇兄没有回答,秦珩继续诚恳问道:“我记得景昌宫没有小厨房,去御膳房做菜,不大方便吧?”

    秦珣目光转冷,他何时说过,他想去做菜了?

    秦珩仿佛没有感受到他的情绪变化:“这样吧,皇兄,章华宫有小厨房。什么时候,皇兄想做菜了,或是想吃什么了,尽管来章华宫就是。咱们兄弟,不用见外。”

    她越说越诚恳,秦珣压下怒气,轻笑一声,踱步上前。两人书桌相距不过数尺,他只行了数步,也不真正走近,长臂一身,就从秦珩桌上捞起了菜谱,随口应道:“行啊。”

    他转身欲走。

    “皇兄,书能借我看看么?”秦珩忽然开口,有点不好意思,“章华宫的厨子,也就几道拿手的菜,我都吃腻了,让他们做些新鲜的。”——丽妃新丧,她要表示孝顺,在饮食上也颇多忌讳。

    秦珣身形微微一滞,只“嗯”了一声:“随你。”便又将书掷了回去。

    册子飞来,秦珩没有去接,而是续道:“那,我能邀请皇兄去章华宫,跟我一同用膳么?”

    秦珣回头,看向一脸希冀的四皇弟。——老四并没有去管菜谱,一双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他,黑白分明的眼中,有些期待,有些忐忑。

    他忽然就悟了,心说,原来如此。说了半天,正题在这儿,不就是想邀请他用膳么?还又借书,又论厨艺……若是他今日看的闲书不是菜谱,不知她会怎样拐到这个正题上。

    秦珣勾勾唇角:“也好。”

    “真的?那太好了!”示好了一个多月,终于有了亲近一些的机会。

    秦珣目光幽幽,有点费解,只是一顿饭而已啊。

    回到章华宫,秦珩请三皇兄上座,吩咐厨房整治一些菜肴,她则先陪三皇兄喝茶闲坐。

    秦珣不开口,秦珩也不好干坐着,就主动找了话题:“下个月是皇祖母千秋,三皇兄说,我准备些什么好?”

    正在饮茶的秦珣脱口而出:“你往年都准备什么?按往年来就是了。”

    秦珩微微叹一口气:“今年同往年不一样的,父皇不是说大办么?还允了皇叔回来。我总不好再写千寿图。”

    听到千寿图,秦珣忍不住唇角勾起。去年太后千秋节,老四呈了千寿图上去。一千个寿字,也怪不容易。他想,也只有老实人才能想到这笨法子。

    第11章

    密谋

    秦珩苦着脸:“一千个寿字,手都酸了。”寻常人家长辈寿辰,写个百寿图都算是尽孝心了,可偏偏他们祖母是太后千岁,真送百寿图倒显得她这个做孙子的不孝顺了。不过去年她毫无水分的千寿,坐实了她老实孝顺的名头,在太后那里,也勉强博了些好感。

    四皇弟年纪小,脸上有些许婴儿肥,肤色极白,嫩生生的,让秦珣想起了早膳时的水晶包。——明明也没多相像。他唔了一声:“这种事情,贵在心意。”

    丽妃过世数月,章华宫的膳食多是清凉爽口的素食。秦珩一面招待皇兄,一面歉然:“皇兄莫怪。”

    “无事。”秦珣很久没吃过这般可口的素菜了。这一餐,他吃的满意,对四皇弟的好感也上升了一些。

    残羹冷炙被撤下,秦珩试探着问:“皇兄可还喜欢?”

    秦珣低头饮茶:“还好。”满意,当然满意。

    秦珩轻叹一声:“不瞒皇兄,我有好久没同人一起用膳了。今天皇兄肯陪我,我很高兴。”

    秦珣瞥了四皇弟一眼,对老四的某些想法,他不是很理解。吃饭这种事情,还需要人作陪吗?他来吃顿饭,怎么就跟帮了老四多大的忙一样?老四是有多孤单?他放下茶盏:“以前丽妃娘娘……”

    秦珩眼神微黯:“我姨母她,喜好清静。”

    秦珣缓缓点头,明白了。想起宫中的一些传言,他对老四心生怜悯。他正要开口说话,太监山姜匆忙而至:“殿下,高公公来了。”

    秦珩微怔,高公公?他来做什么?

    高公公是奉皇后娘娘之命,给四殿下送冰的。他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环顾四周,白胖的脸上堆满了笑意:“天儿热,皇后娘娘心疼两位殿下,特意匀了些冰出来,给殿下消暑……”

    秦珩面露感激之态,心里却颇感微妙,如今是七月底,比起前段时日的酷热难忍,已经好了许多。偏偏此刻皇后娘娘赐冰,还真是让人不想消受啊。

    “我也有么?”秦珣冷不丁问道。

    高公公脸上笑容更灿烂了:“当然,娘娘对两位殿下的心是一样的。这冰是新采的,满宫也只有几位主子才有。”

    秦珣点头:“是么?那看来,我和四皇弟,该当面向母后谢恩才是。”他微微一笑,又道,“也辛苦高公公走这一趟了。”

    “殿下这话说的,这不都是老奴该做的吗?”高公公打个哈哈,“两位殿下歇着,老奴先回去给娘娘复命啦。”

    高公公来去匆匆,秦珣心中生疑,他问秦珩:“高公公以前也常来么?”

    秦珩迟疑了一下,摇头:“没有。”她有些苦恼:“唉,夏日都要过去了,母后赐冰做什么?”

    秦珣目光转冷,方才因饭菜可口而生出的好心情消失殆尽。赐冰做什么?不过是个借口罢了。陶皇后那日应承了关照他们,可对他们的关注着实有限,反而是他今天第一次踏入章华宫,她的人就来了。

    可能是巧合,也有可能是母后对他们的关注,比他以为的要多。他微微眯了眯眼睛,看向一脸感激的老四,莫名生出一丝郁气,这人一点警惕心都没有吗?

    不管如何,皇后赐物,他们必须谢恩。两人到得凤仪宫时,却得知陶皇后刚睡下,不便见客。皇后娘娘有头痛的旧疾,夜间不能安寝,她素有午睡的习惯,短则两刻钟,长则一两个时辰。

    秦珩叹气:“皇兄,咱们怎么办?”她看一眼凤仪宫中的大树:“要不,咱们在树下等?”

    老老实实等母后醒来再进去谢恩,很符合四皇子平日里的形象。

    “有什么好等的?”秦珣嗤笑,“我有些事情要忙,你回去休息,别傻待在这儿。”

    他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他可不愿意把大把的光阴花在等待这种无聊的事情上。

    见三皇兄转身欲走,秦珩壮着胆子,扯了扯他的衣袖:“皇兄要忙什么事?我能帮上忙么?”

    秦珣低头,看向衣袖,他今日一身玄色夏衣,衣袖领口处有精致的暗纹。此刻衣袖被一只嫩白的手握住,他心头无名火起,尽量耐着性子:“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管。”

    看在今日这一餐的份上,他不愿意吓着老四。而且,这孩子虽然烦人些,可还不算讨人厌,尚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秦珩心里想笑,你才比我大几岁?我是小孩子,难道你不是?可她一脸认真:“我不是小孩子了。我只比皇兄小了两岁。”

    “想帮我?”秦珣将秦珩的手指轻轻掰开。两人肌肤相触,他只觉得像是碰到了一块凉玉,又凉又滑。他愣了一愣,笑得玩味,“真想帮我?”

    他说的平淡,可秦珩却隐约嗅到一些危险的气息,但此刻反悔明显与她形象不符。于是,她点头,语气诚恳:“嗯。皇兄对我好,我也想帮皇兄。”

    这话甚是真挚,秦珣笑了。与以往的似笑非笑不同,他笑得很畅快,还有些小得意:“行啊。我现下有件大事,急需你的帮忙。”

    ——他不能理解秦珩所说的“皇兄对我好”,他不禁怀疑四皇弟是不是得到的关爱太少了,以至于稍微有人待他和善亲近一些,他都能觉得人家是真心对他好?这么傻,傻得他都想欺负一下了。

    “什么事?”

    “我的书看完了,需要几本新的,你去帮我弄来。”

    秦珩眨眨眼,一脸迷茫:“去哪里弄?”

    秦珣伸手,轻轻拍拍四皇弟脸颊:“自然是宫外啊。”

    真傻,没救了。

    “宫……外?”秦珩瞪大了眼睛。出宫啊……那她能不能带着秘密逃出宫去?她心跳一阵加速,血液上涌,脸颊通红。

    但很快,她理智回笼。皇子虽在父皇同意之后能出宫,但是出宫之际,随从如云。她想甩掉他们逃走,绝非易事。

    “是啊。”秦珣露出诧异的神色来,“你不会没悄悄出过宫吧?”

    第12章

    出宫

    秦珩红了脸,她当然没有出过宫。她向来谨慎,除了接近秦珣,她几乎不曾主动与人接触。怕惹事端,她又怎会请求出宫?

    看着老四的神情,秦珣一脸“果然如此”,他略带同情,拍了拍老四的脑袋:“好吧,哥哥今天做回好人,就带你出去一趟。”

    “真的?”

    “我还骗你不成?”秦珣满意地看着老四脸上的惊喜,他轻咳一声,“不过,得悄悄的,莫给旁人知道。你嘴严么?”

    “严。”秦珩毫不犹豫。——笑话,整个皇宫,再没有人比她嘴更严了。她犹豫了一下,“为什么要悄悄的啊?不去禀报父皇吗?”

    他们是皇子,受的束缚相较公主而言要少许多。可是也不能自由出入皇宫啊。

    秦珣嗤笑:“行啊,你去告诉父皇,咱们要出宫买书,最好把名字也告诉他。”

    “……哦。”秦珩老实闭嘴了。

    秦珣再一次拍了拍弟弟的脑袋,语重心长:“你人笨,少说话是对的。”

    秦珩憋红了脸,她不笨的,好么?

    他们换了便装,在约定好的场所碰面,由北边的一个宫门出去。秦珩高悬的心直到真正出了宫,才落回到肚子里。她轻扯三皇兄的衣袖:“皇,哥,你不怕吗?”

    秦珣对这声“哥”并不排斥,他眼眸低垂,扫了一眼拽着自己衣袖的手指:“怕什么?有什么好怕的?”

    “咱们没带侍从。”秦珩这次不全是伪装,她心里确实有些惧意。他们两人就这么出宫,一个侍从都不带,不会有危险么?

    “你想带多少人?好让人知道咱们是偷溜出宫的?”

    “……不是。”秦珩摇头。

    秦珣轻拍弟弟的肩头,和颜悦色:“宫外没那么吓人。”

    他想,四皇弟大概不明白,宫里比宫外可怕多了。

    不过秦珣仍然小心谨慎,他有着固定的路线和活动范围。溜出宫后,他带着秦珩直奔附近街市的闲人书肆。

    书肆冷冷清清,店伴正靠在柜台打盹儿。见到他们,忙迎上来,满脸堆笑:“秦三公子,有些日子没来了!有新本子,公子要不要看看?”他视线微移,转向秦三身后的蓝衣少年:“这位是?”

    秦珩瞅了一眼三皇兄,顺势答道:“我是秦四。”

    “哦,原来是秦四小姐。”店伴几乎是脱口而出。这蓝衣人年纪不大,声音雌雄莫辨,但是容貌昳丽,肌肤如玉,分明就是个穿着男装的小姑娘嘛!他心里这般想着,没留神说了出来。话一出口,他就自悔失言,人家女扮男装,就是不想给人看出身份,他倒好,直接戳穿了,小姑娘面上又怎会好看?

    秦珩瞳孔紧缩,神色忽变,身体不可抑制地轻轻发颤。她怔怔地看向秦珣,努力思索补救之法。

    噩梦要提前到今天了吗?

    “秦四小姐?”秦珣一怔,继而失笑,他将手臂搭在四皇弟肩上,对店伴笑道,“你看走眼了,这是舍弟。长的是俊俏了一些,但的确是个男儿。你该称他秦四公子。”

    不过,秦珣眼睛微眯,又打量着秦珩,从眉骨,到下巴,再到圆润的耳珠。嗯,也不怪别人看错,这皮相,确实女气。

    四皇弟身体微微发颤,似乎是被店伴的话给气到了,秦珣觉得好笑,他凑近弟弟的耳边,声音不大不小:“秦四小姐?”像揶揄又像是调笑。

    湿热的气息萦绕在耳际,秦珩只觉得痒痒的,脸颊却腾地红了,故意粗声粗气:“哥——”

    一颗心晃晃悠悠却终是缓缓放下,背后的冷汗彰显着她方才的紧张与恐惧。

    ——店伴不与秦三公子争论,看秦家二人的打扮,分明出身富裕人家。他知道大户人家规矩多。这道理他懂,他懂。

    于是店伴诚恳道歉,从善如流:“原来是秦四公子,失敬失敬。”

    秦珩肃着面容,“嗯”了一声,心里却想着,定要想法子掩饰自己的容貌。

    四皇弟脸上已经没了羞恼、气愤等神色,又成了平日里呆呆的模样,秦珣觉得没趣,指了指书肆案上的书:“四弟,你看上什么,尽管拿走,哥哥带的有钱。”

    秦珩感激地瞧他一眼,迟疑半晌,方道:“给我一本《律书注解》吧!”前段时日季夫子讲授律学,考虑她在上书房的表现以及她平日形象,买这本书是最稳妥的。

    秦珣嗤笑一声,毫不意外。他挑了挑眉:“不再要别的了?”他取了两本册子,都是新近流行的演义话本,英雄美人,兄弟情意。太祖皇帝的故事似乎永远都讲不完。

    “还要别的吗?”秦珩微微抬头,眨了眨眼,有些呆。很快她又缓缓摇头,认真道:“不要了,这就够了。《律书注解》难,够我看好久了。”

    秦珣沉默了一瞬,他能说什么?好学上进的四皇弟溜出宫都不忘带一本《律书注解》回去。这是何等的勤学精神,何等的呆气!律书有什么难的?

    店伴帮他们把书打包好,秦珣付了帐就往外走。秦珩乖乖地充当书童角色,抱着书,跟在他身后,始终跟他保持半步的距离。

    秦珣快,她也快,他慢,她也慢。阳光投射在他们身上,在地面形成不长不短的影子。秦珩头一回出宫,呼吸着宫外的气息,一时间几乎要忘了自己的险境。她听着街市上人们的声音,一脚一脚踩着秦珣的影子,难得有兴致,竟轻轻哼唱了两句不知名的歌谣。

    身后的歌谣声教秦珣微微一怔,他心念微动,猛然回首,正好看见他那呆气的四弟,微张着口,轻声吟唱。

    秦珣目光在老四脸上停留了一瞬,抬起一边眉毛,简短命令:“快些,跟上来!”他听到老四“哦”了一声,脚步加快,他唇畔浮起一抹轻笑,心头却闪过四个字:唇红齿白。

    街市上人流不多,两人渐渐放缓了速度。秦珩对许多事物都感到好奇。秦珣随口介绍。——他能理解老四的心理,长在金丝笼的雀儿,养得再娇,也会向往外界。

    四皇弟的神色很快被敬佩所取代。秦珩诚心诚意:“哥,你懂的真多。”

    秦珣嘴角一抽,如果不是很确定四皇弟老实,不会作伪,他都要怀疑是不是在讽刺他了。他挑了眉,正要说话,忽然前方人群一阵骚动,哒哒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不过须臾之间,一匹白马飞驰而至,街上行人躲避不迭。看清马背上那人的相貌后,秦珣瞳孔一缩,神色遽变。他长臂一伸,将秦珩揽在怀里,急速转身,面向街边的布摊而立,背对着宽阔的街道。

    秦珩来不及反应,就被三皇兄揽着转了半圈,脑袋压在他胸膛,真切感受他身体的温度。他身上布料柔软,并没有划伤她的肌肤,但是她的鼻梁结结实实撞在了他胸膛上,鼻子一酸,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了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皇兄:我弟弟太老实了(?˙ー˙?)

    第13章

    施恩

    马蹄声渐渐远去,终不可闻,秦珣这才把怀里的人给拨了出来:“竟然遇见他……咦,你哭什么?”

    秦珣皱眉,盯着脸上犹有泪痕的四皇弟,眸中暗潮涌动。

    秦珩瓮声瓮气:“鼻子……撞着了,没哭。”

    轻嗤一声,秦珣一边的眉毛挑起,捞过秦珩手里的书,略带嫌弃:“我拿着,你先擦擦眼泪吧。”他小声咕哝:“你书还撞我身上呢……”真娇气。

    秦珩手上一空,低头从袖袋中掏出帕子,擦拭了眼泪,叠好,重新放入袖袋。她摸了摸发酸的鼻子,问:“遇见了谁?”三皇兄反应这么大?

    “老大啊……”秦珣掂了掂手里的书,“咱们大哥。”马背上的那人面容一闪而过,但他看得清楚,是他们的大皇兄秦琚。

    秦珩心里很清楚,他们私自出宫的事情,若给老大知道,那会很麻烦。她面色微微一变,忙诚恳道谢:“哥,刚才真谢谢你了。你身手真好,反应真快。”想来平日的骑射课程,三皇兄并非不上心。

    秦珣嘴角抽了一抽,短短一瞬间,他竟从老四眼中看到了敬佩、感激、孺慕、艳羡等感情。他心绪颇为复杂,半晌只“唔”了一声:“走吧。”

    他们毕竟是从宫中偷溜出来的,不敢久待,在附近街市略转了一会儿,就打道回宫。

    见秦珩神情愉悦、兴致不减,秦珣的心情也莫名好了许多。然而他依然语气清冷:“出个宫而已,就乐成这样,真没出息!”

    秦珩瞧了皇兄一眼,见他面容严肃,喜怒不辨,她收回了目光,只瞅着正前方,小声道:“是没出息。能跟着三哥出来,我心里欢喜,就有些忘形了。”

    耳边传来熟悉的轻嗤,秦珩又悄悄看向秦珣,他虽然板着脸,唇畔却勾起了细小的弧度。她心念微动,喜悦在心底一点点滋生。她冲秦珣咧了咧嘴角。

    秦珣只看了一眼,就嫌弃地移开了视线,真蠢。偏偏这个老实呆蠢的弟弟,正一点点向他靠近。

    回宫以后,秦珣告诫弟弟:“若是有人问起,咱们去了哪里……”

    秦珩眨眨眼:“……?”

    在弟弟脑袋上不轻不重拍了一下,成功看到那颗脑袋半低了下去,秦珣方道:“在景昌宫下棋,懂吗?”

    “懂!”这一次,秦珩回答得干脆利落。

    秦珣较为满意地点了点头:“还不算无可救药。”他动动下巴:“你把书都先带回去……”

    “明天装书袋里带给皇兄?”秦珩迟疑着接到。

    秦珣点头:“嗯。”

    《律书注解》在最上头,即使给人看到也不碍事。秦珩告别皇兄,抱着书直往章华宫。她行得快,不想生事。

    一路都未遇上熟人,然而她到章华宫门口,却看见了停在宫外的御辇,她心里一咯噔,禁卫已经发现了她:“四殿下,皇上在章华宫。”

    秦珩点一点头,露出老实胆怯的神情,快步走了进去,她将书放在院中的梧桐树下,理了理衣衫,确定无不妥,方走向正殿。

    皇帝端坐在章华宫正殿,殿内乌压压跪了一群,却只能听到皇帝杯盏发出的声音。秦珩深吸一口气,上前行礼:“父皇……”

    她的宫女、内监皆跪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出。

    “去哪儿了?”皇帝放下茶盏,凤眼微眯,扫了儿子一眼,“满宫里,竟没有一人知道主子的行踪。这种下人,留之何用?!”

    秦珩心中一凛,忆起丽妃过世时有内监因为哭得不认真而被杖责一事,她忙道:“回父皇,儿臣在三皇兄那里,忘了时间……跟他们没有关系。”

    她目光扫过跪在地上的掬月、山姜等人,心里像堵了一块儿巨石,憋闷难受。

    主子有些差错,下人肯定也不会好过。她的事情若败露,不知章华宫能留下几条命。

    “珣儿?”皇帝眉峰微动,“你去他那里做什么?”

    秦珩微微抬了抬头,忖度着答道:“今日母后赏了些冰块,孩儿和三皇兄一起去向母后谢恩。不巧母后刚歇下,孩儿就先去了景昌宫,与三皇兄闲坐。是孩儿不好,不该忘了时间,教父皇担心。”

    她这一番话字数不少,皇帝诧异,对她话里的内容并不在意。他多看了她两眼,方道,“多与兄弟亲近是对的。你二皇兄一向友爱兄弟,你们可以跟他多学一学。你们是亲兄弟,该互帮互助。”

    她提的是三皇兄,可父皇夸的却是二皇兄,秦珩低了头,心说父皇的偏好,显而易见。她点头应下:“是。”

    如果能与二皇兄亲近,她肯定不会错过机会。可惜太子比他们年长,又自小不同他们在一处学习,她要接近,并不容易。

    她甚至还想过,二皇兄宽厚仁慈,也许知道了她的秘密,会帮助她……然而这种念头只是一闪而过。有姨母的例子在前,她不敢去信任任何人。——尽管她现在努力与秦珣保持亲近友好关系,她也不敢将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

    皇帝神色缓和了一些,挥手令下跪的宫人内监退下,只留下秦珩一人。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