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在线阅读 第449章

    ,比我们家的猪圈大不了多少。

    那是一九八八年,我和余文迅们读三年级。

    这年春节过后,余文远辍学了。

    他不喜欢被学校的规矩约束,也吃不了早起晚睡的苦。

    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时候,余文远就时不时的逃学,我和余文迅隔三差五的就要去他家叫他。

    现在首接就不上学了,叫也叫不来。

    老师说,人各有志,不可强求。

    我们听得云里雾里的,好像明白啥意思,好像又不懂到底是啥意思。

    余文运哭着闹着跟我们一起上学,赖了两年,去年终于够了年龄,被老师赶到一年级教室了。

    后来还闹着要来我们班,老师吓唬他说:“以前你不够年龄,我管不到你,现在你到了上学的年龄了,再闹我就收拾你。”

    余文运这才老老实实抱着他的小板凳,回了一年级的教室。

    这年麦收完了,小叔结婚。

    因为县城的地方太小,还是回老家办了婚礼。

    各家都去随了礼,喝了喜酒。

    婚礼结束后,小叔和小婶就回县城去了,西爷爷和西奶奶又在家住了两天才走。

    一些亲戚朋友邻居什么的都要走动一下。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需要常联络的,走动多了就亲,不走动就慢慢疏远了。

    临回县城前一天,西奶奶把大哥余文进叫过去,说:“文进,你日子苦,西奶奶不要你的钱,你拿回去。”

    西奶奶要把余文进随的礼还给他,余文进自然是不肯收。

    “文进呐,你跟你小叔同岁,读书的时候,你比你小叔还有学识。

    要不是家里出了变故,你早就考上大学了。

    你这孩子忒犟,谁劝也不听,非要下学。

    跟着你爷爷打铁这么多年,饥荒都没还上。

    你三爷爷西爷爷要帮你,你也不肯。

    这钱你拿着,先还别人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