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桃笙:……那只是因为先帝最后迷上修道,身体又不好,无心此事而已,怎么这会儿反而成了为国为民的象征?
令有户部马大人道,他听闻这西洋穷困,那边商人也一向狡猾得很,同他们一起做生意难免上当,没准他们打得就是咱们国库的主意。
桃笙:……
他们这个民族好歹也有着几千年历史,历代文人能臣不在少数,弄点瓷器和茶叶就能换回大批鸟铳,多大点儿事,他怎么就知道会是西洋人坑我们而不是我们坑旁人?
今日在场的毕竟都是自己人,是桃笙朝夕相处的同事们。她是很想揪着对方领子歇斯底里地跟对方辩论,但是考虑到同朝为官,日后还要在一起共事,还要用尽量正常的辩论的语气说话,毕竟萧泽刚刚登基,和谐朝堂的构建也是很重要的一项任务。
一场论辩下来,桃笙只觉得开放之路任重道远。原本以为这种科技进步带动生产生活是顺理成章的事,没想到第一步就这么艰难。
季晏明今日并不在讨论此事之列,但也听说了今日宣政殿中发生的事情,傍晚提前下衙回家,陪着桃笙用餐说话:“听陛下说你今日心情不好,让我早些回来安慰一下。”
桃笙轻轻“嗯”了一声:“那次皇上跟我谈过之后,我也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如果我继续留在太乐署中任职,一定是达不到他心中要求的。若是想要顾及他的心意,完成他的心愿,便也只能转行。”
“其实我入朝时间并不算短,这些年也一直都顺风顺水的,没经历过什么特别大的阻碍,现在看来,大概还是因为我没有接触和动摇到核心的利益阶层,所以在自己的领域内很少有反对的声音。”
萧泽喜欢一个人就玩命的对她好,会想各种法子折腾努力帮衬她升职,与其最终被人批判德不配位靠裙带关系上位,还不如自己稳扎稳打,转换职业,另谋出路。
桃笙本以为在太乐令上就这么安慰干到退休了,再不想要在新任皇帝的不断敦促之下,却要战战兢兢开启生命新旅程。
桃笙也由自己这日经历想到了季晏明的工作状态。
“我只不过是想要推行鸟铳,建个火器营而已,这么按理说并不算太出格的事情,还陛下的支持在,里面就有这么多反对声音,你平日里想来也很难吧?”
这样的事情他的确经历得不少,几乎是一半时间当差,一半时间斗智斗勇,要不怎么都到说内阁人均八百个心眼。
“其实也还好,做惯了就不觉得难了。”季晏明道,“需要我帮你什么吗?”
桃笙摇头:“不用了,现在你站在你所在的位置上,就已经是对我最大的帮助了。”
至少现在内阁、吏部、都察院和按察司这些从前季晏明待过的地方都没什么反对声音,就已经算是帮了她不小的忙。
萧泽为桃笙选的这条路其实要求极高,不是她靠着什么其他人就能够走出来的,一定要自己努力找出一条最合适自己的出路才行,否则就容易会造成类似强推之耻的局面,反而将自己推着远离了目标。
桃笙靠在季晏明肩头轻轻叹气。
上辈子念书时候,妈妈总想让她当个班干部竞争个学生会部长什么的,她从来都无动于衷,还能找出一堆的理由说服妈妈。
现在为了满足萧泽的愿望,竟然开始努力争起了三品大员。
桃笙在心中默默给自己点了个赞,所谓忠臣,大抵如此。
“其实他们的反对并非全都是坏事。”季晏明给桃笙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正因为这件事情反对者众多,存有顾虑之人大有人在,反而能够多出来一些其他的机遇和机会。”
桃笙点头。
其实这些人推三阻四的原因也在这里,他们怕手下人出事,怕自己危险,也更怕担责任。
以跳出如今历史的眼光来看,她可以确定这是一件好事,但在旁人看来却是一件非常不确定的事。
而这个信息差里面便存着机遇和机会。
桃笙瞬间懂了季晏明的思路:“你是想让我扶持自己人?”
“你父亲兵部的六品已经有些年头,玉笙看样子也是要从武的,如今也是时候该动一动了。”
作者有话说:
评论区留言有红包掉落,小天使们周末快乐~
感谢在2023-06-01
13:44:35~2023-06-03
16:27:2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空山新雨后、亦兔籽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心心
15瓶;槽兔兔
10瓶;Tammie、孤寡、盜墓者、桃花雨纷纷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22
?
番外3-10
◎有包子了。◎
三日过去后,
兵部依然没有人主动接揽组建火器营的差事。
桃笙跟萧泽通过气后,就拎着两袋礼品来找父亲洛修说话。
洛修是科举出身,从前在秦县也一直担任当地教谕,
在兵部当差了几年之后依然保留着一身稳健的文官气质。
洛修此时正在书房作画,
看到桃笙之后连忙招呼她过来,看看自己这幅花鸟作的如何。
桃笙跟着称赞了几句,
而后话锋一转:“父亲如今在兵部担得也是文差,
可有意向换个统兵的差事?”
“这哪儿成啊!”洛修搁下画笔连连摆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如今虽人在兵部,但只专研城防布图这些东西,偶尔也作文书之职,这些统兵的事哪里能做得来?”
大周朝中现状就是如此,
文臣武将之间相互的看不上,
文臣觉得武将都是莽夫,
没有治国安邦的韬略,武将觉得文臣光会动嘴皮子,
真到了国家有事还得自己上。
两种官员都对于自己的身份所处阶层有着极大的归属和认同感,
如果让一个人贸然换方向的话,
无异于打乱世界观重建。
“近来陛下想要组建火器营的事情,想来父亲已经听说了。”桃笙道,“这事莫说旁人怕担责不接,
就是接了陛下也不想用。陛下也说了,朝中其他官员他还要斟酌思量后才能重用,
父亲是‘自己人’,
把这些差事交给你才是最令他放心的。”
萧泽为人就是这么爱屋及乌。
洛修:……
突然觉得压力很大。
桃笙看着洛修脸上从受宠若惊到诚惶诚恐最终压力山大的表情变换,
突然就有了一种压力被分担到了的感觉。
成为皇帝“自己人”对于任何一个臣子都有着巨大冲击,
趁着这会儿洛修有所动摇之际,继续给他洗脑。
“我听陛下的意思,这事也绝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妥善完成的,出海采货的人还没确定,等到采购交货之后,才能着手组建之事。”
京中的老字牌皇商养尊处优多年,同朝中将领们一样,对于出海进货这些事存有疑虑,至今也无人自告奋勇主动担当此事。
也正因如此,代表官方出海从事海外贸易的人选最终落在了桃笙推荐的张员外身上,张家也从普通商户跻身皇商位列。
张员外觐见过皇帝后,激动得站都有些站不稳,回家后拉着张心悦到祠堂狠狠拜了一通。
张员外觉得自己养得这个女儿实在能耐。
看来这年头想要出人头地,也不只有让儿女和权贵之家联姻这一条路,还可以努力跟能左右皇帝决定的掌权之人成为好朋友,最终被保荐到皇帝跟前,实现真正的阶级跨越。
事物生产和发展的进程大都是相似的。现如今大周生产力不够成熟,需要依靠产品引进,等到能够研发到位具备生产能力后,再自行发现生产。
张员外曾经有过四次出海经历,跟大周大多数的百姓相比,已算是经验丰富的老手。
只是这次出门跟之前逮住谁做谁的生意不一样,是有组织有目的的官方行动,这其间需要很长的周期。
桃笙记得郑和下西洋一次好几年,张骞出使西域一次还十好几年,所以想要落实这个想法,起码要张员外跟外面搭上长线,最少两年时间。
一日工作结束后,六部衙门的大臣们三三两两凑在一处,相约出门闲聊喝个小酒。
内城附近落英巷的“烟汀人家”就是这些人平日聚餐的地方。
今日是户部秦大人做东,他让掌柜选了一处相对宽敞僻静的包厢,要了好酒好菜款待几位来自六部的同僚。
这些人在一处聚餐,话题便不免集中在新登基的皇帝陛下和他的宠臣身上。
酒过三巡,秦大人对着几人感叹,从前只觉得有季晏明这样的年少英才压在头上没出路,现在陛下一门心思都在洛桃笙身上,不管她的什么奇思妙想都鼎力支持,就算哪天要求拿掉他们怕是也毫不手软,感觉好像更没了出路。
而更让人绝望的事,不管是先帝在位之时还是新帝上位之后,两朝元老的经历告诉他们,想要在京中安生为官,就绝不能跟洛大人作对。
毕竟只要遵从向着洛大人都会有好事发生,跟她别苗头的人都过得十分悲惨。
就算不从玄学的角度来说,单凭皇帝如此信重她的事稍作推断就能,跟她过不去就是跟皇帝作对。
跟皇帝作对又能落着什么好?
所以不管是从玄学的角度还是逻辑的角度,跟洛大人作对都是不能的。
毕竟就算皇上有时候好糊弄,她背后的洛家和季大人也不是吃素的。
可是洛大人在这里,皇上除了她和季大人之外,就再也看不到了旁人。
说到这里,几人不约而同的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有机会能把洛大人暂时弄出朝廷舞台,让他们得以在皇帝面前多刷刷存在感就好了。
另有工部的魏大人提出了质疑,皇上那么信任她,一日也离不开,怎么舍得外派去旁的地方。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这事难办。
不想这事最终还真叫他们盼着了,又过了没几日时间,太乐令洛大人就请假了,连续两次早朝都没有出现。
众人悄悄派了人出去打听,最终从太医院两位原判那里得知了消息,原来是有身孕了。
不得不说,还是季大人威武啊!
=
=
桃笙这几日没什么胃口,从书案起猛了还时不时会有些眩晕。桃笙一直以为自己是为了升官加爵的事太过殚精竭虑,再加上天气变热有些苦夏,也就没当回事。
还是苏嘉看她脸色白得有些吓人,让季晏明请了太医过来诊治,才得了有孕的消息。
桃笙听到这个消息也是非常的惊讶。
她和季晏明这几年暂时并没有要孩子的计划,苏嘉和洛昕等人也知道他们双职工情况特殊,不去多管。
虽然成婚以来她和季晏明不算是严格避孕,但大都还是做了一些措施的,也大都注意避开一些容易受孕的日子。
再后来国丧一年,两人就算是同床共枕也没什么实质性的动作,所以这两年多来一直相安无事。
三个月前国丧期结束,百官和百姓都恢复了正常生活,季大人素久了,做事起来难免有些不管不顾。
而如今刚出了国丧三个月,她就有了两个月的身孕……桃笙捂脸,难怪总觉得最近腰背酸疼更甚从前,原来还有这方面的原因在里面。
昨天她还在跟萧泽说呢,如今他们所谋划的事情,从有想法到开始实现想法,至少还有两年的时间,主要还看张员外的海外操作进程。
而这两年的确会是她相对清闲的时期,这孩子来的很是时候。
桃笙一厢情愿的认为这会是个懂事的孩子。
季晏明不论是原文当中还是这个世界里,都是一个对后代没什么渴望和要求的人。
在听到桃笙有了身孕之后,他第一时间想起的是从前还在书院念书时,同学们讨论起谁家娘子因为生产伤了身子,谁家亲眷又因为难产出事。
比起孩子,他更在意的是桃笙。
虽然前几日战况激烈,但如今知晓桃笙有孕未满三个月,自然就不能再乱来。
晚间熄灯后,季晏明将桃笙揽在怀里,右手轻轻贴上她的小腹:“我听闻女子生产多艰险,若是你不喜欢……”
“我喜欢。”桃笙肯定道,“我很喜欢。”
因为很喜欢他,所以希望彼此能有更多的共同和牵绊,也会想拥有共同的孩子。
“那就好。”季晏明偏头吻上她,原本有些不安的心房渐渐变得柔软。
只要她喜欢,那他也一定很喜欢。
怀孕之后就要考虑去衙门工作的问题,从前大周朝中虽然也有五品六品的女官,但她们会在二十五岁之后才放出宫廷,成家立业,桃笙如今的情况……又是大周的先例事件。
如今他们所处的大环境毕竟是古代封建社会,可能在以后一代一代人的努力和改革之下,朝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女官,女子怀孕上班也让人见怪不怪。
但就现如今的大多数情况下,女子怀孕了就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中养胎,是决计不能到衙门当中乱跑的。
桃笙现在这个情况若是继续去到衙门工作,可能会让同事和下属不知如何应对,让别人难受的同时也会让自己难受。
桃笙一向是个看得开的人,不会用一己之力去挑战世人多年来根深蒂固的观念,也并不介意找一个折中一些的法子,先将孩子安稳诞下后再做其他打算。
桃笙本来想要换个相对不太显眼的部门,从前台转幕后工作,哪知萧泽大手一挥直接走了“休致”程序,跟其他几个年事已高申请辞官回家的老大人一起批了。
这年头的退休制度和后世不同,朝廷官员阶段性休致之后,在身体和其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可以再继续入朝为官的。
桃笙虽然有时忙得累了也会想着要提前退休,可任凭她怎么都想不到,有朝一日在她年纪轻轻尚且不到二十五岁的年纪,就这么致仕了。
桃笙接到吏部公文离开太乐署那日,特意请了部门同事和下属一起吃了个饭。
这顿饭是在京中最有名的醉仙居吃的,环境清幽,菜肴精致,只是如今离别在即,大家都没多少用饭的心情。
谁都看得出,皇帝这次准许洛大人休致只是暂时的,等到一切安定下来后必然会再入朝做事,所以他们最关心的事情还是桃笙日后会不会再回太乐署中任职。
桃笙笑着摇了摇头:“这个说不好。”
不过听萧泽的意思,之后还是想让她接手新的部门,大概是不会再回来了。
桃笙休致之后也没过上想象中的退休养胎生活,皇后听太医说桃笙三个月之后身子稳健了,在家总闷着不好,便总请她打牌聊天,太后也时不时请她去寿康宫吃茶说话,说是他宫里两个医女很会调理身体,是自己年轻时候就用惯了的,让她过来好生调理一番,方便日后生产。
如此这般,桃笙一天总能在宫里待够三个时辰,跟平常上班时候也不差什么。
除了皇后之外,后宫其他嫔妃也对她的孕期生活十分关注,也都想以过来人的身份传授一些经验。
奈何萧泽以前还是楚王的时候就只醉心夺嫡大业,没工夫也没太多心思流连后宅,导致后宫生养过的嫔妃没几个人,传授起来没啥实质性东西,最后还是请专业太医上手帮着照看。
苏嘉还有生意上的事情要忙,桃笙不欲因为自己的事情打扰苏嘉正常工作生活,正值洛昕清闲在家,正是想找事做的时候,为了方便照顾女儿养胎,洛昕便让桃笙搬回洛家居住。
桃笙有孕大概五个月的时候,洛昕严肃盯着她的肚子看了一会儿,而后对着她推断道:“我见你平日吃得不少,身上不见丰腴,身形却显怀的厉害,腹中莫非是有双生胎?”
桃笙道:“我以前听同光巷里的老人儿们说过,能诞下双生胎的女子,大多家中女性长辈也曾有育过双生孩儿。”
换言之,这里面大概和基因传承一事多少有点关系。
一旁过来府上做客的和恩公主若有所思道:“我记得苏宛就有一对双生儿女,照这么说来,我们小桃也……”
说到这里,和恩公主猛地止住了话头。
桃笙虽然也称呼苏宛一声母亲,但却是当年从育婴堂抱回来养的,跟她并没有血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