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6章

    所以没什么必要换。

    给季晏明赏赐宅子是好多年前的事情,因为他跟楚王住的太远,为着两方做事都能方便一些,所以皇帝才赏了这处宅子。

    季晏明这会儿不提皇帝都忘了这一茬儿了。

    此时皇帝的关注点也都只在前面的,并不在后面,所以自动理解为是季晏明感念皇恩,不愿更换。

    皇帝心下感动,对着季晏明大方道:“前段日子牵连罢职的官员实在不少,京中宅子也都空了许多,我看明华巷那边还有栋宅子不错,不如你择个日子休息好了搬过去……”

    皇帝说完这话之后,突然意识到了自己这话有些不对,又连忙找补道:“这宅子从前是宋阁老住过的,后来又住了苏将军和陈尚书,都说是个风水不错的宅子,从前几个住过的大人那都是致仕了,不是出事了的。”

    季晏明:……

    不愧是皇帝陛下,考虑事情就是周全。

    皇帝赏赐完了宅子,完成了上位者的施恩后,便开始对着桃笙提起了要求。

    “那日德清长公主来信,说是新年宴上听了你的琴声,回去之后一直念着,问太乐署中可有洛大人亲著的琴谱。”

    德清长公主是皇帝的胞妹,如今嫁到了太原,兄妹关系一向和睦,给皇帝写这信倒也在情理之中。

    “湖广总督那日在请安折子上也一直称赞,说你琴声极好,也是新年宴上听过一次后,回去便再也听不进其他寻常琴声。还说就算日后不能听到洛大人琴声,哪怕有相近的曲子请琴师弹来听听也好。”

    “还有国子监那边也说你音律教本写得甚好,如今只在官学当中给流通,未免可惜,不如你就把从前给官学编教本和其他私藏的曲子也拿出来些,制成曲谱发行出去,让百姓们也都能看得见摸得着,到时想听的想学的也有个路数,李盛,你说是不是?”

    被点了名的李总管笑得一脸灿烂:“昨日几位值守的大人还在说呢,他们也是有幸跟着皇上,才得以听了洛大人所奏的仙曲儿,日后年纪大了致仕后不能在您跟前侍奉,怕是再也没处听了。这敢情好,就算日后几位大人年纪大了,有了别的去处,还能听得到这些曲子,百姓们知道了这是陛下的主意一定会感念恩德,真可谓是同沐皇恩了。”

    桃笙内心给李公公竖起了大拇指。

    看看,这业务能力,这搭话水准,这样的人才想不成功都难。

    今日在觐见皇帝的过程碰巧遇上了季晏明,也同时确定了婚后的两件人生大事。

    一件是要著书立说发行曲谱,一件就是要换房子。

    这两样都是皇帝亲自交待的事情,不能轻易马虎。

    桃笙迅速打定主意,先跟国子监一起理一下琴谱,整理完成后印刷发售,至于房子的事……季大人一向精力旺盛,审美也在线,这次宅子又是名义上赏给他的,所以能者多劳,让他去忙活吧。

    值得一提的是皇帝为人是真的实在,给了季晏明一处内城当中数一数二的房子。

    桃笙看宅子的时候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我们这样年纪轻轻就住这样大这般好的宅子,当真合适吗?”

    季晏明倒是不觉得如何:“你都说了,能者多劳,多劳者自然也就多得了。”

    洛昕很快也听桃笙说了换宅子的事,正好家里离得这边也近,没事过来转转,跟这边监工聊起来后,才知道这边建设新房和接下来搬家的事情都是季晏明在干,桃笙基本都不出面,立马就心疼起了女婿。

    到了桃笙休沐这日,洛昕一早过来,一脸心疼道:“小季在衙门忙里忙外,还要回家照料你和苏嘉,哪里还能顾得上这些事情?正好我如今没什么事,你若信得过我,我来盯着便好。”

    和恩公主是跟着洛昕一起过来的,听了这话也对着桃笙表态道:“是啊,你们年轻本就忙碌,朝中事情又多,这些事情我们来做就好。”

    作为顶级园林爱好者,和恩公主已经亲自监工建成了自家园子,驸马家的庄子,两个成婚的女儿和儿子的宅子,最近正在四处找新园子练手,非常乐于接这个活计。

    桃笙蓦地想起,他们婚后去往苏宛家中用膳之时,苏宛也一直不停示意婢女给季晏明加菜:“小白入了内阁后眼看着就瘦了,都是在衙门累的吧,多吃点。”

    丈母娘心疼女婿,大抵如此。

    季晏明这边的难题轻松解决,而桃笙这边却没有想象中轻松。

    她很快发现,这次发行曲谱的挑战不是编写,而是在琴行有序出售琴谱。

    这时候就要靠着苏嘉了,不光要起早贪黑应付顾客,还要调度生产保障货源,日日忙得脚打后脑勺,差点连自己的生辰都给忘了。

    这年头做生意也不容易,苏嘉一手揽下了所有相关的活计,让桃笙落了一身轻松。

    不得不说,她这位姨母兼婆婆也是心疼儿媳妇的,如此一来,大家都很和谐。

    婚后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总有一些出其不意的挑战。

    很快前方又有传来消息,南方多地发生旱灾,朝廷也即刻让户部发放了赈灾粮款。

    为了保证粮食和款项的分发到位,需要有按察使专职巡查此事。

    最近一次主理大型巡查的人是季晏明,皇帝看好他,觉得他最摸得着情况,所以这次还是选了他。

    这毕竟是关系到国家民生的大事,而且事态紧急,即日便要启程,季晏明没推辞也没提条件,当场应了下来。

    季晏明虽然把此事答应下来,但是想起家中桃笙独自等待,难免有些不舍。

    这种不舍在听说这次的副使要带妻子出行时候达到了顶峰。

    桃笙只能尽量在家给季大人顺毛。

    没办法,人家妻子安排好了家里大小庶务就能跟着丈夫出门,她这边还要顾念皇帝时时召见和一整个部门的同事,自然不能抛家舍业跟着季晏明出差。

    果然,双职工就是有这点不好。

    不过距离产生美,小别胜新婚。

    她和季晏明相识相伴了这么多年,其间每一次分开都恰到好处的促进了两人感情的发展,小别这事只算是感情生活的调剂,算不得是多大考验。

    桃笙觉得不是坏事。

    季晏明出门的时候还在盛夏,等回来的时候便已是深秋。

    皇帝五月时候就搬进了园子里避暑,至今未归,由楚王代为监国,坐镇京中。

    楚王第一次监国,又没有皇帝在一旁辅助指导,对于很多事情都不甚清楚。而内阁几位成员也大都将注意力放在了南地救灾和北疆稳定诸事之上,再加上他们不是楚王嫡系,很多事情不能多言,还是要以稳定过渡为最终目的,这也给了许多官员偷奸耍滑以可乘之机。

    等到季晏明巡查完毕回京之时,看着六部五寺各院各司种种乱象不由火大。

    其实这些人倒也不算多么欺负了楚王,只是比起从前皇帝在京中镇着时候,几乎每人都懈怠了一点点。

    这些小事一点一点积累起来,最后就成了大篓子。

    如果楚王第一次监国便弄成了这副样子,日后想要再建立起君主的权威怕是难上加难。

    眼见着又到了年底吏部官员考核之际,都察院需要整顿的官员事宜也不少,巡查归京之后的季晏明也没再回内阁,而是直接就去吏部和都察院进驻办公。

    一回京就要收拾烂摊子的季大人心里有火,气压难免有些低,这也让两个部门当中的官员们都心中惴惴。

    桃笙也听说了季晏明近来为工作着急上火的事,晚上下衙回家之后左等右等不来,便知道这位又加上班了,便准备了点心和宵夜带去吏部,给季大人一些来自家人的关爱。

    众人正陪季晏明加班陪得心力交瘁,此时见到桃笙出现不亚于见到了救世者的光辉形象。

    其中一个年轻的员外郎和桃笙有过工作交流,也算半个熟人,连忙拿了加厚软垫的椅子和茶具过来,请桃笙坐下,却被一旁的吏部侍郎训道:“你也忒没眼力劲儿了,这样寻常的茶具怎能拿来给洛大人用?我那儿新带了一套十二月花神杯,盒子还未起封,正宜给洛大人用。张大人是个爱茶的,柜子里收着极品的蒙顶甘露,赶紧拿来用热水滚了茶具,把茶给洛大人泡上。”

    季晏明低头批阅公文,桃笙捧着茶杯找到一个离他最近的位置,将手中适口的茶水递了过去:“莫要一回来就把自己弄得太累了,张大人收着的茶叶不错,我吃着好,你也尝尝。”

    季晏明就着桃笙手中的茶杯喝了一口,周身寒气锐减。

    旁边几个陪坐着的年轻官员都大大松了一口气,并在当晚桃笙准备离开之际对她发出诚挚邀请,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欢迎洛大人莅临加班。

    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通过送礼物说好话写感谢信等多种形式,表达了对洛大人到来的无限期待。

    桃笙从善如流地过来送了几次宵夜,看了季晏明的工作量后发现,他才是真的能者多劳,如今的位置都是靠着工作成果得来,没掺一点水分。

    桃笙对于季晏明如今高压的工作方式并不怎么赞成,也发现如果有自己陪着对方会好很多,虽说分担不了什么工作,但至少可以帮着调节情绪,在适当的时间提醒休息。

    她是正经的朝廷官员,出入吏部衙门理所应当,也得以日日晚间陪在季晏明身旁,这是其他官员都没有的工作待遇。

    正所谓有失必有得,双职工的好处这会儿又体现了出来。

    桃笙在这边帮不上什么忙,也不会硬凑给自己找活干,便捧着近来坊间最火的连载话本来读。

    这是一本讲的女主女扮男装入国子监读书的故事,两人撑过了最初的暧昧期后互表身份和心意,剧情开始一日千里,互动频多,只是碍于身处书院当中只能暗中进行,颇有几分禁忌之恋的意思。

    经过大半个月的加班加点,朝中近期各种乱象得以清理完成,楚王此次的监国理政也步上了正轨。

    唯一不算圆满的就是桃笙所追的连载话本儿,正到了最拿人的时候,不上不下的把人吊着,看得桃笙心里猫抓一般的难受。

    这日季晏明提早收工,比前些时日早了将近两个时辰。

    桃笙正在聚精会神地翻着话本儿,冷不丁感觉有人贴着她的耳根说话:“看这么呢?这样入神?”

    正看到关键地方的桃笙迎来了“且听下回分解”的字样,满腔的情绪无处发泄,眼看着四周无人,便仿着书中女主的样子,扯下季晏明的衣领,在他的锁骨下方不轻不重地咬了一口,而后又将官服领口一寸一寸地提起,正好盖住那抹微红。

    她也是吃准了,季晏明平日即便再是不在乎礼数,也不敢在这衙门里胡来,所以才有了这样嚣张到近乎挑衅的一系列动作。

    桃笙的确猜对了,季晏明没有在吏部衙门乱来,只是回家乘坐的那驾马车遭了殃,从吏部衙门出发顺利抵达府邸后,生生在院落当中停了半个时辰,才有身姿窈窕的女主人披着男子外衫,软着腿走下车来,一路小跑进了正院……

    作者有话说:

    季晏明:我很确定,这次是笙笙先动的手

    桃笙(捂脸):我不是,我没有……

    感谢在2023-05-23

    11:53:50~2023-05-24

    22:51:3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0W0

    107瓶;红绿灯下第一人、ada_lou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17

    ?

    番外3-5

    ◎婚后工作日常(二)。◎

    清闲的日子都是相似的,

    忙碌的日子却是各有各的忙碌。

    季晏明的忙碌日常告一段落后,就是桃笙的忙碌时间了。

    这会儿正是建国两百年的大日子,几个近来归顺的属国都要进京朝拜。

    礼部上下因为此事通宵达旦的忙了起来,

    不光从太乐署这边抽调了几位官员过去帮忙,

    又把其中礼仪相关的一部分差事也分给太乐署来办。

    桃笙成为太乐令后,原本所居的太乐丞之位空了出来,

    由之前的太乐署典乐上官大人担任。

    这位上官大人虽在专业知识上稍有欠缺,

    但将太乐署的机构运行整得明明白白,各类琐事也处理得当,是一个合格而得力的助手,为桃笙分担许多,让她非常欣赏。

    上官大人刚上任的那段时间,桃笙工作量骤减,

    不管上班下班都处于一种非常放松的状态,

    并一直将对上官大人的满意之情挂在嘴边。

    季晏明这些日耳边一直充斥着这个名字,

    一日数遍,却也没多说什么,

    只是在某日相对空闲得以提前下班后,

    邀请这位上官大人来家中吃了个便饭。

    也不知道这位上官大人是不是有些“偏科”,

    容貌和身材都长到情商上面的缘故,总之季晏明在见过上官大人本人一面后,就基本对于桃笙再提他名字的事给免疫了。

    作为太乐署三把手兼人事政务管理负责人,

    之前礼部抽调太乐署官员之时,上官大人就已经表示过一次不满和抗议了,

    这会儿礼部又将一部分原本不属于太乐署职责范围内的差事交了过来,

    上官大人就开始炸毛了。

    面对挥舞着双臂义愤填膺集体荣誉感爆棚的上官大人,

    桃笙作为上级长官还是以安抚为主:“其实历朝历代都一样,

    这强势的部门就是总能压我们一头,上官大人为官多年也该晓得其中缘由。”

    “洛大人说得是……”上官大人眉头都拧在了一起,思索半晌后,突然有了另一个灵感,“这年头哪个衙门能比内阁在朝中更强势?说起了,咱们也是内阁有人的,不如您去跟季大人说说,让他帮咱们跟礼部争一争可好?”

    就算桃笙从前没嫁季晏明,只是家中表妹的时候,也从没想过要在这些小事上靠他出头,这会儿成了夫妻后更是如此,总不能就此示弱求助,要好好争一口气。

    桃笙清了清嗓子,语重心长道,“上官大人,这话不能这样说。”

    上官大人摆出一副悉心受教的样子:“洛大人请讲。”

    “就算内阁当中官员如今再是强势,那也不过是一时之能,几百几千年过去了,人们未必能说得出内阁为朝廷和大周干了那些事,可太乐署不同。我们的作品和音谱要交由千秋万代演颂,永远都会有后继的万千学子学习和再创作,也跟百姓们生活息息相关。你说咱们这样的太乐署有必要去蹭他们的势吗?”

    上官大人瞬间被桃笙慷慨激昂的陈述所感染和折服:“您说的对。只是咱们如今实在缺人,不瞒您说,如今就连平日给你做文书用的陶掌乐都被暂调到礼部去了,这会儿下官连个合适的文书都给您找不出来,真是罪过。”

    “这点小事也不用多费一个人。”桃笙道,“寻常时候我自己来记录便好,再者如今大家都在忙年节下的事情,内阁那边反而不忙,到时咱们也从他们那里借个人来。”

    这年头谁敢去内阁里面借人来用?上官大人虽然嘴上应着,心里却只当桃笙在吹牛过嘴瘾,不想到了第二日,桃笙当真借了个人过来——刚刚处理完内阁事务的季晏明季大人。

    季晏明也一直好奇,桃笙所掌的太乐署是一种什么氛围,能让她每日下衙回家都开开心心,直到进入了她的工作世界当中才发现,原来这里的大家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她,并且从本心当中崇拜和肯定她。

    太乐署的官员们都认为,比桃笙在音律和琴艺上造诣更高的没她擅长为官,比她擅长为官的没她专业。

    只有他们洛大人才是真正的发展均衡的人才。

    季晏明不太懂其中定义,对着上官大人奇道:“这个‘擅长为官’又是怎么说?”

    上官大人道:“洛大人可是皇上跟前的红人,也跟楚王殿下交好,除了她之外,再没哪个部里的长官跟陛下这般亲近,这不算擅长又是什么呢?”

    “再者说,洛大人从来都不只顾着自己风光,不管有什么好事都会想着我们这些部里的属下,为太乐署争了诸多好处回来,如今的太乐署比起历朝历代都是地位最高的,也最得皇上重视,我们都不是那等糊涂人,洛大人做得这些事情都看在了眼里。”

    “可以这么说,若是没有洛大人的努力,就不会有我们太乐署的今日,我们都很承她的情。”

    总之太乐署能有洛大人这样的能人坐镇,对他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情。

    ……

    对于季晏明的到来,太乐署当中持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大多数打工人的态度,认为让季大人过来做这些事情简直大材小用,总让人想起“杀鸡焉能用牛刀”这句俗语出来。

    桃笙则又是另一个反面,认为季晏明再聪明,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天通关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这次叫他过来也就是个打杂的,他不专业,各方面一定都比不上自己这个太乐令。

    季大人从前也在礼部干过一段时间,一来了太乐署中就直接上手干活,不光出色完成了代替文书的差事,而且将桃笙要做的事情也分担了大半。

    但很快大家都发现,他们最初的想法是对的,季大人果然比他们想象中的还有用。

    在这么不算擅长的领域都能如此,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想来更是得了。

    桃笙也很快意识到,自己的确开始对于季晏明的能力认识不足,也抱有了一些偏见。

    看着桩桩件件完成得又快又好的工作,桃笙内心小人激动的泪流满面,她以前做梦都想要一个能替自己打工的夫君,没想到上天当真待她不薄,不光让她真的找到了这么个人,还能把任务完成这样出色,简直太幸运了。

    户部尚书齐大人听说了季晏明的事迹之后十分感慨。

    季大人只拿一份俸禄,却干着两个部门的工作,少说顶了三个人在用。

    如果每位官员都能像季大人这般兢兢业业,恪尽职守,那国库光是官员俸禄支出可以至少减个三成。

    这才是真正的国之栋梁。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5-24

    22:51:39~2023-05-26

    13:33:2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demeter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