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0章

    只是他这身子实在?虚弱,总昏昏沉沉的,时不时就睡大?半日不醒,倒是累得王妃为他担心不少。

    听说关暮云特意从京中赶来?见他,并带来?了消息,睿王心中一动,连忙叫人将关暮云请了进来?。

    关暮云将京中的事情?对睿王一一描述之后,睿王的眉头?深深地锁了起来?。

    如今太子在?京城的优势让他心惊,更让他害怕。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即便?他和太子平日再不对付,也不能再去掺和。

    他离京城这样的远,手里没有人,也没有皇帝的诏令,根本无力反抗和动作。

    “你就说我被袭之后一直昏睡,中间只醒过来?两次,怕是不好,对外虽然宣称一直在?这里静养,然王妃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后事。”

    睿王连咒自己半死不活的话都说了出来?,可见真的怕了。

    关暮云也明白了睿王的意思,就如今的情?况而言,按兵不动的确就是最好的法子。

    “是,殿下好生保重身体,下官这就回京复命。”

    =

    =

    自那天听了桃笙弹琴过后,李国主就找到了“感觉”,也突然明白了为何大?周皇帝会这样喜欢桃笙的原因。

    想着桃笙不日即将离开,李国主心中伤感,开始私心想要季晏明一行在?凌国多留几日,也会时时邀请桃笙过来?宫中,给自己开阔一下“意境”。

    桃笙也很快发现了自己的先?天优势。

    李国主可以说对季晏明和桓王等人防心都比较重,而对于?自己则是几乎不设防的。

    在?李国主眼里,不论桓王多么粗枝大?叶,季晏明平日里多么沉默寡言,都是大?周派来?出使凌国的正副使臣,而自己在?他的眼里,只不过是个为了心爱之人不顾一切跑来?凌国相会的恋爱脑姑娘。

    所以即便?在?跟桃笙谈到两国利益和争端之时,李国主的防备心也不似跟其他人聊天室那般重。

    这日桃笙一曲刚刚弹毕,就见得一个高大?魁梧的华服男子走了进来?,几个御前伺候之人都纷纷行礼,口道?拜见摄政王。

    李国主也知道?摄政王要说什么,只是当着桃笙的面未免不妥,他摆了摆手:“摄政王这几日在?外检阅一路辛苦,回城之后倒也不必再来?宫中同?孤复命,回去歇着便?是。”

    摄政王前几日听宫人说起,李国主近来?对这个大?周来?的乐师十分钟意,日日都请来?王宫演奏,不由?皱起了眉头?。

    在?他看来?,大?周奇人异事不少,即便?一个小小琴师也难免会有蛊惑人心的能力,只是这人背靠着大?周使团,自己就算要进言让李国主离她远些,也该挑一挑时候。

    反正日后时间还?长,摄政王也没想着要争这一时的得失,故而选择了告退。

    摄政王走后,桃笙才看似随意出声道?:“听说摄政王战功赫赫,骁勇善战,一直想要扩张凌国疆土,凉国和陈国短短几年之间都被摄政王给打服,不知这位王爷对大?周会不会有什么想法?”

    李国主脸色一变:“你听说了什么?”

    最近他和摄政王的矛盾根源就是要不要跟代?国合作,谋取大?周城池。

    摄政王一直认为代?国皇室昏庸无能,想要控制易如反掌,所以才会想要先?跟那边联手抢了大?周土地,再来?个黑吃黑吞并代?国。

    而李国主安逸惯了,觉得这事风险甚大?收益却小,不值得费尽心思去筹谋实施。

    “推己及人嘛。”桃笙也不点破,一副依据事实说话的样子,“摄政王就算这会儿对大?周没有想法,这样继续下去,迟早一天两国终将短兵相见,实在?可惜。”

    “可惜?”李国主挑眉,“这话又?怎么说?”

    机会送到了眼前,自然要抓住,桃笙接下来?就以“合作共赢,共谋发展”为主题进行了新一轮的洗脑式演讲。

    大?周地大?物博,万方来?朝,领先?周边其他国家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可谓处处都是商机,遍地是黄金,能给周边国家带来?的发展前景也是无穷的。

    大?周传承先?代?文化?文明,有独步天下的礼乐,精通六艺的国手;有心怀抱负的诗人,技艺超绝的画手,倘若凌国与大?周交好,不光在?经济方面可以通商,还?能在?精神文化?层面之上多有交流。

    前段时间代?国就跟大?周关系不错,很多客商都赚得盆满钵满,是这些年来?难得的双赢局面。

    别说凌国对上大?周胜算较小,就算是能在?军事上占一些便?宜,以大?周的势力,也一定会封锁凌国,让他们从其他地方把亏给吃回来?。

    凌国满打满算也就五六万的兵力,大?周这次光护送使团过来?就有三万,实力就在?那里摆着,不光是凌国,就算是在?西北一带早早发展起来?的代?国,对上大?周几乎也是从无胜迹。

    李国主被桃笙念得有些头?疼,但到底还?是耐着性子听完了,只是脸色难免有些不善:“你方才不是在?弹琴吗?怎么好端端的说起了这些事情??”

    “来?到凌国的这些日子,国主待我和表哥不薄,又?对我的琴声十分认可,算是我的知音。从前先?生对我说过,知音难觅,所以我想要劝劝您。”桃笙说得诚恳。

    “再说了,就算日后再起战火,摄政王大?胜归来?,那又?如何?那些终究都是他想要过的日子,实现的是他的想法,不是您和凌国百姓想要的。您又?何苦为了别人想要的日子,这般为难自己,换来?日日的担惊受怕和百姓们流离失所,赢了是摄政王的功绩,输了却是国库割地赔款,我觉得并不划算。”

    在?使团离开之前未必能看到李国主和摄政王的关系破裂,李国主也未必会听一个外族官员所言,从此疏远摄政王。

    但桃笙知道?,距离原文当中开战时间线还?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她只想给原本就不坚固的这段关系敲出一处裂痕,让李国主重新审视自己和摄政王的这段关系。

    李国主就算再没脾气也是一国之主,不会容许摄政王在?歧路上走太远,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和身后名?声。

    有了这样的裂痕之后,相信一切就会变得和从前不一样。

    =

    =

    桓王原本的计划是想让桃笙找机会接近文宜长公主,却不想长公主听说了桃笙日日入宫伴君的事情?后,主动地找上了门来?,下帖子请桃笙过去说话。

    就如今宫里宫外对桃笙的描述而言,长公主觉得她就是那种可以用琴声蛊惑人心的妖女,所以才会短短几日之间让自己弟弟这般痴迷,离不开她,所以想要请来?见识见识。

    对于?这次会面,桃笙也是相当重视。

    长公主是李国主唯一的嫡亲胞姐,不光深得李国主的信任,就连内定继承王位的大?王子也一直很听这个姑母的话。

    长公主的夫婿是代?国皇室,从前曾作为质子过来?凌国王宫,后来?日久生情?,结为连理。

    后来?丈夫出事亡故,长公主对夫君的情?深义重打动了代?国,不论是代?国还?是凌国的皇室中人都对她很是尊重。

    文宜长公主在?凌国是重要程度不亚于?摄政王的人物,也是连通代?国和凌国两国促成最后联盟的桥梁。

    今天和长公主的会面是计划的最后一环,也是事成的关键。

    长公主准备了宴席请桃笙共饮,桃笙酒量只能说是一般,长公主今日准备得又?是凌国独有的烈酒,几杯下去之后,桃笙觉得脸颊都有些发烫。

    文宜长公主搁下酒杯悠悠道?:“我听宫人说,国主日日召你在?身边抚琴奏乐,可是真的?”

    桃笙到:“如今国家太平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国主没什么事,想要听一听曲子,倒也无妨。”

    文宜长公主到:“从前母后在?世之时,最是不喜这些东西,说是让人玩物丧志。说起来?,从前我那弟弟也曾有过一个很是喜欢的歌女,母后察觉乐女蛊惑弟弟心性,不让他走正道?,一早就发落了她。”

    长公主这哪里是在?说那个歌女?分明是在?点她。

    难怪人人都说长公主和摄政王性格有些相似,都十分强势,今日一见,果然不是个好说话的。

    既然长公主语气不善,桃笙也懒得跟她客气。对方是凌国公主,而自己则是大?周官员,按理说对方管不着自己,敬她不过是给她三分颜面。

    “长公主此言差矣。”桃笙淡淡到,“他是国主,又?特意派人召我入宫,若我推三阻四,不予回应,只怕长公主知道?了,少不得说我违逆上意,不敬国主,又?是一场风波。”

    “依着我说,长公主您管得实在?也太宽了些,国主如今都快四十岁的人了,有些自己的喜好也无可厚非,您根本不知道?他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又?凭什么说那歌女蛊惑,让他不走正道??听说您在?外一直都说,国主最是敬您护您,您若真有能耐,跟国主言商便?是,在?这里为难我一个客人又?算什么道?理?”

    长公主一时语塞。

    她本以为桃笙这样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又?是乐人出身,面对公主的讯问?不敢过多计较,却不想对方这般的不让人,一点情?面都没给她留。

    虽然她并不喜这个大?周姑娘的态度,但不得不说,其实她说得倒也有几分道?理。

    若是当年凌国未曾从代?国独立出来?,自己的弟弟作为皇族,一辈子吃喝不愁,还?能拿出大?把的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想来?也很快乐。

    正当长公主沉默之际,又?一婢女前来?询问?:“公主今晚还?去碧游湖的画舫吗?”

    “今日是他的祭日,我自然要去。”

    原来?今日就是公主亡夫的祭日。

    桃笙不动声色地放下了就被:“说起碧游湖,倒让我想起了父亲从前说过的一件事情?。”

    长公主神色当中似有不信:“你父亲也是凌国人?”

    “这倒不是。”桃笙到,“但他从前曾在?凌国待过六年的时间,也听闻过一些趣事。”

    洛修后来?回京之后,的确告诉过桃笙一个发生在?四年之前晚上的故事。

    那日司马大?将军在?碧游湖画舫之上大?摆宴席,遍邀王城之中达官显贵前来?用宴听曲儿,所以印象也格外深刻了些。

    说是画舫夜宴,实际却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权财交易会。

    那日洛修奉了长官之命,过来?给一位将军送金叶子行贿,那是他来?凌国那些年,第一次进到这种只有达官贵人才会去的地方。

    也就是在?那一晚,他看到了原本并不在?名?单的摄政王出现,亲眼看着侍卫将一个色彩明艳的竹筒插入某房间的窗户,而后笑着离开。

    洛修躲了起来?,等到摄政王离开之后才蹑手蹑脚的出来?,半路之上竟然碰到了那个手持竹筒的侍卫,在?跟其他两个侍卫密谋。

    虽然洛修隔得很远,但仍然隐隐约约听到,说了好些找错了之类的话语,言下之意怕是这次行事对错了人。

    桃笙不论前世还?是今生都有一个非常显著的有点,就是记忆力十分突出。

    可能跟前世弹琴时候,老师训练她记谱子的方法有关。

    她几乎看过的所有琴谱都能过目不忘,穿越十年之后还?能记着自己从前看的。

    洛修当初也只是将这件事情?当成稀罕事跟她说了一遍,她就记住了当中的所有细节。

    来?到凌国之后,李国主有一次带着她去了画舫,说起了这件事情?,桃笙联想到了洛修的话,私下告知了季晏明和桓王,请他们做一番调查。

    这样的竹筒一般用来?养殖一些有毒生物,例如毒虫毒蛇毒蜂等,季晏明调查之后,猜测当年公主丈夫的死就是摄政王一手造成的,只是究竟是不是杀错了人不得而知。

    不过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足够了,查到这里之后告知长公主足矣。

    就算婢女方才不过来?提醒,桃笙也要找机会告知长公主的,这会儿有了婢女的提醒,事情?变得越发顺理成章。

    文宜长公主脸色渐渐冷了下来?。

    她的夫婿的确当年在?画舫之中死得不明不白,被一只不知从哪里来?的毒蜜蜂蜇了之后没了性命。

    丈夫出事之后,文宜长公主封住画舫,依着名?单对当日参与宴会的所有人展开调查,最终一无所获,也只能当做意外处理了。

    如今桃笙给她提供了另一个思路,这个阴差阳错造就丈夫死亡的人是摄政王,而且很有可能对方想杀的是另一个人,只是不小心放错了地方。

    多么荒谬。

    桃笙他们都是第一次来?到凌国,不会知道?四年前画舫邀请名?单上没有摄政王这样详细的事情?,所以长公主更倾向?于?桃笙没有说谎。

    想到当初丈夫故去时的惨状,长公主闭上了眼睛:“你说得最好是真的。”

    “是不是真的,您一查便?知。”桃笙道?,“我告诉您也是情?分,若不是国主待我不薄,又?看在?您是国主长姐的份儿上,我拿着这个秘密去讹上摄政王一顿岂不痛快。”

    当然,这话也不过是桃笙为了烘托气氛,说说而已?。

    这位凌国的摄政王在?文中也是不亚于?季晏明的狠辣人物,要拿这些事情?去讹诈摄政王……桃笙实在?是嫌自己的命太长了。

    说话之间,又?有婢女进来?禀报,季大?人来?了府上,正在?外面等着洛姑娘,说是有事接姑娘回青陵台商议。

    文宜长公主原本听说大?周使团迟迟不走,叫摄政王不能放开手脚做事,也让弟弟有些犯难,所以想要从这个小姑娘入手,连劝说带吓唬,让他们能够早些离开,却没想到牵扯出四年前的命案,倒让自己开始失了分寸。

    全心全意信任了这么多年的摄政王竟然会是杀害丈夫的凶手,这件事情?对于?长公主来?说实在?打击太大?,她甚至没了站起身来?送桃笙出门的力气:“我有些头?疼,想静一静,你们送洛姑娘出去吧。”

    挑拨李国主和摄政王,以及在?长公主和摄政王之间埋下定时炸|弹的任务完成得比桃笙想象中还?要顺利。

    这几人之间裂痕之后,即便?他们离开凌国回到大?周,事情?依然可以向?着想要的方向?发展。

    季晏明如今的设定还?是爱慕桃笙的表哥,他亲自下车将桃笙扶进了车子,等到车子启动远离了公主府后,他才对着桃笙出声道?:“京中出事了。”

    “京中?”

    “嗯,这是楚王的来?信,你且看看。”

    桃笙再想不到京中形势竟然已?经如此紧张。

    她看完楚王来?信后,深呼吸两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表哥要回去吗?”

    “此事耽误不得。”季晏明道?,“桓王已?经在?准备了,今日酉时就出发。”

    边境这边一时半会儿不会打起来?,就算是打起来?了,也绝不会比那边更严重。

    如今两边实力相仿,太子又?占着京城,很难说优势究竟在?谁那边。

    可若加上他们手上的三万人马,事情?就可能变得不一样了。

    第82章

    [VIP]

    082

    东宫。

    避暑山庄那边一直没有传来和父皇相关的有用?消息,

    楚王这次难得沉住了气,带队在?城外按兵不动,睿王那边一直没有半点风声,

    谁也?不知究竟是受了父皇托付还是病得人要没了……太子等得有些心态失衡,人也?越发?急躁了起来。

    他所筹谋的这件事情讲究得就是一个快字,再这样拖下?去迟早会出乱子。

    如果?让承德那边留下?的人先行动手,再以病重为名,

    将父皇圈在?承德,

    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

    可如果?父皇只是虚晃一枪,人并不在?承德,那就说明?他如今已?然混在?楚王和睿王的队伍里,就目前楚王和睿王的位置分布而看,大?概率是在?楚王这边。

    这会儿就算走漏了消息,

    从承德那边一来一回也?要几天时间。

    也?就是说,

    如果?承德真的发?生了变故,消息传到父皇耳中也?需要时间,

    且因为自己是动手方,又把持着驿站,

    所以可能比父皇先知道消息。

    事已?至此,

    就算是皇帝知道了自己在?承德动手也?没关系,

    只要父皇还被拦在?外面,而他把持京城,

    事情就有转机。

    太子的猜测很快便?成了真,留在?承德那边的人以“担心圣上龙体”为由硬闯了寝宫,

    才得知皇帝并不在?那里。

    关暮云带来了消息,

    说是睿王半死不活,一直在?原地没有挪动。

    也?就是说,

    现在?最?靠近京城的就是楚王,基本可以断定,父皇就在?老大?那里。

    这年头出兵之前都要搞点檄文,以确保己方可以举着大?义之旗,师出有名。

    所以想要出兵动手,总要有一个正义的理由。

    如今还留在?外头等待进城的楚王,就是上天送上来的完美?借口。

    =

    =

    这几日总督府来往贵人不少,楚王刚刚离开不久后?,又有桓王来访。

    直隶总督俞大?人也?知道,这桓王和楚王两?人基本是一卦的,都比较好糊弄。

    只是今天来议事的桓王身边还跟着年轻的季大?人,就让人不得不再多重视几分。

    季大?人是如今的朝堂新秀,入仕没几年就坐到了正六品使团副使的位置,深得皇帝的看重和楚王信任,手段一定非同凡响。

    所以俞大?人这会儿对?着桓王也?不过?是正常礼数,重点还是放在?了季晏明?身上。

    桓王也?知道这次情况实在?紧急,这会儿也?不适合在?这里继续绕弯子了,便?直接对?着俞大?人开口道:“京城的事情我们如今都知道了,不知俞大?人作为担任护卫京师之职的直隶总督,又有什么想法?”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