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沈樾对着桃笙越发小心,沈涣把座位挪得离着桃笙远了一些,沈辞见状也收敛了不少。到底是沈若锦心理素质更强一些,方才听了这话后眼眶都有些红了,但一直忍着没有说桃笙半个字的不好。
正当此时,前头有了不小的动静,听起来是侯府当家沈裕到来,给母亲和几位伯母婶娘和族中嫂嫂拜年,又陪着沈老夫人一起摸几把牌,颇有几分“彩衣娱亲”的架势。
沈裕打完牌后,又找了人示意若锦,把桃笙带到正院中来。
若锦判断了一下沈裕的意思,大概只想让她避着人把桃笙叫过去,却并没有给自己指示,也没有存着让自己一起去的心思。
想到这里,若锦心中就有些不安,不知道父亲叫桃笙单独过去会说什么,又想着父亲没有明令禁止她跟着,便带着桃笙一起来了正院。
洛昕这段时日身子不好,并没有过来老夫人这边一起打牌,此时正在正院当中等着桃笙。
见到两个女儿一起到来,洛昕便招呼桃笙和若锦坐了下来。
桃笙坐下来,目光定格在了洛昕的手上。
洛昕的手指白皙修长,骨节分明,非常适合乐器弹奏。桃笙前世虽然在作曲方面小有成就,但在演奏方面一向平平,她一直认为除了启蒙太晚外,和手指条件也不小的关系。
桃笙在心中默默给洛昕加了分,再看到沈裕戴着绿色大扳指的粗短手指,觉得自己的手不如洛昕美是这位拉低了颜值,又给这位性情不定的便宜父亲默默减了个分。
沈裕今天又见到了桃笙的人,想着要抓紧时间对这个桀骜不驯的女儿再教育上一番。
沈裕坐下来刚说了没几句,沈辞便带着功课找了过来。
桃笙和若锦离开后,兄弟几人去了外头投壶,后来又到了书房欣赏字画。
有个刚刚考过了廪生的表哥看到了他的功课,对着他其中的一篇文章连连夸赞,道是这一篇写得极好,是连自己都没有的水准。
这一篇文章的确是沈辞下了功夫认真写的,虽然没有表哥说得那么好,但的确也是能看得见进步的。
沈辞被几个堂兄弟起哄夸赞了一番,心里有些痒,就想着带着功课过来父亲看看,也是想要在新的一年再求一番夸奖,讨个好彩头。
沈裕看了沈辞这篇功课后,觉得相比从前写得那些文章,的确有了不小的进步,当即也对着他赞了几句。
夸过了沈辞之后,沈裕又转头来问桃笙:“我听说你那表哥也在备考,你姨母也忙碌得很,想来这次新年家里头也没什么心思准备罢?”
沈辞也好奇道:“三姐姐新年是如何过得?母亲一直心里挂念着,不如也跟我们说说。”
紧接着,便就年夜饭水准、家中节日布置和相关问题问了个遍。
得知桃笙在苏家只吃了一顿简单的年夜饭,没有什么珍贵食材,也没有名厨操刀;家中房子不大,满打满算也只有三个小院,并未怎么进行新年布置,装饰用的灯笼也是购买自普通小店。
且因为苏嘉在京里没有其他亲戚,所以桃笙收到的压岁钱只有姨母和表哥给的两个红包,想来也没多少的银钱。
沈裕听得连连摇头。
桃笙宁可住在这般穷酸的人家,也不肯回到侯府中来,着实是倔得很。
他甚至开始有些怀疑,是不是桑妈妈在弄丢这孩子的时候给摔傻了,总觉得脑袋不太好使。
此时他的耐心也基本售罄,只是对着桃笙冷冷问道:“你若是想通了,愿意回来,等过了正月我可以考虑找人给你把户籍落到家中来。”
桃笙如今应付这个话题已经是相当的轻车熟路:“姨母打算出了正月就把京里闲置的那间铺子开起来,那时家里正缺人手,所以我大概也没什么空闲能来府上了。”
沈裕再次被桃笙打脸,黑着脸坐在了一边,不再理会这个不可理喻的女儿,就连方才想要教育的话也都懒得再说。
沈辞对着桃笙冷哼一声:“如果你要一直这样自暴自弃下去,日后的你跟若锦定然会是云泥之别。”
说罢,沈辞又对着桃笙自顾自补充:“云泥之别你可知是什么意思?那悬殊就好比是天上的云彩和地上泥土的区别一般大。”
说话间,沈辞看桃笙盯着自己手上的功课在看,忙一把将功课藏到了身后,不满道:“努力的人和不努力的人,日后境遇会是天差地别,怎么?难道你不这么认为吗?”
想起那日在书房无意中瞥到的表兄季晏明的功课,再跟眼前沈辞的文章一比,桃笙觉得自己更加充分而深刻地理解到了“云泥之别”的含义。
桃笙点了点头:“你说得对,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等到半年后的秋闱时候,想来就能见了分晓。
第14章
014
桃笙算着时间差不多了,该见的人都已经见了,便选择对着沈裕和洛昕告辞回家,想要尽快结束这段两看生厌的拜年历程。
沈裕看着还有什么话要说,洛昕则没有挽留桃笙,而是直接起身一路将她送了出来,并在临别之际递给了她一张帖子。
桃笙打开帖子,是来自和恩公主的邀请,二月初六那日请大家去她的宁园听戏。
虽然桃笙对于这些聚会并不算特别感冒,但是她看得出,洛昕给她这个帖子也是一片好意。
洛昕很想对自己好,但是又怕失了分寸和边界感,惹得自己厌烦,所以把她认为对自己好的,年轻女孩子应该会喜欢的聚会方式给自己,希望能让自己喜欢。
看着洛昕颇为有些小心翼翼的目光,桃笙不忍拒绝,当即将请柬接了过来。
洛昕见她接了帖子也高兴道:“二月初六辰时二刻,我去接你。”
桃笙连道“不用”:“夫人不必再绕路到同光巷接我,我自己过去便是。”
洛昕显然并不同意这个方案,她又思考了一会儿,对着桃笙道:“我最近也不知是不是年纪大了的缘故,这些时日晚上总有些觉少,清晨也会起得早一些,到时我来接你便是。”
桃笙从文远侯府回来之后,意外发现苏嘉心情很是不错。
苏嘉今天去了闺蜜家中拜年,闺蜜的丈夫生意做得不小,也算是京中有头有脸的商人,对于苏嘉想要开琴行的想法表示十分看好,并传授了一些相关行业的经营方法。
经过这次拜年之后,苏嘉有了更多的信心,越想越觉得这次要开琴行的选择押对了宝,很是这么回事,回家之后一扫前几日生意筹备失利的阴霾,可谓是心情大好。
苏嘉高兴地拉着桃笙坐下来,道是她这一路之上琴行的名字都想好了,从前桃笙外祖家中曾经开过一家“东方琴行”,这次新开的琴行也想要叫这个,算是当初的延续。
除了筹备新开琴行之外,桃笙还腾出时间去红樱巷周家赴约,给周小妹提高一下琴艺。
桃笙刚刚出门不久,沈樾就带了府上新到的时令鲜果过来,说是按着母亲的吩咐交给桃笙来尝尝。
这次沈樾是来给苏家送礼物的,汤妈妈也收起了从前的成见,对着这位文远侯府世子的态度明显好了许多。
沈樾问起桃笙的去向,汤妈妈道,姑娘去周家教人弹琴了,大概要用过了午膳才能回来。
沈樾虽然听清了汤妈妈的话,但他依然是惯性思维,当即理解成了桃笙是出门到周先生家学琴去了。
沈樾完成任务回府后,听说母亲今天身体好了一些,此时跟父亲一起去德寿堂请安去了,便也到了德寿堂中见过几位长辈。
沈樾向几位长辈请安过后,又给洛昕复命道:“方才已按着母亲的吩咐,给三妹妹把果子送下了。”
洛昕轻轻点了点头,对着沈樾问道:“你这次去苏家可有见到桃笙?”
沈樾道:“这次倒是没有见到三妹妹,听家中下人说起,是出门跟着一位周先生学琴去了。”
如今新年刚过,正月都没出,桃笙就出门学琴去了,还是跟着一位男子学琴,的确有些出乎众人的意料。
沈裕率先出声表示了自己的不解:“到了今年年底,桃笙就该及笄了,即便圣上想要再兴礼乐,可她没有基础,都到了这个年纪才开始开蒙学琴,又能顶什么事?”
“她都这个年纪了,再不出一两年的时间就要嫁人,很该学着一些管账理家的事,不该弄这些风花雪月。”沈老夫人道,“我记得若锦从十岁就能记账记得很好了。这会儿要认回家中好好调丨教兴还来得及,若是自甘堕落,一直赌气在外不回来,将来后悔可就晚了。”
洛昕低着头认真剥橘子,听着几人的评论未置一词。
沈老夫人和沈裕每每提及桃笙,都是来来回回的就这几句,让人一早就听烦了。
在她看来,桃笙是内心强大之人,乐观豁达,心境开阔,颇有几人魏晋名士的淡然洒脱。
他们想要看到的情况,大概永远都不会发生了。
=
=
转眼间就到了上元佳节,苏嘉请桃笙和季晏明在京中最繁华地段的太白楼中用了晚膳,又拉着两人一起出门上街看花灯。
季晏明这几日不是去先生家补课就是在家中温书,桃笙几乎都没跟他见过及几面。
这次上元佳节出门看灯,也是苏嘉跑去前院书房将儿子拽出来的,理由是学了这么多日很该歇一歇,而且作为家中上元节猜灯谜的主力,此时不在,更待何时?
这是桃笙第一次在京中过上元节,大周统治者对于这个节日很是重视,京中人家也纷纷应景,精心布置,远远望去一片张灯结彩,处处火树银花,端得是热闹又繁华。
猜灯谜赏花灯是上元节的传统活动,京中不少家底颇丰的文人雅士都会举办一些猜谜活动,闯关成功会有很好的彩头。
苏嘉在猜灯谜的途中提前给桃笙打预防针:“你表兄运气一向不好,虽然年年灯谜都猜得多,但总抽不到什么好的奖品。”
桃笙觉得通过这件小事就判断一个人运气不好,多少有些武断,看在那个大红包的面子上,当即就给季晏明说了句好话:“不过就是寻常猜谜玩乐罢了,不能认真的,哪里就能说表兄运气不好了?”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瞎说,苏嘉便拉着桃笙说起了季晏明从前运气的差劲。
季晏明定下第一次要参加考县试的前年,正逢父亲病故,因着守孝耽搁了两年的时间。后来临近参加府试时,因为乘坐的马车侧翻摔坏了胳膊,又再耽搁了一年……其他还有诸如喝凉水被呛到,踩泥坑会摔到,赏梅花被雪砸到等等倒霉小事不计其数。
桃笙抚额。
如果没有经历前两次意外,季晏明大概率三年之前就是秀才,换种角度来向,也许这些种种阻力只是不想让他太过开挂,盖过了男女主光环而已。
桃笙上辈子运气就一直都算不错,每次到了人生的关键节点运气都好得出奇,平常小打小闹买个球抽个卡也大都不会亏损,就连当初在师兄错误指引下亏掉一半的股票,在穿越前夕也神奇般地涨了,最终小赚一笔。
猜灯谜闯关的事情苏嘉一早就交给了季晏明,而答题成功后抽去奖品的事则由苏嘉和桃笙代劳。
前几关由苏嘉抽取到的奖品,都是价值不高但相对精致的小摆件。
苏嘉看到自己抽到的奖品多少也有些心灰意冷,便推了桃笙上前抽最后一个闯关成功后的大奖。
自从这位擂主张员外开办活动的这三年以来,从来没有人通关成功过,自然也没有人参与过终极奖池的抽奖。
桃笙走上前去,在众人羡慕的眼光当中抽出一根红签交给主办方。
张员外看到抽签结果也是一怔。
这小姑娘抽到的奖池当中最贵重的意见奖品,本朝绘画大家姜舒意的一副墨宝。
当年姜舒意途径钱阁老进京赶考之时走过的山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幅画——
日出东方,春来景盛,朝霞映红了半片天空,同此地的绿水青山交相辉映,分外好看,姜舒意当即提笔画下了这幅场景,并取名《青云路》。
这是姜舒意年轻时候的作品,跟成名后的画作相比来说,色彩运用更加夸张大胆,画风也更加奔放,有着较高的收藏价值。
这幅《青云路》也是张员外家中较为珍贵的藏宝之一,混在奖池当中也只有十分之一的概率被抽中。
这位张员外也不是小气之人,既然能花大价钱办了这场活动,自然不会吝啬藏品砸了场子,乐呵呵地将画作拿给了桃笙,并恭喜道:“这幅《青云路》兆头极好,姑娘今年定当吉星高照,事事顺心,恭喜了。”
听了张员外这话之后,围观群众也是纷纷道了恭喜和祝福。
桃笙抱着画轴对着张员外和众人一一感谢,在大家的欢声笑语里离开。
苏嘉也笑着道:“咱们桃笙运气的确不错,这一抽就抽到了头奖中的头奖,听说其他奖品出自明玉阁的金玉首饰和摆件,都是比不得这幅画作的。”
苏嘉随即想到,虽然自家这个儿子运气实在有些差劲,可桃笙的运气意外的不错,家里有了这两个孩子,一高一低,也算互补了。
桃笙也是一样的心中欢喜,只是她的高兴和苏嘉还有些区别。
自从她知道自己穿书成了的炮灰女配后,她就开始努力远离女主和家人,但想起书中结局,还是难免觉得有些没信心,也偶尔会担心自己会受到玄学方面相关的影响,做什么错什么,运气也会变得越来越差。
而今天抽中头奖的事情打消了她不少的疑虑。
虽然在设定里她是跟女主对立的炮灰女配,但这个世界女主影响力有限,终归没坑掉她所有的气运,好歹还保留了点锦鲤属性。
倒也不算太过让人绝望。
第15章
015
苏嘉决定了要做一件事情通常会出手很快,这次也不例外。
这间铺子原本是租出去用来做字画古董生意的,软装和琴行基本符合,再不必大张旗鼓的重新装修,苏嘉也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将琴行布置得有模有样,只是在装饰最后一面墙壁时犯了难。
上任店铺掌柜在这面墙上布置展示一些字画山水,而如今这些字画都随着原主人的离开被搬走了,整个墙面也都空了下来。
苏嘉一时不知该要如何布置,待要采购几幅名家字画装饰,但挂到墙上且能看过眼的价格太高,寻常的能轻易承受的字画挂了就怕失了档次,所以如何装饰就让苏嘉有些为难。
桃笙的意思是想再卖点周边:“要不您就在这里布置一面书架,上头摆放一些琴谱,若是有初学者来店里采购,买乐器的同时也可以挑几本琴谱,或者当成店里的节日赠品也好。”
而且这么一番装修之后,也能显得铺子更有文化艺术气息。
苏嘉高兴地应道:“还是你脑子好使,就这么办。”
这次店里请来的装修师傅很专业,苏嘉对于他的审美和能力成果都很满意。
店铺装点完成后,苏嘉又请装修团队在家中打造了一间琴室,专门用于桃笙作曲和弹奏,也算是给桃笙的一件迟来的新年礼物。
姨母这次送的礼物很对胃口,桃笙非常喜欢,一连保持了几日的好心情。
一转眼就到了约定去宁园听戏的日子,二月初六这日,洛昕的车子一早等在了同光巷,桃笙也是上车之后,才发现沈若锦也在车上。
桃笙之前听沈樾提起过一嘴,沈若锦正月初五那日就入宫做了东宫郡主伴读,平日里不怎么回来,这次能够跟着洛昕出来,想来是迎来了较为难得的休息日。
桃笙本身对于沈若锦是不排斥的。
她虽然是宅斗型女主,但是并不擅长正面进攻,大多时候都是旁人因着对她的怜惜和脑补替她出头,只要沈裕和沈家三兄弟不在场,就不会有太大的纠纷发生。
沈若锦也是进宫之后才发现,作为郡主伴读并没有自己以为的那样轻松和风光。
当初和她一起被选入宫中的几位姑娘中,其中已经有三个被内定为了太孙妃和太孙嫔,惠安郡主对她们也相对客气,不怎么使唤她们。
而若锦等余下的几人虽说是伴读,实则身份跟宫中女史差不多,可以说是半个下人。
这宫里人人身份都比她们更高,里里外外都是主子,要好好敬着伺候着。
宫中的日子都过得艰难,即便惠安郡主也不例外。
她虽是太子的嫡长女,东宫最受宠的郡主,但自打出生以来就在东宫的这一方天地当中,从未见过外面更广阔的的天地。且宫中皇帝嫔妃和众多的皇子、皇子妃对于她而言都是长辈,太子妃一向小心,最怕小辈惹事,所以对惠安郡主在内的几个孩子约束格外得紧。
这也就导致了惠安郡主的性子在外虽看着不错,但在自己宫中脾气极差,对于身边人更是动辄大骂。
沈若锦跟在惠安郡主身边,一直都是提心吊胆,战战兢兢,一天下来站得腰酸,跪得腿疼,却从不敢喊半分苦累。
几个伴读当中也有胆子大的,譬如镇北侯家的那个小闺女,到了第二日称病不来了。
太子妃最是了解自己女儿的脾气,听了之后也只是笑了笑:“随她去。”
镇北侯骁勇善战,最得圣心,夫人出身也高,徐姑娘作为家中千娇万宠的小女儿,自然有说不的权利。
但沈若锦却不能退。
她如今所面临的情况,退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自从知道了桃笙的存在,她先是大病了一场,后来总会做一个相同的噩梦,梦到沈裕和洛昕对自己不喜,要求两人各归各位,那个被发卖的桑妈妈也又回到了京中来,带她回乡野当中找生身父母……每每此时,沈若锦就会被这个梦吓醒,枕头上都是冷汗。
一时的辛苦不算什么,她一定要站到更高的位子,握住更多的筹码,让文远侯府永远不能舍弃她。
桃笙看了沈若锦一眼,发现对方脸色有些不好,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般志得意满,眼睛里光彩不比从前,就连笑容也有些勉强。
桃笙记得书中曾经提过,惠安郡主的脾气并不好,在原文前期也没少为难若锦,算是前期主要反派之一,后来太子一系垮台也有她惹怒了言官后的添砖加瓦。
桃笙叹了口气。
果然这世道艰难,女主角的日子也不好混。
沈若锦的低落只持续到马车停在宁园大门外,再下车时气场便同方才那个略显惆怅的沈家二姑娘全然不同。
沈若锦作为宅斗型女主,向来在这种场合当中向来如鱼得水,在进场之前就做好了战斗准备。
因为是新年后的第一场聚会,所以和恩公主这次请的都是京中有头有脸的重量级人物。
桃笙瞬间就觉得这次来对了。
这里有一众皇亲贵胄和重臣家眷,堪称京中潮流的风向标的所在,且因为和恩公主一直以文化人自诩,所以今天过来的女眷大都会对文学艺术很感兴趣,言谈之中也会带出不少。
桃笙刚刚进京也不过半年时间,平日接触不到这个圈层,这对于她来说一个极好的机会,摸清京城上层女眷喜好,找准用户定位,万一能再有几个大客户那就是意外之喜了。
沈若锦进来之后一脸跃跃欲试即将大显身手的神情,在她看来,这里几乎每一个单拎出来都可以是她的贵人。
桃笙进来之后也是两眼放光,在她看来,在座左右的俊男靓女都是移动的银票。
这种顶端京城社交圈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且都少有些排外,除非新人的家世能耐过硬,否则在融入之时都要狠狠下一番功夫。依着沈若锦侯府嫡长女、惠安郡主伴读的身份都要极尽讨好,桃笙这样的身份更是入不了这些人的眼了。
桃笙原本也不是为着结交贵人而来,她没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要跟这些人成为什么闺蜜知己,而是本着挑客户的眼光,以业务推广的身份进场,心态就明显好了不少。
洛昕被和恩公主叫去了前头说话,临走前对桃笙道,自己吃好玩好就成,不必顾虑太多。
桃笙也知道洛昕这是怕她会不适应,提前嘱咐她两句。
桃笙找了个座位坐下来,自顾自喝茶。
今天能来宁园的女眷大都是旧识,也都有相熟的伙伴,此时三三两两坐在一处吃茶说话,只有一人落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