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章

    13────────────

    书名

    真千金和反派首辅HE了

    作者

    珊瑚与夏天

    文案

    正文已完结,番外更新中~

    穿越的第十年后,桃笙意外得知,自己是宅斗文《一世荣华》中的真千金女配。

    就剧情而言,她应该跟着生父文远侯沈裕回府,跟假千金真女主沈若锦斗个天昏地暗,你死我活。

    一边侯府众人对自己的疏离和对沈若锦的重视,哪怕她的出现让沈若锦皱一皱眉头也是她的过失。

    一边则是热情洋溢谈吐风趣的姨母,还有帅得一塌糊涂的学神表兄。

    桃笙迅速做出选择,拒绝认回侯府,投入了姨母和表兄的怀抱。

    对于桃笙的选择,沈家众人觉得十分不可思议。

    这家孤儿寡母,无依无靠,比不过世代勋贵的文远侯府;表兄季晏明年纪轻轻,还在读书,比不过自幼受了良好教育的沈家兄弟。

    众人都憋着一股劲儿,等着桃笙醒悟后悔,哭着喊着要求回来。

    结果等着等着,等来了季晏明的三元及第,从龙之功,一跃而成新朝勋贵,正经八百的朝堂权臣。

    等来了桃笙轻松拿到京中闺秀圈C位,成了名满天下的六艺国手,获得了官方盖章的最高礼遇……

    沈家当初对于认回桃笙百般不愿,如今已是高攀不起。

    据相关知情人士透露,沈家曾捧着族谱多次恳请,希望能在第一页加上桃笙名字,却遭到连番婉拒……

    存稿中新文《我见星河》:

    岑汐从加州学成归国那年,从机场到地铁再到广场应援屏……目之所及铺天盖地都是谢晏辞

    。

    从籍籍无名的影视圈新人到三金影帝,他只用了短短五年。

    大学同学聚会的KTV里,流行排行单曲后面都缀着谢晏辞姓名,班委追着岑汐询问,当初执意和谢晏辞分手后不后悔,旁边站了一圈听八卦的同学。

    岑汐握着汽水看大屏上帅气逼人的身影,语气平静:没什么要反悔的,现在也不错。

    大家都觉得岑汐是在嘴硬,心中大抵悔意万千,只不过作为旧日女友,不好多言。

    直到……从京郊片场赶来的谢晏辞出现在岑汐跟前,一改媒体镜头下高不可攀,低头对她温柔出声——

    不是说今晚要去夏令营接嘉儿回来吗?天都黑了,一起回家?

    没过几日,各平台热搜同时大爆:#谢影帝承认隐婚#

    #影帝谢晏辞隐婚多年,女儿已上幼儿园#

    #谢影帝个人专访:天降不敌青梅,多年暗恋成真#

    第1章

    001

    自打立冬过后,京城的天气开始一日比一日冷了起来。连着三日的阴沉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个难得的晴好天气。

    桃笙这几日闲来无事,没有出门,此时听得帘外动静,放下手中琴谱起身来看,就见得姨母苏嘉提了一个黄花梨镶竹两撞小食盒走了进来。

    苏嘉笑着拉着桃笙坐了下来:“方才从城东回来的路上,看到云香居有新做的山楂糖糕,我想着你们小姑娘大抵都是爱吃的,所以就买了些带回来,你快尝尝。”

    云香居的山楂糖糕的确好吃,且只有在入冬时节才会烹制,算是季节限定产品。

    桃笙笑着接过食盒,将其中茶点一一摆了出来。

    姨母在饮食上素来讲究,不光买了山楂糖糕,还顺路打包了花生酪和松子糖。

    花生酪清甜可口,松子糖香甜酥软,咬一下满口生香。

    桃笙对着苏嘉真诚道谢:“从前在家时候冬天就喜欢买山楂糕和糖葫芦,也爱吃花生酪和各种糖果,多谢姨母。”

    “都是一家人,客气什么。”苏嘉笑着摆了摆手,又道,“你二婶方才派人送了信来,说是马上就是新年了,问你可是想要回秦县过年?若是想回的话,她便跟家里人早作打算,叫你堂兄来京把你接回家去。”

    桃笙想了想,最终摇头道:“冬天赶路不便,父母如今不在了,家里也没什么难处需要我回去处理,秦县路远,这天寒地冻的,还要堂兄来接实在麻烦。既然没什么要紧事,我也就不回去了吧。”

    十年之前,桃笙意外穿越到了这个世界,一个因落水病重的小姑娘身上。

    原身是一对洛姓夫妇从育婴堂抱养回来的孩子,养父母家中虽然算不得富庶,但对她很好,一直尽其所能给她提供最好的生活。

    直到三年之前,养父母意外身亡,桃笙便尊重当地习俗,留在家乡为他们守孝,一守就是三年。

    因为她是养女,并非家里的孩子,当她出了孝期之后,依着宗族里的规矩,家里的宅地铺子都归了族里,被叔婶占了去。

    等她孝期过了之后,依着母亲的遗愿来投奔京城的小姨苏嘉。

    苏嘉丈夫早亡,这几年一直带着表兄季白四处求学。表兄明年要进京赶考,苏嘉就将京中空置的这处宅子重新打扫启用,回来京城定居。

    如今表兄季白还在南方的一处书院念书,即便桃笙已经来到姨母家中半年之久,依然没有见到这位传闻当中埋头苦读的表兄。

    虽然桃笙和苏嘉相处时间不长,但是对姨母的印象极好。

    苏嘉一直想要个女孩子,也喜欢女孩子,可这辈子只得了表兄一个孩子,所以一直有些耿耿于怀。

    自从桃笙住进家里之后,苏嘉就把对女孩儿所有的期许和喜爱都倾注在了她的身上,真正当自家女儿养着,自然也希望她能够留在京中苏宅同自己过年。

    对于桃笙方才的回答,苏嘉明显十分满意:“我也觉得这大冷天的赶路不易,就不必劳烦你叔婶费心了,既如此,我备点年礼让来人带回去也就是了。”

    说到这里,苏嘉稍稍一顿,继而又道:“你二婶差人送信之人还提到了一件事。”

    桃笙问道:“什么?”

    苏嘉道:“说是文远侯府派人专程去了秦县问过他们几次,都是关于你和你父母的一些事情。到了后来,文远侯爷甚至声势浩大地带着夫人和两位小爷亲自去过一趟,问起的事情也同你有关,你婶母就让来人多问了你一句,你认不认识这家人,从前家中跟文远侯府可有什么渊源?”

    究竟怎么回事?

    桃笙想了想,道:“之前从来没听父母说起过文远侯府的人和事,兴许侯府是为了打听一些其他事情,只是其中有什么牵扯到了洛家,想来跟我们家里关系不大的。”

    说到这里,桃笙忍不住笑了笑:“从我记事以来,家中的经营情况一切良好,从来没听说欠旁人什么钱,也未曾见过有债主上门。想来文远侯府绝不是来要债的,应当问题不大。”

    苏嘉也没想到桃笙第一反应就是债主上门,也被她给说得笑了起来:“那就好。文远侯家如今看来也算是京城当中难得的门风清正的人家,相比其他勋爵之家而言,子女都不是斗鸡走狗的纨绔,且家中的大姑娘沈若锦在京中素有才名,据说还曾得到过宫中许太妃的赞许,不是什么不着调的人家,不会莫名为难于你。”

    桃笙点头:“那就好。”

    自那日二婶来信过后,桃笙又在苏宅当中平静地过了三日,苏嘉看这几日天气都不错,便想着带桃笙去三清观上香。

    桃笙闷了这几日也想出门,一早就跟着收拾妥当准备出发。

    当桃笙和苏嘉出门之际,在苏宅门外看到了一名四十左右的中年男子,正下了马车向着大门走来。

    该男子一身云锦华服,发束金丝福寿高冠,身后马车也是少见的华贵大气,看样子应该不是普通的平头百姓,只是不知是京中哪家的达官贵人。

    对方打量了从府中走出的两位女眷一会儿,最终对着桃笙开口问道:“你就是秦县洛家的姑娘?”

    桃笙觉得奇怪:“请问阁下哪位?”

    对方言简意赅道:“我是文远侯沈裕。”

    原来是京中的文远侯爷,难怪会有如此排场。

    桃笙对着沈裕微微颔首:“侯爷来此有何贵干?”

    “我从京城一路找到秦县,又从秦县找到归云巷,就是特意为了寻你而来。”

    顿了顿,沈裕又道:“你不该称我我侯爷,而应该唤我一声,父亲。”

    =

    =

    文远侯府。

    沈若锦焦躁地在房间踱步,等着父亲和那位正牌“沈二姑娘”的到来。

    就在两年之前,家中两位管家婆子有了不小的矛盾,彼此相互揭短,最后闹到了沈老夫人面前,紧接着捅出了一个惊天秘密。

    当初沈夫人身怀六甲之时,皇帝刚刚清除肃王势力,坐稳了天下,开始清算朝臣,而文远侯恰恰则是和肃王关系亲近的臣子之一。

    整个文远侯府人心惶惶,十分不安,京里如此不安定,还有抄家下狱的利剑悬在头上,沈裕便命人护送夫人回金陵老家待产。

    谁知沈夫人洛昕提前发动了,路上就要生产,便急急忙忙找了客栈待产。

    那日正值大雪,天色阴沉,因为沈夫人是早产,临时发动,又因夫人出京时匆忙,随行人手不够,又难免手忙脚乱。

    桑妈妈抱着夫人产下的婴孩下楼沐浴之时,觉得身上发冷,贪杯吃了两盏热酒,却把孩子弄丢了。

    桑妈妈酒醒之后为了找补,直说孩子看起来很不好,自己要抱着孩子出门瞧大夫,实则是带着大红襁褓去了外头,在城中高价急急寻了一名婴儿顶上。

    而那个被高价寻来的婴儿便是沈若锦,不慎弄丢的孩子便是洛桃笙。

    如今事发之后,文远侯府上下都知道了这个秘密,也及时展开了补救,循着线索查出了当初事情的原委。

    真正的沈家二姑娘是被在客栈住店的拐子看好了抱走的,后来那拐子被抓,二姑娘就被送去了当地的育婴堂,后来被一对洛姓夫妇抱养长大。

    再到后来,这姑娘养父母过逝后,又来京中投奔小姨,如今就住在京西同光巷的苏宅当中。

    沈若锦也知道今日父亲一早出府,就是去了同光巷中,想要接那位正牌的沈二姑娘归来。

    想到这里,沈若锦心中一团乱麻,不论如何心情都无法平静下来。

    虽然她在沈家姑娘当中排行第二,但因着府上长女沈若琳不是文远侯夫人所出,且在五年前就已经嫁人,故而她如今算是家中唯一的嫡女,也是千娇万宠长大的侯府千金。

    如果此时找回了真正的沈二姑娘,让她们各归各位,或者沈家只对外宣称她是养女……那么她就从云端跌进了泥里,前程也同之前有了天壤之别。

    想到这里,沈若锦心中一阵儿绞痛,刚刚拿到手中的茶盏也落在了地上。

    正在这个时候,沈樾和沈辞兄弟两个走了进来。

    沈家大公子沈樾率先出声吩咐人收拾了摔落的茶盏碎片,三公子沈辞则走上前来,对着沈若锦问道:“姐姐怎么了?”

    沈若锦咬紧下唇轻轻摇了摇头,想要委屈却又不敢表露的样子着实令人心疼:“不过就是一时走神,我没事。”

    沈樾作为长兄,对于若锦最是了解:“是不是因为父亲去同光巷接人了,你心里才这般的不好受?”

    沈若锦面色苍白:“我没有,就是昨晚没有睡好,兄长莫要这般说。”

    沈辞素来是个不会拐弯的脾气,听了这话直言道:“我方才都听碧琴说了,姐姐已经一连两天没怎么吃东西了,这怎么成?二姐姐本来身子骨就不好,何苦为了没见过面也不重要的人苦了自己身子?”

    沈樾也道:“我昨晚去书房探过父亲想法,他绝无想要舍弃你的意思。父母和祖母都是明理之人,一定会想一个阖家皆大欢喜的法子。阿辞说得对,你万万莫要因此熬坏了自己身子。”

    见沈若锦还是一脸心事重重的样子,沈辞再度鼓劲儿道:“放心吧二姐姐,我从小都是跟着你长的,也只认你一个姐姐。听说父亲昨儿还特地给了你两方上品徽墨,听说是令国公爷从两江总督那里得来,又转手赠给了父亲。父亲统共就得了两方,知道你喜欢写字,就把那两方徽墨都给了你。”

    “还有母亲,一直是最疼你的,每次从外祖家得了好东西,第一个就想要留给你。还有祖母,逢人就夸你是家中几个孩子里最孝顺知礼的,这几年祖母缠绵病榻之时,都是你侍奉在侧,大家都看得见。”

    若锦听了三弟这话,顿觉心中安定不少,也有了心思打趣幼弟:“父亲今日去接的那位姑娘可是你的亲生姐姐,你当真不向着她?”

    沈辞听了这话心中涌起一阵烦躁。

    就在几年之前,永昌侯家里前不久就认回来一个私生女,因为永昌侯江家只有三个男孩没有女儿,所以对于这个迟来的姑娘十分欢迎。

    可那姑娘毕竟是在小镇养大的,什么都不懂,心气儿却又高得很,一心想要挤进京中名门闺秀的圈中,打压偏房堂姊妹,甚至就连公子们诗会雅集也去凑热闹,企图靠着自己交际觅得良婿,也因此闹了不少笑话。

    都是一个圈子的,大家说起来这位姑娘之时,也难免会调侃打趣永昌侯家的几个小公子,说他姐姐乡下来的,就是小家子气没见过世面,除了闹笑话之外什么都不会云云,闹得永昌侯家的几位公子都很没有面子。

    有了永昌侯府的这件事情,沈辞不由产生联想。

    倘若当真把这个姐姐认回来,自己会不会也落得和永昌侯府几位公子一样的境地,成为日后聚会之时被打趣的对象?

    想到这里,沈辞心中就有些别扭,甚至十分抗拒接下来事情的发生,嘴上自然也没有好话。

    “不过是个素未蒙面的姐姐罢了,这么多年也没有照拂弟妹,给父母长辈尽孝,有什么好向着的?”

    沈樾皱眉道:“阿辞,别乱说,不管怎么说,她都是母亲的女儿,跟我们、跟若锦,都是一家人。”

    沈辞甩手道:“这话大哥应该去劝劝这位新来的‘二姐姐’,只有她愿意为家里着想,安分守己,量力而行,不丢了我们府上颜面,那才是真正的一家人呢。”

    =

    =

    同光巷的苏宅里,桃笙和姨母苏嘉从沈裕口中听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

    当初以为桃笙是存放在育婴堂的弃婴,没想到竟然是金尊玉贵的文远侯嫡长女,正牌的沈家二姑娘。

    桃笙也没想到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会发生自己的身上。

    相比于苏嘉的惊讶,桃笙更在乎的是文远侯沈裕所说的一整个故事。

    这走向,这剧情,简直跟她从前看过的《一世荣华》一模一样。

    这是一本以女主沈若锦为主角的宅斗。

    虽然沈若锦并不是正牌的沈家千金,但她心思玲珑,自立自强,想比后面出现的真千金争而言,得到了家人更多的关爱,后来更是嫁入了高门令国公府,成为了国公府的世子妃。

    作为宅斗的集大成者,沈若锦一路战斗开挂,丈夫继承爵位,儿子也成为了世子,最终登上人生巅峰。

    而作为真千金的沈桃笙就是前期的重量级女配,妥妥的反派炮灰,虽然是正牌的沈家千金,但是,每次过招都处于下风,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直到最后坏了名声,同家中彻底决裂,最后嫁到了蜀中的一家商户人家,渐渐淡出了京城,也再没了消息。

    而今天沈裕的出现,就标志着桃笙从前平静的生活被打破,莫名而被动地卷入了书中的纷争漩涡……

    想到这里,桃笙看向沈裕的眼神不由多了几分警惕。

    桃笙打量文远侯沈裕的同时,对方也在打量她。

    这孩子面部轮廓和家中老夫人有几分相像,五官又取了自己和夫人长相之长,虽然年纪尚幼,但已然可以看出,是个在京中闺秀圈中都甚为难得的瑰丽佳人。

    沈裕再不用过多确认,只一眼就能知晓,这位洛家养女绝对是自己和夫人的孩子。

    沈裕已经了解了她的身世,此时也不必多言,直接对她道:“你母亲这两天受了风,身子乏,不能出门,但自从知晓找到了你后,一直是极为欢喜的。还有你嫡亲的祖母、兄弟和姊妹,都在府中等着同你相见。侯府马车就在外面,我这就带你回府去见见。”

    第2章

    002

    桃笙快速将书中剧情在脑海中过了一遍,此时满脑都是女配沈桃笙一路被吊打碾压的炮灰境遇,对于跟着沈裕回家进入接下来的“认亲”剧情,有种发自本能的真心排斥。

    苏嘉也看出了桃笙的情绪不好,还以为她是因为遭受巨大冲击而未得回神,便开口安慰道:“你生身父母这些年来都没有找到,一直也是你娘你爹生前最大的心事。这些年你一直漂流在外,也没能在生身父母跟前尽一尽为子女的心意,既然如今侯爷找到了你,那就择日不如撞日,回去看看也好。”

    桃笙也懂了姨母苏嘉的意思。

    不管怎么说,对方如今是实实在在地找上了门来,她于情于理都该随着沈裕回去看看,了解一下生身父母究竟是怎样的人家,日后有什么想法都尽可早作打算。

    她前十几年的轨迹也都按着书中发展,沈裕也在书中提到的节点来找到了她这个女儿,照这么看来,很多事情也不是她这会儿想躲就能躲过去的。

    桃笙想了想,最终应道:“好,我跟你回去。”

    桃笙的养父母虽然家境殷实,吃穿不愁,但并不算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只能算是当地中上水准。

    姨母亦然。

    故而在桃笙上了马车之后,才发现这些达官显贵之家很舍得在吃穿用度上花钱,马车内饰比自己想象中更要夸张,是她所不能理解的繁复奢华,几乎可以用富丽堂皇来形容。

    同光巷和侯府距离并不算近,在前往侯府的途中,沈裕又接着方才在苏宅当中的谈话,更加详细地介绍家中人口、状况,又询问她这些年过得如何,有没有什么难处。

    沈裕在当中是对沈若锦可谓是天生的亲近喜欢,并不仅仅是因为养育沈若锦这十几年的感情,更因为沈若锦能号准这位文远侯爷的脉,更懂得如何说话让他高兴舒心,且因为她是皇太孙胞妹惠安郡主的伴读,又嫁入了令国公府,有着更大的利益。

    原主落得最后下场,这个偏心且一直疏忽她的父亲功不可没,但凡这个在家中有绝对权利的家主能说上一句话,沈桃笙就不至于落得个逐出家门的境地。

    桃笙还在思考入府之后可能发生的剧情,且兼之对这位便宜父亲没什么好印象,在谈话当中难免表现得兴致缺缺,只捡了几处紧要的简略回答。

    桃笙的冷淡的确有些出乎沈裕的意料。

    在他看来,这样几乎等同于天上掉馅饼的小概率事情,对于每个年轻女郎来说都是天大的喜事,桃笙对于自己这个家主兼父亲应当热情亲近,多多示好,以便日后更好地融入侯府当中。

    可桃笙压根没有表现出对自己丝毫的孺慕之情,也没有花费心思应答问话,以求给自己留下一个良好印象。

    这姑娘到底在不甚繁华的小城之中长大,虽然外形看着还算不错,但终归不善言谈,也颇有些不识时务,在这遍地人精的京城当中想要混出什么名堂着实有着很大难度。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