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章

    如意说道:“鹅姨说了,那里什么都有,都会发新的,不用带被褥,十斤的大棉被,死沉死沉的,再说那里炭管够,烧的暖暖的,用不着盖那么厚的被子。”

    如意娘说道:“多带一床被,你就是不盖,垫在下面也软和啊。”

    如意嗯了一声,头埋在如意娘脖间,“娘,我的差事就是看房子,很清闲的。虽不能随意出入,但吉祥在东门该班,可以给我们捎个话……”

    雪足足下了一夜,天寒地冻,亲情在寒夜里却越发温暖,暖着人心。

    ————————

    要离开父母的庇护,开始打工人生涯了。想起大学毕业,一天之内,我在火车站里把同寝室的室友们一个个的送走,一个人回到寝室睡觉,第二天我也走了,那时候还天真的以为,我们不久会相聚,时间过去二十多年,人生就像铺往各地的铁轨,再也没有交集。

    [15]第十六回:办行李鹅姐显决断,进颐园千人有千方:第十六回:办行李鹅姐显决断,进颐园千人有千方一场大雪后,天气放……

    第十六回:办行李鹅姐显决断,进颐园千人有千方

    一场大雪后,天气放晴了几日,雪都化了,分别的日子还是来了。

    那天,正是十月初七,立冬,宜出行,动土,沐浴,祭祀。忌安葬,结婚。喜神西北,福神东南,财神正东。

    是两府被选中的丫鬟进颐园的日子。

    鹅姐还特地向花姨娘告了半日假,从二门回家,送如意进颐园。

    鹅姐刚到巷子口,就遇到了胭脂一家人。

    胭脂穿着一身新衣裳,眼角是红的,像是刚刚哭过。

    她父亲九指用扁担挑着担子,担子两头是红漆木箱——这是九指已故亡妻的嫁妆箱子。

    虽说家底薄,九指不想女儿被人看轻,把家里的好东西都塞进箱子里,给女儿带进去了。

    弟弟长生背着一床至少有十斤的大棉被,像是一个龟壳似的。

    胭脂眼尖,老远就打招呼,“鹅姨回来了!”

    鹅姐点点头:“九指大哥,胭脂,长生,你们今天也去颐园啊。”

    九指说道:“是啊,上头说三天内必须进去,翻了历书,今天立冬是个好日子,就送孩子过去。”

    说完,还拍了拍长生的肩膀,“叫人。”

    长生依然呆呆的,一副梦游的样子,“鹅姨。”

    “真乖。”鹅姐就像哄小孩子似的,从荷包里拿出一块姜糖,塞进长生嘴里,“甜不甜?”

    长生含着糖,“甜。”

    鹅姐心里惋惜,可惜了,长的一副比吉祥还俊俏的好模样,她把荷包都给了长生,“姜糖是暖身子的,你留着慢慢吃,不能一下子全吃完。”

    长生鹦鹉学舌似的,说道:“全吃完。”

    九指哭笑不得,从儿子手里接过荷包,“多谢鹅姐,我替他收着。”

    告别了九指一家,鹅姐径直走到如意家,一看吓一跳:这是办嫁妆吗?

    颐园派了人来说,里头什么都有,“光身儿来都行”,但是,如意娘依然打点了好多行李,不仅地上堆得差点走不进去,就连炕上都堆起尖来了!

    鹅姐忙说道:“我晓得你疼如意,连命都能给她,可她进去颐园当差,一个小小的三等丫鬟,东西要比得上一等大丫鬟了,树大招风,这是给她找麻烦啊。”

    鹅姐毕竟在二门里头摸爬滚打了十二年,她有经验。

    如意娘低着头,像一个错做事的孩子,“我……我收拾了好几天,觉得什么她都需要,包袱越打越多,我也觉得不好,可是又觉得,少了一样都觉得如意会受苦。”

    鹅姐把厚实的大衣裳一脱,把头上的钗环卸了,用一块布包住头,摩拳擦掌,“我来替你归置。”

    鹅姐顺手打开脚边的一个箱子,全是娃娃,扶桑国的绢人娃娃,佛郎机国的木头娃娃,八百媳妇国的椰子娃娃,俄罗斯国的木头套娃。

    鹅姐觉得头都大了,“带这么多娃娃作甚?”

    如意娘说道:“这都是她心爱之物,没事就摆弄着玩,平日都不让吉祥碰呢。”

    鹅姐说道:“可以选一个带走,她最喜欢那个?”

    如意娘指着佛郎机国的木头娃娃,“这个木头娃娃可以换衣服穿。”

    鹅姐把其余娃娃都拿出来,只剩木头娃娃,然后打开另一个箱子,这个箱子全是衣物,不过都很小很小。

    鹅姐惊叹道:“我的娘咧!你把如意一岁的衣服都带着干什么?她今年都十二了!”

    “这不是如意的衣服。”如意娘小声说道:“这是木头娃娃的衣服,平日我用些剩下的边角料做的,如意可喜欢了,经常给娃娃换衣服。”

    鹅姐简直不知说些什么好,最后留了一套给木头娃娃换洗的衣裳。

    拆包打包,立冬的日子,鹅姐都出了一身汗,最后规整出来六个箱子,四个包袱,还有一床十斤重的厚被子。

    鹅姐清点着数目,“嗯,这还差不多,如果以后有如意特别想要的,要吉祥捎带进去就行了。”

    如意娘应下,给鹅姐倒了杯茶,“歇一歇。”

    鹅姐一饮而尽,东张西望,“如意人呢?跑那玩去了?”

    “啊?”如意娘就像如梦方醒似的,“她还在睡觉——昨晚我们母女说了半夜话,睡得晚——我这就叫她起来!”

    鹅姐揉着额头,哎呀,养的这么娇,还不知在颐园过不过的惯。

    等如意起床梳洗打扮,鹅姐夫推着一辆双轮的板车来了,“如意娘,车我借过来了!”

    这些行李可不是像九指那样挑着担子能抬走的。

    鹅姐夫一身傻力气派上用场,他把六个箱子,四个包袱,十斤大棉被装在车上,用麻绳捆扎结实了,双手推车,肩上还拴着绳结,出发了。

    如意跟着车后面,鹅姐和如意娘在两边,你一言我一语的叮嘱。

    如意娘:“少说话,多做事。”

    鹅姐:“刚进去是这么个理,不过别像你鹅伯伯那样傻傻的闷头做事。察言观色,你先把里头人的关系摸清楚——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如意点点头,“就是谁跟谁是亲戚,谁跟谁有仇,谁跟谁是亲戚但是关系不好,谁的靠山是谁,靠山和靠山谁是亲戚,靠山和靠山的恩仇,靠——”

    鹅姐一抬右手:“行了行了,你懂了就行。咱们两府的家奴加起来一千多人呢,你摸清关系,得混个几年。在豪门大族里当差,干活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

    没等鹅姐说完,如意就接口道:“人情世故。”

    “对啦。”鹅姐笑道:“不过呢,你得藏着,你若把人情世故写在脸上啊,就没有人跟你讲人情世故了。”

    如意问:“那跟我讲什么呀?”

    鹅姐说道:“她们会说你油滑,势利眼,凡事都防着你。你宁可扮作蠢一些,出了小错,也不可落到这个地步……”

    鹅姐一路滔滔不绝,如意娘偶尔见缝插针说上几句:

    “好好吃饭。”

    “好好睡觉,实在想不通了,睡一觉再说。”

    “睡觉前泡脚,泡到鼻子出汗。”

    “睡觉前检查门窗关好了没。”

    “冬天洗衣服手冷,你把脏衣服交给吉祥,我浆洗干净再要吉祥给你送去。”

    “床上的铺盖都交给我洗。”

    如意不停的点头答应,也不晓得听没听进去。

    末了,如意娘嗫喏几声,最后还是握着女儿的手,“好好保护好自己,如果有人总是欺负你,别忍着,打回去,别觉得是给娘惹祸,你放心,总有解决的法子,天塌不下来的。”

    “那是。”鹅姐说道:“咱不受窝囊气。”

    上回书说过,东西两府拆迁了整整一条吉庆街,打通了道路,两府各开了一个后门,无需出府,就能从府里直达颐园。

    他们从西府来的,自然是从颐园西门进去最近,但是吉祥在颐园东门当差,所以他们一行人“舍近求远”,到了颐园东门。

    吉祥前几天就在这里该班当差了,他远远看到家人们,就飞跑过去,帮着鹅姐夫推车。

    到了东门门口,吉祥说道:“爹,老祖宗虽然现在还没住进去,但是里头已经禁止成年男家丁入内了,刚才九指叔和长生送胭脂进园子,长生才留头,他可以进去,九指叔不可以,胭脂的行李都是我和赵铁柱轮换着挑进去的,来,我来推车,您在外头等着。”

    “我来帮大哥!”东府小厮赵铁柱过来推车。

    承恩阁建在小山上,要么爬石阶,要么经过一个很陡的斜坡。

    幸亏有赵铁柱帮忙,要不然就凭吉祥现在的身板,根本推不上去啊!

    如意等人也帮着推车,终于到了。

    承恩阁是一座五层的高楼,如意住在高楼后面的一个四合院里,她住在后罩房。

    后罩房一共有七间房,如意的卧房是第六间房,不过,第七间和第六间中间是打通的,墙壁有一扇门,所以如意算是一个人住了两间房,还算宽敞。

    鹅姐满意的点点头,“第六间好啊,在第七和第五的中间夹着,住着暖和,你住第六间,把箱笼堆在第七间里放着。”

    吉祥和赵铁柱把箱笼包袱都抬进第七间屋子里,说道:“你们先收拾,我们两个把车推回去,还要去东门外头答应着。”

    如意娘说道:“你们去忙,这里交给我们就行。”

    言罢,如意娘在腰间系上围裙,再用臂绳把袖子高高的扎起来,开始扫炕。

    鹅姐打开箱子、包袱,把里头立刻要用的东西一件件取出来摆放。

    如意提着水桶,去打水擦桌子。

    这里可不像四泉巷那样有一口好的甜水井可以随时取水,她居住的四合院里没有水井,这里是山头,前面就是人工挖出来的长寿湖,但提着水桶爬陡坡或者走石阶,她够呛提的动啊!

    好在如意机灵,她看着五层高楼承恩阁,是个木制的楼阁,这样的楼最怕失火,一定储着水。

    如意来到一楼,四个角落里果然都有一个大水缸,储着满满的清水!

    如意连忙打了一桶水,提了回去,和母亲鹅姐她们一起忙起来了。

    且说另一边,吉祥把推车还给鹅姐夫,“……那么多东西,她们一时半会搞不完的,爹,您先回去,把菜买了,如意娘刚好回去做饭。”

    鹅姐夫听话,上听老婆话,下听儿子话,推着车走了。

    吉祥继续在东门该班,今天是个好日子,搬进来的丫鬟、媳妇子、婆子等都多,个个都是大包小包进来。

    吉祥提醒道:“里头当差的人,今天进去就不准随意出来了!一起进去送行李的女人和小厮们,必须在今天下午酉时之前出来!不准任何不是颐园当差的人在里头过夜!晚上会有管事嬷嬷们带着上夜的女人去查房的!逮着谁,脸上都不好看啊!还会被当场撵出园子,永不得进去当差!”

    吆喝了几句,一辆马车过来了,赶车的是花姨娘的大侄儿,花卷。

    吉祥当然认识花卷——花家送给了他一套西洋的锡兵呢,他很喜欢。

    吉祥上去打招呼,“花卷大哥,送花椒姐姐的吧。”

    “吉祥!果然是你!”一个少女轻盈的跳下马车,正是花家唯一的姑娘花椒,她比吉祥如意大一岁,不出意外的选进了松鹤堂当差。

    花卷了下了车,扶着马车里的花大嫂下来,“娘,小心点。”

    花大嫂脸色不太好看,“本打算从西门进,但西门守着的小厮们刚好都是东府的,不认识我们,他们非拦着不让马车进,真是岂有此理!”

    吉祥陪着笑脸,说道:“花婶子,颐园现在就不让任何外面的牲口进去——里头喂着御赐的白鹿、白鹤等稀罕物,说闻到牲口的气味就狂躁,昨儿咱们西府侯爷来观园,都是下了马,自己走进去的。”

    一听建昌侯都要下马,花大嫂这才和缓些,说道:“马车上全是你花椒姐姐的东西,该怎么办?”

    吉祥说道:“改用推车搬进去,大家都是这么干的。”

    花大嫂说道:“你赶紧给我找个推车。”

    有这样指使人的嘛,吉祥心里冷哼一声,面上依然挂着笑容,“婶子,你也看见了,我走不开,今天实在太忙。”

    九指一家还没张口,吉祥就主动帮忙给胭脂挑担子,但是花家嘛……

    没等花大嫂再开口,花卷赶紧说道:“你忙吧,我去找花生花朵花海他们,今天三少爷横竖不上学,我们四兄弟一起推车。”

    ————————

    年轻的打工人们进大厂办入职手续啦

    [17]第十七回:运行李花卷受委屈,尴尬女偏逢尴尬事:第十七回:运行李花卷受委屈,尴尬女偏逢尴尬事立冬是大节气,大明……

    第十七回:运行李花卷受委屈,尴尬女偏逢尴尬事

    立冬是大节气,大明皇帝要率君臣去北郊引冬气,祈来年风调雨顺。大户人家也要在这天祭祖,这一天张家人都要去东府的张家祠堂里祭祀,把喜神(注:祖先们的画像)请出来祭拜,所以张家书堂今天放假,三少爷不用上学,书童们是有空闲的。

    这也是吉祥不愿意帮花家的缘故——放着家里三个小厮闲着,来使唤我?

    我又不是你们花家的小厮!

    花卷去找三个弟弟,四个人推着两辆小推车来到东门,把马车里的搬下来,两辆推车都装满了,还有好些堆在马车上呢!

    花椒在花家唯一的女儿,娇养长大,她的东西自然比一等大丫鬟还多。

    这个大场面,着实引人侧目,进出东门的人纷纷议论:

    “这么多东西,是小姐搬进来了吗?”

    “那里是什么小姐,是副小姐。”

    “西府花姨娘的侄女。”

    “我当是谁,一个姨娘的侄女就狂成这样。”

    听到这些议论,花椒有些不自在,说道:“好了好了,就这些吧,赶紧把马车牵走,堵在东门太扎眼了。”

    花大嫂也是一片慈母心,说道:“里头还有好多东西呢,你进去都会用上的。”

    花椒急了,“娘啊,这些闲话都快把我淹死了,快走快走。”

    花卷找到正在忙着核对花名册的吉祥,说道:“吉祥小弟,我们把车里的东西先放在东门门房里存着行不行?等我们搬完了这两车,再过来装。”

    “行啊。”吉祥低头在花名册上勾刚进去仆人的名字,说道:“不过花卷大哥也瞧见了,我们忙得没工夫照看,行李堆在门房里,若丢失了东西,我们担不起责任。”

    花卷说道:“不打紧,都是些粗笨家伙,丢了也不要紧的,我放一句话在这里,不关你们的事。”

    吉祥点点头。

    花家四兄弟齐上阵,把马车剩下的东西都抬到门房里放着。

    做完这些,花卷还把马车赶到偏僻处,栓了绳子,四兄弟推着两辆车,后面跟着花椒和花大嫂。

    刚推到东门门口,守着的赵铁柱就拦下来了,指着花卷说道:“瞧你这模样身板,十四五岁了吧?你不能进去。这两日不少丫鬟媳妇子搬进去了,成年男家奴不让随意进出。”

    这下花大嫂可忍不住了,“他不进去,难道要我们娘俩去推车?”

    赵铁柱是东府的小厮,他不认识花大嫂,何况他背后也是有靠山的,便直接怼了回去:“大家都是奴儿,甩脸子给谁看?你们爱推不推!”

    花卷赶紧塞给赵铁柱一个红封,“小哥,对不住,我们不知道这里头的规矩,我就不进去了。”

    赵铁柱收了钱,便没有再理会,继续忙去了。

    花卷对花大嫂说道:“娘,都是我的错,现在只能委屈二弟三弟四弟推一辆车进去,我在这里守着。”

    今天诸事不顺,屡屡被驳了脸面,又为了女儿不得不低头闭嘴,花大嫂很是烦躁,她把肩膀上的包袱往花卷身上狠狠一砸,“都怪你!你妹妹入园的事怎么不提前打听清楚!亏你爹昨日还夸你机灵!你那股机灵劲跑到哪里去了?”

    花卷接过包袱,低头不说话,到底还是个少年,面皮薄,被当众数落,他尽力保持面色如常,但是耳朵尖已经红了。

    毫不意外的,又引起了人注目围观。

    花椒此时觉得尴尬极了,说道:“大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不怪你。娘,别一趟趟的跑了,我们两个一起推弟弟那辆车。”

    这时吉祥听到了东门的动静,看花卷这个样子,真是为打老鼠伤了玉瓶,心下一叹,他撸起袖子跑过去,说道:“怎么能让花椒姐姐干这种粗活呢,我来我来,咱们快走。”

    花椒忙拉着母亲的袖子,“走走走!”

    松鹤堂是颐园最大的院落,一路都是宽阔平坦的大道,推车很快到了仆人们进出的后门,吉祥帮忙把箱笼卸下来,说道:“你们赶紧往里头搬,我和花生哥哥推车回去,把门房里剩下的行李推过来。”

    吉祥干活麻利,很快推着第二车回来了。

    卸了箱笼,吉祥满头是汗,花大嫂忙着清点箱子,没有任何表示,还是花椒塞给吉祥一块二两半的银锭,“今天真是辛苦了,给你和看门的兄弟们打酒吃。”

    如此阔绰的打赏,吉祥不肯收,“自打那次喝醉误事,丢了三少爷书童的差事,我就发誓不沾酒——再说我是为了花卷大哥。”

    花椒听了,羞得满脸通红。

    然而,这只是尴尬的开始。

    花椒是松鹤堂的三等丫鬟,伺候老祖宗的除了嬷嬷,婆子,媳妇子等,丫鬟们的份例是二十四个三等,十个二等,八个一等。

    松鹤堂供给三等丫鬟们的房间,是东面的一排倒座房,一共有八个房间,三个三等丫鬟共用一个卧室,都睡在东边的大炕上,是个大通铺。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