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皇帝抱着端静上了御撵,行了片刻,突然想起一事,问道:“朕吩咐的事,办好了吗?”“回皇上,明里暗里查了好几遍,都没有问题。奴才不放心,前儿还找了个机会亲自去了一趟富察家,算的上家风清正四个字。”梁九功在一旁伴行,低声道。
皇帝微微颔首,“当年三藩之乱,是米思翰坚定的支持朕,朕才下定决心。可惜,他早早就没了。不过,他那几个儿子看着倒是都还不错,不过米思翰没了,朝堂上,他们还稚嫩了些,想要话语权估计还得十几年。”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关键还得拎得清,守得住,心思正才行。”
“是,奴才明白。”梁九功坚定道。
公主良善,对他一个阉人也总是关心有加。这么久了,人心都是肉长得,即使是为了公主,他也会尽心尽力。
轿撵微颠,端静蹙眉靠在皇帝胸膛睡得有些不安。
皇帝轻拍安抚,低头看着怀里的端静,翘了翘唇角,“倒也不用着急,这小东西还没下定决心呢。再看看,若是真的好,那明年朕就送他们一场泼天富贵。”
“奴才誓死效忠皇上公主!”梁九功斩钉截铁。
皇帝点了点头。
皇帝的轿撵走远,只留下几个宫人悄悄进了桃花堤,清理狼藉。
没有人注意到,一支蝶形珠钗被残红遮掩,静静的躺在地上……
第二天,端静一睁眼,就看见皇帝支着脑袋在床边看着她。
见她醒来,皇帝微微扬了扬唇角,伸手捏着她的小鼻尖,“小懒猫,起床啦。”
“唔——”端静皱着鼻子躲避,“讨厌……”
她声音软软的,带着刚苏醒后的慵懒,“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皇帝轻笑,“不早了,都该用午膳了。”
“啊?”端静一骨碌爬起来看了看窗外的天色,真的骄阳灿烂。
皇帝把绿衣和红袖唤进来给端静梳洗,他坐在一旁,静静的看着,突然问道:“皎儿,想去蒙古吗?”
端静微惊,手指不自觉收紧,结结巴巴道:“……你,你是,要提前兑现承诺了吗?”
是不是她昨天的避而不答,让他改了主意要提前结束了呢?
端静微微咬唇。
皇帝闻言微怔,他没有直接否认,挑了挑眉梢问道:“如果我真的要提前结束我们的约定,你会不会高兴?”
红袖和绿衣静悄悄的不敢出声。
端静死死的咬着下唇,不知道为什么,无论如何都说不出高兴二字。
沉默。
死寂的沉默……
皇帝突然轻笑出声,打破了一室死寂,“皎儿,逗你的。”
端静微怔。
皇帝解释道:“喀尔喀蒙古早就归顺大清,噶尔丹却一直在北边挑唆喀尔喀蒙古诸部,尤其是土谢图汗部和扎萨克图汗部。之前噶尔丹几番挑衅也有喀尔喀蒙古不稳,不能一心扛敌的缘故。”
“刚好去年灭了噶尔丹的气焰,趁着余威,朕准备在多伦诺尔举行会盟,调节喀尔喀蒙古诸盟的矛盾,加强边防,亲自收服他们,免得再起纷乱。”
“所以,皎儿,想不想跟皇阿玛一起去蒙古玩?”皇帝看着端静的背影问道。
不知为何,端静仿佛一瞬间脱离了窒息一般,她听见自己轻轻应道:“……好。”
皇帝笑着点头,“刚好我也舍不得把你落下。”
上次才离开多久,就发生了那样的事情,这次他又要出门,实在放心不下。
“不过要快些收拾东西了,我们得赶着五月到。”
“那皇祖母和四妹妹她们呢?”
“太后年纪大了,路上颠簸,还是留在园子里休养吧。至于太子和其他人就都带上吧。”
端静若不去,皇帝原准备派人里三层外三层的守着她,然后孤身一人带几个皇子去。
端静要去,那他就把畅春园的一溜公主皇子们都带去作为遮掩。
不过这样的遮掩措施大抵也用不了太久了,皇帝眼眸幽深,心思全然掩在眸底。
他从没有放弃过让端静正大光明站在他身边的想法。
所谓约定,不过是妥协之策,暂且稳住那时崩溃的端静而已。
皇帝凤眸微眯,近来刘声芳那边有了动静,其他地方也铺垫的差不多了,他只等一个机会。
作话:疯狂推剧情,开启正文最后一个副本,多伦诺尔会盟。
感谢大家的一万珠!!!
疯狂比心??????
0133
意难平
“对了,把小八也带上吧。”端静突然道。
皇帝微怔,转了转手上的扳指,似是不经意道:“怎么突然提起八阿哥了?”
端静若有所思,“小八不知怎么,自我来了畅春园以后,总是时不时托人送些东西给我。有时是一沓佛经,有时是一些昂贵的首饰。”
“他还是个孩子,即使是皇子又能攒下多少银钱呢?看他送的东西,许是大头尽花在我这儿了。还有那些佛经,总是厚厚一沓,字字认真。”
端静微微垂眸,“算了吧……”
“可是……”皇帝欲说些什么。
“我知道。”端静回头静静的看着他,打断了皇帝的话。
皇帝沉声道:“你知道什么?”
端静浅浅勾了勾唇角,“是不是之前的事,也有小八一份?”
“皎儿……”皇帝略带惊讶的看着端静,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我不是故意不告诉你的……”
端静摇了摇头,“我没怪你……我知道你的想法,他也是你的孩子啊……”
端静语气轻飘飘的。
“皎儿……”皇帝有些不知所措。
“算了吧,这些日子,他大抵是害怕极了。写了那么多往生经,也够了……”端静睫毛轻颤,“带上他吧,不要因为一个错误就放弃他,遗忘他,他会伤心的。往后还长呢,我们不能总拘于过去的错误。”
端静对着皇帝轻轻笑了笑,“看在他一直是个好孩子,只是一念之差的份上,原谅他罢?”
皇帝缓缓起身,抚着她的脸庞,“苦主都原谅了,我还能说什么。”
端静轻轻笑了一下。
“皎儿。”
“嗯?”
“可不可以不要这么善良?”皇帝吻了吻她的额头。
“那是因为我知道,你一定帮我讨回了公道。”端静抬头看着皇帝认真道,“因为有你一直守护着我,才给我善良的机会。”
如果正义始终得不到伸张,她再善良也会扭曲为锋芒。
如果皇帝没有给她额娘和那个孩子一个交代,她想她会变得疯狂。
皇帝闻言眼眸微动,紧紧搂住了她。
“……谢谢你。”端静埋头在皇帝怀里轻轻道。
“……嗯,不客气。”
翌日。
收到皇帝要带一众皇子公主前往多伦诺尔的消息,园子里各处的宫人们便动了起来。
主子们养尊处优,也插不上手,趁着闲暇四处闲转。
太子和五公主便撞在了桃花堤。
“五妹妹今日没有陪着皇祖母?”太子讶道。
“给太子哥哥请安。”五公主一身素服,乌雅氏没了,她不能戴孝,只能穿的素雅些,以示哀思。
许是这一年发生了太多事,她眉宇间成熟了不少,看上去已经有了大人的模样。
“快免了。”太子清俊一笑,“走,碰巧遇见,就一起走走,孤园子里收拾东西纷乱的很,实在吵的看不进去书。”
五公主微微颔首,落后太子半步,二人缓缓沿着堤岸前行。
身后宫人坠在不远不近的地方,给主子们留出说话的空间。
“本来我打算陪着皇祖母不去漠北的,但皇祖母不放心,非说草原开阔,可以换换心情。我推辞不过,便也决定前往。”五公主娓娓道来。
太子略带些同情,没有母亲的苦他最能体会了,“皇祖母一番好意,五妹妹要保重身体,想开些,不要辜负才好。”
五公主点点头,“多谢太子哥哥教诲,妹妹铭记于心。”
嘴上是这样说,但乌雅氏毕竟是她母亲,虽然她很小就去了太后身边,但五公主还记得乌雅氏对她的好。
尤其是她六哥胤祚夭后,更是把一腔心思都扑在仅剩的她身上,虽然不乏移情之意,但依然让她难以忘怀。
“刚好,四弟也去,路上你们兄妹俩做个伴儿,也就不会无聊了。”太子和自己的这些妹妹们也都不甚熟稔,只能努力找着话题聊。
可五公主却微微撇了撇嘴角。
他们的额娘没了,也没怎么见四阿哥伤心,这个哥哥到底不是养在额娘身边,额娘说的没错,他真是条养不熟的白眼狼。
她不自然的岔开了话题,“太子哥哥,你身份不同,时常替皇阿玛办差,往返于宫中,可有见到我十四弟?”
太子想了想,“布嫔娘娘近来一直念经吃斋,连带着小十四也都没怎么露过面。不过应是不错,孤倒是从没有从太医院等地方听说小十四生过病之类的,可见还是很用心的。”
五公主眼眸微动,布嫔和三公主被冤枉挨打的事,确实是她额娘的错,这点无可更改。
可这责罚当真太过,她们不过是挨了几板子,居然要了她额娘的命。
五公主一直郁气难平,虽然知道不该去责怪苦主,却还是忍不住愤愤。
“那,七妹妹呢?”
“这孤倒是知道的多些,七妹妹在端嫔娘娘那养的很不错,听说近来喝药都少了许多。稍微咳嗽下,端嫔娘娘就成日守着,恨不得把一院的太医都请过去。宫里人都说她是一片慈母之心。”
端嫔早年间生过一个公主,可惜没养住,身子也坏了,再没有生育过,但在养孩子上,到底还是有些经验的。
本来以为这辈子就这样孤独终老了,谁承想乌雅氏没了,太后精力不济照顾不过来一个病恹恹的孩子,于是让她平白捡个公主。
端嫔毫不嫌弃七公主,只觉得是上天眷顾,她无微不至处处精心的照顾着。
五公主听闻这个消息,一时竟有些恍惚,以前她亲额娘在的时候,七妹妹成日里喝药,整日被关在屋子里不许出门。
理由是怕她惊了风生了病,大动干戈,会闹得人心惶惶,不得安宁。
故而干脆把她拘在屋子里不见人,也省的一堆麻烦。
如今,她额娘没了,七妹妹跟着一个养母,反而养的比在亲额娘处还好,真真让她有些脸辣。
五公主也知道乌雅氏对四阿哥和七公主来说,算不得一个合格的额娘。
可毕竟她是乌雅氏偏爱的受惠者,他们可以不站在乌雅氏这边,但她不可以。
五公主紧了紧手指,一时沉默不语。
太子见气氛微冷,连忙提议道:“五妹妹,是不是累了,我们歇一会儿吧。”
五公主讷讷点头。
太子礼貌的微笑,带着五公主朝不远处的歇脚的石桌走去。
“五妹妹,请……”
脚下似是踩到了什么东西,太子微愣。
他缓缓挪开脚,俯身拨开重重花瓣,只见一只亮晶晶的蝶形发钗静静的躺在地上。
作话:今日单更,后面蒙古会盟作者要考据考据。
0134
疑惑
太子疑惑的捡起,定神看了看,那蝴蝶不知用了什么工艺,轻轻一晃,似在翩飞。
蝶翅上还镶嵌着纯净的浅紫色宝石,一看就不是宫人用的起的物什。
“五妹妹,你看看这是谁落下的?”太子纳罕着递给了五公主。
园子里的女主子不多,统共就五个。
太后必然是戴不了这么鲜妍的发饰。
那这发钗不是公主们的,就是昨日那个牛常在的。
太子突然想起了昨天的事,面上有些不自然。
他已经十七了,早就通晓人事,西花园的屋子里,现在还有皇帝赏的好几个格格。
他的侧妃李佳氏前不久也诊出了喜脉。
若真是牛常在的发钗,那他甚至能想到是为什么从她发间滑落的。
想到这里,太子不经意的扫了一眼身边的石桌。
五公主却没有他那么多想法,她接过仔细看了看,只觉得有些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
她猜度道:“昨天三姐姐、四姐姐和牛常在一起在这里做胭脂,想必是她们之中某个人不小心落在这里的。”
太子微微松了一口气,可能不是他想的那样。
太子清咳一声,“孤不大方便,还麻烦五妹妹帮着找找失主了。女子首饰,不宜外流,到底还是还回去为好。”
五公主明白太子的顾虑,若是牛常在的东西,经了太子的手,难免瓜田李下。
她应了下来。
谁知拿着钗环刚出桃花堤,迎面就撞见了牛常在和四公主。
两厢面面相觑,随即四公主和牛常在就连忙福身给太子请安。
“免了。”太子叫起,笑着对四公主道:“四妹妹,看看这是不是你的?”
四公主和牛常在循着他的视线望去,立时就滞住了。
这,明明是皎儿昨日戴的。
“咳……”四公主立时反应过来,用胳膊肘暗暗捣了牛常在两下,示意她先认下来。
牛常在瞪大眼睛,迟钝的看了四公主一眼,随即才缓过神来。
她一把从五公主手里拿过那支发钗,圆润的小脸涨得通红,点头如捣蒜一般,“多谢太子殿下,多谢五公主,这,这是婢妾的东西。”
太子看着她一脸局促的模样,不自觉联想到了某些少儿不宜的画面。
他意味深长的笑了笑,“下次可要收好了,若是被某些坏了心肠的宫人拾去了偷卖出宫,流落市井,到时你怕是要大祸临头。”
“是,多谢太子殿下教诲。”牛常在迟钝的大脑根本没听懂太子话里的警告,只是这样说绝不会出错就是了。
“皇阿玛政务繁忙,听说这一次去漠北常在也被写进名单了,那还要劳你多多照顾,让皇阿玛养精蓄锐,保重身体才是。”
太子就差明晃晃的告诫牛常在:你再敢像昨天那样勾着皇帝四处胡闹,我就收拾你了。
牛常在比窦娥都冤,自然听不懂太子的言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