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1章

    路上,皇帝挥退了御撵,悠闲的散着步往乾清宫走。

    一边走,一边想起皇太后跟他说的话,满宫都知道了他对三公主的赞誉。

    皇帝负手而行,思忖着想,这其实倒也不是一件坏事。

    如果满宫皆知他赞誉三公主,那他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借慈爱之名,行亵玩之实了。

    但这件事也给皇帝提了个醒,宫里人多嘴杂,免不得一小心就会被人发现端倪,传出什么风声来。

    他必须要好好敲打敲打满宫的人,做好保密工作。

    想到这里,皇帝对跟在他身后的梁九功道:“昨儿个,派去永和宫后殿送汤的那个季嬷嬷可靠吗?”

    昨天睡完端静后,看着一地浓精,他立刻就想到了一个糟糕的后果——孩子。

    他如今而立,不是早年整日为了夭折的孩子担忧的时了。

    如今他已经立住了二十多个孩子,并不缺孩子。

    故而他并不想因为一时疏忽,多出一个佐证他罪行的,不容于世俗的孽种。

    所以避子汤是有必要的。

    那天他一出了承乾宫就跟梁九功吩咐了这事。

    梁九功忙道:“主子爷放心,季嬷嬷原是孝康章皇后身边的陪嫁宫女,是佟佳一族的家奴。孝康章皇后薨逝后,她便顺应先太后的话来了乾清宫服侍您。因着不喜争抢,故而一直在御茶房管着事,平日不怎么朝前来。但奴才可以保证她绝对可靠!”

    听闻是孝康章皇后留下的人,康熙安下了心,如果连他亲生母亲留给他的人都信不过,那宫里便再无几个可信的人了。

    谁都有可能背叛,但一个一心为主,被主子死前托孤的重信之人不可能。

    纵使知道了他做下的那些糟践事,季嬷嬷为了自己发誓效忠的小主子的名声,也绝不会向外吐露半个字。

    皇帝点了点头,“那就好。顺便派人把乾清宫和永和宫的人都清一遍,尤其是三公主身边,你明白朕的意思吗?”

    梁九功连连应诺,他当然明白皇帝的意思。

    皇帝要为这段见不得光的孽缘铲平一切不安定因素。

    他作为为数不多的知情人,怎么能不明白呢。

    “主子爷,乾清宫后殿还有几个梳拢了的宫女……您看?”梁九功小心试探道。

    皇帝不以为意的挥了挥手,“清理干净吧。”

    居然连个官女子也没封,梁九功不仅替那几个宫女未来的命运感到悲哀。

    伺候了皇帝后,既没有留种也没有得封的宫女,只能梳拢头发继续做着奴婢的活去侍奉主子。

    可后宫娘娘们的嫉妒之心不可小觑,通常这样被清出乾清宫的宫女很快就会被她们要走。

    虽然宫规严明规定了,不许轻易虐待、打杀宫女。

    但这宫里杀人不见血磋磨人的手段太多了,这些宫女离开乾清宫后往往活不过两年,就香消玉殒消失无踪了。

    梁九功想起其中那对名叫探云探月的姐妹花,不禁替她们可惜,以她们的资质来说,以往封个答应绰绰有余。

    可谁知皇帝现在沉迷于禁忌游戏,根本无心其他美色,可怜了这对心比天高的姐妹花,注定命比纸薄。

    梁九功来不及多为别人的命运慨叹,就听闻皇帝道:“对了,皇太后有旨,让朕好好赏赐赏赐三公主。”

    梁九功现在一听见‘三公主’几个字,心就瞬间高高提起。

    只听得皇帝饶有兴致道:“朕想了想,确实很有道理。你待会去库房挑些赏赐送到永和宫后殿去,就说三公主日夜操劳,劳苦功高,侍母至孝,朕心甚慰。上次听闻兆佳氏说三公主点心做的不错,刚好,朕有点饿了,叫她做些拿手点心亲自送到乾清宫当面谢恩吧。”

    皇帝字字意有所指。

    梁九功听见‘日夜操劳’、‘劳苦功高’八个字老脸一红,忍不住想起那日在承乾宫内三公主凄厉的响了许久的求饶声。

    可皇帝却仍旧一副坦然自若的模样。

    他慢悠悠的晃回了乾清宫,等着点心主动送上门来。

    0025

    不忍

    很快,梁九功就带着丰厚的赏赐到了永和宫后殿,当面向端静传达了皇帝的口谕。

    端静昨日睡了一整天,今天精神头方好了些,又听闻了这个消息,瞬间小脸煞白。

    不知怎的,她今日一起身就感到浑身无力,眼圈滚烫。

    绿衣摸了摸她的额头,说是有些热,要去叫太医,但被她阻止了。

    端静实在不敢想象太医来诊脉时,一拉开她的衣袖看见满目的青紫痕迹,会是什么反应。

    故而她只对绿衣说,不妨事,歇歇就是了。

    绿衣执拗不过她,只能顺从,将她安置在一张靠窗的榻上,希望着晒晒阳光能让她好受一些。

    可本来逐渐好转的脸色,在听闻梁九功的传话后瞬间毫无血色。

    端静撑起身子试探的问道:“梁公公,我身子不大舒服,可否替本宫给皇阿玛告个罪,免得过了病气给他。”

    梁九功为难道:“这,公主殿下,您就别为难奴才了。这,这奴才说了也不算啊!”

    “什么为难?”兆佳贵人带着一脸喜色快步踏了进来。

    端静见她到来,连忙起身吩咐绿衣让宫人奉茶。

    梁九功忙向她躬身请安。

    兆佳贵人制止了梁九功的动作,眉飞色舞道:“梁公公快别客气了。”说着坐在了端静身边。

    “额娘,您怎么来了?”端静强打起精神问道。

    “不仅我来了,整个永和宫的人基本都出来了,全躲着看热闹呢。”兆佳贵人道:“梁公公身后跟了那么多捧着赏赐的宫人一路招摇过市的从乾清宫走来,这会子怕是满宫都知道你得了皇上青眼了!”

    端静闻言轻叹,皇帝的目的达到了。

    欲盖弥彰,不如冠冕堂皇。

    既不惹人怀疑,还显得他慈爱。

    以后他想要接近端静就会容易很多,众人最多感慨几句三公主因孝得宠,属实幸运罢了,哪还能往别处想。

    这招着实高明,让兆佳贵人也深信不疑,她满面春风道:“前儿你告诉我说要替皇后娘娘守灵,还不让告诉别人,我还嗔怪了你几句死心眼。这下看来,果然是善有善报,福气这不就来了!”

    端静闻言,抿了抿唇,天知道她有多后悔自己当初没听兆佳贵人的话。

    但凡听了她的话,也不至于走到今日这种地步。

    “对了,梁公公你方才和我儿说什么来着?什么为难?什么说了不算?”兆佳贵人好奇道。

    梁九功看着茫然无知的兆佳氏,欲言又止。

    端静忙道:“没什么额娘,就是皇阿玛让儿臣去乾清宫给他谢恩呢,还说要女儿做些拿手的点心去,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兆佳贵人闻言嗔道:“那还不快去!你这孩子真是缺心眼,这怎么不是大事呢?你现在就去永和宫的小厨房做点心,等你做好送过去差不多刚好赶着皇上用膳的时辰,说不定皇上还会留你用膳。然后再尝了你做的点心,一个龙心大悦,咱们娘俩就要飞黄腾达了!”

    兆佳贵人越想越激动,眼睛里闪烁着对未来的美好畅想,不觉就有些轻狂。

    端静无奈的看了一眼梁九功,“额娘,快别当着梁公公的面说这些了。”

    梁九功低着头一脸讪讪,假装没听见。

    兆佳贵人不以为意,略带得意的炫耀道:“怕什么?上次皇上来的时候,我就提了一句你厨艺甚嘉,谁成想皇上就记在了心上。可见,皇上心里还是记挂着咱们娘俩的。再说了,这宫里谁不想得皇上宠爱?若是额娘因着你沾了光,得了宠,再给你生个弟弟。说不定以后咱们就可以住在正殿了,也就不用再窝在别人的地盘处处看人眼色了。”

    兆佳贵人口中的别人指的当然就是德妃了。

    宫中规矩,只有嫔以上的妃子才能居正殿,为一宫之主。

    兆佳贵人这意思赤裸裸的表明着自己对于嫔位的觊觎之心。

    但这不怪她,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同样,不想升级的嫔妃也不是好妃子。

    要知道位分高低直接影响到她们的生活水平。

    比如贵人年例100两,嫔比贵人足足高了一倍,是200两。

    每日饮食用度也有所分别,只冬季的红罗炭,嫔位就比贵人多出三分之一。

    更别提其他由地位带来的隐形福利,比如给皇太后请安的权利,乘坐轿撵的权利等等,不一而足。

    总之,兆佳贵人对于端静得宠一事是极力赞同并期待的。

    随后在兆佳氏不停地催促下,端静无奈的换了身天水碧丝宫装,去往小厨房做点心。

    兆佳贵人亦步亦趋的跟着她,生怕她哪里做的不完美。

    她高兴的眉飞色舞,全然没有发现端静纤纤十指上满是划痕,正在极力的忍耐着沾水的痛苦。

    端静有苦难言,有心不去却又无法同兆佳贵人直说。

    她哪里敢讲实话告诉她呢?

    更何况,端静也不忍心打破兆佳贵人的希望,她已经很久没见过兆佳贵人这么开心了。

    以往那些在漫长宫中时光中的滋生出的自怨自艾和无尽抱怨,都在今日都化作了兆佳贵人眉眼中的骄傲。

    来小厨房的路上,兆佳贵人眼角带风的同遇见的每一个答应、常在、贵人们都炫耀了一遍皇帝对于端静的赏赐,和端静即将去乾清宫谢恩的消息。

    端静前世嫁到蒙古后,就再没有见过兆佳贵人几面,死后被困在紫禁城的那些日子里,一次次的看着兆佳贵人哭晕过去。

    端静满是歉疚。

    如今重活一世,她对于自己的额娘充满着无尽的耐心和包容,她深刻的明白她的想法,也理解她的期待。

    看着她眼里兴奋的光芒,端静实在无法说出不字。

    事已至此,在兆佳氏殷切的目光下,端静只能尽力的沉下心来,做好手上的活计。

    作话:

    这几章走剧情,作者以前是个写正经文的(捂脸),虽然扑,但依然保留了一些习惯,比较重视剧情的发展和逻辑。

    所以期待h情节的小可爱们可能要多一些耐心。

    或者去别的大大那里转转,但要记得想我们端静,闲暇多来看看她哦(手绢挥泪~)

    下章开始吃点心py~

    0026

    吃点心

    (特别感谢‘在深淵’的发发。珠珠满500加更,2500+)

    实话说,兆佳贵人在皇帝面前夸耀的没错。端静做点心的手艺确实不错。

    她善厨艺刺绣,略通诗书和古琴,不善骑射。

    这些大都是公主必备的技能,有心学习的话,可以请教养嬷嬷教导,但重生回来的端静自御花园那日以后,已经很久不去了。

    一来实在是那日给她留下了深刻的阴影,她自那以后基本上不会轻易离开永和宫了。

    二来这些东西她前世早已贯通自如。

    她仿佛生来就是个贤妻良母的料子,所有同这四个字沾边的技能都学的又快又好。

    在她上辈子出嫁后的无边寂寞中,这两项技能被磨炼的越发纯熟,做些点心确实不在话下。

    端静取了些新进的龙井,细细磨成浅绿的粉状,认真的过了几筛后,越发显得细腻。

    另一边同时上锅蒸熟泡好的糯米,然后掺着茶粉,让小厨房的嬷嬷帮忙搅打成嫩绿的粉糊状。

    又要了些先前厨房里就备着的红豆泥,加上些牛乳,蜂蜜,调和成陷。

    端静灵巧的将红色的内陷包进一个个分好的粉糊中,团成一个个一口刚好的圆形。

    再次上锅蒸上盏茶的功夫,拿出来在磨好的茶粉中滚上一圈,一个个色泽清新的茶点就做好了。

    小心翼翼的摆盘,在食盒下层装上满满的冰块镇出凉意,保证在皇帝入口时是最佳的口感。

    兆佳贵人见状满意的点了点头,色泽清新,小巧精致,这点心看着就透露出一股清凉的感觉,正适合夏日食用,她捏着手绢扬道:“快给皇上送去吧。梁公公怕是也等急了。”

    梁九功忙道:“哪里哪里,这是奴才该做的。”

    兆佳贵人奉承道:“梁公公说笑了,您可是堂堂太监总管,皇上最信重的人,下次像要点心这点子小事,您找个小子过来传个话也就是了,我一定亲自盯着端静让她做好送过去。”

    端静对此也只能满眼无奈。

    她一手提着食盒,一手用手背抹了抹额角的细汗,在厨房里待了这么久,热气的熏蒸让她的脸颊染上一层红晕,恍恍惚惚着头晕脑涨起来。

    绿衣一直守在旁边,见端静一脸疲累,伸手就要接过食盒,陪端静一同前去。

    却被梁九功施施然拦了下来,他连忙指使一个跟在他身后的小太监,“怎么这么没眼色?还不快帮公主提着。”

    小太监连忙应诺,从端静手中接过食盒,捧在手中。

    绿衣目瞪口呆,指着小太监,气道:“怎么?现在乾清宫的小太监都要来抢我的活计了?”

    梁九功不慌不忙,带着歉意满脸真诚道:“绿衣姑娘,不好意思,乾清宫不是谁都能去的地方,皇上只说了让三公主殿下前往,您啊就留在这儿吧。您要是不放心,等会儿我叫几个乾清宫的宫人亲自把三公主送回来,保管丢不了。”

    绿衣急的直看端静,她自然清楚皇上这所谓的谢恩中,蕴含着浓浓的不怀好意。

    如果她眼睁睁的看着端静孤身一人去乾清宫,这不等于羊入虎口吗?叫她怎么放心得下呢!

    兆佳贵人却也在一旁跟着梁九功起哄架秧子,她赞同的点头,“绿衣,梁公公说的对,乾清宫哪里是谁都能去的地方呢?眼看就要午膳的时候了,快别耽搁你主子了。让她自去吧。”

    事已至此,端静也没有生气,闻言她勉强的撑起一抹笑意,对着兆佳贵人点了点头,“好,额娘,我去了。您待会儿回我屋子里看看皇阿玛给了些什么好东西,帮我归置归置,有看上的就直接拿去用。”

    绿衣急的张口还欲说些什么。

    就见端静微微对她摇头,随即安抚的对着绿衣笑了笑,转身跟着梁九功离去。

    绿衣看着她渐渐远去的背影,只觉得满目萧瑟。

    她气愤的在原地跺了跺脚,恨恨的瞪了兆佳贵人一眼,随后转身跑回屋。

    兆佳贵人气的手指轻颤,指着绿衣的背影对着她的大宫女双儿气道:“看看!看看!这丫头让三公主宠得越发没有规矩了!连我都敢使脸子了,等公主回来了记得提醒我,我一定要好好让她收拾那臭丫头一顿!”

    双儿连忙安慰道:“小主说的奴婢记下了。您快别生气了,今儿小主喜事临门,若是那起子眼皮子浅的看见了,指不定又要传出什么闲话来呢。”

    兆佳贵人闻言连忙抚了抚鬓角的碎发,“你说的对,今儿是我们得意的时候,绝对不能给那起子小贱人留下口实。快看看我这头发乱了吗?”

    “没有没有,小主这样打扮格外光彩照人呢!”双儿吹捧道。

    兆佳贵人略带得意的笑了笑,“走,我们去看看尹常在去,看她还敢不敢在我面前显摆她前段时间侍了寝!”

    不消多提,这是皇帝暴躁时期四处发泄引发的一个小小后续,却让兆佳贵人记到了现在,如今终于可以借着端静的东风舒一口恶气了,兆佳贵人脚下生风阔步走在去找茬的路上。

    那边,端静也在路上。

    紫禁城很大,端静在阳光下走过漫长的宫中甬道,只觉得越发天旋地转,视线恍惚,额头的热意越发滚烫,但也只能勉力支撑。

    终于,在拐了一个弯后,端静抬眼就看见了乾清宫威严的矗立。

    端静从没有单独来过这里,除了元旦、万寿的时候来这里赴宴外,基本没有踏进过这里。

    从一侧的角门进入,在梁九功的指引下,端静很快就站在了乾清宫的殿门外。

    一路走来,她头晕的感觉并没有减少,反而越发严重起来。

    炽热的阳光在晕地上出一圈圈光晕,端静的脸越发通红,像是染了一层胭脂一般,娇艳欲滴。

    梁九功示意小太监将食盒还给端静,“公主,您自己进去吧,主子爷应该已经在等着您了。”

    说完他就带着一群筛过好几遍的宫人无声的退下,远远的守着。

    端静木然的抓紧被塞进他手心里的食盒,反应迟钝的‘嗯’了一声,完全没有意识到梁九功早已退远。

    她努力地眨了眨眼,试图让自己清醒一些,可怎么样都阻挡不了脑袋里那股昏沉的感觉,她连反应都仿佛变慢了起来。

    她呆呆的抱着食盒,看了看乾清宫的殿门,半晌才缓缓用力推门,脚步沉重的踏了进去。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