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众人连忙请安,皇贵妃也连忙站起来,欲俯身。康熙连忙扶住,“表妹快起,你身子不好,做这些虚礼作甚。”
皇贵妃顺应皇帝的动作,同他一同坐下,嘴上连连谦道:“礼不可废。”
但她眉眼弯弯的笑意,显然对于皇帝的呵护十分开怀。疲惫的神态也仿佛一扫而空。
见皇帝到来,众人比先前更多了几分热情,皆蠢蠢欲动。
年轻的嫔妃们小心翼翼的摆出自己最优美的神态,期待皇帝的青睐。
有儿女的好处这时便显了出来,不愁话题。
皇贵妃主动将话头转向大公主的经书,皇帝翻看了几页,也赞赏的看着大公主。
大公主微微垂头,面上带着些羞涩的笑意,“只要皇贵额娘身体康健,儿臣就算再写一百本也是甘愿的。”
这话说的真心实意,令人动容,惹得龙心大悦,皇帝大手一挥,“梁九功,把江南新进的软烟罗和妆花缎分两匹给大公主,另外朕记得那个三色彤手镯色彩巧丽,也赏给大公主,她年纪轻正适合带些亮色的首饰。”
大公主连忙谢恩,众人纷纷用羡慕的眼神看着她。
端静却略带伤感的看着她的身影,虽然和这个姐姐说不上亲密无间,但也说不上陌生。
大公主比端静大四岁,她们一同长大,但成长的烦恼也随之而来。
大公主今年已经十九岁了,按时间来算明年她就要下嫁蒙古科尔沁部台吉博尔济吉特氏班第,她就要离开这里了。
好在这是一桩很好的婚事,班第也颇受康熙看重。
端静想着微微勾唇,与她不同,大公主的额驸,皇帝是认真思量过的。
作为他第一个出嫁的女儿,他很慎重的对额驸的人选进行了考察。
大公主会很幸福,这样也好,幸福就好。
见大公主得了皇帝赏赐,荣妃也不示弱,连连暗示二公主上前送礼。
二公主,之后的固伦荣宪公主,她是荣妃所生。
按规矩,本来只有皇后的女儿才能被封为固伦公主,其余嫔妃所出只能被封为和硕公主。
而二公主,确是唯一一个被康熙皇帝亲封为固伦公主的女儿,理由是康熙四十七年皇帝生病,二公主侍奉细心有加。
由此可见一斑。
对于这个女儿,皇帝还亲自给她起了小名,唤作蓝琪儿。
这种荣宠是端静从未体会过的,但她也习惯了不曾拥有。
二公主活泼开朗,娇俏地上前行礼,送上了自己亲自晒花瓣制成的香囊。
香味清雅扑鼻,香囊制成蝴蝶形状,既不流于俗套,又可见巧思。
皇贵妃真诚的称赞了几声,就让宫女拿去悬于室内,似乎喜爱非常。
只有端静看见皇贵妃悄悄用帕子拭了拭指尖,她应该不大喜欢浓郁的花香,端静想。
皇帝并没有注意到这些,他眼带笑意,拿起扇子轻轻敲了敲二公主的脑袋,“就你鬼点子多。”
二公主龇牙咧嘴做出一副吃痛的模样,撒娇的晃着皇帝的衣袖,“皇阿玛,您怎么忍心下这么狠的手,女儿的脑袋要是被您打坏了,您可就再也见不到这么可爱又聪慧的蓝琪儿了。”
皇帝睨了她一眼,看似愠怒,实则眼含笑意,这个聪明伶俐的女儿颇得他喜爱,从二公主与他相处时的自然也可看出一二。
0006
狭路相逢
大公主不自觉暗了暗眼神,亲生的和收养的到底还是不一样。那股自然亲切的父女温情是她抄写再多经书也换不回的。
皇帝被二公主的撒娇闹得连连投降,“好了好了,蓝琪儿,想要什么赏赐?皇阿玛都满足你。”
二公主娇俏一笑,“皇阿玛,女儿也不多要,就是听说您新得了一方徽墨,不如送给女儿。女儿得了一定认真习字,皇阿玛若是不信,下次亲自来检查女儿功课。”
这一招真真是一箭双雕,要的赏赐不见得有多贵重,但却要到了皇帝的心坎里。
还顺便预定了以后拉皇帝去钟粹宫的机会。
皇帝应下了,荣妃满意的笑了。
有孩子的纷纷羡慕不已,急着撺掇孩子出来表现,没孩子的嫔妃恨不得下一刻就生个孩子出来。
只有端静静静垂首坐在众人之中,努力降低存在感,不想引起任何人的关注。
看着不断上前表功的阿哥公主们,绿衣有些焦急低声道:“公主,您怎么不把您绣的抹额送上去呢,您绣的那样好看,刚好皇上也在。这是博得皇上关注的好机会啊。”
端静只轻轻摇头,若是原先十五岁的她,她一定试着去凑这个热闹,企图引起父皇的注意。
可她已经不是从前的她了,她重新活了一辈子,她早已经在那段远嫁的不幸婚姻中,在漫长时光中,看透了一切。
不奢望才不会失望。
更何况那个人还在不久前深深的伤害过她,她纵使决心遗忘这件事,如今也实在无法坦然在他面前扮演一个乖巧的女儿。
任何能引起他注意的事情,她都不会去做。
皇帝待的够久了,给足了皇贵妃面子,也满足了一众妃子的期待。
又应了庶妃袁氏娇滴滴的请求,决定晚上前去和她交流交流思想,顺便看看她刚为自己生下四个月的女儿。
袁氏年轻貌美,入宫不久,生育后身材越发丰腴娇美,想来别有一番风情。
皇帝勾起一抹笑,不禁想入非非。他正直壮年,又向来欲望强盛,这些日子因为皇贵妃的身子陪了她许久,好些日子没有临幸后妃,如今皇贵妃略有起色,他也可以泄泄夏日炎热的欲火。
皇帝走后,皇贵妃便称精神不济进了内室歇息,众人也极有眼色地纷纷起身告辞。
唯有端静缓缓的落在众人之后,悄悄的将绿衣手中的盒子递给了清枝,“清枝姐姐,这是我亲手绣的抹额,还供在佛前念了七日的《药师经》,如果皇贵额娘看得上,就勉强一用,也算尽了我的一份心了。”
清枝没想到居然还有人送礼避着皇上,一点也不表功,想想那些为了表现闹得皇贵妃不胜其烦的阿哥公主们,清枝第一次觉得不起眼的三公主是这般贴心。
她第一次认真的瞧了瞧三公主,清枝惊讶得发现,自己居然才发觉三公主居然生的如此动人,如今已经倾城之姿初现。
假以时日,即使是后宫最美的卫庶妃也远远不及。
可或许是因为三公主总低着头不说话,又或许是大家习惯了忽视她,竟然无人发现不知不觉中,三公主已然悄悄绽放风华,美丽得动人心弦。
仿佛山间温柔的风,又仿佛河上娇羞的莲,惹人不自觉地想去怜爱和占有。
清枝觉得自己若生为男子,定然要将这独独被自己发现的绝世风景占为己有,可惜这风景目前除了自己还无人欣赏。
送了礼后,端静便转身告退。
清枝将抹额奉到皇贵妃面前,皇贵妃抚摸着这栩栩如生的牡丹,不由慨叹,“三公主有赤子之心,以前也总是这样,送的东西虽不起眼却再贴心不过了。看她这刺绣,显然是下了苦功夫的。”
清枝也感慨万千。
“敲打敲打内务府,别总可着老实人欺负。”皇贵妃吩咐道。
清枝赞同的点点头。
那边,皇帝才出了承乾宫不久,又命人回转。
御撵之上他突然想起昨日御医对他说的话。
皇贵妃身子亏空已久,如今不过是将养着而已,想要彻底好起来根本没有可能,不过吊着命罢了。
康熙心里有些感慨,想起表妹陪他这些年的情谊和那个生下后不久就夭折的皇八女。
他转了转手上的扳指,又想起了早先各个皇子皇女们对皇贵妃的尽心与尊重。
康熙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终于下定了决心,决定封她为后,为她冲喜。
圣驾回转,而这边端静正带着几个宫女踏出承乾宫,狭路相逢,端静也没料到会是这个局面。
避无可避,她只能连忙低头,俯身行礼。
皇帝端坐于上,眼神不经意的扫过行礼的众人,微微一滞。
人群中那个穿着一身水绿旗装,戴着翠玉耳铛的女子,侧脸看着有几分熟悉,但她低着头,看不太清面容。
但看她衣着打扮,显然不是宫女,难道是哪个被他遗忘了的答应常在?
皇帝看着她洁白如玉的侧脸不由心念微动。
错身而过,端静缓缓放下了提着的那口气,连忙带着宫女快步出了承乾宫。
皇帝微微回头,看着那个似乎落荒而逃的背影,眼中带上了几丝探究。
梁九功顺着皇帝的视线也看了看,他作为皇帝的贴身大太监,自然是要记住皇帝记不住的一切。
他低声回道:“万岁爷,好像是三公主。”
皇帝凤目微眯,转了转手上的扳指,嗯了一声。
三公主?
他有些为自己方才的遐想而羞恼,但面上无波无澜,丝毫不显。
听闻皇上驾临,皇贵妃又连忙从床上支起身子来迎接。
皇帝忙扶住她,皇贵妃靠坐在床上,神色有些疲惫,额头上带着端静方送来的牡丹抹额,增了几分雍容。
那抹额实在精致,皇贵妃着人看过没有问题,便戴在了头上。
皇帝也多看了几眼,赞道:“表妹这抹额倒是精致脱俗。”
皇贵妃摸了摸额头,笑道:“是三公主送的。”
皇帝微微挑眉,“方才朕在的时候怎么没送上来。”
皇贵妃对端静的乖巧向来有几分好感,替她美言道:“这孩子向来如此,总是默默地付出,不求什么回报,也不爱争锋出头,安静地有些可人怜。”
“这抹额不知她绣了多久,旁的孩子都忙着在您面前表现。偏她等人都散了,才悄悄给我。”
皇贵妃感慨,“是个心眼实在的好孩子。”可惜偏偏不受重视。
0007
驾临
皇帝眼睛闪了闪,随后附和了几句。
兆佳贵人失宠多年,三公主也木讷安静,如今仔细回想也不太记得那孩子的眉眼。
想起总缠着他要这要那的二公主蓝琪儿,还有德妃生的五公主和七公主,对于这个孩子,他确实忽视良多。
就连去永和宫的时候,也几乎没见过她几次。
皇帝想了想道:“确实是个好孩子,梁九功,着人拿几匹雪锻和几把新供的象牙团扇,待会儿送到永和宫。”
梁九功听闻永和宫,眼睛暗了暗,却并未多说什么,连忙应了。
康熙向皇贵妃暗示了封后消息后,皇贵妃果然一扫疲惫,脸上多出了不少喜意。
说完正事后,皇帝又坐了一会儿,才出了承乾宫。
“万岁爷,快到用午膳的时候了,您想在哪用?”梁九功跟在御驾边恭谨问到。
皇帝捏了捏眉心:“去永和宫。”
“是,万岁爷。”
永和宫,正殿。
德妃听闻皇上即将驾临,连忙整理梳妆,指点着宫人们按康熙的口味备茶备膳。
好一阵忙乱后,她上下一新,婷婷袅袅的站在门口,对贴身大宫女吩咐道:“素梅,快去看看小阿哥醒了吗?把他抱来。”
“娘娘,七公主还要叫过来吗?”素梅小心翼翼地问道。
七公主生来就体弱多病,从会吃饭起就开始吃药,如今才三岁,但看着不大像能养活的样子(事实上七公主也仅十二岁就夭折了),故而德妃没有在她身上投入太多感情,也不总提起她。
果然,德妃一副体贴的模样道:“小七身体弱,日头烈让她别出来了,好生休息吧。”
素梅心下了然。
德妃向来一副小意温柔,温婉如水的模样,对谁说话都是和风细雨、替别人考虑的样子,看着似是不愧康熙赐她‘德’的封号。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素梅对于这个‘德’字心里实在有些不敢苟同。
而康熙却很喜欢德妃的模样性情,一向对她宠爱有加,常常驾临永和宫。
德妃也习惯了皇帝来永和宫是为了找她,自然而然,她认为今天也是如此。
可这次,她失策了。
皇帝刚踏入永和宫,德妃就连忙迎了上来,她一身月白色旗装,头戴几朵淡粉色宫花,素雅温柔的上前行礼。
皇帝笑着叫起,德妃顺势起身,笑吟吟地走在皇帝身边,连忙唤乳娘把十四阿哥抱来,娇嗔道:“万岁爷好久没来永和宫了,我们小阿哥都长高了呢。”
皇帝看了看还在乳母怀中熟睡的十四阿哥,日头正烈,小小的孩子被抱在怀里,脑门上细密的出了一层汗,不停的将脑袋往乳娘怀里塞,试图躲避阳光的直射,看他皱着眉头的样子,显然睡得不太安稳。
康熙见状面色微沉:“是长大了些,不过这日头正烈,小孩子易困,睡得正香何苦折腾他来着,快抱回去教他安生睡罢。”
乳娘闻言讷讷不敢说话,眼神不自觉的瞥向德妃。
德妃笑意微凝,连忙认错:“是臣妾考虑不周,臣妾……臣妾只是许久没见您了……”
说着德妃就一副委屈模样,眼圈微红,泫然欲泣,看着就惹人怜爱。
康熙向来喜欢温婉小意的女人,这一点从他后期宠爱的汉女密妃王氏等也可窥见一二。
而德妃作为一个从包衣奴才爬到四妃之一的女人,她显然十分了解康熙的喜好,深知怎样才能投其所好。
果然,皇帝见她这副可怜模样,顿时就消了怒气,搂住她的肩哄道:“朕知道温雅向来细心周到,一时疏忽也是正常的。这些日子皇贵妃身子不大好,也疏忽了你,朕以后一定常来看你和小十四。”
德妃闻言,破涕而笑,妩媚地嗔了皇帝一眼,也不拿乔,顺坡下驴:“万岁爷就会哄臣妾。”
正说着,素梅躬身来报:“皇上,娘娘,膳已摆好。”
德妃点了点头,对皇帝道:“正巧,听说您来,臣妾特地着人去御膳房要了些清淡的菜。还有一道绿豆米酒汤,特特吩咐了他们用冰镇着,想来这时候喝正是解暑。臣妾还记得上次您在臣妾这里喝过一次,还夸这汤……”
德妃话未说完,皇帝就打断了她,“不用了,朕今儿去瞧瞧兆佳贵人和三公主,就不陪你用膳了,等闲了朕再来看你。”说着安抚地拍了拍德妃的手,转身离去。
梁九功亦步亦趋的跟上,他身后两个小太监捧着皇帝对三公主的赏赐也低头默默绕过了德妃。
德妃笑容凝在了脸上,反应过来后,连忙笑着恭送,丝毫看不出被扫了面子的尴尬。
看着皇帝走向后殿,德妃才缓缓扶着大宫女素梅的手起身,眉眼带着冷意,“兆佳贵人……皇帝已经很久没去宠幸过她了,怎么今儿又突然想起去她那里了……”
素梅面色冷肃:“娘娘放心,奴婢这就着人去打听。”
半个时辰后,德妃坐在餐桌前看着一桌子冷掉的菜,听着素梅的回报,才知道了事情的经过,方缓缓放下了心。
她向来温柔的眼中略带上了讥嘲,语气尖酸:“如此说来,皇上只是偶然见三公主送给皇贵妃的抹额,才对三公主起了怜爱之心,顺便让兆佳氏沾了点光罢了。倒算不得什么大事。”
素梅点头:“三公主性情木讷,以前皇上来咱们宫里的时候,三公主也都是远远避开,倒是极有眼色的。况且这么久了,奴婢也没想起三公主有什么可爱之处,想必也就绣活拿得出手罢了,哪比得上我们五公主聪慧过人。娘娘安心,皇上不过一时兴起,这宫里聪明伶俐的孩子多得是,想来过几天也就忘了。”
德妃却并不松懈:“去寿康宫跟五公主说一声,让她也练练绣活,给皇上绣个荷包之类的。看三公主就知道,皇上欣赏有孝心的孩子。”
素梅抿了抿唇,鼓着勇气提醒道:“娘娘,咱们五公主才六岁,拿针线还早了点吧……”
德妃瞪了她一眼:“六岁算得了什么,虽然这孩子是太后养着的,能常见到皇上。可这宫里,不会讨皇上喜欢的孩子哪里会有人重视!看看三公主以前,谁能想起她,如今皇上才去了这么一会儿,听说方才御膳房已经送了十八盒菜过去了!宫里的风向向来追着皇上飞,你入宫这么久了,还没明白吗?”
素梅脸色一白,点头应诺。
一时间气氛冷凝,就连角落里侍立的宫女也默默低下了头。
0008
入室
然而,永和宫后殿却是另一番景象。
兆佳贵人原本听了圣驾降临的消息,以为又是像往常一样去德妃那里的,并未放在心上。
直到听小太监来报皇帝要来她这里,她愣了许久,直到被身边宫女提醒才反应过来。
随即兆佳贵人欣喜若狂,连忙简单整理了妆容,就匆匆迎了出去。
康熙许久没有来过永和宫后殿,进了兆佳贵人的屋子才觉得有些逼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