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3连枝:两树的枝条连生一起。喻同胞兄弟姐妹。原名《他今天还是不喜欢我》
扫雷:
1、更新时间(高亮):因为阿香写文很容易写到一半删掉重写,所以不定时更新~有榜随榜
2、双女主文
3、本文架空,架得很空!背景有小部分参考秦汉!考据党勿入
4、大格局古代文尝试~剧情会比较慢,人物可能较多,不喜勿入
内容标签:
近水楼台
朝堂之上
搜索关键字:主角:宋沐婉,宋沐卿
┃
配角:裴毓真
┃
其它:
一句话简介:花开并蒂,各表一枝
立意:努力奋斗,最后才能获得自己所想要的生活
☆、楔子
夜深
大太监刘怀德走近内殿。
殿门外点着头小憩的值夜太监神思恍惚间,突然看见面前站着一道身影,立时精神一抖清醒过来,正要开口,却被刘怀德抬手止住了。
刘怀德朝殿内努了努嘴,压低了声问小太监:“皇上……还在里头没歇呢?”
小太监连连点头:“正是呢。皇上批奏折都批到现在了,愣是没歇着。刚刚王美人已经来过了,也没能劝得了皇上。”
王美人是近日进宫的,很得圣心,一时间风头无量。若她都没法子劝,那他们这些人就更是没办法了。
刘怀德点头表示知道了,去一旁的偏殿里取来刚温好的茶水,亲自端进了殿。
殿内,定安帝眉头紧锁地看着面前的一封奏折。
刘怀德放轻脚步走近,将茶水放到案上:“陛下,夜深了,老奴扶您去歇着吧。”
定安帝眼也没抬地摆摆手,说了句:“再等等吧。”
刘怀德心中不解。都已经这个点了,陛下这是还要等什么呢?但他心知不能问,便垂手站在一旁陪着定安帝等着。
转眼夜已过半,外头原本就轻的虫鸣声如今更是消失不见了。一片安静之中,殿外却突然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定安帝似有所感地抬眼望向门外。
没一会儿,外头便传来了通报的声音。
……
“进来吧。”
门开的时候,刘怀德朝门外瞧了眼,进来的正是尉缭的人。
他只瞥了一眼,就立马垂下眼去,似是不敢再看。
尉缭直接由皇上调动,只听从皇上一人指使,里头的人少而精,却都极善查探之事。每次尉缭的人一来,之后就总会有人吃苦头。
这一次,不知道是轮到谁的头上。
门缓缓合上了,也将这一夜发生的事紧紧关在里头。至此,便只有尉缭、定安帝和刘怀德三人知道。
*
外头天刚蒙蒙亮。狗吠的声音从远处传来,穿透了清晨的薄雾。
一众人快步走到左相府邸门前。
领头的上去敲门,迷迷糊糊的看门人将门一打开,门后的一群人霎时挤开他冲了进去。看门的老头见形势不对,立刻追上去,边追还边叫唤着“这是左相的府邸,你们这是要干什么啊!”
这么多人,愣是没一人理会他的。
王左相本就已经穿戴好准备去上朝,一听外头突然吵闹起来,便出去查探。但这才刚一露头,就立时被人给带走了。
他本就只是个文臣,这些人捉着他就好像猫抓老鼠一般轻松。左相本还欲挣扎,眼角却突然扫到一人扬起衣摆上的一个暗色刺绣图案,瞬时没了动作。
那图案,是尉缭的标志。
是圣上要抓他。
左相好似预感到了什么,颓然地垂下了脑袋,好似一瞬间老了数十岁。
尉缭的人目的明确,一抓到左相,就停止了对屋子的搜索,直接带着他往皇殿方向赶去。
对左相府邸的搜查,另有人负责。
……
定安十二年,一封通敌密信于左相府邸之中被搜出,圣上震怒,左相嫡亲一族皆被问斩,旁支一众流放至边疆,朝中曾与左相交好的官员无一不战战兢兢,生怕连累到自己。
自此事后,秦承恩从宗正寺卿之位升至左相一职,秦家于京中逐渐崛起。京中众人见此不免议论纷纷,也不知是秦家人碰巧赶上了这股东风,还是皇上有意提拔。
众说纷纭间,一时无解。
但有一点却是很明确,王家这棵大树,是彻底倒下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里的官职是按秦朝的写的——要让我自设一个,臣妾做不到啊~~
但是资料里也没仔细些尉缭到底是官职还是机构,百度只有关于尉缭这个人的事情【晕】所以这里就当它是个机构啦~
☆、初入宫廷
定安十八年,秋
清早
右相府邸之中的某处庭院里,有许多人正进进出出。进出之人皆身着浅绿色衣衫,袖口纹着三瓣莲花图案,那是右相府中丫鬟的打扮。
她们每个人手中皆捧着一个小案,上面放置着各色衣衫钗环,无一不精美细致。
再往里走,一女孩正端坐在铜镜前,虽年纪尚小,但身上却莫名有种清清冷冷的味道,看上去不似个小孩。此时她秀发披垂,仅着白锦中衣,似是刚醒没多久。
女孩回头望了眼,见着那望不见尽头的队伍,眸色微沉:“不用那些,穿昨日周妈妈送来的那几件就好。”
有个丫鬟小声劝道:“二小姐,今日是您第一次入宫,不得马虎。周妈妈送过来的衣服平日里穿穿也就算了,今日穿来未免有些太过素净了。”
宋沐卿望向她,淡声问道:“这是父亲的意思——还是你自个儿的意思?”
丫鬟被这话吓了一跳,立即哆哆嗦嗦地要跪下认错。宋沐卿一个眼神,身边的大丫鬟泽芝立刻上前止住她的动作。
“将她送出我的院子,我不需要自作聪明的人。”
被主人嫌弃的下人,向来是会被遣出府送回牙婆那,过些时日再被卖到其他府里去。哪怕最后想尽办法留下,也只能做个低等下人,干活辛苦不说,还再不会得到重用。
右相府里薪酬优厚,向来不会亏待丫鬟奴才们。两位小姐院里的活计又比别院的要简单轻松得多,更是人人都想要的好差事。
这丫鬟没想到自己只是劝了一句话,就将这份好差事给弄没了。她惊慌地瞪大了眼睛,想要为自己辩解两句。但还没等她开口求饶,自有人上前堵住了她的嘴,将其赶出了院子。
菡云在方才宋沐卿说话时,便将昨日周妈妈送来的衣服取了出来,等这边事情结束了,方托着衣服走过去。
宋沐卿有四个大丫鬟,这是嫡小姐该有的,但丫鬟的人选却是她亲自从牙婆子那选的。她从小就是个有主意的,父亲因她早早展现出来的才能,在这些小事上也尽可能地依着她。至于她那个嫡长姐,父亲却在其懂事后,再未管过她。说是因为她太过善妒,容不得人,脾气起来了,连她这个妹妹也容不下。
宋沐卿垂眼想了会儿自己的事情,突然问了句:“这些人,是谁让她们过来的。”
她说的是一大清早就来了的那些丫鬟们。
溪雨立时接话回道:“是赵姨娘。右相并不知情。”
听到这个名字,宋沐卿一点也不感到意外。这个赵姨娘在她出生前便已入了府,算是府中老人了。之前她如何,宋沐卿没去查过,但就她近些年的举动来看——
府中女主人之位空缺许久,确实会使人心浮动。
“让她们撤了罢,顺便将此事告知父亲。”
府中姨娘夫人们的事,就让父亲烦心去吧。
宋沐卿穿戴好走出院门,随着早已等在外头小厮来到大门外,门口处一前一后停着两辆马车。前面那辆马车旁,站着一个身着黑衣的男人,宋沐卿只看了他一眼,便认出那是日常跟随在父亲身边的护卫长。
“父亲还没来?”
护卫长转向她轻点了下头当做行礼:“是的二小姐。”
宋沐卿也回了个简礼,便由溪雨扶着上了马车。
没多久,右相宋清林便从正门走了出来。明明已是而立之年,却只在眼梢处带了些岁月痕迹,脚步匆匆,却不减半分从容。眉目俊朗、眸中含笑,头束玉冠、身着玄服,浑身带着一股士大夫的温润气质。
宋沐卿一见宋清林走出来,就将帘布撩开挂起。宋清林转眸望见她时,笑着问了句:“卿儿可是久等了?”
宋沐卿微微摇头:“女儿也是刚到。”
……
马车从相府门前缓缓驶离。相府内另一处庭院中,有个人将手中的丝帕攥得死紧。
“小姐……”旁边的大丫鬟宣杏想要出声劝慰,却也不知要说些什么好。
站在她后面的砚青拉了拉她的袖子,示意她不要说话。
这次相爷做的确是不地道,这一声不吭的就带着二小姐进了宫,愣是一直到走前,都没往她们院里传个声,就像是根本忘记了这个嫡长女。可是这么大的事哪是瞒得住的,相爷也可能根本没想着瞒,外头小厮奴婢们的讨论声多的不得了。在相爷如此态度下,没人会顾忌小姐,反而是她们院前传的声最大。
小姐此时估计心里正气闷着呢,哪还能听得进去劝?
不过说句实话,相爷向来也没一碗水端平过。虽然在吃穿用度上,两位嫡小姐都是一样一样的,但这孰亲孰远……谁心里头不是跟个明镜似的。
宋沐婉绞紧了手中的帕子,昂起头,努力地想要保持自己的骄傲,但是说到底只是个十二岁的孩子,情绪远没大人们控制的好,这么一昂首,愣是没忍住喉中的一声呜咽。
听上去,就像是小兽的悲鸣。
房中本就静,这声虽小,四个大丫鬟仍是能听得清楚。她们不约而同地抿了抿唇,将头垂得更下了点。
宋沐婉深吸了口气,憋了许久,才硬是将气息稳住了。她呼着气,努力使自己的声线平稳:“阿杏,你说。我是不是……是不是真的不如妹妹?”
宣杏略抬起些头,眼神中划过一丝不忍:“小姐,其实……”
话还未说完,却被宋沐婉打断:“行了!”
“我,知道了。”
她低着头,使劲眨巴了好几下眼睛,而后猛地抬头,对着面前的铜镜扯出了一抹比哭还难看的笑。
“比不过……就比不过罢。”
*
宋清林这次带宋沐卿入宫,就是为了自己这个女儿在圣上面前露个脸。
自王相被拉下马来,他就变得愈发低调。虽然宋家向来对圣上忠心,但君心难测,谁知明日又会是个什么样子。他需得早日将手中的棋布出去,才能在危机来临时,有更多的选择。
马车颠簸着到了外宫墙下,宋清林和宋沐卿都从马车上下来,下人从宋清林那接过入宫的牌子,朝墙门那跑去。
虽然宋清林已位及右相,但本朝尤重君臣之别,无论坐的多高,到了外宫墙下,也得下马向守军递了入宫的牌子,之后方能随着引路的公公步行入内。
快到外宫墙的时候,菡云就将早已准备好的面纱递给宋沐卿。宋沐卿戴上之后,才由溪雨扶着下了马车。
下人上前递完牌子,宋沐卿便不近不远地跟在宋清林的身后,其余仆从一众留在宫墙之外等候。
走在宫道上,四周都是高耸殿宇、金碧辉煌,宋沐卿明明是第一次来,却目不斜视,脚步轻挪间,衣摆未动分毫。一举一动,满是大家闺秀的风范。
近日来北方异动频发,漠北部落接连骚扰周边众边城不说,还屡屡做出抢掠财物等挑衅之举,边城诸位将领对此感到头痛不已,朝中为此事的解决之法也争执不休。然漠北部落如若同之前那般,只是几个分散部落倒也并无太大祸患,但如今边疆传来的密信中说道,北边几个少数部落已有联合之势,且如今漠北之中有一能人,极善谋略,边城将领早已领教过其厉害之处,不敢小觑。故陛下于休沐之日,召集左右丞相及太尉三位重臣,连同诸多谋士一同聚集议事殿内,商讨制敌之法。
宋相到时,殿内已聚集不少谋士,太尉左相皆已到齐。定安帝坐在高位之上,垂眼望着底下群臣,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有几个谋士见到宋沐卿与宋相一同前来,眼中闪过几丝怪异,但多数人却是面色平静,一点波澜未起。
过了一会儿,陆续又走进来几人。本还算宽敞的议事殿内如今站了许多人,倒是显得有些拥挤,几个谋士聚成几堆低声议论着北边之事,左相站在一个人少的角落里,垂着脑袋有点像在作壁上观。太尉向来不喜这些文臣,便也占据了一个角落,昂首瞧着那些瘦弱谋士。宋清林因为来的较晚,带着宋沐卿站在靠门的地方,倒比在里头要透气许多。
外头钟声响过四下,定安帝轻敲了下搭着的实木把手,不大的一声霎时让殿内安静了下来,一丝杂声也无。
因着是休沐日,不是正经上朝,故而众人站的没那么局促,意见相同的一堆,相左的一堆,中庸派站在中间又一堆。宋清林就站在中间。
宋沐卿知道,父亲哪里是真的中庸一派,只不过是想要让人注意到他们罢了。
等人群彻底安静下来后,定安帝抬眼,一眼就看见了站在中间最前头的宋右相。
一阵静默。
“右相,你这是何意?”定安帝靠在椅背上,神色深沉地望着他。
宋清林不急不慌,恭敬地行了揖礼后才回道:“此乃小女宋沐卿,卿儿年纪不大却也从小熟读各家兵书,略通谋略之法。昨日家宴,臣在其前谈及北方战事,小女给臣的答复令臣耳目一新,故带其前来,望能说出些制敌之策。然小女年纪尚小,言语思略皆有些稚嫩,望陛下海涵。”
定安帝闻言,这才望向站在宋清林旁边的女孩,看上去似乎才黄口的年纪,却是行着挑不出一丝错来的宫礼,神色淡定,一副从容之态。
不过礼数如何完善,却是和谋略无甚大关系。
定安帝拨了下拇指上的碧玉扳指:“是吗?那朕倒着实有些好奇。宋家姑娘,你倒是给朕说说,你对北方之事,有何看法啊。”
宋沐卿往前走了几步,行了一礼后,才缓缓说道:“依臣女所见,融合便会有差异,而差异带来纷争。漠北众部落间虽有联合之势,但时日尚短,纷争定未消除,此乃‘可乘之机’。”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本求收藏~
《和亲公主》
因为文案有点点点点点长,所以就不贴了Orz
大概就是讲的一个出身名门的坏女人,演戏欺骗并勾引年轻皇子们,再从中挑选一个做自己丈夫的故事
PS:可能出现的貌美男人还不止皇子……感觉自己好像有罪(划掉)
所以应该算是一本轻松向的女票文(?)
☆、宋女献策
宋沐卿简简单单几句话,却是让定安帝眸色暗暗一动。
“哦?”定安帝的臂膀压着扶手,借着这力坐直了些,“何谓可乘之机啊?”
宋沐卿知晓自己的话已是成功勾起了定安帝的兴趣,便又将身子往下压了点以表恭敬——只因接下来她要说的话,着实有些大逆不道。
“臣女觉得,陛下此时应按兵不动,且去信让边疆首领一并不要迎战。”
此语一出,满堂哗然。
太尉闻言第一个不同意:“小小女子连战场都没上过,便口出狂言上堂献策!我当会是什么好主意,却不知是如此荒唐之言!你这‘计策’与向漠北投降有甚分别?我劝你还是好好在闺阁之中写字绣花,别来朝堂之上胡说出糗!”
孙太尉话中的嘲讽之意几乎要直接溢出来,宋沐卿却是丝毫不恼。
她转身朝着孙太尉行了一礼,而后才道:“太尉莫急,请听小女继续往下说。”
孙太尉一摆袖,哼了一声:“我倒要听听,你还有什么狗屁主意!”
宋沐卿浅笑了下,转向定安帝:“臣女知道,众位大臣定是认为此计甚是窝囊,有损吾朝威严……”
话音未落,四周便又是几声冷哼。
宋沐卿又是一笑:“但这却能使吾朝不费一兵一卒,便解决掉漠北隐患。”
“诚如方才所言,漠北族民皆骁勇善战,却有一致命弱点,便是融合时日尚短,其间必会有因差异而引起的纷争不断。如若有强敌来攻,许能一致对外,但若无外部忧患,联盟必将自行瓦解。”
身旁的孙太尉一听这话,顿时冷笑一声:“女娃娃,照你所言,那些外族皆是傻子,能如此轻易便被我们耍的团团转。”
“太尉所言正是臣女接下来要说的。”
宋沐卿接过孙太尉的话继续往下说:“北方异变突起,除了这突然的联盟外,还少不了有那军师的存在。臣女听说北边异族内有一善谋略者,兵法计谋皆不逊于吾朝臣民。臣女猜测,这漠北联盟可能也有他在其中帮忙。所以,若想要破坏联盟,必得再故布迷雾,使其相信,退兵乃是事出有因。”
一旁有一谋士又问:“斗胆问宋家姑娘,若是外族未中计当如何?若是因吾朝退兵,助其威势,挑衅之举演变为暴行又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