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7章

    她来了两天了,也听说了每天必有一人在干活的事。这会儿好奇道:“今天除草的在哪里?”

    这黄豆地里看着干干净净的,想来昨天泥鳅大哥真是非常卖力的。

    宋檀笑了起来:咋说呢,就是吧,不要钱的工人,他真的非常好用,指哪儿是哪儿。

    “田里呢。稗子长出来了,李爷爷带着他在稻田里扯稗子去了。”

    这可是原来种稻时最恨的一种杂草,简直除之不尽,还影响稻谷的生长。

    不过这会儿人闲着,可以每天收拾稻田,李老头只要田里一放水就去扯稗草幼苗。今天拉到个免费劳力,干的就越发起劲了。

    这不,对方捶着腰满脸痛苦,他却精神抖擞的站直着身子,指着旁边别人家的荒田里的老黄牛说的:

    “这大小伙子,怎么腰杆子还比不上我这老头呢?我的牛都看不过去了。”

    得嘞!四五十岁的大小伙子!

    这话把这输掉的钓鱼人也说的没脾气了。

    两人腰间还挂着个塑料袋,里头装着满满当当的稗草。

    不知道为啥,今年李老头家的老黄牛,它就对这几块田的东西来者不拒了呀!

    真会吃!

    那农业频道都说了,这稗草幼苗口感又嫩,营养丰富,牛吃着不差的。。

    213.板栗园

    214.南瓜和豇豆

    赵芳园在山上转了大半天,心满意足,意犹未尽,念念不忘。

    下了山之后实在不好意思,埋头就把自己关屋子里去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家里实在没地方住了,所以乔乔跟爷爷奶奶睡去了,赵芳园睡他的卧室。

    这会儿闭关赶设计图,过几天抓紧测数据,再拖下去,房子真的不够住啦!

    不过,她去山上转悠,也给宋檀提了醒——防护网两边,真的该种东西了。

    金樱子赶不上,可以等明年,今年先种些别的蔬菜水果,大不了多注意着。

    反正有几个宝在,他们每天漫山遍野的跑,差不了的。

    她想了想,下山后便找到张燕平:

    “燕平哥,金樱子实在找不到货的话就算了吧,那里我想想再种些别的什么。”

    “那你打算种什么?”

    宋檀犹豫:“还没想好……”

    因为里头都被西瓜藤和桃树占满了,所以要种的东西最好是爬藤类,利用防护网来生长。

    恰巧七表爷从旁走过,这会儿略一琢磨:“豇豆南瓜,种哪个都好。”

    巧了,这两样宋檀都不爱吃。

    更何况,门口种了几棵南瓜了,田里也有差不多两分地种了豇豆。

    七表爷也乐了:“别说你不爱吃,原先我也不爱吃。”

    这可不是他们挑食,实在是过往记忆太过惨不忍睹。

    豇豆成熟的时候正值炎热夏季,随便炒个菜都要汗如雨下,自然没有心情再摆弄些别的花样。

    偏偏那段时间菜地里成熟的蔬菜很少,只有一个豇豆,仿佛永远也吃不绝。

    于是早上豇豆,中午豇豆,晚上豇豆,恨每天都在吃。

    就这么吃下去,谁能喜欢得了啊?

    至于说南瓜,那就更不爱了。

    那会儿家家户户都不富裕,吃的东西自然也没法去挑什么口感,南瓜也绝不是摘下嫩南瓜来清炒,舍不得呢!

    毕竟老南瓜长得老大一长条,喂猪特别省麦麸米糠。

    喂人的话……

    王丽芬之前尤其擅长做南瓜饭,据说是小时候练会的填肚子小妙招。

    可一个南瓜那么大,肚子胖脖子长,南瓜饭焖出老大一锅还不够,还要再接着吃两天——

    就问谁受得了?

    因此宋檀一听七表爷的建议,心中就很是抗拒:

    “七表爷,豇豆我在田里都种了半块田了,就不用再种了吧。这南瓜……要不咱换成冬瓜也行啊!”

    “都可以。”

    提了建议的七表爷反而表现的很是洒脱:“南瓜花,南瓜尖和小南瓜,清炒的味道都好吃!豇豆可以用来做酸豆角,干豆角,酸豆角炒肉末炒米饭,干豆角冬天炖排骨炖牛肉……就你们家这个品质,也绝对是供不应求。”

    “冬瓜也好,个头大,炒菜清嫩,不错!回头切片晒干冬天炖菜也能吃好久。不过一个几十斤,你要想让它往上爬,恐怕那藤蔓经不住它的重量……”

    宋檀:……

    爬藤的产量大的省心的……

    “种小番茄不也挺好的吗?还可以当水果呢。”

    她自己的地盘嘛,而且种什么都好吃,七表爷当然不挑拣啦,一副你说什么是什么的模样。

    可他这样通情达理,偏偏先把菜谱准备好了,听的人口水滴答,哪还有心思分给番茄?

    宋檀左右想想,最后决定,将这漫长的果园边际线重新规划一下,而后又跟张燕平滴滴咕咕,定下了一系列的农作物。

    成年人谁做选择?

    当然是全都要!

    反正地方那么大,沟渠都挖好了,分出一部分来种一些家里没有的菜,另外一部分就给产量大的,今年先搞钱。

    毕竟,盖房子还得凑几十万呢!

    不过这个季节了再撒种子有些晚了,因此她二话不说,直接拨通了之前卖西瓜苗的那家电话:

    “叔,你认识哪家种菜苗的种类多质量好的吗?”

    她要的可不是小数目,村里其他人家是凑不齐的。

    隔着电话都能听到对方那惊喜的大嗓门:“菜苗?我家就有啊,你想要什么尽管来挑!”

    这西瓜苗也不能从年头卖到年尾是吧。

    对面的大叔热情满满:“我还有两个大棚种的是现在流行的多肉,小姑娘喜欢的多嘛!你要不要来挑挑啊?”

    宋檀:……

    “多肉就算了。”宋檀婉拒:“我现在只想要能吃能卖钱的。”

    “哎,”大叔不乐意了:“多肉虽然不能吃,但你种的好了,老大一盆,也很贵的呀!我这种了一大盆,年底500块钱被买走了,不差的!”

    大叔极力推销,毕竟多肉的价格可比菜苗贵多了。

    宋檀也哈哈笑了起来,发出致命一击:“叔,没钱。”

    对面瞬间卡壳了。

    而后又哈哈笑了起来:

    “你这当老板的哪能没钱呢,都谦虚!”

    他一副看透了的样子,但绝口不提多肉的事了,生怕连这个菜苗也跑了。

    赶紧就催她:“我瞅着明后天阴天,可能要下雨,正是种菜的好时候,你要不现在就来挑挑,明儿一早我还给你送过去?”

    宋檀:……

    还等什么?

    天气不等人!

    宋檀当即抓起车钥匙:

    “爸,我去看看菜苗。”

    只有七表爷精神抖擞:“明天是不是又要多烧几十个人的?哎呀!我就说这活儿不轻松……”

    七奶奶看他迫不及待在院子里转圈圈的样子,心想:死老头子,我还不知道你?你就喜欢人多都来夸你。

    倒是宋三成从屋子里急急忙忙冲了出来:

    “檀檀!别着急走,我给那劁猪的张师傅打个电话,你回来的时候顺路把他捎过来。”

    宋檀来了好奇心:“张师傅?兽医吗?得多少钱?”

    宋三成想了想:“啥兽医啊,劁猪匠!你忘了吗?原先咱家的猪都是他劁的。”

    只不过后来都是在猪仔幼年期就劁了,家里看不到了。

    “至于多少钱……我也没问,多少年都没请他了。你车接车送的话,也就十块二十块吧。”

    宋檀:……!

    !

    “十块二十块?够麻药钱吗?”

    “啥麻药?”宋三成笑起来:“还用这精贵东西了?四条腿一捉,刀子划拉一下就成啦!”

    215.劁猪匠张师傅

    因为这个劁猪的震撼,宋檀挑菜苗时都简单粗暴许多,什么丝瓜扁豆也都加了进去。

    看在老板眼中就觉得她十分爽快,是个好主顾,因此这边还殷殷的建议道:“我看你家菜园子也不小。这春夏还好,等到秋冬了,你家搭不搭大棚啊?搭大棚的话找我呀,我们家干这个可专业了。”

    大棚……

    宋檀还没想好。

    一年到头挺累的,冬天打算让家里人休息休息。不过,休息的阻力大概来源于爷爷奶奶和爸妈。

    毕竟能挣钱,他们绝不会想错过的。

    回家一段时间,她已经看透了家里人的抓钱心态,这会儿话就没说死。

    只是提前打听着:“冬天大棚种什么好卖呀?”

    “那还用说?”菜老板眉飞色舞:

    “水果,那你就种!咱市区旁边的基地,过年的时候一斤都要三五十块,你就说挣不挣钱!”

    “至于其他菜,但凡是绿叶子的,除了白菜,其他冬天都能行。”

    当然了,做生意的,得往好处夸夸嘛,比如人家就没有讲卖不出去或者路封了怎么办。

    不过对于宋檀来说,家里每顿饭一二十口人的食材,啥卖不出去就收拾一下做菜干做酱呗。

    最多是不挣钱,反正亏不了。

    她把这事儿记下,决定等秋冬忙完了再来考虑。

    这会儿当务之急,还是得把劁猪匠张师傅给带上。

    张师傅今年五十七了,在城市里这个年纪刚退休,正是精神抖擞的时候,但是在村里已经可以说是老人家了。

    他原先就是骑着车子在各个村子里来回接活,后来家家户户都不养猪了,他年纪也大了,就随着儿子住到了镇上。

    这会儿听说又有人找,老头还挺高兴:

    “不是不让家里养猪吗?你们家还养了呀?偷摸的不?”

    宋檀哈哈一笑:“没呢,报备了。没养在大路边上,在后山,不影响。”

    家庭农场是可以申请养猪的。

    张师傅腰里系着个小挎包,真的不大,也就巴掌大小吧。

    宋檀瞅了两眼,叫张师傅看到了,这会儿得意的拍了拍包:“吃饭的家伙都在里头呢,跟了我四十多年了。”

    “就是最近几年基本没啥活了,感觉手都生了——你们家这猪啥情况啊?”

    宋檀能咋说?我们家狗偷了个崽回来?

    就春秋笔法了一下:“我们家原先五头猪都劁过了,但是前段时间从山上跑下来一头小野猪,关着一块养了,就说把它劁了,省得打架。”

    这倒是,野猪在猪圈里横冲直撞的,家猪脾气好性格温顺,万一影响食欲不长肉就不合适了。

    但张师傅还有些可惜:“你们家运气真好,野猪仔呀,去山上逮都逮不到的,怎么不留着做种猪呢?”

    宋檀无奈。

    为啥呢?因为乌兰不想再买一头母猪。

    _o_m

    按她的经验是:“这都好几年没有养猪了,本来今年养这么多头猪都挺冒险的,要是养个母猪让它生猪仔,万一自己家出了差错,那不是白白损失钱了吗?”

    “头一年,保守点。”

    而且,家里王丽芬和乌兰都觉得,野猪肉没什么好吃的。

    她们大权在握,宋檀就决定,给这野猪来一刀吧。

    从小劁了,再养一年,年底腥膻味估计没那么重,说不定会更好吃一些!

    啊呀,仙女檀苦肉久矣!

    张师傅这才点头:“那确实,野猪体格好,阉一下脾气好,不然等大了做都不好做。”

    他也挺高兴的:“我这几十年还没劁过野猪呢。”

    想了想又摸出手机来:“我等会儿能发个颤音不?”

    宋檀:……

    就,比。

    她时髦多了。

    但是她也提醒道:“小心因为血腥不给通过审核呀。”

    “那没事,”张师傅倒是挺洒脱:“我还能发朋友圈呢。”

    “对了,”宋檀还没问:“咱们这儿劁猪得多少钱啊?”

    张师傅想了想:“本来是该二十的,不过你这是野猪,我也挺稀罕,再加上你还家还车接车送……给十块钱吧。”

    宋檀:……

    她要不是修仙,这会儿握着方向盘的手都该颤抖了。

    到底是她的野猪和车接车送不值钱,还是猪的重要物品不值钱?

    张师傅没发现她的震撼,这个价就是村里的行情。毕竟十里八乡,会劁猪的也就那么两三个,以前可是家家户户都养猪的,他做一趟活儿,挣个三五千不成问题。

    当然啦,这价格最起码十几年没变过了——因为村里没人,现在也都不养猪啦!

    他啊,如今是个退休的老手艺人,钱不钱的,有就行了。

    不过,如今难得有了事业,张师傅也挺期待:“以后你家有了小猪啊,出生了你就给我打电话,我上门去给你们劁!”

    那必须的!

    宋檀原先没想养老母猪生崽的,但是如今家里都提了,明年迟早要安排的。

    不过那会儿,后山猪圈得重新整理一下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