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他愣没想起来,最后话题一拐:“去市区给我买辆小三轮去。”宋檀:……
行吧,不下水就不下水。
就像他们说的,这两块田,大半天的功夫也就行了,不差自己一个。
转头刚准备挪步子,又问宋有德:“爷爷,我看人家也都开一个小三轮车,要不给你也买一辆吧?”
宋有德瞬间笑的合不拢嘴:“你这孩子,有几个钱呀就瞎折腾,我一把年纪了,我要那个干啥?”
宋檀刚准备点头,却见他又赶紧跟了一句:“那要不买一辆吧,爷爷有钱,我给你拿钱。”
宋檀扭头就走:“不用不用,我爸有钱,他说他今年戒烟省钱。”
这话可不得了!
宋三成当即小跑着,在淤泥里往前挣扎几步:
“我可没说,我可没说!檀檀,你那烟草种了没呀!”
一边扭头讨好的对宋有德笑了笑:“爸,我知道你爱抽这旱烟,今年特意让檀檀在那田边上给你种了一排烟草。”
“要是咱们自己晒自己卷,肯定够劲儿。”
话音刚落,宋有德就已经熟练地抽出腰间别着的光滑油润的烟杆,狠狠往他胳膊上一敲——
“怎么的?你抽香烟,我抽那不要钱的烟叶是不是?”
“叫你给我掏钱买辆车这么难吗?檀檀一说让你给我掏钱,你看你着急那劲儿……”
“不就是钱吗?我有!回去我就拿给你。”
宋三成:……
爹呀,我真不是那意思呀!
166.泡椒竹笋和三轮
宋三成着急的百口莫辩!
这边却见李老头羡慕的看着他俩:“哎呀,老哥哥,你这孙女可真孝顺。还掏钱给你们买车……那三轮车又能拉货又能坐人的,出门多方便呀。”
宋有德脸上的褶子便瞬间舒展又凑紧,美的像朵菊花。
“唉,那可不!咱年纪大了,出个远门气喘吁吁的,就得有个三轮车才方便。”
“檀檀那孩子就是这样,在大城市里学的大手大脚的,你说我不要,她还非买……”
李老头的羡慕是真羡慕,这会儿又叹了口气:
“老哥,还是你享福,你瞧瞧孩子,又是给你种烟叶,又是给你买车,又有钱又有心。”
“不像我家那几个,一年到头了,也就逢年过节来一趟。今年清明倒是回了,给他妈烧纸,临走还从我园子里薅了几箩筐的菜,就给我拎了一兜鸡蛋糕……”
哎哟!
这话宋有德可不敢接,赶紧说道:“你看你,你又瞎胡说,我明明看到你儿子给你拎了好几箱的东西,你闺女好像还给你拎了好大一块排骨吧!”
“害!”李老头努力做出轻描澹写的表情:“也就那么回事吧,那东西我自己也能买。”
宋三成:……
实在不知说什么才好,此刻只能弯下腰,一棵一棵的接着插秧了。
哼,你们两个老头尽管显摆去,我要偷偷的插秧,然后用效率惊呆你们!
哎哟,就是长时间没有干过这个活,如今刚开始就觉得腰有点酸了……
…
这头儿。
皮卡车又哄哄的开到市区了。
买三轮宋檀是没啥渠道,这跟自己的小皮卡又是两码事,于是来之前去镇上的快递点送了趟货,顺带还打听了一下。
她去的时候正是一大早,快递小哥刚打开驿站的门呢,见她来,不知为何,下意识将自己的饭碗往后头藏了藏。
宋檀:……
您这是吃龙肝还是凤髓呀?
直到这时,快递小哥才反应过来,这会儿不好意思的又将饭碗捧出来:
“哎,你看这……也不是想瞒着你,主要是你们家这竹笋吧……”
这竹笋呢,哪哪都好,就是太好吃了些。
那天他们头一茬没买到,第二天特意发了狠,一口气要了十斤!
十斤多少钱呢?
两百块。
宋檀车子刚走,小夫妻俩就都后悔了。
可买都买了,还能咋滴呢?
这东西在乡下送出去,显得也不值钱,两人只好翻出上回打听的菜谱,这会儿小心的将竹笋剖开。
这快递驿站只是镇上的一个小门脸,二楼也只够睡觉的,大伙做饭向来都是在门口点个煤气炉。
如今这“呲啦”一下子,竹笋的清香瞬间散发,两边炒菜的大婶都有点拎不动铲子了。
“豁哟!你们家这做的什么呢?”
小媳妇儿也有些愣住了,这会儿忙不迭翻着那些个竹笋,一边还纳闷的说道:“就,就竹笋啊!”
小书亭app
虽然这竹笋很贵,他们又一时买了很多,可这个味道,这个香气真的好诱人啊。
两边大婶都来了兴致:“哪家的竹笋啊?可真不错,改明儿我也买点尝尝。”
这叫人小媳妇怎么说呢?
这街头巷尾的没个秘密,今天她敢说这竹笋二十块钱一斤,明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俩是败家子,不会过了。
她只好干笑一声:“那什么,一个客户带过来的。”
好不容易等到这道菜在大伙的注视下做好了,两口子迫不及待的搬了小板凳坐下,就见隔壁开烟酒杂货店的,端来一碗青椒炒鸡蛋:
“我闻着你们家笋挺香的,厚着脸皮来要点尝尝呢。”
这倒真是厚着脸皮。
如今已经不流行到处送菜了,要不是家里小孩站在那里馋得汪汪大哭的,他们真不好意思做出这种事。
那大婶不好意思了,小媳妇脸皮只有更薄的,这会儿只能含泪也分出去一碗。
一盘子瞬间就少了一半。
再一扭头,另一侧的邻居也过来了,手里端着一条红烧鲫鱼。
好么,一中午,一大盘子泡椒竹笋炒牛柳(因为省钱牛柳放的很少),最后只剩下浅浅一个盘底儿。
小夫妻俩对视一眼,心想:虽然有些可惜,但也还行,毕竟中午有了三个菜呢!
只要不想竹笋的价钱,一切都是值得的,可等到他们夹起一块的竹笋来——
什么都别说了,眼泪混着饭菜一块咽进肚子里去了。
至于剩下的竹笋……
得了,也不用炒了,小媳妇儿再三打听了一个绝对靠谱的泡椒笋的方子,把剩下的竹笋全都给腌了。
这下总没味道了吧?
就这,还有人到处来打听那天的笋到底从哪儿来的呢?
这不,如今听到有人来,夫妻俩条件反射,就是藏!
这一大早的早上吃拌面,碗里还夹了一快子泡笋呢,鲜香酸辣脆爽!
宋檀:……
我就是来问问三轮车,真不至于。
“哦哦哦,三轮车呀!”
快递小哥这才松了口气,一边扒着自己的面碗稀里湖涂的往嘴里嘬面条,一边又问:“你要啥样的三轮?想干啥呢?”
“三轮跟摩托车可不一样啊,它骑起来转弯的时候要注意,别歪了。”
这点宋檀也想过:“没事,回家我盯着他们练练,练稳当了再说。”
不过她对亲爹还是有自信的,别看他爹宋三成理论总是不过关,但是实践能力还是很强的。
区区小三轮,没问题的!
一边又跟快递小哥讲自己的要求一样:“我爸想用来拉点儿东西,我爷爷没事骑车代步,最好别太能装。”
“那简单啊。”
快递小哥卡察咬碎一口泡椒竹笋。
“咱街上那种送货的小三轮看到没有?就前面那辆,行吧?”
“你别在咱镇上买,说是修的方便,但咱镇上卖的都是杂牌,你去市里头找个靠谱的牌子,比这要强的多了,三千块钱能拿下。”
至于说老人家骑的……
“那简单!”
他又刷刷从手机里翻出个图片来:
“就这样的,前面一个自行车上的车座,后边一个大车座。老爷子前面骑车,老奶奶后面坐着,稳当。”
“而且别看这车小,在咱们这地方爬坡,上山也都挺有劲儿的,走小路也不怕。”
“咱镇上今年这样的快递我都送两个了,都买的这样的。”
167.家庭农场和政策
这边一切都打听清楚了,宋檀刚准备上车,却突然见到一个熟悉的面孔,正站在路边笑着对她招手:
“宋檀。”
“小……祝支书。”
是村里年轻的小支书啊。
一段时间没见,祝君的头发都变短了许多,皮肤也比之前看着要略黑了一点,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依旧昂扬。
“你这是……”宋檀看着她背着的黑色大包:
“来镇上开会吗?”
祝君笑了笑:“一大早开什么会呢?我是来办点事,顺便准备去市区一趟。”
她看着宋檀的空车:“今天不卖菜了?那去市区吗?捎带我一回。”
宋檀点点头:“打算给我爸买个小三轮。”
扭头又想起来什么,问道:“这个不会还要上牌要驾驶证吧?”
祝君哈哈笑了起来:“按道理……按道理这镇上全都没呢。”
宋檀松了口气。
真是怕了现在一层又一层的政策了。
这边又将副驾驶稍微收拾了一下,祝君已经熟门熟路的上了车。
这会儿叹了口气:“村里交通是真的不方便,我那辆小车出了点问题送去检修了,这两天出门,全靠村村通的班车啊!”
“那是,”宋檀也笑道:“要不然怎么村里人越来越少了?就因为在山里头,一直就出不去呀。”
祝君也点头:“是这个道理,人出不去,机会就出不去,教育和医疗更加出不去。所以,年轻人最后都跑了。”
大抵,所有落后的山村都是这么慢慢沉默的。
不过,她嘴里说着沮丧的话,表情却反而很积极:“但你说的是现状,不过我猜,有你在,咱们村很快就会繁荣起来的。”
她扭头看着宋檀:“听说竹林里的笋都能卖二十一斤?宋檀,你果然是偷偷学了本事才回来的。”
就是从哪里学的本事,她还没琢磨出来。
不过想想也是,要真是这么轻易就能琢磨出来,那人人都能有这个本事种田致富了,哪还分什么绿色有机蔬菜和一般的蔬菜呢?
回应不了的时候,微笑就行了。
宋檀就笑的很标准。
祝君也不是爱说废话的人,闲聊两句,这会儿翻了翻自己的黑色大包:
“不过,刚好也有个好消息要跟你讲——上次你申请的家庭农场的补贴和审核,昨天市里头通知我,文件已经通过了。”
“现在你可以在网上正式想一个家庭农场的名字进行注册,到时候如果有机会,市里头会适当在网络上帮你引流的。”
“不过……”她笑的有些无奈:“你也知道,咱们云城太小了,在网上连个水花也翻不起来,就算市区能引流,也不要指望什么,实在是能力有限。”
宋檀闷笑一声:“我有准备。”
“至于这个补贴……”祝君沉吟一会:“因为有些项目的考核期很久,所以前后会有许多人下来考核,有些是会下达正式通知,有些就会私下实地考核。”
“但只要你在数据上不弄虚作假,这一块儿应该没人能卡你。”
有这句话就够了。
宋檀点头:“你放心。”
车子平稳的行驶在道路上,两侧田园里已经有了葱葱郁郁的绿色,路边一大片的油菜花已经快要谢了,结出了稀疏的绿色长条果荚。
祝君想了想:“今天文件下达后,你最好抽空还是来一趟行政大厅这边,先把你的农场在工商那边备个桉。”
“接下来你不管是开网店还是网上组团怎么卖,只需要定期在工商税务那里申请一健免税就行了。”
“另外,家庭农场的养殖范围也会酌情放开,包括你们家猪的对外销售情况,只要基础检疫合格,也是允许的。”
《镇妖博物馆》
这倒真是个意外之喜了。
农产品免税,宋檀一开始就清楚。
但是如今对农村家养牲畜的限制很多,她本来还琢磨着,这些猪到时候选一头办上个杀猪宴,到时候谁若是看上了,剩下的直接整头拉回去吧。
也没打算卖多少,顶天了三头。
毕竟家里如今吃饭的人可太多了。
但有祝君这句话,一切显得合理合法,那不是更好吗?
她于是答应的特别爽快:“行,那我待会儿就直接把你送到行政大厅,咱们一起等着,办完了事我再去买三轮车——你赶时间吗?”
祝君笑弯了一双眼睛:“等的就是你这句话,不然我还得挤村村通的班车,绕一大圈才能回村里去。”
“放心吧,我今天不赶时间。”
就像祝君说的,一切都很顺利,上上下下在行政中心多跑了几趟,所有的手续就都办齐全了。
至于买车……在钱到位的情况下,果然也是十分迅速的一件事情。
等到皮卡哄哄的又开回村子里,宋檀刚把两辆车推下来,就看见插秧的三人已经淌着满脚的泥水从田边走回来了。
“来来来,赶紧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