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6章

    对方穿着制服,看见孙燕燕和毛丽多少有点窘迫,脸绷得紧紧的。

    婆媳俩下意识便后退开来,眼睁睁看着人家上前盯着那几个塑料袋,问道:“这些多少?”

    “三百二,都带走吧。”宋檀也干脆利落。

    对方瞬间松了口气:“还以为今天抢不到了呢。”

    他麻熘的转了账,而后拎起面前的几个袋子,又一阵风似的跑走了。

    宋檀听着提示的“微信收款三百二十元”,这会儿又对毛丽笑了笑:

    “还是我嫂子的面子好使,这双倍退款回来的还挺快的啊。”

    而后又遗憾的说道:“哎呀,大伯母,你瞧,来的不巧,东西都卖完了,还说留两根给你们尝尝呢。……”

    “没啥事的话我就先回去了啊,家里一堆活等着做呢,这一天天的,累死累活才挣几千块钱,够干什么呀?”

    一天挣几千?这破竹笋?无本生意?!

    小皮卡发出了任劳任怨的声响,婆媳俩眼睁睁看着对方熟练的转弯上路,而后消失不见,只觉得血压都呲上来了。

    …

    因着两个人都生了闷气,毛丽在菜市场挑拣了一路,这才勉强花了钱买了些。

    但那么多莴笋呢?

    饭桌上到底还是有它的一盘之地。

    奈何全家无人问津,只有毛丽倔强的想要努力消耗掉它。

    宋大方实在受不了:

    “楼上楼下,对门的街坊邻居,你想给谁就送两根过去吧,这么大一堆,吃到猴年马月呀。”

    其实毛丽平常穿金戴银的,最喜欢在人家面前摆阔,这个时候她可一点也不抠门,送东西倒真是挺有优越感的。

    可这回,谁让她跟莴笋杠上了呢。

    这会儿白眼一翻:就不。

    “一天天的,什么呀就送送送的,还过不过日子了?等会儿我把它们焯水晒干,留着冬天吃。”

    子怡捧着自己专门的碗,这会儿好奇道:“为什么要冬天吃啊?冬天超市没有菜了吗?”

    毛丽心头憋气,可面对小孙女,还是扭出微笑来:“因为你妈不上班还乱花钱,咱们家要省吃俭用,不能浪费。”

    子怡才上幼儿园呢,这会儿小大人一般叹了口气,认认真真的教育自己的奶奶:

    “奶奶,不可以这么说,老师说了,家庭主妇的付出也要得到尊重。:”

    这是上个月三八妇女节专门开的主题讲座,别看幼儿园孩子小,可现在的小孩子那是真聪明,常有惊人之语呢。

    这会儿毛丽就感觉心上被扎了一刀。

    她是真想掀桌子呀。

    咋滴,她不是家庭主妇啊,里里外外操持了这么多年,怎么没人说体贴话呢?

    如今有了儿媳妇,儿媳妇每天不是闲逛就是花钱,家里家务活她沾一点了吗?顶天了给子怡打个果汁烤个面包什么的,用的没有败得多!

    就这,孙女还体贴她!

    毛丽越想越气,可看着宋子怡那张稚嫩的小脸儿。她懒得吵架分辨,只能哼哼一声:“你小孩子,不懂,长大之后你就知道了。”

    子怡哼了一声:“奶奶你就会说这句话。”

    因着这件事,毛丽心头越发憋气,决定一定要好好利用这免费的莴笋。

    于是收拾了碗快,就在厨房里忙活起来。

    削皮、切丝、焯水、翻晒……

    几十棵笋子的大工程,她一个人在厨房腰酸背痛的,做完后抬头一瞧:天都黑了!

    152.农活永无止境

    着急忙慌的,毛丽也顾不上看时间,赶紧翻出一块纸板来将莴笋丝都放上面,架到窗台上。

    等夜风吹一吹,晾凉,明天再拿出去让太阳晒晒。

    然而这头才刚进厨房收拾着晚饭,没过多大会儿,房门推开,儿子宋学海淋得跟个落汤鸡似的。

    “这大雨来的也太快了。”

    刚下车就噼里啪啦的,他关了车门一路跑回来,浑身就淋湿透了。这会儿赶紧回房,准备换衣服,然而瞬间一愣,而后高声喊道:

    “妈,我下午给你发消息说把窗户关上,你怎么没关呀?这飘窗上全是雨水。”

    至于说那辛苦一下午才收拾好的莴笋丝——得了,不用看了,底下的纸板都泡的烂湖湖的。

    毛丽看了看自己错过的消息,真觉得一口气上不来了。

    ……

    宋檀还不知道大伯母的血压一天三升,日子过得这样精彩。

    但本该回去的她想了想,方向盘一转,直接拐进了商场。

    既然直播以后打算常做,那就得专门买个直播用的手机了。不然乔乔老拿着自己的手机,容易耽误事儿。

    再来,乖弟弟最近表现不错,买台平板电脑回去给他看动画片吧!

    唉,还说务必抽空带他去游乐园呢,如今瞧瞧自己的日程,果然是把农活想的简单了。

    刚付了钱,宋三成的电话又打来了:“檀檀啊。你回来的时候去建材市场拉几块彩钢瓦。我跟你爷爷俩正在砌灶台呢,得给这灶台搭个棚子出来。”

    不然下雨刮风的着实麻烦。

    这所谓的彩钢瓦,是淘汰了石棉瓦之后,如今流行的经济适用型材料。其实就是宽度一米左右长度,看个人需求。

    一块倒也不贵,最基础的普通大小的也二三十块钱。

    如今搭个棚子过渡一下,倒真挺合适的。

    就是这个钱吧……手机平板一买,自己还倒贴了一点,等再买上这个彩钢瓦……得了,一天白干!

    她想起自己的负债,唏嘘的上了车。

    …

    回到家中,只见宋三成已经在贴着院墙的一处地方,搭起了简单的棚子。

    棚子上方光秃秃的,但棚子中间那用红砖砌出来的大灶台,却格外醒目。

    没别的,就是这么一将就,整个院子越发显得局促和丑陋了,根本没有规划可言。

    宋檀能怎样呢?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啊。

    宋三成正帮忙在旁边搭出一个木架子来,给七表爷放他的油盐酱醋各色材料和砧板。

    宋有德抽空往自己的烟杆里头填了一小撮烟叶:“檀檀,后山那几块田你打算种什么呀?那地荒了好多年了,如今收拾起来一看,可不肥。”

    那边加起来满打满算也就三亩地,宋檀想了想:

    菜是不缺了。那就……

    “黄豆芝麻红薯,自己家吃嘛,还是自己种出来的放心些。”

    提起红薯,宋有德也很难生出好感,但他也晓得现在年轻人都还挺喜欢的,这会儿只琢磨着:

    “那我得想想,村里谁家的红薯口味好,到时候你依着这个品种去买。”

    买回来了,地反正都已经收拾好了,到时候起几道垄,把这红薯切块儿放进去就行了。

    反正这个季节红薯也该发芽了,就着上头的芽点儿来切吧,给孩子看个新鲜。

    宋檀点点头,随后又想起一件事来:“对了,爷爷留一点空让乔乔去种玉米。”

    乔乔这傻孩子也就这一个会种,不给点儿发展空间可怎么办呢?

    这地有什么一点半点的?

    宋有德琢磨着:既然说要种玉米,那红薯和玉米各占一半儿就行了。真要说起来,玉米还能喂鸡呢,反正都比种红薯好。

    毛细雨渐渐变大,宋檀只来得及将带回来的彩钢瓦一一扣好,这会儿瞅了瞅天色,一边从梯子上下来,估计今天要下大雨了。

    “也是稀奇,”宋有德一边点头一边笑呵呵的:

    “老天爷顾着你呢,往常清明节可没有这么大的雨。昨天才洒下的种子菜苗,咱自己浇水够干什么?还得老天爷下一场大雨才行,浇得透透的,该发芽的过两天就能发芽了。”

    宋三成也乐起来了:“不过这雨可不能太大,不然把种子都冲出来了,回头喜鹊又该上地里去吃了。”

    宋檀脸色一僵。

    紫云英地里的蚂蚱虫子,可让那群鸡仔们撑的都翻白眼儿了。

    如今这才刚撒下种子,就要防备着天上飞的。再有灵气吸引,多少种子也不够他们吃的呀。

    唉,手头就攒了这么点灵气,晚上还要去板栗林那边雨露均沾,一天天的,真真是什么都剩不下来。

    原先在修真界,不管是催生促灵,还是驱虫驱鸟,都是可以布阵的。

    可如今换了世界,她拿什么布阵?

    只能拜托李老头就扎根在田地里,日日赶鸟吧。

    至于虫子……只能等着苗子再大一点用灵气震荡吧。

    这么一想,工作量真是越发的大了。

    然而农活怎么可能只有这一点?

    只见七表爷从后山转回来,这会儿拿着宋檀买回来的地梨儿看了又看,最后才点头表示满意。

    然后又迫不及待的问她:“你的猪都养在后山了,什么时候把猪圈放开,让他们在山上跑啊?”那样的肉才好吃呢。

    宋檀想了想,时候倒是也差不多了,小猪们如今身板壮实,多跑跑,能吃能喝能睡,年底才能做贡献。

    但是……

    “七表爷你别急,我这后山铁网还没完全封住,这不是等着跟桃林的一起送过来吗?”

    “还要啥网?”七表爷满不在乎:

    “乔乔特意带我去后山看大王了,是条好狗。有它在,你装不装铁网这猪都丢不了!”

    “再说,那人家草原上狗能放羊,一放一大群,你这大王长那么大个子就放五头猪,还放不过来呀?”

    七表爷也是会玩手机的,那网上牧羊犬放羊,多聪明呢!

    大王他也看了,多么大的个子!这一个好品种,不养猪可惜了。

    宋檀傻眼了:人家大王原先也不是做保安的呀……

    但是想了想,七表爷的建议倒真不是不行,如今就养五头猪,在自家后山也就罢了。

    往后要是养的多了,难不成还四面八方全都围起来呀?

    还不如趁着猪小,好好训练大王喂猪……啊不,放猪呢!

    153.削皮任务

    七表爷安排完大王,这会儿又转悠着去看他的新灶台。

    新灶台完完全全是按照他的要求来搭建的,用的是上回搭猪圈狗窝剩下的红砖和水泥。

    别看只在院子里搭了个棚子,可真要说起来,整个院子四分之一的面积都被这处“厨房”占据了。

    贴着院墙边上码着整整齐齐的一摞柴禾,和一大包用来引火的松针。

    柴火垛正前方,对着的则是下面砌砖上头搭了厚木板的台面,七表爷的各色调味罐和油盐酱醋都放在上面。

    紧挨着的,就是一口大铁锅。

    大约是使用多年了,被养得油亮油亮的,单单直径就有七十二厘米。

    这得有多大呢?

    就这么说吧,直径三十厘米的锅,差不多都够一家四口炒菜了。更何况锅的面积就像披萨的尺寸,有这口锅炒菜,轻轻松松几十号人不成问题。

    旁边一口也是同样大小。

    而在两口锅的中间靠上的位置,则是一个大铁罐砌进了灶台里,上头还带了个盖子。

    以后每次生火之前把这罐子里加满水,饭熟了,水也差不多烧开了。不管是洗碗刷锅,还是要烫些什么,都方便。

    按照七表爷的话,有热水器归热水器,但反正都要烧火的,多费几块砖头砌个水锅,也不费什么嘛!

    得嘞!

    他占着辈分,还是大厨,又是这么合理的要求,家里还指望着他能好好带带乔乔呢,自然是有啥说啥。

    就这,七表爷仍旧不满意,好些珍藏的东西都没敢往外面摆,而是直接塞进了柜子里。

    “三成啊,不是我不舍得给你们用好东西,实在是这露天放着,保存的再好也难免受潮受热的,容易变质。”

    “这灶台春夏秋用起来都行,到冬天可不成啊,入冬之前,你们得想办法把厨房再扩扩。”

    那都是入冬的事儿了,现在才开春呢,宋三成信心满满:

    “行,表叔,你放心。抽空了我把整个院子都改改。”

    现在就先这么支应着吧,哪儿能一口气吃个胖子呢?

    再看看时间,今早上不用现挖竹笋,去菜市场的时间就赶了个早。

    这不,宋檀都回来了,这会儿也才十点多钟。

    采茶的人要十二点才收工,以七表爷做饭的速度,一点也不着急。

    他于是招招手:“乔乔啊,过来给表爷帮帮忙。”

    乔乔手里捧着崭新的平板,这会儿十分不舍得挪开目光,然而宋檀却毫不犹豫地将平板抽走:

    “乔乔想要看奥特曼,就要好好挣工资,毕竟平板很贵。”

    “接下来呢,一天三顿饭,你都跟着七表爷。他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活干完了,就可以来找我拿平板,随便你玩儿。”

    “这样可以吗?”

    乔乔有些茫然:“只用做饭吗?”

    宋檀想了想,转头又问七表爷:“七表爷,你做菜的方法,如果直播的话能行吗?”

    七表爷哼笑一声:“家常菜有个什么藏着掖着的?现在那颤音上、书店里,还有你们年轻人玩的什么小绿书之类的,上头菜谱多着呢,随便你播。”

    七奶奶一口戳穿他:“他也就会家常菜了,好些个新鲜菜式,他自个儿在家里刷那个什么《下厨房》,还学了两招呢。”

    七表爷被揭了老底,这会儿气哼哼道:“什么叫学了两招?我的方法更有效率。这不是得多看多学习嘛。”

    说罢急匆匆转移话题:

    “你们年轻人就爱折腾这些花里胡哨的,拍就随便拍,我不藏着掖着,也不是人人都有这本事的。”

    这话倒是真的。

    不然菜谱那么多,怎么有些人是大厨,有些人还会湖锅呢?

    宋檀忍了笑,又对乔乔说道:

    “做饭的时候还可以开你的乔乔课堂,你当老师,给手机上的学生都讲讲。”

    既然直播有人气,那就好好攒一攒吧,最近没啥可卖的,先保持热度也行。

    说起自己的课堂,虽然看不到学生反馈,但过家家的时候,本来也没有学生反馈的,孩子们还不是玩儿的乐呵呵的。

    乔乔就是这种心态。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