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0章

    宋檀“嗯”了一声。

    她见的多了,每个人在不同人的眼中都是不同的角色,不必强求,只求顺心即。

    她原本以为大姑要多说些什么煽情的话,却没想到大姑画风一转:

    “就是你大伯母如今年纪大了,脑子越发不好了!”

    “你奶种了三畦的莴笋,加一块儿得有五六十颗吧,我看她那架势,还想都拔了——她打算怎么吃?”

    “我就说嘛,上了年纪了也不能天天在家里带孩子做家务,没事出去跳个广场舞,再不行去摆个摊,都比在家里蹲着强。一点成色也没有……”

    大姑显然也是怨气深重,嘟嘟囔囔:“你奶奶种点菜容易吗?”

    宋檀失笑:

    “是,还是大姑会过,这春笋回家焯水晒干了,还能吃好久呢!”

    “是。”大姑怀念的瞅瞅这片竹林:“这一二十年都没人买竹子了,你瞧竹林里头长得密密麻麻的,太多了不好。春笋瞅见了就多挖一点,也给他们腾个空儿。”

    一边儿还琢磨着:“这嫩笋心儿回去斜斜切了焯水,然后用泡椒加点牛肉炒,哎呀,这老下饭了!”

    再一想:还有莴笋叶呢!

    “晚上就吃这个泡椒竹笋,再加清炒莴笋叶吧,槐花就先蒸个蛋,明天做顿槐花饼……”

    这么一琢磨,好像小半个月都有吃的,又省了几百块钱伙食费!

    大姑心里头的账一算明白,挥锄头挥的是越发的用心了!

    宋檀本来对这春笋没啥念想的,修炼艰难,她今年的灵气还没舍得给太多到这里,可大姑这么一说,她也忍不住有点馋了。

    刚琢磨着让乔乔多挖两颗回家,却见这傻孩子已经钻出竹林那头,捧着一捧油菜花过来了:

    “姐姐,给你吃。”

    一边儿又顺手掰了一截儿菜苔吃掉了。

    宋檀也笑了起来:“我小时候,我妈老是炒这个油菜花的花苞和菜苔,我就不爱吃。”

    大姑笑了起来:“你小时候家里吃顿肉还得考虑考虑呢,还在种田,哪有功夫精挑细做的?肯定不好吃。”

    “现在吃就不一样了,那话怎么说的?养生!”

    大姑能在市区摆摊几十年,做鸡蛋饼的手艺不知道出神入化到何等地步,但做饭的手艺显然被他的抠门精神磨砺的十分优秀。

    这会儿看着那把油菜花,就想出了几个菜色:

    “我跟你讲,扯一把油菜花,再去山上看看有没有野葱,挖一株回来。把这油菜花焯水煮熟了,再把葱也切好,姜蒜切碎,拿点辣椒面儿、酱油、醋,白糖,味精什么的,拌熟了以后再把这个葱也放进去,倒点香油……好吃着呢!”

    这形容的……

    宋檀只是想一想,口水都要淌出来了,可是……

    “大姑,你这个拌菜的方法,拌鞋底子都香。”

    大姑哈哈笑了起来:“那你用这个打荷包蛋也好吃呀,把这油菜花切成末,跟鸡蛋拌拌……”

    “再不行的话,你家煮饭那米汤烧开了再把油菜花放进去,撒点葱花,胡椒面什么的……”

    说起精打细算,大姑真是行家,这用的料没一个贵的,偏偏就是能把东西做好吃。

    宋檀唏嘘着:“大姑你懂的真多呀……”

    大姑笑了起来:“我这算什么呀,你是没见着咱们村以前做大席的,那师傅,绝了!”

    “手边有什么的,都能给做出好菜色来。有一年春天的大席上做的是油菜花炖鱼尾,哎哟,那叫一个赞不绝口啊!”

    “我记了好几十年。”

    ------题外话------

    谢谢大家的订阅投票打赏和评论支持。

    三更,日万失败,一定是你们没按住万,不怪我!!!

    7017k

    120.传说中的七表爷

    大姑说着说着,自己也馋了。

    干脆又抬一嗓子:“乔乔——给大姑多摘点油菜花,我回去打米汤喝!”

    那点油菜花稀稀疏疏,不知是什么时候掉落的种子自己长的,也没人管,开得很是放肆。

    乔乔挎着筐子钻在花丛里,挑了一个好位置把怀里的小盒子打开,然后揪着熊蜂的胖屁股就把它放上去了。

    油菜花杆儿高,花朵却细嫩,熊蜂上去后,整朵花肉眼可见的就是微微一颤,显然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了。

    乔乔叹了口气,早把他的竹笋忘到一边去了。

    这边,宋檀也被勾起了馋虫,这会儿动了动手指,指尖淡薄的灵气随风飘散,整个竹林唰唰作响,连枝干都仿佛碧绿许多。

    脚下萌动的竹笋也越来越多。

    她挪开脚尖,瞅准位置,直接刨出一颗圆胖的竹笋来,大姑喜不自胜:“哎哟!这个大!还没出土,肯定嫩!”

    “回头凉拌了——哎呀,这颗有点老了,不过没事,多掰掰,炖鸭子去,最近菜市场的老鸭便宜了。”

    她一边挖着一边念叨着,每一道菜都仿佛近在咫尺,宋檀终于忍无可忍:“大姑,你怎么这么会吃?”

    大姑哈哈笑起来:“因为刚我说的那个大厨,你得喊七表爷!小时候他在咱村里做大席,我都跟前跟后的,多少也学到了一点。”

    好吧。

    七表爷。

    别说宋檀穿越了一百多年才回来,就是她没穿越,她也压根分不清。

    实在是亲戚太多了。

    好在大姑终于把话题从美食转到了人物上——

    “你七表爷啊,按你们现在年轻人说话,那真是炒鞋底子都好吃。”

    “听说原先大队还做集体食堂的时候,乡亲们怎么说大队长都不叫他做饭——就因为他做的太好吃了,大伙儿吃不够,计划粮食也不够了。”

    嚯!

    那这宋檀是真的肃然起敬了。

    为什么老一辈人不爱吃野菜?因为在他们的记忆里,野菜都是水煮,一锅菜里能点上一滴油就是奢侈了。

    在那个年月,清水煮野菜谁能做的好吃?

    但按照大姑的说法,偏偏这位七表爷就能!

    那确实是真了不得了。

    宋檀不由动了心。

    因为她抽空盘点了一下接下来的任务——

    山上要种桃树。

    几块田翻耕过后也要耧平撒种移苗。

    稻田要蓄水接着犁田准备插秧。

    中间还要喂猪喂鸡喂鸭喂狗子。

    茶叶还要持续采摘。

    灵气阵法配合着是可以,但是因为她如今能力不足,再加上也不能太有悖现实,除草除虫工作适当也得做做。

    这就完了吗?

    并没有,等这一波忙完,桃花要开了,地里的小白菜什么的早熟菜也该收拾了,接着是翻耕,种别的,宋檀还得负责卖菜……

    这么算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家里都要是这个持续请人的状态,偏偏家里饭菜味道好,每个人的饭量都翻了两三倍。

    十几个人的饭,愣是要按照二三十人去准备。

    乌兰如今在家里,别看只中午一顿饭,可她从上午就要开始收拾,中午还要负责刷锅洗碗,那可是天天都被困在灶台上啊!

    宋檀找就想找人来分担了。

    她和乔乔每天还要在山上挖坑刨土,收拾机器弄不到的边边角角……整个家里,目前没有一个人是闲着的。

    没看张燕平都被赶到山上去磨练了吗?

    也因此,这时候大姑把人家大厨夸的天上有地上无的,宋檀真的很难不心动。

    “大姑,七表爷现在在干嘛呢?还接大席啊?”

    大姑眉梢眼角又耷拉下来:“在我对面那个小区呢,新楼盘,现在房价涨到8500啦!”

    话是这么说,可大姑的神色却不见多高兴。

    “你七表爷是真厉害,年轻的时候拿了钱偷摸在市区买了个房子,结果后来那片拆迁,他又没要钱,只要了那套房子。”

    “本来是给儿子准备的,结果儿子年纪轻轻就上xj去了,还在那边成家立业了。”

    “你七表爷年纪大了,琢磨着儿子看来以后是不大能养老,就收了个徒弟,说教他手艺,但是得负责养老送终。”

    结果徒弟也是个白眼狼,觉得学会了就包袱一卷,跑到沿海大城市去了。

    大姑气哼哼的:“当时是家里养不活,那家四个儿子呢!半大小子初中毕业,瘦的跟个骷髅一样。你七表爷带在身边又是教又是给吃给喝的才喂出来的,后来还给安排了去考高中。”

    “那家人送人来的时候,哭天抹泪的张罗着给你表爷磕头,说一辈子伺候。”

    “临了临了,人家包袱卷了跑了,这家人又说你七表爷专门会捡便宜使白工,他儿子在身边陪了五年,一分钱也没拿到……”

    “我呸!”

    宋檀无语。

    老实人各有各的苦闷,黑心肠倒是自有自己的自在。

    她只能安慰道:“没事大姑,往好处想想,七表爷如今住在市里头,衣食无忧,生活不愁,也挺舒服的。”

    大姑又叹了口气:“城里有城里的好,上医院方便。可你七表爷两口子心里不舒坦……你也知道,新小区,物业做的好,不许在小区里开菜地。”

    “上回大检查,把你七表爷栽在砖缝里的白菜都给拔了……你七表爷难过啊,每天在小区里溜达没事做,他买菜买肉又挑的很,说是吃饭都不香了。”

    地砖缝里还能种菜?

    那得是什么高手啊!宋檀叹为观止。

    “那……卖了新房子,换套带院子的?”

    大姑瞅她一眼:“你七表爷今年都六十七了,你以为跟你一样年轻能折腾啊?我估摸着啊,他们是想回村里来住,又怕头疼脑热的没人送他们去医院……难受着呢。”

    大姑说到这里,也心中一动:“檀檀,你在家种地,也不能种一辈子吧?不然你回家跟你爸妈商量一下,把七表爷接过来当大厨算了。”

    “七表爷身体好,你就让他当大厨。”

    “身体不好,你开车带他们去看。放心,不要你花钱,两口子有积蓄。”

    “到时候你给七表爷两口子照顾好,养老送终,他们偷摸说过,等走不动的时候找人来照顾,谁照顾的好房子就给谁。”

    大姑一想到房子就心头火热,这要不是亲侄女儿她还不说呢:

    “你就说,白得一套大房子,多好啊!以后出嫁都能随便挑拣!”

    ------题外话------

    我们这里,儿女在边疆的好像还不少,老一辈亲戚们的兄弟姐妹都有听说在那边落户不回来的……

    或者十年八年回来一次……

    7017k

    121.看上我那房子了?

    这可真是亲大姑呀。

    宋檀看着她:“大姑,一套房子呢,你为啥不叫我哥去照顾七表爷?”

    大姑的儿子朱令旗还没结婚呢,大姑就算有家底,多一套房子怎么不行?

    大姑羞涩:“你咋知道我没叫呢?”

    大姑的一双小算盘眼,把这价钱盘算的透透彻彻:七表爷如今两口子能动,能吃能喝,根本不需要照顾,顶多是隔三差五去看一眼。

    真要是病了,他两口子也说了,不要人花钱,他们自个儿有医保也有存款。

    就是万一以后不方便了,得照顾着。可这照顾着,哪怕是请护工天天伺候呢,能花多少钱?

    七表爷如今那房子,新楼盘,按照云城这十八线城市的房价,能在如此低迷的市场卖到八千五,可见学区和城市中心位置什么都占全了。

    再加上那房子拆迁后赔的也大,足有一百七十多平方……就说这么好的房子,给谁谁嫌多呀?

    所以七表爷才刚透露出这个意思,大姑就赶紧毛遂自荐了。

    当时她还在摊上摊着饼呢,七表爷拎着菜从那儿走过,闻到味儿就说她:

    “你真是不开窍,教了你多少回了,怎么腌个酸菜还腌不好,这豇豆一闻就知道味儿不对。”

    大姑的鸡蛋摊饼里会撒些酸豇豆来提提味儿,但这酸豇豆谁有那功夫折腾啊?都是买的现成的。

    其实大姑吃着挺好的,可惜了,七表爷看不上。

    所幸四周无人,才保住了这酸豇豆的颜面。

    大姑也不生气。

    她如今鸡蛋摊饼这手艺,也多亏当初七表爷点拨呢。于是就笑着表示自己没那功夫,然后再侧面给七表爷提一提,让自己儿子以后给他养老送终的事儿。

    七表爷也是个耿直人,闻言抬眉看她一眼:“看上我那房子了是吧?”

    大姑还以为有戏呢,喜得直搓手:

    “看您说的,那房子谁不想要呀?您放心,我们一家都能给您承诺,保管给您照顾的体体面面的。”

    七表爷才不信呢。

    “你就一个儿子,上头管两个老人。以后结了婚,下头还有孩子。万一再找个独生子女对象,那边还有俩老人……那轮得到我们吗?”

    “不是这么算的啊表叔。”

    大姑好倔强:“我们这不也还能动弹吗?回头刷刷洗洗的,照样比年轻人能干。”

    宋檀好奇:“大姑,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啊,七表爷究竟为什么不同意?”

    她大姑一家子真的是持家有道的,大姑父不爱说话,但人憨厚。

    大表哥相处的不多,但是瞧着应当也没有没谱到哪去。

    瞧大姑每天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精神利落的样子就知道,七表爷要是松口,他们还都住对面小区呢,就近多方便呀。

    大姑叹了口气:

    “其实呀,你七表爷那都是借口,他主要是看不上我。:”

    当时七表爷咋说的?

    “……红梅呀,我知道你是个利落人,但我这人,一把年纪了,我就好享受。”

    “你天天日子过得抠搜成那个样子,那不行,我接受不了。”

    尤其是大姑爱在菜市场即将散摊时杀进去砍个血糊拉碴的价,这件事叫七表爷尤其相不中!

    他认为:吃菜吃肉,那必须得是新鲜的,要么就是绝顶好品质的。

    大姑这个生活理念,跟他格格不入。

    “噗!”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