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4章

    不过他嘴紧跟谁都没说,只是自己在扯紫云英的时候,就选择牛吃的这块田,轻易不到别的地方去,省得耽误人家挣钱了。

    如今他点点头:“城里菜卖的都贵,你之前叫我辟出两块地来育菜苗,过了清明,我就把上头盖的稻草掀了。”

    “你现在就能瞧见他们长得多好!到时候地耕好了,该撒种子了,我再给移苗。”

    到时候还得去边上竹林砍些竹子来,给豇豆黄瓜苦瓜丝瓜啥的都搭个架子……”

    “还有稻谷,我看了,秧苗长得真好!今年你们家的米肯定香。”

    “那是。”

    关于这方面,宋檀半点不客气:

    “都折腾这么久了,再不能挣点钱的话,我爸我妈的养老钱都快折进去了。”

    在农村,会哭穷是第一要素,不然十里八乡沾亲带故,今天这个亲戚上门借点钱,明天那个亲戚去地里摘把菜……你怎么说呢?

    还不如一开始就给人定好:这是要卖的。

    对于往外卖的东西,稍微讲道理的,都会谨慎许多。

    比如李老头就是。

    至于那不讲道理的,自然也有不讲道理的收拾办法。

    ------题外话------

    啊,每个月一度的苦难又降临了。

    做仙女真不容易啊……

    7017k

    107.我会堆肥

    宋檀知道,如今村中一片和睦,自家的东西没人动,一来,是大伙还没有觉出这田地里紫云英的滋味。

    毕竟除了那位年轻的村支书,谁也不会没事拔根草来尝尝味道是不是?尤其最外围的那块田还被李老头用来放牛了。

    二来,是真正的好东西还没到收获季节,如今本地人回来折腾一下,目前还是占有优势的。

    不然自己一个年轻姑娘,想要回来做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也是宋檀请人干活也多倾向于村里人的原因,没有青壮年就请老人家,因为老人家请来干活,有利有弊,端看怎么处理。

    李老头倒是对她的哭穷赞同的点头:

    “这话说的是,可不能折腾你爹妈的钱,你们家还有乔乔,老了日子不好过呢。”

    但左右看了看,又嘱咐道:“那你这田地里还得还有人看着啊……去年的我种了两垄大白菜,趁夜让人家偷偷砍了七八颗呢。”

    老头说起这事儿就很生气。

    也不知哪个人这么不讲究,自家地里种的东西,想吃了说一声不就行了吗?谁还舍不得大白菜呀!

    他一个孤老头子,又不会腌又不会晒的,大白菜吃到最后,不都是送出去了吗?

    非得来偷。

    呸!

    这叫日渐年迈体衰的李老头越发生气,这会儿提醒宋檀,也是真心实意的担忧。

    而宋檀则安抚道:“没事,有您帮忙看着,再有竹林下边那两个新盖的狗屋看到没有?到时候我的两条狗都要过来帮忙看着的。”

    这口池塘就在田地的最上方,狗窝就盖在池塘边上。两只狗睡在那里,池塘和田地都能看顾得到,是宋三成特意找的好位置。

    不然她为什么花大价钱买狗?

    实在是在村里长大,也知道“人一过百,形形色色(shai

    shai)”这句话的。

    李老头这才松了一口气,黝黑苍老的脸上涌出一股安慰来:

    “狗好,狗耳朵灵,眼睛也看得远。是你家那吃老虎的狗不?”

    宋檀:……

    她一时不知该怎么接,这会儿就只能点头含糊道:“没那么夸张,是两条小一点的。”

    大宝二宝负责守着鱼塘和田地。

    李老头可是见过在后山绕前院巡逻的那只跟老虎似的大狗的:

    “什么两条小一点,能小到哪去?老虎都吃了,还看不住一个菜园子吗?这才稳妥!”

    早就被人遗忘的手机静悄悄的直播着眼前的这一切,直播公司的运营无意间看到留存数据,心头不禁一惊:

    这播的什么?怎么用户留存率这么高?

    粗粗一看是田园风光,有个老头在用着方言说一些话。也没时间细细审核,紧接着就毫不犹豫的将这直播投放到更显眼的推荐位当中。

    虽然比不上其他当红主播,但对于新主播来讲,也是顶顶好的位置了。

    然而才刚推上去,手机那头的宋檀只听得“滴”的一声,而后就是黑下去的屏幕。

    她弯腰捡起自己被遗忘的手机,按了两下,这才反应过来——没电了。

    看着自己又割出来的一大堆紫云英,她向李老头挥挥手:“李爷爷,我先回家了。待会儿乔乔来,你让他把这些装上就行。”

    如今手机是联系客户的重要手段,还是先充电比较重要。

    谁知刚走到门口,就见乔乔跑过来:“姐姐,爸爸说让你去后山一趟。”

    然后自动伸手接过她的镰刀:“我去割紫云英。”

    这个事儿每天早上也是干熟了的,宋檀虽然心疼弟弟,可却并不娇惯他,于是将镰刀递给他:“别忘了把筐子挑过去。”

    然后直接就往后山去了。

    那里,小小的挖掘机还在兢兢业业的工作。

    张燕平哪里找的这实诚人,每天跟着大伙一起干活,早出晚归的,干一天抵得过别人一天半了。

    为此,哪怕他每顿饭也不止炫三碗,乌兰都在家里喜笑颜开的。

    宋檀去到后山,却见站在半山腰处的除了宋三成,还有一个陌生的男人。

    对方身材干瘦,个头也低,腰背微微佝偻着,瞧着大约只有一米六出头。头发是老式的寸头,镇上五块钱就能剃,还带修脸刮胡子的。

    身上穿的也是宋三成干活常穿的同款褂子和黑色长裤,这会儿见到宋檀,对方满是皱纹的脸上就流露出一抹窘迫了。

    “檀檀。”宋三成帮她介绍:“你估计认不出来了,这是你张叔。”

    而后伸手一指,指尖在对面的山顶处点了点,那里有着一处简单的红砖房子。

    “你张叔就住那里。”

    宋檀包下的这片山地形颇为独特,整片山脉更像是一个闭合的环形。内环仿佛是一只碗,碗底就是底下的池塘。

    池塘周围还有几亩菜地,而四面则都是这样带着坡度的荒山。

    但,这是整片的。

    宋檀家原本的后山加上承包的地方,总共也就占了这只碗不到四分之一的面积。

    因此,在这边的山头可以看清晰的看到那边山头的景象。

    她看着这单门独户的一家,再瞧瞧这个位置,瞬间反应过来这位张叔是哪位——他就是前几日大伙儿聊到的张旺家。

    “张叔。”宋檀客客气气的打招呼——明明对方与她爸是同龄人,可这会儿看起来憔悴又沧桑,仿佛年龄大了十岁不止。

    有什么事需要找自己呢?

    宋檀甚至都想到了借钱了,但仔细一想,村里人讲究,借钱绝不会借到自己这小辈儿身上,尤其自己还是女孩儿。

    正琢磨着,却见张旺家的表情越发窘迫,这会儿双手无助的搓着,然后指了指被她们堆放在山地边缘的大堆杂草灌木和树枝:

    “这、这些别浪费了,留着可以堆肥。”

    “烧了吗?”

    宋檀是有这个打算的。

    草木灰既能杀菌杀虫又是上好的肥料,这些东西留在这里只会碍事和滋生各种虫卵细菌,还是一把火烧了更省事。

    张旺家赶紧摇头:“别烧别烧,烧了浪费了,我会堆肥!”

    他终于说到了重点,这会儿又一次搓了搓手:

    “我听说李老头给你家看稻田呢,就想打听打听,我能不能也给你家干活。”

    说完怕宋檀拒绝,又赶紧强调:

    “我堆肥堆的好,往年年年都有人来找我,我家地头上好几堆呢,你要用的话,都可以拉来给你。”

    “其他别的农活我也都会干,你爸晓得。”

    ------题外话------

    没了没了,月底真的会努力的,还欠你们加更呢。

    但是这两天……我说了不算,看身体吧。

    7017k

    108.破坏人民币,犯法

    “这倒是!”

    宋三成也在一旁肯定的点头:“你张伯家里的田地从来都是伺候的最好的,往年咱们还种稻谷的时候,他一亩地平均比咱们多收一百多斤呢,十里八乡谁不羡慕?!”

    “你去瞧瞧他们菜园子,那菜也比一般人平时吃的有滋味。”

    “当年你还小的时候,你张婶每天凌晨三点从咱家门口经过,挑着箩筐去镇上赶集卖菜,你听到动静还羡慕的不得了呢。”

    宋三成这说的可不是客套话,若真是有客套的意思,他压根儿就不会喊宋檀过来。

    如今喊她来,已是心中存了这番心思了。

    张旺家若非这样能干,只靠种地,又如何供得起三个孩子?

    提起这个,宋檀也恍惚有了印象。

    农村孩子们,谁小时候还不想赶集呢?偏偏从她们这里到镇上,要接近两个小时的山路。

    大人能行,小孩子恐怕走到一半都要坚持不住了。因此,谁家小孩子若能被带到集上去,那真是睡觉都在期待的一件美事儿。

    现如今到处都是超市,听到这种辛苦只为卖菜,恐怕不能理解,但在许多年前,这就是稀松平常的一件事了。

    此刻她看着张旺家一脸的期待和忐忑,突然心中一动——

    自家的蔬菜品质好,迟早在村里是要传开的。除了土地爷背着这个锅之外,总得来点科学的支持吧?

    张旺家的肥料既然这样出名,那……

    想到这里,她点点头:“行!张伯,你来的正是时候,我正不知道从哪里找人帮我看果园呢!”

    “你家住在这儿还能图个近便,多合适呀!就是不知道你对工资什么的有要求不?”

    张旺家欢喜的笑了出来,眉宇间的愁苦也少了许多:

    “没啥要求,没啥要求。但是我……”

    他想了想,还是艰难的说了出来:“檀檀,你要愿意的话,一个月给我两千块钱,我不光给你看果园,我还给你田里山里与该用的肥料都堆好。”

    “两千?”

    宋檀有点儿没想明白。

    是,张旺家年纪大了,五六十岁的人了,外头工作不好找,那也得看是什么工作。

    随便进个厂,他们这个年纪的男工都是很吃香的。只要肯干活,出去打工随便一个月也有五六千以上,人家还包吃包住呢。

    而留在山里头,别的不说,光这果园就不是什么轻松的活计。

    如今张嘴要了两千的工资,不说别的,采茶的婶婶十天都能挣到手了。

    宋檀没应。

    就连宋三成也郑重起来:“张哥啊,你还有啥要求?你一块说了吧,咱行就行,不行也能整得明白点。”

    张旺家也沉默了。

    而后突然在身上摸索着,半天才颤巍巍掏出一包烟来,先是递给宋三成,宋三成小心的瞅了瞅送宋檀的脸色,还是接了过来。

    两个大老爷们儿点了烟,仿佛话就好说许多——

    “宋老弟,我如今啥样子你也晓得,十里八乡估计都在看笑话。”

    “一辈子辛辛苦苦的,养了三个白眼狼,我就想不通了……”

    他说着,更咽起来:“我就想不通那个钱现在就这么难挣吗?我家那老婆子一天的福也没有享过,临了临了,却被孩子用钱逼死了!”

    “我现在不把他们当儿女了,可我去镇上销户口时顺带问了,人家说法律不支持断绝关系……”

    他说着,一脸的仇恨:“宋老弟,我没别的意思,我一个人,咋样活不下去呢!”

    “我偏不!我就是想拿一个固定工资,好吃好喝的,还要叫他们知道我有钱!”

    “檀檀种地种的好,你们地里的东西我去看了,真好,以后迟早要扩大规模的。你看我家这片山,刚好就连着这里,我就给你留着,我活着,你想承包多少年就是多少年!”

    “等我老了,土地我还给国家,你再接着包,咱村肯定偏着自己人。”

    “到时候我把这些钱都取出来,一把火烧了,都垫我棺材里!我再给村部一万块钱,大家伙给我办个好法事,给我埋了,我这辈子都知足!”

    他没说出剩下的话来,但宋三成和宋檀对视一眼,也都知道这番动作做下来,他的三个儿女又该起多少纠纷,出生出多少悔恨来……

    张旺家这样子偏激吗?

    偏激。

    解恨吗?

    解恨!

    甚至宋三成装模作样安抚了两句“别冲动”之后就话风一转:

    “要我说,你还是太心软了,直接把他们告了,让他们每个月给你养老费!管他一百两百的,就要从他们手里掏钱!掏个十年,你看,我嫂子的医药费不就出来了吗?”

    “哪个月要是敢拖欠,不都是城里人吗?有工作有小区的,去小区里喊一嗓子不就知道了!”

    两个半老头子说的激情高昂泪眼汪汪的,仿佛美好前景就在脚下,三个不孝子孙随时都能来跪地磕头,痛哭忏悔……

    宋檀干咳一声,这事不能冲动。

    真瞧不出来,张旺家平日里在村里的口碑多老实,如今被逼的很了,老实人也能折腾出大事情!

    至于说会不会反悔再被儿女软化……那这事儿神仙也说不准。

    只是就算再软化,恐怕他也不会再往外掏钱了。

    就是她爸再跟人家这样聊下去,就跟劝人离婚似的,回头别两面不讨好。

    可宋檀也发现了,老实人那说不定是真老实,可真老实,不代表人家蠢。反而看得相当明白。

    就说张旺家刚才的话,且不说山地承包吧,就说这个工资的事,人家为啥不外出打工呢?

    一来是舍不得老家,想留在这里陪着老伴。

    另一方面,就得留在老家,叫这消息随时都有乡亲能传出去,一个月两千,听起来不多,可胜在稳定啊!

    宋檀清了清嗓子:“那个……张伯啊,破坏人民币犯法,钱不能烧。”

    眼见着张旺家好不容易扬起来的情绪又瞬间低落:“那是真金白银,我走了就这么垫棺材里头,说不得有人要起心思呢……”

    人死如灯灭,什么忌讳不忌讳的,能有看得见摸得着的钱重要吗?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