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0章

    不对!

    仅有的理智替他守住了职业操守,他脱口而出:“不行。”

    “你这狗,”仔细看一看,每只都是大型犬:“咱们城市禁养。”

    宋檀眨眨眼:“可我是养在农村的呀。”

    她抖了抖绳子:“这些狗要带回去看我的菜园子的。”

    你们家菜园子里还种蟠桃吗?要用这么多只好品相的狗去看!

    办事员也呆住了。

    他没这么大的经验,这会儿也拿不定主意,只好又说道:

    “那你这狗也太大了些,你等等,我去问问领导。”

    说完又将眼神粘在坎高身上看了一会儿,转身准备折返上楼。

    上楼之前,仍是忍不住好奇心,又转过身来问一句:“你这是什么狗啊?”

    “这只吗?土耳其坎高。它叫大王。”

    “土耳其的呀……”办事人员不明觉厉,而后迅速的上了楼。

    小院里静悄悄,想必工作倒是很悠闲。

    没过多大会儿,便有一个中年男人也跟着下楼了。

    他一手捧着茶杯下台阶,一边慢悠悠的问:“什么土耳其的大王要来办证?”

    大王听见自己的名字,从喉咙眼里发出低沉的“汪”的一声。

    下一瞬,领导抬起的脚一撇,好险从楼道上摔下来!

    “哎哟妈呀,这狗真大!”

    两人踌躇的站在廊下,也没敢靠近,好半天才说道:“姑娘,你这四只狗的证好办,但是它……”

    领导叹气:“咱们可没给这么大的狗办过狗证啊。”

    宋檀眨眨眼:“那,领导您看,我这不是农村养狗,也想响应咱们市区的号召吗?”

    这话说的。他们这山地多,农村地方又偏僻,家家户户养狗的也挺多的,还真没有谁专门来市区办个狗证。

    毕竟村里的狗连个疫苗也不打的,想办也没得办。

    这如果是农村的,倒真是头一例呢!

    但他们这地方也没什么指标之类的,工作人员压力不大。突然给这么大的狗办证,万一出了问题……

    领导的内心开始左右摇摆。

    宋檀见状,干脆趁热打铁:

    “您放心,这狗能办狗证的。”

    她把之前大王的狗证拿出来:“您看,这是隔壁花城的狗证。就是它原主人给办的。现在这只狗归我了,我这不是也想办个手续吗?”

    啊呀!

    领导翻了翻本子:“隔壁花城的啊……那要是这样那就好说了。”

    他们这下头办事的,不稀罕什么首例,只喜欢有据可依。

    花城是二线城市,比他们这十八线又好许多,人家地方既然能,那他们也就能办了。

    而且比起他们云城来,花城的这个狗证可显得正规又认真,不仅详细记载了狗的血统身高体重,连人家的户口信息都登记了。

    “既然这样,”领导松了一口气:“那行,那给办吧。照片带了吗?要是没带就去前面找个照相馆自己拍。抽空再把那几张表填了,回来就能给你办好。”

    “带了。”

    宋檀接过表格,只见上头除了个人需要填写的联系方式及证件外,只需要再填写狗的品种,年龄,花色,名字,性别就行了。

    大王坎高,二宝杜宾,三宝卡斯罗,四宝德牧,五宝马犬。

    简单!

    申请表格交上去时,办事员瞪着表格上的名字,真有点儿相信这几只狗是回家看菜园子的了。

    ——从头到尾都透着敷衍。

    ……

    而与此同时。

    就在距离防疫站不远的一个小区里,一个中年男人打开房门左看右看,这才小心地让门外的几个同龄人进了房屋。

    “老孙,你在干什么呢?不是说喝茶吗?”

    他这么鬼鬼祟祟的,大伙儿也都警惕起来:“我告诉你,多少年交情了,咱们歪门邪道不许碰啊!”

    老孙一副“你们不懂”的表情,等人进了屋,赶紧关上房门,这会儿偷偷摸摸的打开了冰箱冷冻层,从一堆包子饺子小馄饨下面,艰难的掏出了自己的茶叶罐。

    然后又从茶叶罐里头,掏出一个茶叶专用密封袋。

    那可怜巴巴的一把茶叶,撑死了不超过一两。

    一群大老爷们儿登时无语。

    ------题外话------

    毛尖茶可以保鲜也可以冷冻,长久保存,冷冻最佳。

    今天没啦!明天周一,打起精神,说不定能看到万呢?

    好了,接下来评论区来。

    7017k

    79.一两哥的面子和金钱

    “好家伙!”

    一群中年男人骂骂咧咧:“我说要打牌,你不去!老吴说去钓鱼,你还不去……问你要干啥,你说要在家里品茶!”

    退休的中年男人么,不是穿着冲锋衣和同样退休的老阿姨们叱咤各风景区,就是蹲在水边一心只做钓鱼佬。

    再不行,也就是在牌桌上一赌风云,玩的还都是一块五块的。

    计划被打乱,老孙又说的这么神神秘秘,仿佛他得的是什么绝顶内供大红袍!

    大伙儿一个动摇,三句两句就怂恿着他回来,把那绝世好茶拿出来给大伙品品。

    这老孙,装腔作势的,一开始还搞出一副不舍的模样,他们这几个人一人喝一杯能有多少?撑死了一两吧?

    偏人家还支支吾吾的。

    要不是多少年的老交情,话又赶在那儿了,他们这回还没这机会进家门呢。

    谁知道铺垫那么久,期待了半天,结果这老东西在冰箱里刨了半天,就刨出来这么一小包茶叶!

    就那袋子——那袋子那么眼熟,这不是老孙平常出门带茶叶时用的那个吗?

    tui!

    一群人尽显鄙视。

    老孙的品格受到了侮辱,此刻大声道:“你们懂什么?别看这茶叶只有一两……”

    好吧,现在也没有一两了,早上拿回来他就偷偷泡了一杯热水。冲下去的那一瞬间,满室飘香,连他老伴这从来不喝茶的,都下意识问道:“这什么茶?真好闻。”

    多么惊险,多么刺激!硬是让老孙给搪塞出去了。

    就那一杯毛尖,老孙是来回冲泡了七八次,最后把茶叶都嚼碎了吞下去,这才意犹未尽的收了杯子。

    没成想出去显摆一趟,把这群人都给招来了。

    招来也就招来了,他都做好大出血、然后等待众人仰望眼神的准备了。

    这群人偏还不信!

    嘿!老孙也上了脾气:今儿下午他非得叫这群人知道,什么才叫好茶!

    只听老孙气哼哼的道:“知道这一小包多少钱吗?一千块钱!我自己打牌的老底五百块,还有我这么多年攒的私房钱五百,这才抢在第一时间买到的!”

    因此是绝不敢叫家里人知道的。

    一千块钱一两?

    别看一群大老爷们儿每个月退休金两三千块钱好像挺惬意的,可现如今这世道,这点钱能干什么呀?

    家里还有孙子孙女儿时不时的要贴补些。

    就他们平时喝茶叶,哪怕其中最挑茶的那个,也不过只在每年雨前茶上花上一千块钱买个两斤过过瘾。

    他们本地茶叶不出名,单价五百块钱就已经是很好的了。

    如今得知这老孙竟然闷不吭声的花一千块钱买茶叶,而且还只买了一两,大伙儿瞬间来了劲。

    于是各自在这老旧的单位房里找个地方坐下,而后自动自发的在茶几下摸出了几个玻璃杯。

    “来来来!快叫我们看看这一千块钱一两的茶叶是什么样?”

    大伙儿对视一眼,对茶叶的期待,和估摸着老孙被骗可能性的眼神尽皆流转,一切都在不言中。

    老孙跟他们相处的久,怎么看不出大家伙的没眼光,此刻冷哼一声:

    “等着,我先烧壶水。”

    水烧上了,老周又嫌家里待客的杯子不够透亮,干脆又拿到水池边拿着牙膏反复洗洗涮涮。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只差拿个温度计试试水温了,大伙早已等的不耐烦了,老孙才打开了那个密封袋。

    捏茶叶的时候,他心疼的手都在哆嗦。面子和金钱的双重拉扯,让他突然就有了后悔的冲动。

    为了不叫自己在兄弟们面前丢脸,他只能转移话题:“你们闻闻,这可是刚炒出来的新鲜干茶,香不香?”

    如今还没冲泡,只干茶落在了杯底。大伙儿抽了抽鼻子,空气中确实隐约浮动着微微的茶香。

    不明显。

    但干茶能有这股味道,已经是相当出众了。

    会喝茶的已经来回转动着那透明玻璃杯,一边打量着干茶的条形色泽,一边不断嗅闻,最后得出结论:

    “老孙,你这一千块钱搞不好真没白花。”

    当地人喝毛尖有一个洗茶的习惯,干茶入杯,然后倒上杯子三分之一的水略晃两圈,接着再将水倒出。

    接下来才是正式的冲泡。

    一般这种洗茶水都是直接倒掉的,但今天,大伙闻着那清新的香气,眼睁睁看着老孙将各个杯子的第一道茶水倒出,又重新拿个玻璃杯装好,竟也没人说什么。

    等到正式冲泡,茶叶在水流的涌动下翻滚,舒展,芽尖儿根根直立,而那青翠欲滴的色泽,映衬着杯中仿佛春天一样的草青色,再闻着满屋子翻滚的清新茶香……

    所有人都长长的吸了一口气。

    “香啊!”

    话音刚落,却听到房门“咔嚓”一声被拧开了。

    众人心头立刻就是一哆嗦。

    只见老孙媳妇儿提着菜篮子刚一进门,也被这狭窄客厅里排排坐着的几个大老爷们吓了一跳。

    “哎哟。”

    她叫了一声。

    老孙也在心里“哎哟”一声,下意识将面前的茶杯动了动,仿佛这样就能降低存在感似的。

    老孙媳妇儿笑了起来:“你们怎么过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正好,我早上买的紫云英还有两捆,晚上留家里吃饭啊!”

    都是退休中年人,谁还不知道一千块钱一两的茶叶,在家里能翻腾出多大的浪花呢?

    大伙也提起心思,对什么紫云英不感兴趣,只各自窘迫的将茶杯往自己跟前挪了挪。

    这么一动,仿佛又更不好意思了。

    毕竟一千块钱一两呢,如今他们几个分分,哪怕老孙抠门只盖了个杯底儿,如今也只剩一小半儿了。

    这么一算,这一口百十块呢。

    家里人多,老孙媳妇儿的菜买的不够,她这会儿将菜篮子放下,赶紧又拧上门把手准备出门:

    “你们先聊着,我去买几个卤菜,晚上随便吃点啊。”

    眼见她身子转动,门把手也转动,大伙儿齐齐松了一口气。

    但这唏嘘声在房间里似乎过于明显了,只见老孙媳妇儿又转过身来,抽了抽鼻子:

    “我早上就想问了,老孙,这么香的茶叶你哪儿弄来的?花了多少钱呀?”

    ------题外话------

    一两哥挺贴切的哈哈哈,一两叔更合适!

    今天还有!周一了,努力日个万吧!来人,给我把万贵妃按住!

    7017k

    80.一千块钱差不多

    老孙家里呢,是这么个情况——

    老孙媳妇每天上午要送孙女上学,完了就要跟几个阿姨们去做免费的“保健”项目。

    这个爱好持续了很多年,从当初的太阳神到后来的权健,如今又做了个什么向美之内的。

    老孙从一开始的随她爱好,到后来的逐渐警惕,然后又放任自流,全是因为老孙媳妇不管做什么,都能在千军万马中做那一分钱不花的奇女子!

    不过这么一来,就耽误时间了,因此家中买菜大任这许多年都是交给老孙的。

    他从一开始买个青菜,因为不会砍价回来被絮絮叨叨,到后来已经能一眼看出这猪肉好坏,带壳的毛豆究竟嫩不嫩了。

    不过,男人嘛,花钱总是大手大脚的要不是老孙媳妇儿每天控制他的买菜钱,他见啥新鲜的都想试试,也算是个潮流老爷们了。

    这不,那天看一个姑娘卖野菜,又瞅着一群同龄人在那排队,他一时新鲜,也花了二十块钱凑了个热闹。

    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从扫码进群到积极响应,再到每天定点蹲守,如今家里每天都离不得这菜了。

    因为这菜,老孙成了死忠。那天宋檀在群里一发茶叶,他瞬间热血上头,就斥巨资买回了这一两,

    当然了,夜里翻来覆去不是没后悔的,但是大老爷们嘛,钱都给出去了还能反悔不要咋滴?

    这份后悔,第二天在菜市场只那么揭开纸角一闻,就立刻化成了狂喜。

    总之,其中巧合与缘分,实在是没法细说。

    但抛开以上种种,这茶叶一千块钱一两是不争的事实,如今面对自家媳妇儿状似不经意地发问,老孙的脸瞬间苦了起来。

    就在这时,坐在沙发上的一个老伙计发声了:

    “那什么……啊这个……”

    他一手稳稳的端着杯子,一边儿站了起来:

    “弟妹呀,你也别张罗了,我突然想起来我晚上家里还有事呢,现在就得赶回去了。”

    接着又状似随意的看了看手里的茶:“这茶叶是挺香的,泡都泡了,我不喝留家里也是浪费……我就先带走了啊!回头把杯子再给你带过来。”

    一边说着,一边拔腿就走。另一只手还小心的护在杯子口,以防沾了什么灰尘。

    有他带动,剩下几个左看右看,也瞬间站了起来,而后客套的说道: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