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乔乔虽然听话懂事,可是坐车来回几个小时,对他而言也不是什么享受,这次还是让他留家里头吧。“不过呢,你在家里也有任务——今天要跟着妈妈一起去采茶,或者陪爸爸照顾小鸡小鸭,这样才能给你发工资。”
大约有钱的感觉真的很好,又或者不管是采茶还是鸡鸭,都很动人……
乔乔只踌躇了片刻,很快就答应下来。
等到太阳升起,大伙儿将筐子送回去分拣,宋檀又抬高嗓门:
“爸,田里的紫云英开花了,待会儿蜂箱要是空了,你别担心,去田里看看就行。”
宋三成在后山坡喂猪呢,声音夹杂在猪崽的哼哼唧唧中,并不明显。
“那我的大熊呢?”
乔乔听到蜜蜂二字,也眼巴巴的凑过来。
宋檀想了想,到杂物棚的高处去取下那个盒子:
“那交给你一个任务,等会儿露水消失了以后,就把这个盒子带到开花的那片田。”
“你的大熊现在吃太胖了,翅膀又很久没动,估计飞不起来了。乔乔就当个辛苦的搬运工,让它在那里攒够花粉花蜜喂她的宝宝,然后再回来吧。”
一段时间过去,又有糖水又有灵气,熊蜂那些蜂蛹也应该即将蜕变了。
熊蜂胃口大,这个时候花粉花蜜是必须的,务必得吃饱才行。
张燕平凑过来,冷不丁瞧见这盒子里好圆好胖一只毛茸茸,不由吓了一跳:
“这什么东西?怎么这么胖?”
抱着蜂蜡罐子正不断颤动加温孵化的熊蜂,在这一刻发出了“嗡”的一声,仿佛是在对这句胖抗议。
然而它真的好胖。
毛茸茸圆乎乎的身子在小翅膀的带动下,只飞离匣子不过两厘米高,很快又“噗”的一下落下去了。
张燕平:“噗!”
……
临走时,宋檀查了查自己的账户。
自己的六万块钱老本早已花光了。
她爸妈的那份虽然花了一部分,但仍是剩下两万多块钱在他们卡里,那笔钱宋檀不打算动了,父母攒钱不容易。
至于自己账户里,也就是这段时间卖紫云英的两万块钱,再加上昨天卖茶叶的五千一百块。
她也不打算挑什么特殊品种的狗,土狗都行,这样一来,买了金樱子之后,这两万块钱绰绰有余。
她计划好了,就拿出在村部带回来的几张报纸,分别称好了半斤和一两的茶叶,用报纸层层包裹住,塞进密封袋。
看得张燕平眼皮子直跳:
“你好歹加个包装啊!”
人家买过去了,心里也舒坦一些。
宋檀倒不是不懂,只是头一回加包装了,以后但凡哪回没加包装,人家就要挑剔。
既然如此,在质量过硬的情况下,能省点事就省点事吧。
再看乔乔和乌兰已经将菜收拾好了,她赶紧招呼:“燕平哥,搬筐子吧。”
------题外话------
来都来了,不走个乡村振兴的道路说不过去吧?
谢谢支持。
还有。但是更新可能不定时,因为我回老家了。
7017k
70.青花椒
张燕平万万想不到,自己无往而不利的讨喜模样,竟然在菜市场阿姨手里,没走过三个回合!
事情是这样的——
他这不是取代了乔乔的位置,帮着宋檀卖菜嘛!
按理说这个没什么难度,这边他手脚麻利的将菜装好,报了价格:
“六十。”
这边阿姨的脸就紧绷绷的:
“姑娘,你在哪儿找来的帮工啊?不行!你瞅他,一点喜气都没有。”
张燕平不可思议的摸了摸脸。
他这样高高大大白白胖胖的样子,所有中年阿姨都喜欢的呀!没道理在这里折戟沉沙吧?
于是下一位红头发的阿姨来,他便特意挤出了让人疼爱的笑意。
红头发的阿姨这次买的多,据说她已经研究出来一个新的腌菜配方,每日都做一些,积攒下来不同的风味送给外地的儿女,十分受追捧。
然而这一次,当张燕平含着笑将紫云英都塞进袋子里后,却见红发阿姨挑剔道:
“哎呀,小伙子,你笑的又没有人家乔乔好看,就不要勉强自己了嘛!”
张燕平脸上的笑都绷不住了。
最致命的是,剩下一位阿姨说话更刻薄——
“这小伙子得有三十了吧?学人家小乔乔,真是老黄瓜刷绿漆……”
张燕平气不打一处来!
他今年才二十六!
二十六!
只比乔乔大八岁,还正青春着呢,怎么就老黄瓜刷绿漆了?
但那阿姨已经走远,新的阿姨又一次排队上前,他只好委委屈屈的接着做一个麻木的工具人。
等到菜卖的差不多了,才有个大叔着急忙慌的赶过来:
“姑娘,我的茶叶呢?”
一边说着,一边做贼似的左看右看。
张燕平知道,这就是那位只买一两的铁粉了!
扭头看见张燕平,也是一副惊讶的表情。
张燕平:……至于吗?
见顾客神情紧张,他问道:“您这是干嘛呢?”
对方便悄声道:“我这是偷偷买的,茶叶太贵了,这不是怕被我家那口子看见吗?”
他接过茶叶,打开密封袋,翻出了里面那用报纸包起的小小一包,神情皱了皱。
然后又将报纸掀开一角,低头深深吸了一口——
只这么一个动作,他脸上的笑意便层层荡漾开来,此刻满脸都是迫不及待:
“香!真香啊!”
于是匆匆忙将东西装回袋子,这会儿马不停蹄就又往回跑走了。
隔壁的菜贩子挤过来,好奇的打量宋檀:
“你这卖什么呢?搞得这么神神秘秘的。”
他没说呢,那动作那神态,跟地下偷摸卖那什么似的,十分犯罪。
宋檀见到他,麻溜的将昨天对方想要的五斤紫云英装好:
“今天早上刚采的,新鲜着呢。”
菜贩子左看右看,倏的一个闪电动作就将那袋蔬菜接过去,而后小心的藏在自己摊位后面了。
这等鬼祟交易,跟刚才买茶那位大叔并无什么不同。
直到这时,宋檀才回答了他的问题:
“家里自己炒的一点茶叶,价格比较贵,所以大家都谨慎些。”
菜贩子不由又蠢蠢欲动了:
“你们家的茶叶呀……”
然而今天宋檀可没空等他多纠结,而是三两下收拾了筐子:“燕平哥,走了。”
…
他们这次去的,是两个半小时车程的花城。
不必进城,郊区便是他们的目的地——欣欣花圃。
也不知张燕平哪里认识的这许多人物,宋檀在桃桃宝上都没能找齐全的东西,这家欣欣花圃倒真是一口气拿出来了——足足两百棵金樱子!
如今春初时分,这些金樱子去年冬做过深剪,如今看着模样光秃秃的,并不好看。
但只要仔细打量,就知道根系发达,生命力旺盛,属实是正当壮年的大苗。
宋檀指了指其中明显几颗根系弱些的,却见老板摸头,讪讪的笑了笑:
“姑娘你这眼神还挺好的……那什么,这原始种的刺实在是不好招架,种几年了也没人买。”
“你这突然就要,我这里也凑不够两百棵,就从花盆里扒拉了几棵,稍微弱一点,就一点。本来是打算做月季嫁接培养的……”
老板说着说着,脸上就露出依依不舍来:
“不过你也不吃亏。”
他赶紧又从那一堆已经修剪好的金樱子里头,翻出一棵格外壮硕巨大的:
“这棵是这些苗子的母本,壮的很,放在以前,五十块钱我都不卖的!”
老板既然说这棵是母本,那证明如今所有的金樱子都是由它扦插繁育而成,一般来讲,母本都会更加雄壮。
这波不亏。
宋檀心中也十分满意。
那几株被她挑出来的只是根系稍弱,并不代表他们就长不好,而这棵母本倒真是意外收获。
又粗又壮,根系发达。只这一棵便能照管六七平方的空间。
双方皆大欢喜。
只不过哪怕亲自上门来取货,三千块钱的货款,老板无论如何都不肯再少一分钱。
而张燕平却跟自家园子似的,又拉着宋檀在人家花圃里逛来逛去。
但这里都是观赏花卉居多,许多还是专门培育的园艺品种,在农村并不能发挥巨大经济价值。
宋檀看了又看,最后只盯上了墙角的一棵刚萌芽的小树:
“这是什么?”
老板一愣,想了一会才想起来:“是青花椒。”
花椒?
宋檀心头一动:“老板,别的不跟你砍价了,这棵花椒树给我吧。”
老板一愣:“你不是云城的吗?云城冬天温度到零下了,你又不跟我一样有着育苗棚,这花椒树过不了冬的。
“没事!”宋檀说的信誓旦旦:“我看你这青花椒挺好的。到时候我种到暖和一点的地方,冬天给它打草帘子。”
再打草帘子,零下就是零下呀!
不过说来,不就是一棵才只有一米高青花椒树吗?
这东西也不贵,老板想想刚才那一批险些砸自己手里的金樱子,最终还是答应了。
张燕平没明白宋檀想弄一颗花椒树做什么?
这东西是调料,自家吃能吃多少,随便买买就行了,干嘛还要单独种一颗?
而宋檀已经扭头:
“燕平哥,我记得草鱼比较适合做藤椒和酸菜鱼锅是吧?”
这么一说,张燕平也有些饿了。
------题外话------
檀檀的目的:我能吃的,我想吃的,都要自己种上才好吃。
钱排在次要。
还有。但是估计下午晚上了。
7017k
71.添头和狗场
花圃老板的神色有些复杂。
花椒树都要,你们是真不挑呀?
再想想,挑剔的人一般也不会来买这金樱子吧?这玩意儿他当初听了药材公司一顿忽悠,觉得大有可为,市场热火。
赶紧扦插了一批试探一下,没想到刚长出规模来,现在人家流行种那无刺的。
他种了三年,扦插是这一批,卖出去还是这一批,这就是仅有的金樱子客户啊!
不然他也不至于把母本都搭进去了。
于是老板试探着跟了一句:
“我这还有红花椒,跟这个青花椒差不多大……要吗?”
眼见宋檀眼睛已经亮了,他突然一个激灵:
“得给钱!”
“老板,你这可就不地道了啊!”张燕平一把勾住了他的肩膀,递了根烟过去:“来来来,咱俩好好唠唠,我跟你说跑一趟过路费都得一两百呢……”
两个大老爷们勾肩搭背的没了人影,而宋檀已经开始琢磨有哪些香料是用得着的了……
还有林间套种,目前还没有什么特别想吃的东西,还得再考虑考虑……
正琢磨着,只见老板和张燕平已经各自拎了棵树苗过来了:
“来,装车,咱们回去吧。”
树苗绿油油的,显然在大棚里长得不错。但是叶子表面上一层灰,肯定也是老板放得都快忘记的犄角旮旯里的存货。
这也确实是。
只见老板摸了摸头:“那什么……燕平知道,我以前是做农业种苗培育的,后来这个不挣钱,这才转做鲜花盆栽,这是之前漏掉的几棵货……”
他努力挽尊,做出一副自信模样:
“你别看这苗子有点一般,其实长这么大的五年苗,一棵也要百八十块的。”
这价格倒是没错,不过张燕平的马齿苋包子不是白吃的,这会儿笑眯眯的接口道:
“没错,都挺贵的,所以周哥看我们千里迢迢不容易,就把这棵红花椒,这棵嫁接八角树,还有你那棵青花椒,都给咱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