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宋三成可不敢应:“就这么两块田,我们自己插秧也要不了两天……吃吃吃,真割稻子的时候来帮忙,大米饭管饱!”大家嘻嘻哈哈的,等到一块田收拾出来,准备换地方时,这才有人想起来:
“那你收拾这一二十亩地,就种几亩稻子,剩下的准备干啥?”
宋三成也不瞒着:“种菜呗。”
“我寻思着咱不打药,到时候坐班车去市里卖,总不至于赔本。”
那也挣不了多少。
不打药,那草啊虫啊就一层一层的,两口子收拾都来不及,别提多操心了。
更何况他们这路不好走,村村通班车一天一趟,来回得40块钱……
那菜还得上肥还得下力气,菜市场那么多摊贩也都是市区附近农村的,比他们离得近,竞争也大……
挣来挣去,也都是辛苦钱。
大伙儿心里算了一笔账,实在不划算啊!
不过一想:“这可以,老宋你家里乔乔得人看着,咱们年纪大了,打工也没人要,自己种个菜挺好的。”
“到时候我来地里现买现挑啊!”
……
……
村里种植大多品种单一,而且各家各户成熟季节重叠,很多时候菜也是要买的。
另外,现在农村卖猪可以,杀猪自己吃也可以,杀猪卖违法了,不可以。
檀檀接下来是要种稻谷,西瓜,各种菜,山上的板栗……会养蜂,因为紫云英花蜜真的不能错过!还有很多野菜。
养猪养狗鸡鸭鹅,还有鱼虾,菱角。
还有什么大家比较喜欢的农作物,欢迎大家留评论呀!
13.都是穷命
现在正是农闲时分,村里男男女女,三五十岁的,能踏实干活的都被宋三成叫过来了——天时不等人,趁现在收拾好,开春就得往地里撒种子了。
宋檀的计划做得明明白白——
板栗林的草要收拾,那些老板栗树该上肥上肥,该修整修整。到时候树下是要搭木耳架子的。
外围也要圈起来,省得有动物或者人进去捣乱。
刚好后山砍下来一些树,树干分段用来点菌种,树枝用来搭棚子遮风挡雨的给猪睡,还要准备几个猪食槽,用铁丝网分隔着围起来。
地里呢,最近一两个月先种紫云英,等到紫云英开花过后,时间差不多了,就再次翻耕细耕,准备种稻种菜。
有些种子,过段时间就可以先育苗了。
还有找本地土鸡,鸭子,还得跟人家约好抱小猪的时间,这么多人,吃饭每天还得张罗……
宋三成和乌兰每天忙的团团转,再看女儿呢?
那也不是没干活,小姑娘家家的力气大的很,跟着去山上背树干了。
村里头谁看了不夸一句!
可乌兰听着心里发酸啊!
背啥树干呢这傻孩子!你说花朵一样的年纪,不去坐办公室,回来种地可怎么说?以后谈婚论嫁的,哪儿去找那合适的男孩儿呢!
女儿也不是没闲着,可闲下来就对着电脑在那里查什么资料……乌兰有次进去一看——
好家伙!如今才临时抱佛脚,看什么科学种植讲解?!
这这这!
她倒抽一口冷气,要不是钱已经花出去了,这会儿说啥不能再折腾了。
夫妻俩夜里算算账,人工,机器,菌种,鸡鸭,猪崽,化肥……
六万块钱砸进去,也就听个响。
再一算,这笔钱也就能撑到四月底,顶多能收获一片紫云英。
倒是还有乌兰准备的家底六万块钱,可看孩子不靠谱,乌兰如今想到要拿钱,那真是舍不得啊!
六万块,没啥大事儿的话,她们夫妻俩得攒两年呢!
宋三成和乌兰真是愁的头发都要白了。
他们觉得吧,养儿养女都是债,这姑娘听话懂事二十年,如今一干就干个大的,愁!
可说来也稀奇,越是发愁,晚上还睡的喷香。宋三成原本晚上鼾声震天的,也没啥动静了。乌兰这个年纪,一晚上能断断续续睡五个小时就是好的,结果自从女儿回家,愣是七八点钟上床,六点钟才醒。
这真是……
乌兰跟宋三成吐槽:“就说咱是穷命呢,越花钱,越累,还感觉身上越舒坦!”
宋三成也赞同:“可不是,你瞧我天天弯腰干活的,腰疼竟然还没了!”
房间里,宋檀收拢灵气,深藏功与名。
倒是不远处的爷奶宋有德老两口这几天没少跟着干活,如今宋有德啪嗒搭抽着烟袋,心里还挺美了。
“还是咱檀檀念过大学,有本事,晓得回来种地。”
“咱们农民啊,只要地里有吃的,那啥时候都有个退路。”
已知,宋有德:标准地主家佃农的苦出身。
在他眼里,没有比田地更大的事儿了。
王丽芬也同样是这么个想法,不过她的角度不一样:“种地好,咱们还能干,给孩子搭把手,不比坐着发呆强?”
“再说了,养儿养女的,一年到头见不得几次,檀檀回来种地,要是请人的话,下秋打工的都少,村里也有个人气。”
那可不是吗?
他们都这把年纪了,年轻的时候,看小儿子家只有乔乔一个男丁,总觉得不行。
儿子干的动还好,真要老了走不动了还得照顾乔乔,那可怎么办呢?
如今檀檀回来了,他们一家也是个依靠,姐弟俩还能再多处处,乔乔老了好歹她能看着点。
不然天长日久不回家,血缘亲情也消耗的快。
不过作为老人家,又经历过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宋有德看的倒比宋三成还透彻些:
“我看檀檀是真学到本事了,这田里地里虽然忙,她每天干那么多活还笑眯眯的,心里肯定有成算。说不定啊,还真能种出个名堂来。”
“那是,”王丽芬也承认:“她打小就聪明懂事,没把握的事儿,那肯定不会做的。”
这几年两人身体不太好,孩子们都不让多种地了,就门口一个菜园还能收拾收拾——
清闲是清闲了,可老俩口就是提不起精神来。
白天打瞌睡,晚上睡不着。
每天都在寻摸些小事儿来做,如今看着分出去的大片土地都在折腾,别的不说,心静了。
白天他们量力而行,宋有德去地里帮忙收拾荒草,王丽芬给儿媳妇搭把手做饭,一起吃一起商量,说说笑笑的,感觉跟儿子一家还更亲密了呢!
宋有德心里美,一时忍不住就又安排上了:
“这天冷,鸡下蛋也少,檀檀不是要养鸡吗?你明个叫咱家老母鸡都抱窝吧,多孵点小鸡,给孩子省点钱。”
“现在小土鸡贵,还不好找。”
王丽芬也点头:
“刚好冬天肉吃的多,鸡蛋我都攒起来了,等会儿咱俩打灯先挑挑。”
“还有那鸭子,有家卖鸭苗的,他们的鸭子不生病,长的也壮,吃着也不错,我明儿去打听打听。”
宋有德又皱了眉头:“也别弄太多,这几年不是这里封就是那里啥禽流感发猪瘟的,稳着点来。”
王丽芬还能不知道?
“瞎操心,咱们这里偏僻,风水却好,那鸡鸭鹅啥时候发过瘟?再说了,小鸡养着不费钱,只要不生病,卖不出去咱吃了不就行了?还省得外头买了。”
家里就四只老母鸡,都抱窝也就孵百十只小鸡儿,到时候往山上田里一放,都不用操心的,多简单!
宋有德想想也是,这会儿又有点叹气:“你说咱家山上那老宅,要是大儿和大孙愿意回来住多好,刚好分给他们了。”
王丽芬翻了个白眼:“谁留在村里就给谁。那老宅子,五千块钱都没人要,你大孙子在市里头三五套房子,能稀罕这个吗?”
宋有德也讪讪:“到底是咱老宋家的长子长孙……”
14.播种紫云英
田野里机器轰鸣,乡亲们一边干活一边聊天,田埂上堆起的荒草野树越来越多,久未翻耕的褐色泥土带着湿润的气息,暴露在初晨璀璨的朝阳下。
山村显出了久违的热闹。
王丽芬打开了院子角落里许久未开的杂物房,那是几十年前盖的泥坯房。
那一年她才刚生下女儿,宋有德就跟兄弟一起,活了黄泥,切了稻草,摔出一块块砖坯来,慢慢将房子盖好了。
一开始,这是他们的主屋。
后来孩子们渐渐大了,砖瓦房也盖了,这个房间就变成储存粮食谷垛的……等到不种田以后,就彻底成了杂物房。
乔乔跑了过来:“奶奶!奶奶!”
王丽芬刚从里头翻出几副挑担来,闻言应了声:“乔乔!”
不多会儿,乔乔被修剪的圆润板寸脑袋便探了进来:“奶奶,姐姐说待会儿带我去种田,要我借个小筐子。”
又很快被地上堆叠的挑担吸引住了:“奶奶,这是什么?”
王丽芬笑呵呵的给他拿了个小筐子,想了想,又去扯了一截塑料绳折合几次绑在他腰上:“咱们乔乔现在都会种地了!”
宋乔骄傲的挺起了胸膛。
但仍是执着追问:“奶奶,一二三……七八,八个……这个要干什么呀?”
“这个啊,这个是给母鸡孵小鸡用的。”
乔乔眼睛亮了:“我也想孵!”
王丽芬:……这就是她刚才不想第一时间回答的原因。这孩子问题一个接一个,太多了。
好在小小孩都喜欢跟着大孩子一起玩,宋乔三岁时宋檀八岁,宋乔十八岁了……他还觉得自己三岁。
就应该找大一点的孩子一起玩。
王丽芬拿捏他的心思,此刻问道:
“那你是跟着姐姐种地,还是回来跟奶奶孵小鸡呀?”
这种问题对于宋乔来说,着实有点超难度了。
他纠结半晌,最终还是遥遥看着家的方向:“我跟姐姐去种地。”
临走时依依不舍:“奶奶,你跟母鸡商量,不要孵太快了,等我回来一起……”
等到磨人精终于远去,王丽芬这才翻出四个箩筐放在仓库里,底下垫了厚厚一层干草,再挨个箩筐各自数了二三十种蛋放进去,紧接着,又去鸡笼里将四只母鸡全都抓了进来——
这乡下土鸡身子瘦,腿又长,叨起人来也很疼,平时想抓还不容易呢。
像如今肉质肥厚的肉鸡,懒洋洋的,追它两步它懒得跑,干脆一屁股坐下了,但不论是下蛋还是吃起来,都跟土鸡没得比,只剩在效率。
为了抓他们,王丽芬特意一大早就没有开鸡笼的门,里头“咯咯哒哒”响了一早上了。
四只母鸡一一放进大孔的挑担筐,上头再倒扣一个筐,扣紧了,这么坚持个几天,母鸡就会开始准备孵小鸡了。
就这么等个二三十天,小鸡就该破壳了。
刚好那时候三月下旬,天气也暖和,万物生长,也是适合小鸡成长的好时候。
……
经过两天的收拾,后山的麻栎树已经收拾的够了,而七块田,今天就剩最外围的两块了。
宋檀看着天气也差不多了,这就拉着宋乔打算将紫云英的种子播撒进去。
乌兰还有点犹豫:“现在一早一晚还冷得很啊……”
温差太大了,很容易把嫩芽冻死,最起码应该再等半个月的。
宋檀心想:我也知道。但是前两天头一回引动灵气没注意,这种子差点就直接发芽了。
唉,也是她在这个世界种植的经验不足,压根不晓得对于这里的植物们来说,灵气有多珍贵。
再拖两天,要么提前把种子的活性耗干净,要么就眼睁睁看他们堆在那里直接发芽。
于是她只能表现的一意孤行:“妈,这紫云英又不是稻谷,哪有那么娇贵?肯定能活。”
再伸手一招呼:“乔乔,种子装好没?装好了咱们就去田里了。”
宋乔可不管是什么季节什么发芽的,腰间框子里装了满满的混了沙子的紫云英种子,也差不多有十斤了。
紫云英种子又扁又小,别看掺了沙子,掺的又不多,十斤都快够两亩地了,对于宋乔来说,更像是在玩儿。
他看起来喜气洋洋,充满期待:
“姐姐,今天我来种地!”
“乖乔乔,姐姐就知道你会种!”
姐弟俩便像两个没心没肺的傻子一样出门了。
乌兰:……
……
站在地头上,泥土的腥气扑面而来,被翻耕过的土块翻转着,还能看到里头已经萌发出白色根系的野草。
宋檀已经吃了好几天的家乡饭,虽说比城里好了太多太多,乌兰的手艺也是没得说。可随着她炼气期的精进,口中对于杂质便越来越难以忍受……
每日吃进去的,经过一夜修炼,第二天还要再去上个臭烘烘的厕所……
唉。
总之,跟修真者餐风饮露,琉璃净体,绝无半点干系。
想到这里,宋檀也急迫起来。
手里拎着的两大袋种子也同样迫不及待想要发芽了,隔着袋子都能感觉到他们跃动的生命力。
宋檀再不犹豫,抓起一把来扬手挥洒。纷纷扬扬的,带着浸泡后潮湿的种子悄无声息落在泥土上,很快就与褐色的泥土融为一体,肉眼难以分辨。
无人察觉的地表,那旺盛的生命力喷薄而出,被人忽略的种子开始从内向外绽开一条条细缝。
只待一场滋润的晨露,以及适当的阳光,无须盖土,他们就能肆意而旺盛的生长。
这勃勃的生机使人万分宁静,宋檀低头瞧了瞧它们,决定等全部播种完毕,趁着白天暖和,悄无声息的多引些水汽来将他们压进土里。
一个月后,这里将会开出大片大片紫色的花朵来。
她收回成本的第一步,就是从这些紫云英开始。
抱着这股子回本的信念,宋檀没用多久便撒完了这块田地,正准备换下一块田,却见乔乔还蹲在田埂上,仔细打量那些种子。
“乔乔,你干嘛呢?”
却见乔乔一脸郑重的说道:“姐姐,你那样种根本不行,要挖个坑,放两粒种子,再把土盖上才行。”
宋檀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这不是种玉米的方法吗?
合着乔乔就只会种玉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