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3章

    “虽然战争看起来是由我们挑起的,但是大武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就召集了这么多军队,并且迅速攻陷了我们两个郡,很明显他们早就意识到了会有这么一场战争,所以臣认为这次两国爆发战争,是有人在刻意挑动,而且挑动这次战争的人就在大夏。”

    听到赵文翰这话,夏皇冷笑了一声,他当然知道挑动这次战争的人在大夏内部,明摆着就是那些世家。

    他的影卫早就查到了楚家和大武皇室来往比较密切,这次得战争大概率是由楚家为首的江南世家挑起的。

    至于他们有什么目的,不用着急他去猜,很快他们自己就会说出来。

    此时夏皇冷声说道:“继续说。”

    赵文翰继续说道:“臣认为挑动这次战争的,极有可能是大夏境内的某个藩王,此人一定是想要让大夏将朝廷的军队和大武王朝斗个你死我活,等朝廷的精锐消耗差不多了,那人就会直接起兵造反,到那时候朝廷就再也无法阻止那人。”

    “所以臣认为,为了避免那些藩王在战争结束后起兵造反,应该将他们封地里面的军队全部派到前线去。”

    听到赵文翰这话,夏皇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随后说道:“赵爱卿说的很有道理,正好朕也是这么想的,只不过这么随意调动藩王境内的士兵,恐怕会引起藩王们的不满。”

    赵文翰说道:“身为大夏的藩王,保卫大夏本就是他们应尽的义务,陛下仁慈,当年让他们保留封地内的军队已经对他们很不错了,若是这个时候他们还不想出兵,那就等同于是造反。”

    这时候,王诚朔说道:“陛下,臣认为北王骁勇善战,并且手上拥有五万重骑兵,是各大藩王中军事实力最强的,只要他前往前线,必然能够将大武军队赶出大夏,扬我大夏国威!”

    “而且北王出兵,也算是给其他藩王做了一个表率,到时候其他藩王也不得不跟着出兵。”

    听到王诚朔这话,夏皇轻笑了一声,这不,世家的目的就暴露出来了,根本不需要他去揣测。

    夏皇早就猜到了会有这么一天。

    毕竟在世家看来,他手上可是拥有五万重骑兵,这让那些世家彻夜难眠,如果不瓦解这五万重骑兵,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事实上,别说是那些世家彻夜难眠,连他本人都对这五万重骑兵有所忌惮,他也在想着应该如何解决掉这五万重骑兵。

    不过就目前来说,他是不希望这五万重骑兵被瓦解掉的,毕竟他还需要用北郡这五万重骑兵来威慑那些想要造反的世家。

    但是看这些世家的样子,他们恐怕已经等不及了。

    这时候,夏皇的目光落到了林高远身上。

    林高远自然感受到了夏皇的目光,但是他并没有立刻站出来说什么。

    他儿子林修明从北郡回来之后,就将北郡的事情细无遗漏的告诉了他,就目前来说,整个朝廷里面对北郡最为了解的就是林高远。

    林高远并不想得罪北王,也不想掺和进这次得事情中来,毕竟右相和世家一派都提出了藩王有可能造反,他这个时候阻止北王去前线,那岂不是说他在和北王勾结。

    见林高远没有开口说话,夏皇眉头微微一皱,显然对林高远闭口不言这件事很不高兴。

    这时候,户部尚书王海站出来说道:“陛下,臣知道北郡穷困,有可能出征时的粮草不够,所以臣提前多准备了十万大军半年时间的粮草,足够北王的五万重骑兵在前线待半年时间,这样一来,北王也不用担心粮食不够的问题。”

    夏皇冷漠的看着户部尚书,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这些人准备的还真是够充分的,几个月前,蛮族三十万大军南下,让户部准备七万大军出征的粮草,户部硬是拖了一个多月都没有准备好。

    结果现在朝廷都还没有决定让北王调兵前往前线,户部把北王军队的半年粮草都给准备好了。

    这时候,夏皇看着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兵部尚书。

    “楚爱卿,怎么你们兵部是一个侍郎说了算吗?你就没有一点儿其他看法?”

    兵部侍郎王诚朔是王家人,而新上任的兵部尚书楚勤武是楚家人,很显然两家已经彻底勾结在一起了,他们的势力犬牙交错,不分你我。

    此时楚勤武站出来说道:“陛下,臣认为王侍郎和右相说的不无道理,北王手上拥有远超朝廷的重骑兵,在大夏面临外敌入侵时,他应当站出来。”

    “这不仅是臣的想法,也不只是朝廷大臣们的想法,更是老百姓们的期望,现在民间有不少老百姓都认为朝廷应该派北王前往前线,狠狠教训入侵之敌。”

    “而前线的士兵也需要一场大胜仗来增强士气。”

    听到楚勤武的话后,夏皇扫视了一下大殿内的其他大臣,然后问道:“诸位爱卿还有没有其他想法。”

    此时大殿无比安静,没有任何人开口说话。

    无论是八皇子一派,还是其他皇子的势力,都不想让北郡的五万重骑兵存在,所以他们很乐意看到北王的五万重骑兵被调到前线去。

    见没有大臣再说话,夏皇哼笑了一声,随即说道:“拟旨,北王骁勇善战……”

    就在众人想着北王要被调到前线而感到高兴的时候,突然大殿外面传来了一个士兵的声音。

    “北地急报!!!”

    第158章

    哪有蛮族在冬天南下的

    听到宣政殿外传来“北地急报”这四个字,大殿内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尤其是八皇子一派的江南世家的官员,他们心里都咯噔一下,顿时产生了不好的预感。

    北地急报?

    这个时候北地能够发生什么事情?

    前不久天狼王的三十万大军才在雁城栽了跟头,有小道消息说北王已经把整个天狼王部落都给解散了。

    北地最大的威胁都已经没有了,这个时候怎么还有北地的急报?

    难不成……

    北王反了???

    就在人们困惑于北地能有什么事的时候,红绫信使进入大殿,直接大声说道:“北鲜王率近二十万大军南下,北郡危在旦夕!!!”

    听到红绫信使的话,大殿内的人顿时愣住,连夏皇都怔了怔。

    这也太巧了吧?

    朝廷刚决定要派北王的五万重骑兵前往前线,结果北方就出事了。

    天狼王的三十万大军才在北郡栽了跟头,北鲜王居然还敢带人来攻打北郡?

    北鲜王的头这么铁吗?

    他难道不知道北郡有五万重骑兵?

    还是说他根本不怕这五万重骑兵?

    龙台下的太监回过神来后,连忙将红绫信使的战报接过来,然后走到夏皇的身边,将战报递给夏皇。

    夏皇直接打开战报,严肃的看完了战报里面所写的军情。

    此时大殿内的大臣们都盯着夏皇看,他们很想知道这战报里面到底写了一些什么东西。

    看完整封战报,夏皇冷哼了一声说道:“一而再,再而三的南下劫掠,真是欺人太甚。”

    说到这里,夏皇扫视了一眼大臣们,随后说道:“北王在战报中向朕求援,说雁城之战已经让北郡损失惨重,无力再和北鲜王的二十万大军应战,希望朝廷能够派出大军帮助北郡抵御蛮族南下,众爱卿,你们有何看法。”

    这……

    大殿内的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刚才还想着让北王的五万重骑兵前往和大武一线战场去消耗呢,下一刻北王反而向朝廷求援了。

    这是不是有点儿不对劲。

    哪有蛮族在冬天南下的。

    蛮族南下无非就是劫掠粮食过冬,顺便抢点儿女人,他们大多都是在秋天南下,最多也只是在即将入冬的时候南下。

    现在北地已经是冰天雪地了,这个时候南下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北鲜王难道是年纪大了,脑子不好使了?

    还是说这其中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难不成北王知道朝廷会派北郡的重骑兵去和大武对战,所以他就和北鲜王勾结,营造了这么一副北鲜王南下劫掠的假象?

    可是朝廷才刚刚决定派北王去前线啊!甚至于夏皇的圣旨都还没有拟订出来,北王是怎么提前知道朝廷会派他去和大武战斗的。

    过了一会儿后,兵部侍郎王诚朔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从未听说过蛮族会在冬天南下,会不会是北王的情报出了什么问题?”

    纵观大夏建国以来,蛮族在春天南下劫掠过,在夏天南下劫掠过,也在秋天和南下劫掠过,唯独没有在深冬南下过。

    这让人很难相信这封战报是真的。

    关键是前不久天狼王部落才在北郡被北王打败了,而且还死了接近二十万蛮族,北鲜王难道就一点儿不怕他们也在北郡栽跟头?

    而且北鲜王这次只有二十万人,甚至比天狼王攻打北郡的时候还少了十万人。

    天狼王三十万人都败了,一个北鲜王二十万人就敢在冬天打北郡?谁给北鲜王的勇气?

    听到王诚朔的话后,夏皇面无表情的说道:“确定战报的真假那是影卫的职责,现在你们需要讨论的是要不要派兵北上,帮助北王抵御北鲜王大军。”

    此话一出,楚勤武立刻说道:“陛下,如今前线战事吃紧,朝廷已经无力分兵,若是这个时候分兵北上,我们很可能无力抵抗大武的进攻。”

    “臣认为北郡有五万重骑兵,且北王骁勇善战,上次天狼王率三十万大军南下,他都能够取的赫赫战功,这次面对北鲜王的二十万大军,应该也没有太大问题。”

    楚勤武这话刚说完,还没有等夏皇开口,沉默已久的左相林高远终于站出来开口说话了。

    “陛下,臣认为上次北郡抵挡天狼王的三十万大军,已经让北郡损失惨重,而且万宁河谷一战北郡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完全是因为北王借助了地形的优势。”

    “蛮族已经上过一次当,这次他们未必还会犯一样的错误,所以臣认为应该派一些士兵北上,和北王一起抵御蛮族,就算不派兵,也应该给北王运送一些物资。”

    “若是北郡失守,大夏将处于大武和蛮族两方的夹攻,等到了那个时候,大夏的处境将会更加凶险。”

    听到这话,楚勤武正想要反驳,但是右相赵文翰却站出来说道:“陛下,臣赞同林相的看法,北郡多山地,是抵挡蛮族的绝佳位置,一旦北郡失守,整个大夏将处在蛮族的兵锋之下。”

    这……

    听到赵文翰的话后,八皇子一派的官员都懵了。

    赵文翰这个老家伙不是跟他们是一派的吗,怎么现在替北王说话?

    他们还巴不得北王的重骑兵都被北鲜王给杀光呢。

    这个时候派兵北上做什么?

    这时候,赵文翰继续说道:“但是臣认为,相较于北郡,我们更加应该关注的是和大武的战事,分兵对于朝廷来说极为不利,所以臣建议只派三万士兵,带一些物资北上,北郡有地形优势,再加上北王骁勇善战,如果只是守住北郡,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夏皇想了一下,随后说道:“王尚书,楚尚书,林相,赵相留下,其余人退朝。”

    话音落下,夏皇便从龙椅上面起来,然后一甩衣袖,直接离开了。

    见夏皇走后,宣政殿内顿时议论纷纷,此时此刻还是有人怀疑北郡的战报是假的,北鲜王上次都没有跟着天狼王一起南下,也就只是借了一些兵给天狼王,这次他怎么可能亲自带兵南下劫掠。

    而且还是在大冬天的。

    最重要是这件事发生的太巧了,本来朝廷是打算让北王前往前线和大武作战,现在好了,有北鲜王这么一来,北王就不用去和大武作战了。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北鲜王南下并不是一个巧合。

    这时候,楚勤武看着赵文翰问道:“赵大人,您怎么还让陛下调兵北上?”

    听到这个问题,一些大臣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赵文翰的身上,赵文翰冷笑了一声说道:“北郡是大夏的门户,没了北郡,整个大夏都会受到蛮族铁骑的威胁,难道老夫不让陛下调兵,陛下就不会调兵北上了吗?”

    这……

    第159章

    林高远的小心思

    听到赵文翰的话后,众人想了想,觉得有些道理。

    北郡对于大夏来说的确比较重要,所以夏皇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北郡被打下来,所以调兵北上是必然的。

    上次夏皇不就派了七万大军北上吗?

    赵文翰这时候扫了一眼楚勤武和王海两人,然后淡淡的说道:“走吧,陛下还在等着我们商议要事。”

    话音落下,赵文翰便朝着偏殿走去,楚勤武和王海互相看了一眼,随后也赶紧跟上。

    这时候,王诚朔来到路书云的身边,见路书云的眼睛眯着看向赵文翰的背影,王诚朔小声说道:“殿下,我认为赵相的做法是对的,既然无法阻止陛下派兵北上,不如干脆主动提出支援北郡,这么一来,派多少兵北上就是兵部可以参与讨论的事了。”

    听到王诚朔的分析,路书云沉思了片刻,觉得有些道理。

    看来还是姜老的辣呀,如果是他的话,他肯定会想办法阻止自己父皇派兵北上。

    北郡都有五万重骑兵了,还派兵北上做什么,他们巴不得那五万重骑兵被瓦解掉,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想法,所以他们就显得有些太急功近利了,这么一来考虑事情就不是很周到。

    路书云有些庆幸,还好赵文翰这个老狐狸是自己这一方的人。

    接下来,就等他们商议的结果了。

    大概一个时辰后,林高远率先从夏皇的书房出来,他今天显得平静了很多,不像上次那样因为派兵北上的事情憋了一肚子气。

    林高远迅速回到了家中。

    正好这个时候林修明也在家里。

    看到林高远回来后,林修明主动问道:“爹,我什么时候才能够去前线?”

    林修明带的七万大军才从北郡回来不久,所以当大夏和大武的战事爆发之后,林修明和那七万大军就一直在京城修整,并没有被派去前线和大武作战,这让林修明心中有些躁动不已。

    毕竟那个男儿不想建功立业,而且这是国战,可不像是北郡那样,这次的战争规模非常大,大武都已经集结了接近八十万的大军,大夏这边前面就调了四十万大军过去。

    若是能够在这次的大战中建功立业,林修明在军中的威望能够更大,地位也能够得到大大的提升,所以林修明一直期盼着朝廷能够将他也调到前线去。

    听到林修明的问题,林高远露出一丝笑容,随后摸了摸自己的胡须。

    “你马上就要去前线了。”

    听到这话,林修明愣了一下,随后心中大喜,“真的?陛下打算给我多少士兵?”

    林高远随即说道:“你别高兴太早,陛下只打算给你两万士兵,而且你们的主要任务还不是打仗,而是运送物资。”

    林修明傻眼了,他堂堂一个将军,不让他去前线领兵打仗,让他干后勤?

    林高远见林修明呆住了,于是继续说道:“另外,我说的前线不是指西边的战事,而是北边。”

    “北……北边?”

    林修明满脸的困惑。

    北边的战事不是早就已经结束了吗,天狼王部落都被北王给拆了,他也才刚从北郡回来不久,怎么北边又有战事了?这个时候谁敢去招惹手上拥有五万重骑兵的北王?

    林高远继续说道:“刚才上朝的时候才收到的战报,北鲜王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北王派了红绫信使向朝廷求援,赵文翰他们认为现在和大武的战事更加重要,所以打算派你去北郡,运送一些物资过去,顺便协助北王抵御北鲜王南下。”

    听了自己爹的话,林修明有些懵。

    这才刚从北郡回来不久,就又要去北郡了?

    他去北郡做什么,又去北郡帮北王打扫战场,抬尸体吗?

    北王依靠北郡的那点儿士兵,连天狼王率领的三十万大军都能够吃下,那里需要朝廷派兵北上。

    见林修明似乎有些不愿意,林高远直接问道:“怎么,你不愿意?”

    林修明回过神来,“爹,北郡有那五万重骑兵在,根本就不需要朝廷派兵北上吧?”

    林高远说道:“你以为派你北上,是让你去抵御北鲜王的二十万大军啊,朝廷派你北上,只不过是为了稳住北王而已,毕竟北王都派了红绫信使求援,谁不知道北王的手段非凡,根本不需要朝廷帮忙,你这两万士兵和运输队的农民兵没什么区别。”

    林修明不高兴的说道:“那派谁去不是一样的,怎么非要让我去,我还想去和大武王朝作战,多立军功呢。”

    林高远呵笑了一声,随即说道:“你今年才多少岁,这么着急立军功做什么,你看看周王天和穆长天,那一个有好下场。”

    听林高远这么一说,林修明心中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的确拥有太多军功不是什么好事。

    林高远摸了摸胡须,随后说道:“现在朝廷里面的大臣以及那些世家,基本都认为那五万重骑兵是陛下的私兵,但是根据你从北郡带回来的那些消息,依我看,能够让国师亲自去一趟北郡,并且还问了你这么多问题,这就说明陛下对北郡根本不了解。”

    “这五万重骑兵大概率是只听从于北王的命令,北王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你多和他接触接触,没有坏处。”

    听到林高远这话,林修明心里一怔。

    自己父亲对夺嫡这件事非常忌讳,无论是那个皇子来见他,他都是一样态度,那就是坚决不站任何一人,基本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但是今天自己父亲居然让他和北王多接触接触,这岂不是就说明自己父亲很看好北王,他心中的太子人选是北王?

    见林修明一脸诧异的看着自己,林高远说道:“你这是什么表情,我脸上有东西还是怎么的。”

    林修明回过神来,然后说道:“爹,您真的认为北王最后有可能……”

    林修明没有继续说下去,毕竟这种事情不方便公开讨论。

    林高远说道:“这谁也说不准,对了,你上次不是说你在北郡见到小芸了吗?”

    林修明在北郡待了这么久,自然听说了玄月宫在北郡开酒楼的事情,他和林婉芸还见了一面,聊了几句话。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