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你离开后的第二年,边关战事兴起,圣上多番征兵,各家各户都紧闭门扉不敢出,生怕被强征入伍。便是皇都城内,青壮年也已经少了很多,许多人家家中只剩了妇孺而已。”乔悠为茯苓解释道。“这该是征走了多少,连皇都城里都变荒凉了。”茯苓觉得这实在是有点令人难以置信,得是多糊涂的帝王才做得出这样的事。
“很多很多,倒是皇室子弟,没几个去边关的。”乔悠说完后,又自己笑了笑,“悠也是,一直留在皇都城,从未去边关看过。”
茯苓与乔悠一番接触下来,倒不觉得乔悠是什么贪生怕死的人,他不去,或许又有着不一样的原因。
“悠似乎喜欢自由,应该看过很多地方吧。”茯苓问。
“皇都城之中倒是看遍了,可惜鲜少离开皇都城。”
“悠想去边关吗?”
“倒也说不上想或者不想,去也可不去也可。”乔悠的答案模棱两可。
“我与师兄来皇都城之前,也曾途径边关,那里确实尸横遍野,十分惨烈。”
彼时她还没有多想,并非对有将士战死这件事无动于衷,而是以为边关战场如此模样,是理所当然。
可如今想来,那实在不是什么可以忽略过去的事。
从她离开一年后就开始的战事,到如今持续了该有五年了,常年的战事让乌菱国的皇都城都变得清冷了起来。
在这样下去,即便没有战败,怕也会有人起兵谋反。
可是,驻守边关冲在最前线的人里有易家本家的将领,就如她之前在边关遇到的那位伯父,应当都不是什么糊涂之辈,怎会任由战事拖垮国力。
茯苓正想开口问问乔悠,到底是什么让乌菱国一直打不赢这场仗,可迎面几匹马飞奔而来,马蹄声嗒嗒作响,很快就到了他们二人的面前。
“六王爷,皇后娘娘请您进宫。”来人是宫里派来的侍卫,下马向乔悠行了礼后开口道。
乔悠是中宫嫡子,皇后召见他,便是母子相见。
茯苓闻言,便主动对乔悠道:“悠去吧,我可以自己四处再走走看看。”
“皇后娘娘请这位姑娘一起进宫。”侍卫朝着茯苓的方向抱了个拳,道。
茯苓面露古怪之色,她回来的事,这皇后知道得倒是快。
想必王府之中应该有人向皇后通风报信了。
“茯苓不必担心,母后是淡泊名利之人,她请你进宫应当只是想见见儿媳,并无恶意。”乔悠看出了茯苓有所顾忌的神色,便解释道。
茯苓倒是不怕什么皇后,便是皇后真想对她不利,调动宫里的禁卫军抓她都抓不住,她只是觉得有些麻烦而已。
她对宫中那些妃嫔们的为人和手段都是有所听闻的。
第四百零三章
拒绝婚约
“我可以不去吗?我恐怕成不了你母后的儿媳。”茯苓道。
她可算是将这话和乔悠说出来了。
如此一来,她与乔悠之间的婚约便该结束了。
“那也无妨,母后既然知道你回来了,不免想要见你一面。她与你母亲是颇有几分交情的,这些年对你也十分挂念。”谁知乔悠对她这话也不多问,轻易地就带了过去。
茯苓听到他这话,也不好拒绝。
母亲在世时,确实与皇后有几分交情,不然这和六皇子的婚约也不会落到她的头上。
只能随乔悠一起进了宫。
乌菱国的皇后,乔悠的母亲,正如乔悠所言,是个娴雅之人,她的周身自有一番令人舒适的氛围,委实不想个能坐稳中宫地位的狠人。
“你还在襁褓里的时候,本宫倒是见过你一面。如今再见你,你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了。”皇后见着茯苓,面上显露出几分感慨之色。
“当年易府的事发后,本宫与悠儿一直遍寻你的下落,搜查凶手。可惭愧的是,既没有找到你,也没能找到凶手。”
“娘娘不必挂怀,这本就是我们易家的事,娘娘能记挂着我们就已经很感谢了。”茯苓对这位皇后娘娘不怎么了解,对她如今说的这些关怀的话语其实也没多少感触。
兴许只是表面说辞而已,便是她母亲与皇后真有交情,应当也不至于深到让皇后如此记挂。
皇后也看出了茯苓疏离的态度,却并不追究,只道:“易家出事的时候,你不过才九岁。那么小的孩子,一个人撑了下来。本宫虽不知这六年里你去了哪儿,但也知你一定受了不少苦。如今你可愿与悠儿,你若嫁了,本宫许诺你,你余生无忧,悠儿若负你,本宫第一个饶不了他。”
“娘娘,因为与我的婚约,已经耽误了殿下六年,可我还有要回去的地方,只怕不能长留在乌菱国,只能拒绝娘娘的好意了。”茯苓拒绝得干脆,倒是皇后直接,一上来就说出了口,给了她彻底拒绝的机会。
一旁的乔悠面上露出几分无奈之色,茯苓的拒绝之意他岂会毫无所感,只是他一直不想听到而已。
“茯苓若是想如此,本宫自然不会强求。但是本宫还是一事相求,不知茯苓可否听一听?”
“娘娘请说。”
“悠儿一直以茯苓为由,这么多年未曾嫁娶,只怕你走后,他也是如此。茯苓可否帮悠寻到意中人,待他定下新的婚约后再离开?”皇后道。
茯苓转头看了乔悠一眼,似乎让乔悠与别的千金定下婚约也不是什么难事吧。
乔悠性情温和洒脱,挺好说话的。努力撮合撮合,应该很容易成。
“好,我试试。”毕竟乔悠确确实实等了她六年,只这一份守约的心意,她也该应下这件事。
茯苓同皇后说完话后就被侍卫们送出了宫,乔悠被皇后留了下来。
“悠儿仍然想娶茯苓吗?”偌大的宫殿中,只剩下皇后母子二人,皇后叹息了一声,问乔悠。
第四百零四章
我来接你回易家
“母后知儿臣心意。”乔悠答。
“悠为中宫嫡出,外家为百年世家,但母后与你外祖父都对你并无要求,只希望你平安顺遂。你以前对母后说,你只想悠然自在度日,如今这份想法可有改变?”皇后问。
“不曾改变,儿臣会说服茯苓,这是儿臣唯一的执着。除此之外,儿臣再无所求。”
“茯苓这小姑娘身世可怜,但是如今母后观她一身缥缈气质,不似凡人。虽不知这些年她去往了何处,经历了何事,但如今的她想来绝非常人,母后担心,你执着于她会破坏了你平淡度日的心愿。”
“母后多虑了,儿臣观她也并非执着名利之人,与她一起,并不会搅乱儿臣平静的生活。”乔悠对皇后所言不以为意。
他对茯苓的身份略知一二,便明白,最难的是留下茯苓。若是茯苓肯为了他留下,就再无其他难事。
茯苓先乔悠一步回到王府,却见王府门口外停了一辆马车,马车旁边守了一群士兵,阵仗惊人。
“是茯苓吗?”
在茯苓绕过这群人准备自顾自地进王府时,马车里的人掀开了帘子,对着她的背影喊道。
茯苓一转头,看见个生面孔,是个年纪比她长一些的姑娘。
“我是易家三房长媳,也是你的嫂子。今早二老爷从边关派人快马加鞭送来的信到了老夫人的手里,老夫人看了之后,便赶紧遣我寻你。”马车中的人对她解释道。
茯苓一听她口中的二老爷,就知道肯定是自己在边关遇到的那位二伯。
二伯反应过来的速度倒是快,只怕她拉着三师兄一走,他就明白过来了。
也是乌菱国地界太小,二伯的信能那么快抵达皇都城,让她被易家人给逮住了。
“茯苓?”陈秀媛见茯苓许久没回应自己,不由得有些紧张,衣袖下指尖攥紧了帕子。
这位易家小姑子身份似乎有些特殊,老夫人对她好一番交代,要她务必将人带回。
来时她便有些忐忑,等一见到本人,清冷疏离的气质令她更多生了几分紧张。
茯苓哪里会察觉到这位嫂子是个什么想法,她和易家本家本也没多亲近,连本家三房的嫡长子是谁都不知道,更别说这个在她离开乌菱国后才嫁入易家的便宜嫂子。
“有劳姑娘来寻我,替我向老夫人和易家的各位长辈问好。若无其他事,我就进去了。”茯苓说完,就要转身进王府的门。
“等等,我是来接你回易家的……”陈秀媛赶紧开口。
“谢谢你们的好意,但是我不日就会离开,就不劳费心了。”茯苓说完后,就径自踏进了王府门,没再和她多说。
王府的大门在陈秀媛的面前关上,任凭她马车两旁还跟着两排士兵,也奈何不了说走就走的茯苓。
“夫人,您真的要这么做吗,三思啊……”王府墙角,丫鬟着急地劝道。
陈秀媛比她更着急,她一个大家闺秀,哪里干过爬墙的事,可这么回去没法和老夫人交代。
易家本就是将门世家,老夫人不喜欢柔柔弱弱的女子,她这个只会绣花的孙媳妇要讨老夫人的喜欢可不容易。
可得把小姑子带上,她才敢回去啊。
第四百零五章
我能救易家
“扶我一把。”陈秀媛力气小,踩着石头,借着丫鬟的力,好不容易才上墙,结果低头一看,两人高的距离,直接把她给看晕了。
“救救……救命。”陈秀媛身子颤抖成了个筛子,一时上下不能,定在上面无法动弹。
“小姐,你快跳啊!”丫鬟在底下干着急,本来翻墙这事就不地道,六王府上守卫虽然松懈,可被人抓到了麻烦也绝对不小。
再者,这待在上面不是自己跳下来,就是摔下来,也就是迟早的事。丫鬟想得清楚,自己跳下来总比摔下来强。
“我不敢……”陈秀媛她也想得清楚啊,可不敢的事就是不敢,一眼望下去老高了,她都不敢再往下看两眼。
茯苓作为修仙之人,耳聪目明,陈秀媛翻的墙又离她的院子不远,她听得一清二楚。
她走到了围墙底下,抬头看向上边的陈秀媛,这确实有点高度,难为她能爬上去。
“茯苓妹妹……”陈秀媛尴尬地对上茯苓看过来的目光,人生第一次翻墙就被抓了个现行。
“姑娘,何必这样为难自己呢?这个高度摔下来,估计得摔断腿。”茯苓叹道。
看陈秀媛也是个循规蹈矩的闺秀,实在不似会干出这种顽劣事来的人。
“茯苓妹妹时隔六年才现身,乌菱国和易家却已经翻天覆地,你不想看看如今的易家是个什么模样吗?”陈秀媛问。
茯苓怔了怔,乌菱国的变化,乔悠已经带她看了,在这种世道里,易家会往哪个方向变化可以预见。
“姑娘是希望我救易家吗?”初次之外,她想不出易家要带她回去的理由。
“何出此言?易家虽然不如当年,可也并非你我这般柔弱妇孺可救。老夫人盼你回去,只是因为血脉相连,不忍你流落在外。六殿下虽然是你的婚约者,可到底是外人,你留在这里有诸多不便。”
“你若是有意嫁进六王府,老夫人也定会风风光光地让你出嫁,易家才是你真正的家。”
陈秀媛虽然姓陈,但自嫁进易家以来,也受老夫人诸多恩惠,府中上下颇为友善,俨然将她也当做了易家的一份子。
她对茯苓说的这一番话,并非老夫人交代了她,只是她有感而发。
茯苓听陈秀媛这么说,就知道这个傻姑娘对自己的身份应该是一无所察。
至于易家人知不知道,倒还不确定。
可她听了陈秀媛这番话也多少有些在意易家如今的情况。
到底是父亲从小长大的地方,父亲虽然从易家分家出来,也不过是因为走了文官一道,与本家相差甚远,加之自身官位高,不需要依附本家。绝非易家哪里亏待了他。
“你怎知我帮不了易家?”茯苓弯了弯嘴角,笑着对陈秀媛道。
易家或许只是出于凡人的想法,觉得把她放在六王府不妥,并没有去想过她一个刚及笄的小姑娘能做什么。
可她未必不能帮上易家的忙,甚至帮上乌菱国的忙,让整个国家从无穷无尽地战争中解放出来。
陈秀媛看着眼前这位小姑子突然笑开,还有些不适应,因为对于她这个找上门的说客,茯苓可一直都摆的是一张冷淡疏离的脸,
早觉得易家的人个个容貌秀美,这个小姑子更是美得不似凡人。
这一笑,更是灵动秀丽,仿若谪仙。
第四百零六章
贵客
陈秀媛本就因为和茯苓说话松了手,此时一阵风吹过来,吹得身形单薄的她晃了晃,然后就彻底向前摔了过去。
“啊——”尖细的女声打破了六王府的平静。
茯苓见状,上前轻易地接住了她,在陈秀媛反应过来之前就将她放了下来。
陈秀媛脑袋晕乎乎的,本以为自己会摔得很惨,谁知小姑子竟然对自己英雄救美?
等等,小姑子看起来没比自己强壮多少,为什么她可以拦腰将自己抱住?
“茯苓妹妹……”陈秀媛本想开口对救了自己的茯苓道谢,可她还没说完,茯苓先一步开口打断了她。
“你这一喊,王府里的侍卫很快就会赶过来。”茯苓道。
“是我的错……”陈秀媛两颊微红,不好意思地道。
茯苓说这话并不是责怪陈秀媛,只是告诉她事实而已,“若是要去易家,那边趁侍卫赶来之前走吧。”
“茯苓妹妹愿意回易家了?”陈秀媛眼睛一亮。
茯苓身上没带纸笔,就悄悄从储物袋里取出了一只纸鹤,在纸鹤上留下了一行小字。没有在纸鹤上留下任何灵力,这只纸鹤便与寻常折纸无异。
等乔悠从皇宫回来的时候,得到的就是茯苓被易家人带走的消息,以及一只小小的蓝色纸鹤。
纸鹤上一行小字,简单地令他想要叹息。
“多谢照顾,我走了。”
若他只将茯苓当成普通朋友,自然无需多想,可他想要娶她,看到这话,心下难免失落。于她,自己连一个当面道别都不值得。
……
易家本家的宅邸远比曾经的尚书府气派,茯苓还记得幼时回本家过年之际,这里人声鼎沸,十分热闹。
可如今来看,却显得有几分冷清。
虽说眼下不是过年,不及过年时热闹也是应该的,可走了许久也只看到零星几个丫鬟,主人家一个都还没遇上,实在是令人意外了一些。
“老夫人和各位长辈都在花园里面。”陈秀媛带着茯苓在花园外停下了步子,许是担心她初见长辈不习惯,特地提醒了她一句。
茯苓点了点头,因为和易家的长辈们本就不怎么熟悉,所以此时要见他们反倒没什么太多的想法,既没有近乡情怯也没有迫不及待。
踏进花园后,扑面而来的是糕点的香气,花园中的大凉亭里,几张石桌上摆满了果盘和点心。
凉亭中的夫人们和少爷小姐们都朝花园门口看了过来,他们的脸上或期待或紧张,除了几个年纪太小的孩子还忙着啃点心外,其余人都在等着她的到来。
茯苓没有被这片过分热情的视线影响,径直朝着花园中坐得最直,头发也最白的妇人走了过去。
“祖母,许久不见,您一点也没变,还是这么精神。”茯苓一眼就认出了老夫人来,倒并不是因为她的年纪,这花园里并非没有与她年纪相仿的老人家。
易家的老夫人,虽未上过战场,可一身严正的气质是丝毫不输给易家的各位将军们的。
也正是这家的主母,才镇得住这样一个将门世家。
第四百零七章
护国百年
老夫人不苟言笑,只伸手拉住茯苓的两只手,用力地拍了拍,手上的力道沉甸甸的。她心中的情绪,茯苓从这份力道中便感觉了出来。
“可算来了。”她道。
“老夫人日也盼夜也盼,就盼着你的下落。”
“茯苓这丫头,这些年流落在外一定吃了不少苦。”
“那群黑心的江湖人士,天杀的,全府上下那么多人都不放过。可怜茯苓一个人留了下来。”
老夫人开口后,花园中的其他夫人们才打开了话匣子,一下子议论了起来。
她们看向茯苓的目光中大多带着怜悯和心疼,但都是好意,没有谁虚情假意或者幸灾乐祸。
茯苓放眼望去,所有人的神情与举动尽收眼底,身处此情此景下,她感觉既陌生又熟悉。
如今的她已经认定了凌烟峰是她的家,可这些易家的人们又唤起了她心底掩藏着的对血脉亲人的留恋。
正如三师兄担忧的那样,凡人界之行,会动摇大部分出身于凡人界的修炼者们。
因为这个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并非什么无关紧要之地,到此也不是路过,而是归来。
“祖母,不知祖父和各位伯伯们都在何处?”茯苓向花园中的各位一一问候之后,向老夫人问起了府中男丁的下落。
花园之中的女眷倒是不少,姐姐妹妹虽然也比曾经见过的少了许多,可也有好几个和她年纪相仿的,倒是男丁只余几个个头才到她腰的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