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爱新觉罗·旻宁:啊这,嗯…咳咳,皇爷爷我只能说,大清啊就是一艘破船[哭],它太难修了!!!][唐太宗李世民:嘶,这又是一个科举落榜的“黄巢”?]
[宋仁宗赵祯:科举落榜就有了灭亡朝廷的心,还好我宋一朝没有这样的人…]
[元世祖忽必烈:那是自然,宋朝人只会落草为寇,行梁山之事,然后再被招安,替你们卖命,又被你们冤杀!]
[金天眷元年完颜宗弼:哼,怂宋只有软骨头…]
[宋淳熙二年岳飞:嗯?!完颜宗弼你根本没在颖昌,你躲哪儿去了?]
…
第232章
不要小瞧每个落榜生
唐
贞观三年
李世民觉得有必要重视科举落榜考生,从历史来看,前有黄巢后有洪秀全,他们的造反对王朝都有重大影响。
嗯…考试没过,就再接再厉,不要埋怨朝廷。
唉,落榜难受,人之常情。
那要不要扩大科举人选?
这个念头出来的一瞬间就被李世民自己给否定了,现在这时候扩大科举人选,选上来的也全是世家子弟,没那个必要给自己找不痛快。
等再过几年,等唐有了不一样的变化之后,都会实现。
…
————
宋
淳熙二年
金太宗驾崩后,熙宗即位,完颜宗弼被拜为都元帅,封越国王。
天眷二年金熙宗发动对宋战争,出兵夺取河南、陕西之地,二地守将本就是金、伪齐旧官,是以仅一月,金军所过之处,纷纷迎降。
而宋自高宗赵构突然驾崩,修理内政,与民生息,淳熙二年开始北伐。岳飞等部暂退颖昌以南,完颜宗弼进驻汴京。
就在完颜宗弼打算一举攻占淮河以北地区时,先在顺昌败于刘锜,后在颖昌大败于岳飞。
颖昌之战,完颜宗弼更是差点被俘。
“岳飞不除,我大金难安!”
“恐怕以江分治也难实现了。”
完颜宗弼切实感受到岳飞的恐怖之处,下令无论如何也要杀了岳飞。
…
【一切事情的源头要从洪秀全1837年第三次科举落第后说起。
科考失利便大病一场,做了一个异梦。
“丁酉异梦”
《太平天国起义记》是1852年流亡香港的洪仁玕的口述。据此中记载的“丁酉异梦”,洪秀全登天看到的是“一龙”和“一虎”,在他发病后家人请来了巫师作法驱鬼,并将全家目前的不幸归咎于风水先生所选的祖坟地点不吉利。
《太平天国起义记》记载的异梦现象比《太平天日》、《天兄圣旨》等书要更为真实、朴素。
六年后的1843年,洪秀全第一次对基督教有了认识,便是读到《劝世良言》。
假如历史上洪秀全没有读到这本书,他或许还要继续参加第五次、第六次…科举考试。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那么话说回来,洪秀全为什么会在读了《劝世良言》后,对其产生共鸣,放弃科举?
或许“丁酉异梦”并没有后面各种添油加醋版本写的那么神乎其神,但是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可取之处。
有些内容是能与之相互印证。
据洪秀全自己说“寻得解释六年前病中梦兆之关键,书中所言与其梦中所见所闻相符之处甚多。”
洪秀全确信异梦与全书均为真理,而自己是上帝所特派,以拯救天下,即中国,使之又回到敬拜真神上帝之路。
他开始认为自己是受了上帝的使命,要来下凡救人,因此这成为了他后20年人生的动力与支撑。
其实从洪秀全早期的思想来看,好像也没有后面那么抽象。】
<光咱们中国就有黄巢和洪秀全,国外的落榜美术更是重量级,那可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诶,嗯…不要小瞧任何一个落榜生,否则就让你看看落榜生的厉害[狗头]>
<中国人真的是自古以来的祖坟地风水论。有出息了,是祖坟冒青烟;有病有灾,是祖坟风水的不吉利[捂脸]>
<天王还是格局小了,应该送他一本马列[吃瓜]>
<后面那些什么天父之子,天兄胞弟的神话故事听起来就很怪异了…>
<其实换作是我的话,曾经做的梦从得到的一本书中看到,我也会觉得自己是不是什么天命之子哈哈哈>
[秦始皇嬴政: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说他一个人将全世界国家都卷进去了吗?!]
[唐太宗李世民:额,真的不能小瞧全世界任何一个落榜生啊…]
[汉高祖刘邦:不是,你们咋就那么确信洪秀全做的梦是真的?他都看过那本书了,他的梦也是他自己的,他想怎么说不就怎么说嘛]
[宋太祖赵匡胤:嗯…朕也认同高祖的话]
[明洪武帝朱元璋:本质上,还不就是个神棍?]
…
嬴政又来到世界地图面前,思索着。外国的落榜美术生究竟是哪个国家的?他竟然有这等本事。
这还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又是何等惨烈?也不知道未来华夏是否也陷入此战之中。
不论怎么说,刘邦是半点都不信洪秀全所说的什么丁酉异梦。
呵呵,他自己可还有斩白蛇起义,赤帝之子呢。
这些怎么得来的他心里门清。
朱元璋对洪秀全这个人还是有那么些好感的。首先,他也是面对异族起义出身,反的还是他最讨厌的清朝,是个好样的!
而且他打到南京时还专门到孝陵来祭拜来自己。
“此人虽比不上朕的成功,但是也能堪入眼。”
…
【若说仅仅是因为一个梦和书中的描写有部分相同,就决定放弃科举,然后全然信任上帝?或许还不够…
给予洪秀全最大决心的是《劝世良言》这本书本身。本书既批判了吏治腐败,富宦不仁的社会弊端,又反对了拜偶像邪神,拜孔子、文昌等毫无用处。
嘿,你不得不说这恰好就戳中了洪秀全的痛点,他科举考了四次呀,四次都没有中!代入下自己,高考考四次,四次都没考上理想的大学…嗯…换我的话我也会先是崩溃,然后可能也是黑化了…?哈哈哈
所以洪秀全他就联系到了自身的人生经历,因此对科举算得上是因爱生恨吧,产生了怨怼愤懑心灰意冷,甚至有了想要以此来劝诫更多的人的想法。
就不得不说洪秀全这个人还是很“救世主”的形象。
《劝世良言》诊断的中国社会病症源于人性原罪,即世间之人“一脱娘胎就有恶性之根”。】
<好了,开始“反孔非儒”>
<这不就是黑化了嘛>
<可见儒家对中华的荼毒真的很深>
<听up主讲洪秀全,感觉自己是第一次认识了他。以前在课本上学金田起义,学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只背了一些干条条,什么天朝田亩制度之类的。对于洪秀全本人,并不了解。
后面看了些视频,反而觉得他是个真神棍[捂脸]。但是从UP主所说的洪秀全,我认为他起码在这时候的形象还是很高大的。他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去给别人撑伞。
这是起算得上是一个“救世主”的形象,这么复杂的一个人,好想知道他的MBTI是什么呀?>
<在中西方思想交流的年代,中方的传统思想与西方的先进思想碰撞,中方的封建制度与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碰撞。身处在那个历史洪流中,谁都身不由己>
[宋神宗赵顼:黄巢是灭世家,洪秀全是打算反孔非儒,这俩人都算得上是“异类”]
[汉元狩五年董仲舒:来个后世的儒学代表人物,老夫有点想知道后面儒学是又改变到什么地步了]
[宋哲宗赵煦:
]
[唐开元二十四年王维:MBTI是什么?]
[清康熙帝
爱新觉罗·玄烨:嗯…应该是一种缩写,但具体是何种缩写,朕亦不知]
[宋熙宁三年苏轼:后面说的资本主义又是怎么回事啊]
[清道光十九年林则徐:西方在制度上与中国有很大不同,表现在各方各面,比如……]
[明正德二年王守仁: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日感悟颇多]
[明正德帝朱厚照:嗯?看来你还挺有才学啊,竟然也听懂了。既是我朝的,朕要重用你!]
[明正德二年王守仁:臣在龙场很好,陛下勿挂念[微笑]]
…
第233章
实践中探索,宗教到底能不能救国
明
正德二年
王守仁因为刘瑾擅政,逮捕了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20余人,所以上疏入论救,触怒刘瑾,被贬至贵州龙场驿栈驿丞。
初到贵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的景象让王守仁知道他到此地的任务是什么。
开化教人。
因此,对于离开农场的心也不再渴望,反而是在此间认真教导当地人读书悟道。
朱厚照起初因为文官们让他感受到了压力,所以提拔宦官刘瑾,但后面又得知刘瑾的所为后不得不废弃刘瑾。
现在正德二年间,朱厚照希望能有一位与他志同道合的人,并肩作战。
无论是阴谋论中提及他是被文官害死的,还是他真就只是溺水后救治不当身亡,他都立誓要改变大明朝的现状。
“去把王守仁的资料拿来朕看看。”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聪明人,他可不愿放弃。
林则徐说的那一通话不难理解,但他没想到本朝之中有与他自己想法如此相同的人。
……
【关于《劝世良言》这本书,了解到的是它并没有很教条式的讲解基督教,只是在其中摘录了某些片段,书中还引用了许多儒家经典知识进行阐释。这妥妥的东西方结合之作啊。再加上洪秀全是广东人,而刚好这本书中还描述了本地广州的社会面貌。这一切都使得洪秀全对外来思想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不过,他自己从这本书中所掌握到的基督教知识,其实是非常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说是,经过了许多删减、糅合,形成的变异体。
洪秀全开始创建的拜上帝教,并不意味着他想要进行反清行动。他此时是变为一个虔诚的上帝信徒和上帝福音的传播者。
最早的信徒是洪氏亲族和至交好友,他们被称为是洪秀全“丁酉异梦”的见证者,虽然很具有神秘色彩,但是这证实了洪秀全的梦和怪异举动是真的。开始与洪秀全一样信奉上帝。
他们怀着虔诚淳朴的心开始四处布道,宣扬宗教。
初时洪秀全和信徒们是没有任何私心杂念与野心,他对自己是上帝派来凡间拯救众人的使者这事深信不疑。
】
<历史实践证明想要通过宗教这条路来造反是不会成功的>
<你说的是张角的太平道吧?>
<唉,现在看到他们的初心这么纯粹,就想到了后期的自相残杀了[叹气]>
<感觉太平天国的名声越来越好了诶,但我还是觉得他们就像个老粗一样,只打不管治>
<但凡洪秀全他们在早期发展到一些读书人[笑哭]>
[汉高祖刘邦:咳,这么说洪秀全还真有可能是那上帝的儿子,什么的弟弟?传得可真神啊]
[魏武帝曹操:这不就是另一种的太平道嘛!]
[汉昭烈帝刘备:嗯,张角迷惑民众,致使黄巾军之乱,天下数十年的生灵涂炭…唉,汉也因此更加衰弱]
[元世祖忽必烈:太平天国竟然缺乏读书人?那就是清朝的愚民政策是成功的,没有读书人在旁帮衬是无法有一个完整章程]
[明洪武帝朱元璋:清妖乃华夏的罪人!这个时间点不就是要鸦片战争了嘛,后面接二连三的赔款割地,真是不要脸!]
……
光幕赐书、光幕赐药…
本就迷信的刘彻对于洪秀全的这一番经历深信不疑。
洪秀全有异梦这件事不就证明了他是灭清之人嘛,不过,最后竟然输了的这件事让刘彻陷入纠结中。
世间若没有神仙,那光幕又是如何从2024年来到汉朝?可偏偏光幕又声称世间的确没有神仙。但此次洪秀全的异梦光幕不就承认了是真的吗?
…
李世民询问房玄龄等人,“太平道可与洪秀全所创拜上帝教相比?”
“张角初时传播太平道以符水咒说为人治病,陛下,若生病后什么也不做,就只用画符说咒,可有用?”马周依旧是积极参与。
李世民想都没有多想便直接摇头道:“当然不可能有用。”
“太平道,迷惑百姓,所做之事均为造反。张角乃是一介妖道,太平道更是欺世盗名。”
“两晋以来,流行的五斗米教,亦是如此。”
众人又用汉以来的其他教,来与太平道相比。不过,对于光幕现在正在讲的拜上帝教,众人还不敢下定论。
…
读书人。
光幕又一次刺痛了朱元璋。
已知大明日后不缺读书人,可这读书人一多起来,就会滋生不好的事情发生。
但,一直按照现在的方法培养读书人,好像又培养出的是一批死读书的,没大用之人。
清朝在那个时候虽然没有被太平天国这些内部起义打垮,但是被外国欺负的很惨,由外部冲击到了内部。也是灭亡。
所以到底应该怎么发展?
……
【洪秀全的思想有大改变绝对不是一日两日所形成。
1844年的四月到十一月,洪秀全开始外出四处布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深谙这个道理。通过入世,有了更深的道理。
在出游广西后归家的这期间洪秀全创作了《劝世真文》、《百正歌》、《改邪归正》等50多种文章。
我们以《百正歌》为例子。它是在1844年创作的,全篇400余字。书名的“正”是指“正道”,洪秀全以历史人物为例强调了君臣、父子、夫妇、男女各色人等就要守本分,明善恶。
我们可以看出洪秀全早期的思想还是被儒学思想给包裹着的,这不批判孔子也不反清。其实这对一个没有系统的接触到基督教,只是通过自己的理解了解到的基督教的人来讲,要让他彻底摒弃受了20多年的儒学思想的束缚这是很难的一件事。
反正在这期间,洪秀全真的如他自己所说成了一个虔诚的,上帝信徒四处传播,上帝的福音。】
<其实这里面也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外来事物的接触,一直都是需要因地制宜。如果洪秀全最开始拿到的是完完整整的圣经故事,可能还真没有后面那么多事了[捂脸]>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至真道理。想到了之前语文课本上学过那么多文章诗词,可只是背了,应付下考试而已。等到后面旅游或生活时,在某个瞬间突然就明白了以前学的那些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