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建安五年许昌
曹操对此次光幕的视频感到些头疼,光幕上是大汉历代君主对自己的谩骂,光幕之下的许昌又是波诡云翳。
从光幕现世后,荀彧还是很难接受汉室覆灭。世食汉禄,即做汉臣,这是荀彧心中所想。
近日来荀彧一直闭门不出,曹操敏锐明白荀彧是为什么,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到荀彧的府上走一趟。
但愿文若能想明白。
...
江东
“好诗!”周瑜拍掌赞叹。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这首诗竟如此符合曹操。”
孙策一心想要将江东治理好,建立孙氏家业。
“公瑾,北方战局已明,我们必须尽快扩张势力,防备曹操南下。”
周瑜也想到现在有光幕的推波助澜,许昌内部定然不稳,必须趁此抓住机会。虽说在江东稳定后再考虑对外扩张,可能会更加稳妥。但时机不等人。
...
————
季汉
章武二年
“居许都那段日子,朕实难安。”刘备与众人诉说当时在许都的心情。
“天子受辱,吾等却只得忍耐,仓皇出逃...”
刘备说着说着又是落泪了。
张飞也想起他们兄弟三人从许都出逃后失散,那时候还真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
【曹操派人时刻关注刘备动向。刘备在许都的日常是在院子里种菜,企图让曹操认为自己胸无大志。但曹操依然不放心刘备,于是邀刘备饮酒,试探其心。
刘备来到曹丞相府邸,曹操快步走到刘备面前,拉着刘备的手往里走。
“玄德,刚才看见枝头梅子已青,忽有所感。想起去年征讨张绣时,路上无水,将士口渴难忍。我心生一计,以鞭虚指前面说有梅林,军士一听顿觉口中生唾,于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故邀使君小亭一会。”
两人煮梅饮酒,谈论天下大事。
“...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为操言之。”
曹操端着酒杯看向刘备。
刘备表面镇定,内心慌乱,“备肉眼安使英雄?”
曹操笑道:“休得过谦。”
刘备:“备蒙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
曹操:“既不识其面,亦会闻其名。”
刘备饮了口杯中梅酒,“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
曹操笑说:“冢中枯骨耳,我早晚必擒之!”
刘备:“河北袁绍,四世三公,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
曹操又笑:“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刘备只得又道:“有一人名称为八骏,威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
曹操摇头:“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刘备:“有一人血气方刚,领袖江东,孙伯符真乃英雄也。”
曹操哼出声:“孙策借父之名,非英雄也。”
“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也?”
曹操表情略嫌弃:“刘璋虽为宗亲,不过守门之犬,何足英雄也。”
“张绣、张鲁、韩遂等辈如何?”
“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
“舍此之外,备实不知。”
曹操抬头看眼乌云密布的天空:“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刘备问:“谁能当之?”
就在曹操说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之时,一声惊雷划过,刘备顺势扔下酒杯,以显示自己胆小怕事。】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种菜>
<即将开始名场面“煮酒论英雄”>
<哇靠,曹刘的经典场面来了。>
<曹老板:你就随便说说。>
<魏武挥鞭,望梅止渴>
<骷髅大帝:怎么大家都知道了!!!>
<青梅竹马:指青梅煮酒时开嘲我的好竹马。>
<袁绍:亏你我是发小呢,终究是错付了!!!>
<刘表年轻时还算是英雄。>
<曹操:想让你夸我怎么就那么难呢?>
<刘备:你真是个杠精!>
<要我说:河内司马,夺汝江山,杀汝子孙,可为英雄!>
<省流:袁术——冢中枯骨,袁绍——好谋无断,孙策——匹夫之勇,刘表——虚名无实,刘璋——看门狗,曹操——懂王>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赤壁夷陵送人头。>
<曹操动杀心了>
[东汉建安五年袁绍:曹贼!汝这阉宦之后!也配为英雄?]
[东汉建安五年吴侯孙策:曹操!终有一日,孤会让你知道孤是不是只有匹夫之勇!]
[东汉建安五年荆州牧刘表:狂妄自大!]
[魏武帝曹操:孤又没有说错,评价的完全符合事实。]
[汉武帝刘彻:河内司马,真是英雄哈?!]
[汉光武帝刘秀:装一装,亦是不错]
[汉高祖刘邦:学你祖宗我总没错的]
[宋神宗赵顼:评论比剧情还要精彩。]
[汉昭烈帝刘备:赤壁夷陵送人头???]
[唐太宗李世民:青梅竹马的好解释[笑哭]]
...
【刘备回府后,担心困在许都早晚会被曹操所害,于是借袁术兵败后北上投靠袁绍的机会,请求带兵讨伐。
...
郭嘉来到曹操面前,建议:“丞相不杀刘备,必有深略远虑,不过也不应该放其离去啊。”
曹操解释:“我已派朱灵,路昭二人跟随刘备...料刘备不会...”
...
曹操派许褚前去请刘备回来。刘备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回答,不愿回许都。许褚知自己打不过关羽等人,于是拿着刘备的说辞回了许都。
刘备等加速前进,“我乃笼中之鸟,网中之鱼。此一行,如鸟上青天,鱼入大海,再也不受羁绊了!”】
<光速逃跑>
<突然想到“丞相不娶刘备,必有深略远虑”[捂脸]>
<嘉嘉这身衣服穿起更是好看了,要是少喝点酒,不要用五石散,兴许还能多活几年。>
<曹老板又飘了[笑]>
<曹老板:等等,他好像真的会跑?!>
<刘备:多谢曹丞相放虎归山啊!>
<许褚:不是,我能打得过关羽啊?就让我去。>
<蜀汉集团继续创业中~>
[唐太宗李世民:蜀汉创基业过程属实艰难。期待诸葛丞相的上线啊!]
[唐玄宗李隆基:这就是为什么潜龙勿用,不可放虎归山,必须斩草除根!]
[武周太平公主:呵呵]
[明洪武二十八年周王朱橚:莫名其妙的好像突然就磕到曹刘了。]
[明崇祯二年冯梦龙:光幕现世后,灵感真是与日俱增啊...]
[明洪武帝朱元璋:
你这还没到啊。]
[明洪武二十八年罗贯中:草民...草民快到京师了[叹气]]
作为《三国演义》的作者,这段日子罗贯中要被光幕中各朝人的询问问烦了。想到到了京师后,还要面对洪武大帝就忍不住浑身发软...
怎么办啊,夹带私货被发现了。
...
看光幕的曹操想到当日情景,再联想后期称帝的刘备,更是后悔自己一时放松警惕就放了刘备!
曹操从光幕上得知郭嘉英年早逝后,更是为其寻找名医,并严格命令周围人监督郭嘉不许饮酒和服五石散了。
得知自己早死的郭嘉接受了丞相好意,毕竟自己的理想还未完全实现,怎甘心就此死去?
纵使戒酒难熬,郭嘉还是坚持下来了。
...
第171章
曹荀推心置腹;罗贯中终到南京
李然然打着哈欠,关上手机睡觉。
在古代的光幕并没有随之关闭,而是一直停留。各朝人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往期视频。
————
东汉
建安五年
许都
曹操原先还在想等到了荀彧面前该说些什么,可在查看了光幕的一期视频后心中有了决断。
河内司马家真的该死!从孤这里夺去了江山,却又不好好珍惜,皇帝昏庸无能,治下尽是“放浪形骸”之人,好好的江山四分五裂,五胡乱中原,南北割据...
“让司马家就这么轻松死去,太便宜他们了!”
早在得知司马家篡魏后,曹操就派人去司马家,虽杀了大部分司马氏,但很可惜司马家,家族底蕴丰厚,主家早在光幕现世看到不利消息后就举家外逃。
“文若,你愿意看到我们站的这片土地上满是胡人吗?愿意看到汉人被当成两脚羊任胡人欺凌吗?”
荀彧抬头望向蔚蓝的天空,光幕现世的意义是什么?仅仅是预言汉室不可扶还是为阻止华夏大地惨遭几百年的战乱?
如果没有光幕的出现,曹操想自己应该是按原历史中的一样,走到魏王这一步。现在光幕出现,将未来之事一一曝光,就算自己现在说愿做大汉忠臣,恐怕也没人会相信。
他曹操和汉室之间,必然你死我活。
曹操坚定了自己的野心,被人唾骂奸贼也好,被称魏武帝也罢,目下必须使诸侯四起的大汉归于安定,解决大汉百年来的弊端,绝不让五胡乱华之事再度发生!
曹操相信荀彧不是迂腐死旧的人,在知道了未来的浩劫还会安于现状。
荀彧将紧闭的双眼睁开,在曹操面前道:“彧绝不让主公失望。”
有了这句话就够了,曹操承诺:“文若,孤信你如初,亦会使天下归心。”
如孙策所想的一样,许都不太平。曹操虽表面上仍尊汉室,但在光幕的曝光下,没人会相信曹操不会篡汉。
一部分人的认为汉室将倾,不可扶;一部分人认为汉室可兴,只是朝中奸贼当道,天子暗弱。
奸贼说的自然是曹操,曹操现在要做的就是让不服他的汉室忠臣跳出来,一并处理,解后顾之忧。
...
邺城
从官渡回来后,袁绍的病情日益加重。
袁氏臣子,开始寻找后路。有的选择跟着袁绍的几个儿子,有的则选择与曹操暗通款曲。
...
江东
在周瑜的推荐下,孙策开始重用鲁肃。
孙策从光幕中认识到要成霸业不可如之前一般行事,于是在江东招纳俊秀,聘求名士。对江东的世家大族也不是一味的杀,也有了变通。
江东世家在得知孙氏日后会统治江东几十年后,也积极配合孙策。不少世家送子弟入孙氏幕府。
把江东事务交给周瑜和鲁肃后,孙策领着孙权去吴郡陆家。
“你就是陆伯言?”
孙策打量着前方英俊文雅的男子,他和权弟倒是年纪相仿。不过他的那双眼睛里,满是深思。孙策想到陆逊年纪轻轻就开始支撑陆家门户,联想到自身便对他更加多了些好感。
“吴侯。”
陆逊对孙策兄弟行礼,他知道孙氏来的目的。
孙权觉得陆逊对他们兄弟的态度还不错,其周身气度真不愧是日后的东吴大都督。
“少年英杰啊。”孙策感叹。“你可愿来孤的帐下做事?”
“逊得吴侯赏识,愿为吴侯效力。”
“主公。”
孙策成功招陆逊进幕府。
...
——————
明